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通報,受不利氣象條件及春節燃放煙花爆竹的影響,1月30日(農歷除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及中西部部分城市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1月30日,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68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6個城市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污染范圍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及中西部部分地區。與1月29日相比,重度及以上污染城市增加35個,其中重度污染城市增加28個,嚴重污染城市增加7個。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邢臺、泰安、濟寧、菏澤、邯鄲、濟南和棗莊7個城市為嚴重污染,臨沂、衡水、日照、保定、淄博等12個城市為重度污染,濱州、滄州、東營、長治、廊坊等11個城市為輕度至中度污染,北京、包頭、承德、張家口、赤峰等9個城市為良。其中,邢臺為區域內污染最重城市,PM2.5 和PM10日均值分別為302微克/立方米和472微克/立方米,AQI值達到365。1......閱讀全文
天津:大型鋼企頂風排污 2月24日,在天津市津南區,某大型鋼鐵企業渣石存放點(右側)在排放煙霧。當日,連續多天被霧霾籠罩的天津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發布III級(黃色)重污染天氣預警。依照規定,預警發布后,重點排污工業企業應當限產,工地土石方作業停止,垃圾、秸稈等廢棄物焚燒也被禁止。然而
25日,北京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為33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霾橙色預警繼續拉響。 中央氣象臺也發布今年首個霾橙色預警。截至25日10時,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有58個城市為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23個城市為嚴重污染。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如此大范圍、長時
今日發布了2018年6月和上半年(1~6月)空氣質量狀況。就其中擴大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范圍的原因、原則和方法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為什么要擴大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范圍?排名目的是什么? 答: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推動城市空氣質量改
生態環境部今日發布了2018年6月和上半年(1~6月)空氣質量狀況。就其中擴大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范圍的原因、原則和方法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為什么要擴大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范圍?排名目的是什么? 答: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推動城市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通報,受不利氣象條件及春節燃放煙花爆竹的影響,1月30日(農歷除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及中西部部分城市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1月30日,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68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6個城市空氣質量為嚴
京津冀區域、東北區域、長三角區域中北部及西北區域大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華南區域以優至良為主,西南區域以良為主;臭氧將成多地首要污染物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以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5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如下: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2020年元宵節期間(正月十五19時至正月十六6時)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良好,受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部分城市出現重度污染。 元宵節期間(正月十五19時至正月十六6時),全國337個城市中,有22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級別,其中2個城市達到嚴重污染級別
11月12日北京報道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11月以來,受供暖期污染排放量大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東北地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截至12日上午,部分城市空氣重污染仍在持續。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說,11月11日,東北地區3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哈爾濱、錦州、朝陽、
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7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 1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 未來10天,大氣擴散條件總體較為不利,受高溫和紫外輻射增強影響,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O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受污染排放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11月26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28日,灰霾面積擴大到53萬平方公里,重度及以上污染城市數量增加到23個。截至29日上午,重污染過程仍在持續。環境保護部已派出督查組赴相關地區進行現場督查。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
今年元宵節期間(正月十五19時至正月十六6時),我國部分城市出現重度污染。有人疑問,疫情期間戶外機動車并不多,工廠也沒完全復工,為何空氣污染依舊?生態環境部今日(2月10日)分析,元宵節期間空氣污染主要受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影響。2020年元宵節期間全國逐小時重污染城市數量及PM2.5平均濃度。生態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自3月15日起,受不利擴散氣象條件和浮塵天氣影響,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3月15日有25個城市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3月16日有20個城市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3月17日西北地區浮塵污染范圍有所減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中部地區灰霾污染仍未消除。 據監測
由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等機構編寫的《中國城市空氣質量管理績效評估》(下稱《評估》報告)將于今天(28日)發布。 《評估》報告顯示,我國空氣污染防治政策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空氣質量水平呈整體惡化趨勢;經濟發展高的城市,空氣質量普遍較差;46.02%的居民對城市空氣質量狀況不滿。
