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武大發現SARS冠狀病毒致命點
經過近六年努力,武漢大學科研人員近日發現了SARS冠狀病毒致命點,是一組叫“非結構蛋白nsp14”的基因編碼。研究人員表示,此次重要發現可為篩選抗擊SARS病毒藥物奠定基礎,進而研發成小分子藥物。 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發現該基因編碼的是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郭德銀教授與其博士生陳宇,共同作者還包括該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代病毒中心主任田波等。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在國際權威綜合性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上發表。 二00三年SARS疫情發生后,醫學界確認了SARS致病的冠狀病毒,但病毒是如何生存與大量繁殖的,卻一直沒有弄清。而這一問題對預防SARS疾病至關重要。近年來,國內外實驗室對SARS病毒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對SARS病毒的發生特點和致病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專家認為,SARS病毒雖然已得到控制,但自然界野生動物群體中還存在SARS樣冠狀病毒,SARS病毒再次爆發的危險依然存在。 ......閱讀全文
SARS卷土重來?-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
12月30日晚,一份名為《關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落款為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的紅頭文件在網絡上廣泛傳播。通知稱,武漢市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通知要求個醫療機構要及時追蹤統計救治情況,并按要求及時上報。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12320熱線工作人員表示,本次
武漢大學最新回應:不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10.shtm 又到了賞花的季節 每年春天 武漢大學的櫻花都備受關注 而就在3月5日 武漢大學官方賬號發布消息稱: 發現部分社交平臺有不實消息
武漢大學最新PNAS文章
來自武漢大學生科院,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E3 ligase WWP2 negatively regulates TLR3-mediat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 by targeting TRIF for ubiquitinatio
陽明大學發現關鍵蛋白促SARS擴增
提起SARS,很多人對2003年那一場來勢洶洶、人心惶惶的瘟疫還心有余悸吧。盡管,SARS疫情已經基本銷聲匿跡了,但是有關這種病還有許多未解之謎,而這些謎團的解開對人們應對與其類似的疫情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明報的消息,臺灣陽明大學的一項研究解開了SARS病毒為何會造成人類致命傷害的謎團。 這
武漢大學定明月最新Science!
研究背景 通過費托合成將合成氣(CO+H2)轉化為烯烴(FTS),是從生物質、天然氣等非石油原料出發制備化學品的重要途徑,具有重要的工業應用價值。近年來,該領域屢屢獲得突破,使合成氣轉化成為催化領域非常重要且活躍的研究方向。對于合成氣制烯烴而言,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在于:~50%的CO會轉化
武漢大學,領導班子調整
9月14日,武漢大學召開黨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宣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校領導班子調整的有關決定。經黨中央批準,沈壯海同志任武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正局級),朱德友、龔威同志任武漢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沈壯海,男,漢族,1971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黨委常務副
武漢大學出現霍亂病例?校方回應
7月10日,網上有消息稱7月9日晚,武漢大學工學部宿舍疑似發現一例霍亂,并且全棟學生都進行了統一肛拭子檢測。隨后,記者在采訪了武漢大學醫務室及武昌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后獲悉,檢測結果目前還未出爐。 10日,有網友報料稱,武漢大學工學部宿舍疑似發現一例霍亂,并且校方也發布了相應的通知。對此,記者撥打
武漢大學發表Nature子刊文章
來自武漢大學,中科院的研究人員針對細胞色素P450酶催化過程中氧離子轉換這一問題,提出了新的作用機制,為為深入探索其中的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礎。相關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雷愛文教授,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綠色有機化學,
武漢大學官宣重新開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92.shtm 據武漢大學微信公號消息,武大凌波門已重新開放,對行人開放時間為每天7:00至22:00。武大師生和校友只需在閘機識別認證,即可實現自由出入。此外,從2月27日起,車輛也能
武漢多所大學啟動專項資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050.shtm受臺風“杜蘇芮”影響,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出現極端天氣,北京、河北等地發生洪澇和地質災害。《中國科學報》8月4日從湖北省教育廳獲悉,為加強精準資助,幫助遭受災害的學生共紓困難,武大等多
武漢大學Hepatology癌癥研究新成果
來自武漢大學醫學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以及江西贛南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近日在新研究中證實KIAA0101變異體1(KIAA0101 tv1)在晚期轉移性肝癌中起重要作用,通過調控p53功能促進了肝癌細胞生存。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響因子11.665)上。
武漢大學預算1000萬采購質譜儀
