新一輪11月28日在南非城市德班召開,各方在《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前著手最后一輪協商。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27日說,各國代表不至空手而歸,只是尋求設定《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并不容易。目標艱巨 第二承諾期分歧嚴重 本屆氣候變化大會,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會期為本月28日至12月9日,與會各方將再次聚焦《京都議定書》。 菲格雷斯27日說,尋求設定《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恐怕是德班大會上各國政府代表“難以完成的任務”。即便實現突破,也可能在大會最后幾天。 菲格雷斯所言“突破”,即各方可能達成某種妥協。 去年底在墨西哥坎昆召開的上一輪氣候變化大會通過決議,雖認可《京都議定書》有第二承諾期,卻沒有設定出第二承諾期的具體時間表,針對發達國家減排目標的表述措辭模糊。 《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2012年年末到期,而德班大會是到期前的最后一輪氣候談判。發......閱讀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編者按 2013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發布了《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以下簡稱《戰略》),這是我國首部專門針對適應氣候變化的戰略規劃,對于提高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綜合能力具有重大意義。氣候變化及其適應行動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工作。為了幫助各級部門和全社會多方面深入了解《戰略
中國迄今為止舉辦的規模最大的氣候變化國際論壇氣候變化與科技創新國際論壇于4月24日在京舉行,主題為“依靠科學技術應對氣候變化”。這是中國政府迄今為止舉辦的一次規模最大的有關氣候變化的國際論壇。聯合國有關機構、國際組織以及有關國家代表、科學家和企業代表共6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共同責任。構建并執行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機制,才能全面、完整、高效、經濟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我們想要的未來。為此,國際社會推動制定了系列多邊環境條約,涉及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治理、保護臭氧層、防治化學品污
呂達仁院士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和外國專家交流 資料圖片 CFP 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艱難地通過了《巴黎協定》。中國在其中的貢獻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好評,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氣度。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曾說:排放權就是發展權。中國既要負責任,也要爭取平等合理的發展權。 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尊敬的奧朗德總統, 尊敬的各位同事,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齊聚巴黎,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這表明,恐怖主義阻擋不了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追求美好未來的進程。借此機會,我愿向法國人民致以誠摯的慰問,同時對奧朗德總統和法國政府為這次大會召
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來訪的法國總統薩科奇舉行會談。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中法兩國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11月26日在北京發表,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六
輿論質疑增多 主流媒體報道氣候變暖懷疑派觀點篇幅明顯增加,權威刊物開始注意選登反主流派觀點的評論文章,網民對氣候變暖問題的質疑也出現了相當強烈的反彈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后,歐美輿論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質疑聲顯著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10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確保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低碳發展目標任務
全球關注氣候變化 巴厘島大會尋求突破 200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于12月3日在風景如畫的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召開。氣候問題關系到環境變化、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等,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次大會能否為遏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創造機遇,是世人最為關注的焦點。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日電(記者 余湛奕)中國外交部十日在北京舉行關于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期出訪的專題吹風會。在談到溫家寶將出席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時,外交部副部長王光亞表示,這將為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注入新的推動力。 王光亞說,應東道國丹麥首相拉斯穆森邀請,溫家寶將出
10月8日,剛剛出爐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在美國耶魯大學召開記者會時批評特朗普政府,直言其懷疑氣候變化學說是“愚蠢”的。 縱觀諾德豪斯的學術生涯,他有多次“怒懟”他人的經歷。40余年前,一次質疑讓已經享譽經濟學界的諾德豪斯首次同氣候變化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昨天在巴黎北部勒布爾熱的會議中心召開,東道主法國總統奧朗德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會場外親自迎接與會的約150個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會議目的在于達成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性協議,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避免氣候變化導致的災難性后果。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