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重污染天氣,環境保護部提前發出預警通知,60個城市統一啟動預警。這次為何能實現統一預警,又取得了哪些效果?本報記者近日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 極端不利氣象條件 是此次區域性重污染的重要誘因 問:12月2日~4日,京
圖為全國74個城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1月~9月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平均比例變化趨勢。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發布了2014年9月份及第三季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這位負責人指出,9月份,74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在3
環境保護部15日通報,受不利氣象條件和污染排放的影響,14日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100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16日至18日前后,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部分地區可能出現中度至重度污染過程。 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說,14日,100個空氣質量超標城市中,8個城市空氣質量屬重度及以
環境保護部3月2日向媒體通報了2016年3月1日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及未來趨勢預測結果。2月23日至2月29日,全國空氣質量總體較好,3月1日,部分城市空氣質量逐漸轉差。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說,3月1日,實施新標準的338個城市中,99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邊、
環境保護部發布11月份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發布了2015年11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說,11月,74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在16.7%~100%之間。其中,貴陽、廈門、福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通報,4月14日,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部分城市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 這位負責人說,4月1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39個城市中,有4個城市出現重度污染,較4月13日減少9個,無嚴重污染城市。與4月13日相比,北京、廊坊、邢臺3個城市空氣質量
珠三角出現區域空氣重污染Ⅱ級響應時,公務車強制停駛15%;若遇I級響應,停駛比例加大到30%……昨日,醞釀已久的《珠江三角洲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預案》)在廣東省環保廳網站公布,并征求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成員等單位意見。據悉,書面意見將于本月15日反饋省環保廳。
自3月9日到目前為止,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在經歷一次較為嚴重的大氣污染過程。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每日組織專家會商,此次邀請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課題負責人、北京大學教授胡敏進行解讀。 從污染變化情況看,此次污染過程是一次典型的區域累積和傳輸過程。3月9日下午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污
今年春節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次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和有關專家就網友關心的重污染成因和變化趨勢等問題進行了解讀。 問題一:春節以來,假期又逢疫情,社會活動水平很低,為什么還有重污染?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自發:大氣污染程度和排放有關,也和大氣環境容量有關。大氣環境容
美國呼吸協會近日指出,美國政府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已經取得相應的成績,但是仍有半數居民約1.545億人,生活在被煙霧和顆粒物污染的地區,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對呼吸是十分有害的。 2011年發布的年度空氣質量報告中,美國呼吸協會稱《空氣清潔法》正在發揮作用,需要對國會中
記者2月23日從環保部獲悉,22日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33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0個城市為嚴重污染。污染范圍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三大原因造成中國近期大范圍空氣重污染。 環境保護部衛星遙感監測表明,22日中國
上海50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和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共同組成了世博期間空氣質量預警監測網建成長三角空氣質量數據共享平臺圖為監測人員正在進行大氣監測 剛剛過去的7月,上海共出現了19個環境空氣質量優級天,其中有17天為連續優。來世博園參觀的中外游客,在藍天白云和繁星朗月的
環保部21日向媒體通報,根據監測數據顯示,12月20日,全國空氣質量日均值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有90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54個,占總數的60%。其中,全國達到嚴重污染的城市共42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35個,占總數的83%。石家莊市PM2.5日均值最高,達到614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為
生態環境部近日將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范圍從74城擴大到169城。對此,生態環境部表示,本次排名范圍的擴大,嚴格遵循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延續性、問題導向性和客觀性的原則,突出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區域和重點城市,旨在解決以往存在的排名全面性、完整性不足,一些污染較重的區域和城市未納入排名等問
環境保護部今日(9日)向媒體通報,11月6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和污染排放的影響,我國東北地區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說,11月6日,全國338個城市中,10個城市空氣質量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均位于東北地區。其中哈爾濱、長春、吉林和四平為嚴重污染,綏化、遼源、七
“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國多個省市再次遭遇灰霾天氣。研究表明,燃煤、汽車尾氣及施工揚塵是PM2.5的主要來源。目前我國在揚塵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加大城市揚塵污染防治力度?本版特約相關專家撰寫文章,以饗讀者。 以PM2.5為代表的灰霾污染近年來在我國多個地區頻繁出現,給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16日以來,我國部分城市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多個城市連續多日空氣質量屬重度污染或嚴重污染。環保部有關負責人25日表示,預計從今天夜間開始,一股冷空氣將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大氣擴散條件略有好轉,受其影響,此次空氣重污染過程將有所緩解。 根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監測結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