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5.1%激勵成果轉化政策發布在即
2月24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十二五”以來,我國重大成果和頂尖人才不斷涌現,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同時,我國圍繞資源配置、計劃管理等科技體制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盡可能提高基礎研究投入 萬鋼說,經過五年積累,我國科技創新加速突破,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0.9%增加到55.1%。 “十二五”以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國產首架大飛機C919成功總裝下線,ARJ支線飛機成功實現商業運營;新一代高速鐵路技術世界領先,高鐵里程占世界總量60%以上,進軍海外市場;第三代先進壓水堆國內外首堆開工建設,第四代先進核能技術高溫氣冷堆商業化示范進展順利…… 針對有人提出的載人航天、衛星等高新技術和日常生活有什么關系的疑問,萬鋼說,很多戰略高技術實際上是貼近民生的,它們還能創造新市場、新消費。風云衛星服務于全世界氣候預報,高分系列衛星成功發射,在國土普查、環境監測等18個行業1100多家單位得到應......閱讀全文
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5.1% 激勵成果轉化政策發布在即
2月24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十二五”以來,我國重大成果和頂尖人才不斷涌現,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同時,我國圍繞資源配置、計劃管理等科技體制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盡可能提高基礎研究投入 萬鋼說,經過五年積累,我國科技創新加速突破,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0.9%增加
促進成果轉化法檢查:成果轉化積極性顯著提高
2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指出,自2015年8月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進行修訂以來,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轉化科技成果的積極性顯著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數量大幅增長。報告指出,修訂后的法律為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注入了新
醫藥成果轉化需“精準”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醫藥產業發展總體態勢良好,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技術創新成果顯著、企業實力顯著增強。然而,巨大的市場需求并未帶來我國醫療產業的超前發展,業內共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醫藥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科研與產業協同創新局面尚未形成,導致了創新資源和生產要素長期割裂,嚴重
科技成果轉化現新熱潮 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快速推進和“最后一公里”的逐步打通,全國上下、大江南北涌現出科技成果轉化的新熱潮。 下放科技成果處置權,強化對“人”的激勵 近日,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安博文成為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這是新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出臺后,上海高校第一個無形資產出資入股
生物醫藥成果轉化率僅5% 醫藥創新成果轉化有待加強
“一邊是科學家創新成果找不到轉化出路,另一邊是企業家找不到好的項目。”在近日舉行的首屆全球華人科學家創新轉化30人高峰論壇上,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客座教授、美國CST亞太總經理董增軍表示,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忽視市場實際和創新原則,跟隨性研究比重大;二是院企合作不足,未形成資
武漢“解鎖”科技成果轉化!
一場科技成果轉化會,讓一條魚“游”出了億元產值。 不久前,在武漢市洪山區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中科院專場,桂建芳院士團隊帶來的“鲌種質創制與新品種培育”項目,獲得武漢先鋒水產公司的青睞,雙方計劃在3年內實現武漢鲌魚新品種累計養殖面積1.5萬畝,創社會經濟效益1億元。 過去的一年里,類似的科技成
觀點:重獎未必利于成果轉化
前不久,全國人大通過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下簡稱《轉化法》)規定,對于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其獲得獎勵和報酬的比例不低于50%,自行或與他人合作實施的獲得營業利潤不低于5%的比例。該規定將極大地激發科技人員和轉化人員的積極性,但由于上不封頂,一些地方將對科技成果完成人獎勵報酬的比
代表委員熱議成果轉化:轉化熱情難激發 轉化鏈條難運轉
19年后,《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迎來大修。 國務院法制辦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本次修法著重解決兩方面問題:科研組織實施與市場需求的結合還不夠緊密;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考核評價體系存在著重理論成果、輕成果運用的現象。 該法修正案草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經過初次審議,向社
首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 成果轉化交易額近10億
2019(首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暨第七屆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在成都召開。大會發布了100項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和1000項優秀科技成果,成果轉化交易和科企戰略合作簽約額近10億元,預期新增社會經濟與生態效益超過100億元。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吳宏
吉林:消除創新孤島 促進成果轉化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離不開科技創新。吉林省整合各種資源,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控股的希達電子,幾乎每年都會推出行業領先的技術,擁有大小專利96項。但企業產業化的成績單,并不理想。 在長春高校和科研機構超過100家,科研人員有十幾萬人,但科研成果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