為期5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正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這是去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厘島路線圖”后啟動的首輪相關談判。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于慶泰大使對新華社記者說,中方認為,氣候變化談判的四要素——減緩、適應、技術和資金在未來要同舉并重、平衡處理。 3月3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月29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并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天發布的白皮書由八章組成,即氣候變化與中國國情、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和目標、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與
12月初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利馬氣候大會上,談判一如既往地艱難推進。最終,參會196個國家和地區拿出了一份只有四頁紙的協議。雖然成果“單薄”,中國代表團還是表示了歡迎,認為該協議為明年在巴黎氣候大會上簽署新的全球氣候協議奠定了基礎。 對于國際氣候談判而言,無一例外是政治主張的延續與博弈,但背
由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和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共同主辦、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協辦的“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今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卡托維茲大會“中國角”舉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斐濟總理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馬爾代夫環境
目前的氣候變化,全球科學家的共識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類自己的責任,我們今日所作的決定和選擇,會影響氣候變化的走向。 氣候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今日,我們的地球比過去兩千年都要熱。如果情況持續惡化,于本世紀末,地球氣溫將攀升至二百萬年來的高位。 我們何以制造了氣候變
“中國現在致力于向世界提供國際公共產品,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深入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當今世界需要中國這樣負責任的國家在全球生態環境議題中發揮引領作用。”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強調。 氣候變化關乎人民福祉,關乎人類未來。在5月1
哥本哈根的慘痛經歷挫傷了領導人們的信心,這也意味著坎昆會議不會吸引更多國家高級別領導人的關注。然而,聚集在坎昆的人們仍在努力,為了一個令“每個國家都感到不高興的妥協結果” 當地時間12月4日晚8點至10點,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墨西哥坎昆會場,兩場內容
中國現在致力于向世界提供國際公共產品,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深入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當今世界需要中國這樣負責任的國家在全球生態環境議題中發揮引領作用。”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近日在接受采訪時強調。圖片來源于網絡 氣候變化關乎人民福祉,關乎人類未來。在5月1
波恩談判以及本年度其他3次國際氣候談判,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11月聯合國墨西哥坎昆氣候變化大會準備談判文本。然而,波恩談判在爭議中落幕后,各個談判代表團只剩下10月為期6天的天津談判作最后溝通。 近日,聯合國今年第三次氣候變化談判于德國波恩閉幕,近190個國家的4500多名代表參加了談
距離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已過去5年,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和挑戰越來越嚴峻,但各國在聯合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始終難以達成一致。 在剛剛閉幕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表示,中國愿與國際社會一道,繼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 “不回避責任,不糾結困難,這再次表達了中國愿意在氣候
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幕。 12月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致開幕辭。 12月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拉金德拉·帕喬里(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中)與丹麥首相拉
經過4天的緊張工作,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9月27日在斯德哥爾摩審議并通過了關于氣候變化的自然科學基礎報告。報告顯示,全球變暖證據確鑿,北極冰川融化速度已經翻了一倍,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有增無減,地球將面臨不可想象的災難。人類活動對全球變暖的影響程度超過95%
暴風雪、洪水、高溫、霧霾、干旱……這一年來全球各地此起彼伏的各種極端天氣,以及2014年可能成為1880年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年份的研究報告,都在警示人們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稱《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將在巴黎舉行。為了氣候談判這場經
12月12日,在法國巴黎北郊的布爾歇展覽中心,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全會主席臺上的嘉賓起立鼓掌。 今日視點 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進程中,2015年值得寫入歷史。 這一年,近200個國家通過共同努力終于在年底達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定》(簡稱《巴黎協定》)。新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合作
氣候變化深刻影響著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成為研究界的重點關注對象。氣候變化究竟會對森林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北京林業大學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創新中心副教授毛建豐告訴《中國科學報》,氣候變化對森林的潛在影響是巨大的,森林可能在數年間由于不適合氣候變化帶來的病蟲害而被
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進程中,2015年值得寫入歷史。 這一年,近200個國家通過共同努力終于在年底達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定》(簡稱《巴黎協定》)。新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傳遞了全球向綠色低碳經濟轉型的信號,具有里程碑意義。 然而,應對氣候變
國內十大環境新聞 一、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作十七大報告時,提出了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二、中國節能減排環境治理出現“拐點” 中國經濟保持著快速發展勢頭的同時,二氧化硫、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