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細胞檢測技術的發展為我們理解復雜生命體中細胞的組成與各自功能及變化過程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基于單細胞基因表達譜數據,我們可以窺探發育過程中細胞內的調控變化,發現腫瘤微環境中的各類細胞及它們的細胞間交流,理解器官組織中復雜多樣的細胞類型。現有單細胞研究是一個從整體到個體,再由個體特征重建整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是我們希望通過單細胞數據加以理解的,比如,某個組織中,某類細胞的發育生成過程;在不同條件下,細胞的改變過程和命運等等。因此,我們需要通過特定的分析手段實現對數據的分類和還原,并通過數據來勾畫出細胞間的變化過程。在這樣的背景下,擬時間序列分析(Pseudotime分析)為我們提供了來解決該問題的工具。擬時間序列分析(Pseudotime分析)的字面意思是通過構建細胞間的變化軌跡來重塑細胞隨著時間的變化過程。從具體的分類分析和復雜程度來說,可以分為細胞軌跡分析和細胞譜系分析。細胞軌跡分析指的是簡單模型的......閱讀全文
21世紀的最前沿科學之一,隨著人類第一張基因序列草圖的完成和發展,生命科學的研究也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后基因組學,即蛋白質組學時代。正如基因草圖的提前繪制得益于大規模全自動毛細管測序技術一樣,后基因組研究也將會借助于現代生物質譜技術等得到迅猛發展。本文擬簡述生物質譜技術及其在生命科學領域研究中的應用。1
張珩1 柳洋2(1. 天津市大港醫院檢驗科 2. 德州市中心血站)關鍵詞:1-3-β-D-葡聚糖,真菌感染,實驗室,檢驗方法key words: 1-3-β-D- Glucan, Fungus infection, Laboratory,Testing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5月5日,中國化學會第31屆學術年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 在全國化學工作者的支持和積極參與下,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化學及相關領域門類最全、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術交流平臺。中國化學會第 31 屆學術 年會設
要談測序,首先要向華人生物學家、DNA測序技術的奠基人吳瑞先生致敬。大家大多都聽過桑格,但很少有人知道吳瑞。其實吳瑞早在1968年就發表第一篇論文測定了DNA的堿基組成,1970年的新文章既測定DNA堿基組成又測定出順序,是真正的DNA測序第一人。而在吳瑞先生工作的啟發下,Sanger深入研究,
基因(gene)是遺傳物質的最基本單位,也是所有生命活動的基礎。不論要揭示某個基因的功能,還是要改變某個基因的功能,都必須首先將所要研究的基因克隆出來。特定基因的克隆是整個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學的起點。本文就基因克隆的幾種常用方法介紹如下。1 根據已知序列克隆基因對已知序列的基因克隆是基因克隆方法中最
在人體腸道中生活著數以萬億的共生菌群,它們的種類繁多,可達上千種,數量也很驚人,是人體細胞總量的10倍以上,迄今為止,仍有80%以上的微生物不為人知。這些腸道微生物和人體存在著互利共生的關系,對于維持人類的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們在腸道中保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能夠合成維生素、幫助人體從食物中吸收
二、腸道菌群與疾病發生之間的關聯1. Gut Microbiota in Huma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ffers from Non-Diabetic Adults——2010《PLoS One》以往文獻報道腸道菌群與人類代謝疾病之間存在著某種關
基因(gene)是遺傳物質的最基本單位,也是所有生命活動的基礎。不論要揭示某個基因的功能,還是要改變某個基因的功能,都必須首先將所要研究的基因克隆出來。特定基因的克隆是整個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學的起點。本文就基因克隆的幾種常用方法介紹如下。1 根據已知序列克隆基因對已知序列的基因克隆是基因克隆方法中最
衛辦疾控發〔2010〕15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為進一步加強全國流感監測工作,完善流感監測網絡,提高監測水平,更好地為流感防控工作服務,我部組織起草了《全國流感監測方案(2010年版)》(見附件)。現印發你們,請參照執行,相關技術指南由中
美國的《Science》雜志由愛迪生投資創辦,是國際上著名的自然科學綜合類學術期刊,與英國的《Nature》雜志被譽為世界上兩大自然科學頂級雜志。Science雜志主要發表原始性科學成果、新聞和評論,許多世界上重要的科學報道都是首先出現在Science雜志上的,比如艾滋病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之間的
美國的《Science》雜志由愛迪生投資創辦,是國際上著名的自然科學綜合類學術期刊,與英國的《Nature》雜志被譽為世界上兩大自然科學頂級雜志。Science雜志主要發表原始性科學成果、新聞和評論,許多世界上重要的科學報道都是首先出現在Science雜志上的,比如艾滋病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之間的
一項新技術或產品的問世,給人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必然會引起擔憂,基因測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測序技術被看作自疫苗問世以來疾病預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遺傳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減少出生缺陷,還可以實現對疾病預測、預防、預警以及個體化診療;但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市場卻并不讓人滿意,甚至
在過去的幾年里,科學家們已逐漸認識到基因組中本來是非編碼的區域,確實有可能形成新基因。事實上,相關物種基因組的比較也甚至指出,這種從頭形成基因的方式也許是一種普遍模式。 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近期發現了在6種果蠅株系中全部或部分表達的142個轉錄子,對應于果蠅參考基因組(refe
在深圳,背靠鹽田青翠的北山,有這樣的一家基因測序機構,基因測序規模在全球達到最大。 它是華大基因。有人說它會是下一個華為,下一個騰訊。 它的員工平均年齡不到27歲,每個月平均卻有3份學術論文登上“CNNS(即《Cell(細胞)》、《Nature(自然)》、《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志)》、《
