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課題組用于研究的養豬場里,生活著一群特別的豬。這里不僅有十幾頭帶有基因剪刀的工具豬,而且擁有六七百頭其他在生物醫藥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基因修飾豬。而這些豬的用途聽起來更加“駭人”,有些基因修飾豬可以模擬人類疾病,如老年癡呆癥、漸凍人癥和亨廷頓舞蹈癥等,有些豬可為人體器官移植提供異種器官來源。 異種器官移植一直是國際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如果這一重大難關能夠攻克,將會為全世界需要器官移植的上百萬病人帶來希望。 令人興奮的是,這道通往希望的大門正在悄然打開——不久前,賴良學課題組在國際權威雜志《基因組研究》上發表了一篇關于構建了條件性表達Cas9基因新型工具豬模型的論文。 廣州生物院首次培育出的帶有基因剪刀的工具豬 廣州生物院首次培育出的帶有基因剪刀的工具豬 為何選擇豬 要了解這項研究,先得從Cas9基因說起。 Cas9基因與CRISPR技術曾經在寨卡病毒暴發時大顯身手,被用......閱讀全文
一個好醫生,不能光是手術匠,還要做一個有重大科研成果的醫學科學家,要帶領一批專業人才攻克難關,對醫學的某一領域有所貢獻。沈中陽就立志要做這樣的人,他以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誓言。 目前,沈中陽帶領團隊已完成肝移植近萬例,約占我國總數的三分之一,1、3、5年生存率分別為85.7%、80.6%
北京市衛生局6月25日上午發布公告,根據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委員會審核意見和社會公示結果,準予北京安貞醫院等13家醫院(含軍隊和武警部隊醫院)開展相應項目的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名單附后)。未辦理人體器官移植相應專業診療科目登記的醫療機構,一律不得從事人體器官移植。對違反規定者,將依照
近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刊載的一篇論文,在全世界引起轟動。哈佛大學和生物技術公司eGenesis的研究人員,運用一種新興熱門的基因編輯技術,敲除了豬基因組中可能有害的病毒基因,攻克了豬器官用于人體移植的重大難關,給全世界眾多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帶來希望。論文的第一作者、今年29歲的楊璐菡,繼
目前我國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每年大概有150萬人,可其中只有約1萬人能夠做上手術,不到1%。據悉,我國臨床手術量僅次美國,已成第2大器官移植國。2010年11月14日播出的央視《經濟半小時》對此進行了關注,以下為節目實錄: 前一陣子我們報道了各地醫院出現的血荒。實際上,現在很多醫院緊缺的醫
通過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抑制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使豬來源異種器官移植的研究進程大大推進。但器官移植的研究道路上,仍有很多難關等待科學界去逐一攻克,目前“人面獸心”還僅僅是科學幻想。 這個月初,在華盛頓召開的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對科學倫理道德問題的大討論,讓基因編輯(CRISPR)再次成
通過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抑制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使豬來源異種器官移植的研究進程大大推進。但器官移植的研究道路上,仍有很多難關等待科學界去逐一攻克,目前“人面獸心”還僅僅是科學幻想。 這個月初,在華盛頓召開的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對科學倫理道德問題的大討論,讓基因編輯(CRISPR)再次成
一張監管人體器官移植的電子網絡正在鋪開。8月3日,衛生部有關人士向新京報透露,衛生部門正在研發中的中國人體器官移植執業醫師注冊系統、違法違規器官獲取與移植舉報系統等,已進行內部測試。【準入】器官移植醫生按資質分工 器官移植項目分為心、肝、腎、肺四種器官。去年,衛生部公布了全國(不含港
必須有資質;禁止人體器官商業交易;嚴格限制為外國人進行器官移植 11月10日,在廣州舉行的2007年全國器官移植學術會議上,有專家表示:我國開展活體親屬器官移植目前需避免“過熱”,器官移植應嚴格按照國家規范開展,嚴禁變相器官買賣。醫院必須充分告知活體親屬器官移植的供者手術后有哪些可能的并發癥,不得
第22屆國際器官移植大會日前授予中國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特別大獎,以表彰中國政府及他本人對中國器官移植工作以及世界器官移植事業的貢獻。這也標志著中國器官移植工作開始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并認可。 此次大會共有來自60多個國家的5000多名代表參加。黃潔夫在會上介紹了中國器官移植工作的發展過程、法規建設和
3月19日,中國首個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網站(www.savelife.org.cn)正式啟動,器官捐獻志愿者及家屬、醫生、國家主管官員、世衛組織官員等,以及宣傳大使曾志偉參加開通儀式。邵沛攝 “我國器官移植醫院要重新洗牌”,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昨天舉行的器
2015年12月20日,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該專家委員會由基金會提名和單位推薦產生,來自全國器官移植、醫學倫理、新聞傳播、法律、急診科、神經外科、重癥醫學科等領域的100余名專家組成。 據悉,專家委員會將在基金會的領導下,依照《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人體捐
從2003年判定中國內地首例真正意義上的“腦死亡”病例至今,我國已判定200多腦死亡病例,廣東占40%,其中有61例成功進行了器官移植,廣東占1/3——這是記者從9月29日召開的廣東省首屆腦死亡學術研討會上獲悉的。 專家認為,雖然執行腦死亡可以為移植提供器官,但推行腦死亡絕不是以此為落點的
我國將正式啟動器官移植 器官捐獻信息將全國聯網范圍擴展到全國所有省份 為期三年的器官移植試點終于要在全國全面鋪開了。昨天(2月25日),衛生部和中國紅十字會舉行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視頻會議,會上傳來消息,我國目前已初步建立全國器官移植和捐獻體系,從本月開始,人體器官
? 萌態可掬的基因編輯小豬,或許是人類器官的來源,圖片來自eGenesis 人生如同一輛汽車,剛開始的時候,性能完好,即使遇到顛簸的道路也所向披靡。隨著時間的流逝,新車變舊車,停停補補已成為常態,如果疏于對零部件的更替,那么舊車就可能會變成壞車,再也不能在公路上馳騁了。 同樣的,人的
80后生物科學家 被譽為“基因剪刀手” 2017年度“全球青年領袖” 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評為30歲以下醫療領域30位領軍人物之一 “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制造出可以移植的角膜,讓所有缺失角膜的眼疾病人能夠重新看到世界;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制造出可以移植的腎臟,讓那些透析的病人