都是經驗的結晶啊! 還在為ICP-MS使用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煩心嗎?有熱心網友總結了網上一些有關ICP-MS的問題,與廣大網友分享。70個問題的回答,不知道這位網友花了多少時間,對于這種“辛苦我一人,幸福千萬家”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請教各位檢測比如檢測完高濃度的Al中
基因克隆的常用方法 基因(gene)是遺傳物質的最基本單位,也是所有生命活動的基礎。不論要揭示某個基因的功能,還是要改變某個基因的功能,都必須首先將所要研究的基因克隆出來。特定基因的克隆是整個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學的起點。本文就基因克隆的幾種常用方法介紹如下。
結直腸癌在全球范圍內是發病率第三、致死人數第四的惡性腫瘤(Beattie et al., 2005)(Carey, 2017; Church, 2016)。結直腸腺瘤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根據組織學形態可以分為低級別腺瘤和高級別腺瘤,從低級別腺瘤到腺癌的序列發生需要10年以上時間。因此,深入解析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關于發布“十三五”第一批重大項目指南及申請注意事項的通告》。《通告》表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根據6月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發展規劃》優先發展領域,發布了“十三五”第一批26個重大項目指南。 6月,《自然科學基金委“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
免疫療法是當下腫瘤治療領域最具前景的發展方向之一。隨著PD-(L)1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用范圍逐漸擴大,CAR-T療法研究不斷出現新的進展,CAR-T療法作為有別于傳統藥物的“活藥”,不僅對復發、難治性腫瘤患者表現出了突破性療效,其生產體系和使用場景也有別于普通藥物。鑒于當下生物技術的更新速度,
“腦微出血(CMBs)”是放射學概念,主要是描述含鐵血黃素或吞噬含鐵血黃素的巨噬細胞沿血管周圍間隙[PVS,亦稱Virchow-Robin間隙(VRS)]沉積的現象,提示顱內小血管曾發生局部破裂、紅細胞漏出,但不能反映局部潛在的小血管形態改變的病理學基礎。 腦微出血的檢出僅能依靠對含鐵血黃素敏
過去5年間,全世界經歷了多次病毒疫情的突然爆發,包括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美洲寨卡病毒疫情,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和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與過歷次疫情不同的是,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此次疫情中我國研究團隊得以快速分離出病毒并獲得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已收到中國分享
9月21日 北京市科委正式對外發布了2018年度 首都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入選人員名單 領軍人才工程 領軍人才工程是《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十二項重點人才工程之一,是針對50周歲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帶頭人,突出對領軍人才自身發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2016年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器適用性檢測工作安排,于2016年2月16日開始接受水質重金屬鎘(I、II型)、鉛(I、II型)、砷(I、II型)在線監測儀器適用性檢測報名。據了解,2016年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檢測工作擬分三批次進行,開始時間分別為:20
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RNAi)是多種生物體內由雙鏈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介導同源mRNA 降解的現象。RNAi現象先后在不同生物中被發現,植物學家稱它為共抑制(co-suppression)或轉錄后基因沉默(post tran
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RNAi)是多種生物體內由雙鏈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介導同源mRNA 降解的現象。RNAi現象先后在不同生物中被發現,植物學家稱它為共抑制(co-suppression)或轉錄后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
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RNAi)是多種生物體內由雙鏈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介導同源mRNA 降解的現象。RNAi現象先后在不同生物中被發現,植物學家稱它為共抑制(co-suppression)或轉錄后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
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軟電離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都表明,父母在很多方面都會給未來后代的健康產生一定影響,比如父母的飲食方式、年齡、體重、是否感染、女性孕期所暴露的物質等等都會對后代的生長發育產生一定效應,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的相關研究進展,分享給各位!這些研究報告將告訴各位哪些因素會影響后代的健康! 【1】Fr
8月8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8例(廣東5例,上海2例,浙江1例),本土病例15例(均在新疆);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5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102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例。
多聚酶鏈式反應即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術,應用這一技術可以將微量目的基因(DNA片段)擴增一百萬倍以上。PCR反應理論的提出和技術的完善對于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它以敏感度高、特異性強、產率高、重復性好以及快速簡便等優點迅速成為分子生物學研究中應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