80后生物科學家,被譽為“基因剪刀手”,2017年度“全球青年領袖”,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評為30歲以下醫療領域30位領軍人物之一。 “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制造出可以移植的角膜,讓所有缺失角膜的眼疾病人能夠重新看到世界;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制造出可以移植的腎臟,讓那些透析的病人不
由于死囚的減少和爭議的增加,中國決定把移植器官的來源放在公民逝世后的捐獻上,并承諾在未來5年內徹底改變以死囚捐獻作為主要來源的做法。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最近表示,一個全國層面的公民逝世后人體器官捐獻體系正在建立之中,目前試點工作已在全國16個省市展開。 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通過
有資質醫院面臨重新洗牌 預計需新增100家移植醫院 “下一步要對全國169家擁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重新洗牌,明確準入機制,同時取消部分移植醫院的資格。”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日前舉辦的2014器官捐獻國際合作論壇上表示。 即將出局的醫院包括三類,一是沒有開
中國器官移植論壇在京開幕 到目前為止,中國內地已有一百六十四家醫院經衛生部審定批準開展器官移植;每年進行三千多例肝移植手術,截至今年六月底已累計完成一萬四千六百一十三例。這是國家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8月18日透露的數字。 王羽在8月18日北京舉行的中國器官移植論壇暨《中國肝臟移植手冊》首
最近,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國際肝雜志》(Liver International)決定,撤銷浙江大學第一附屬主任醫師鄭樹森等人在線發表的一篇與肝移植有關的論文,并或將終身禁發該論文作者的論文。 《國際肝雜志》主編Mario Mondelli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回應稱:“撤稿原因并非論文數據造假,
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但是當生命終結時,一個器官捐獻的決定,也許能讓有限的生命通過器官移植延續下去。 我國于20世紀60年代啟動器官移植工作。幾十年來,我國器官移植臨床和科研工作成績取得了較大進展,目前年均器官移植數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移植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等指標已居國際領先
今年3月份,中國紅十字會與衛生部在山東等10省市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就人體器官捐獻的招募、獲取和分配等工作進行全面探索。如今,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記者調查發現,青島醫院器官移植缺口依然很大,眾多患者都因為器官短缺而在苦苦等待。4年來,青島市紅十字會僅接收眼角膜34只。而
中國肝臟移植登記系統近日首度公布該統計數據 中國肝臟移植登記系統(CLTR)近日首度公布的統計數據稱,我國目前肝臟移植患者一年生存率為80.6%。這個生存率數字較上世紀90年代的40%左右翻了一番,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衛生部副部長、著名肝臟外科專家黃潔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第一次通過科學
“器官移植體系改革是中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重要部分,是向中國百姓、向世界作出的一個承諾。”國家衛生計生委人體器官移植臨床技術應用管理委員會主任黃潔夫11月2日在杭州召開的中國器官移植大會上宣讀了“杭州決議”。 這一決議旨在推動和完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決議要求,全體器官移植醫務工作者嚴格遵
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宣布,我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將于近期正式上線,在全國強制使用。此舉能否推動中國器官移植事業步入正軌,引發了廣泛關注。 “中國器官移植正處在一個具有歷史轉折性的關鍵時刻,我們有信心使其重獲新生。”不久前,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
“不用兩年時間,我國公民身后器官捐獻,就可以完全取代器官移植對死囚器官的依賴”,昨日(8月14日)上午,國家衛生計生委人體器官移植臨床技術應用管理委員會主任黃潔夫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完成1010例公民心臟死亡后的器官捐獻(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
豬即將作為人類救生器官的供體來源!What?普通民眾表示驚掉了下巴,當然這不是肉眼凡胎能看到的,這不怪你們……,美女科學家楊璐菡的大腦回路吃瓜群眾看不懂。 當異種胰島移植治療Ⅰ型糖尿病臨床研究獲得重大突破,成功將醫用供體豬的胰島移植到I型糖尿病患者身上時,你看到的還只是豬肉嗎?是數以萬計的豬肝
新華社華盛頓8月10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中國和丹麥研究人員10日宣布,他們培育出世界上首批對器官移植而言無“毒”的活豬,成功解決豬器官用于人體移植最重要的安全性問題,為全世界需要器官移植的上百萬病人帶來希望。 以美國eGenesis公司為首的研究團隊當天在美國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論
中國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21日在廣州表示,中國自2011年3月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以來取得明顯成果,相關政策和機構的配套落實后,將有望徹底取代以往依賴死刑犯提供器官來源的情況,中國人體器官移植將在一至兩年內取消對死刑犯器官捐獻的依賴。 黃潔夫稱,2007年5月,《中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開
今年3月,中國紅十字會與衛生部在天津共同啟動全國10省市的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在天津、遼寧、上海等10個省市,就人體器官捐獻的招募、獲取和分配等工作進行全面探索,為期1年。待人體器官捐獻的志愿者招募網絡在全國鋪開,有身后捐獻器官意愿的公民,可就近登記捐獻,并成為紅十字器官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