近日,湖北省武漢大學發布一條采購計劃,于2020年9月政府采購聚焦離子束-電子束雙束電鏡與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儀聯用系統項目所在采購意向:武漢大學2020年9月政府采購意向采購單位:武漢大學采購項目名稱:聚焦離子束-電子束雙束電鏡與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儀聯用系統預算金額:1000.000000萬
武漢大學Hepatology揭示代謝調控因子
來自武漢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小鼠實驗中證實,干擾素調節因子9(IRF9)起保護預防肝臟胰島素耐受及脂肪變性的作用。相關研究論文已被在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最新影響因子11.665)接受并在線發布。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武漢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副
SARS又來了?武漢中心醫院辟謠-尚無疑似或確診患者
2019年12月31日上午,“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疑似SARS”一事引發關注。網傳收治患者的武漢市中心醫院(原二院)后湖院區醫務處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辟謠稱,目前并無疑似或確診的患者。 根據武漢市衛健委2019年12月31日下午通報,近期部分醫療機構發現接診的多例肺炎病例與華南海鮮城有關
武漢大學、加州大學《Cell》細胞轉分化新突破
來自武漢大學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在新研究中證實:抑制普通成纖維細胞的單個蛋白,即足以直接將細胞轉化為功能性神經元。這些研究結果有可能對神經退行性疾病,如亨廷頓氏病、帕金森氏病和阿爾茨海默氏癥等,開發新療法產生深遠的影響。相關論文發表在《細胞》(Cell)雜志上。
武漢大學島津合作實驗室成立
??? 2010年11月12日上午,由武漢大學、島津公司共同組建的武漢大學―島津合作實驗室成立慶典儀式在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二樓會議室隆重舉行,島津公司中國總代表、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古澤宏二先生、島津分析儀器事業部曹磊博士、島津全球應用技術開發
霍亂重出江湖?武漢大學官方回復
7月9日,武漢大學工學部宿舍疑似發現一例霍亂病例,并且全棟學生都進行了統一肛拭子檢測。武漢武昌區衛健委10日回應:已有疾控人員開展工作,還沒有明確到底是不是霍亂。7月10日,武漢大學校醫院發布通知,提醒學生加強夏季腸道傳染預防。霍亂弧菌是人類霍亂的病原體,霍亂是一種古老且流行廣泛的烈性傳染病之一。曾
【快訊】北大副校長接掌武漢大學
今天(12月28日),武漢大學網站更新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平文已任武漢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張平文院士,湖南長沙人,1966年7月生,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
2018年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演講:SARS冠狀病毒來源于蝙蝠
石正麗,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不管南方還是北方,中部還是西部,只要聽說有蝙蝠的地方我們都會去,足跡遍布了我國28個省市,像大海撈針一樣。這樣一做就是十多年的時間。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SARS爆發的歷史。第一個SARS病例出現于廣東佛山,從2002年11月26日到2003年的1月,先后有11個
武漢大學設全國高校化學實驗擂臺
全國高校精英學子下月來漢PK 記者6月24日悉,由武漢大學承辦的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將于7月11日至15日在漢舉行。屆時,將有來自全國43所高校的126名化學專業學生參賽。 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是我國高等學校化學學科最高級別賽事,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
武漢大學“出題考自己”折射教學新思維
不妨將武漢大學這場考試視作課程考核思維革新的一次“試水”,讓教師在與學生的思維碰撞和交互中,探索更受學生歡迎、更高效的考試形式。 近日,武漢大學2017級人文科學實驗班的學生們迎來“中國古代文學”課的期末考試,在看到“試卷”的那一刻,學生們卻發生了騷動——這寫得滿滿的一張紙不是試卷,只是出卷說
武漢大學:霍亂病例宿舍解除封控管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76.shtm 據武漢大學消息,7月12日晚21時30分,此前出現1例霍亂病例的武漢大學工學部8舍解除封控管理。
張平文出任武漢大學校長
12月28日,武漢大學網站“現任領導”一欄更新顯示,張平文已任武漢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據官網資料,張平文,男,漢族,1966年7月出生,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中共黨員,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武漢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武漢大學研發納米孔靶向測序檢測方法
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該校組建的聯合團隊創新性開發的納米孔靶向測序檢測方法,能夠大幅提升病毒陽性檢出率,并能實現當天同時檢測新冠病毒和其他10類40種常見呼吸道病毒并監測病毒突變,有助于破解臨床疑似病例難以確診的問題。 據介紹,既往新冠病毒診斷依賴于qPCR核酸檢測,但是該方法顯示出較高的假陰性
武漢大學研究團隊發現迄今“最剛強”物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09.shtm《中國科學報》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近期,《先進科學》與《物理評論應用》刊登了該校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高恩來課題組關于力學性能極限的研究成果。相關研究揭示了材料剛度與強度理論上限,發現
武漢大學生科院最新Nature-Immunology文章
來自武漢大學生科院,中科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內質網應激感應蛋白IRE1α通過調控巨噬細胞的極性活化影響機體的能量平衡,在肥胖與相關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的功能。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 巨噬細胞介導的慢性炎癥是肥胖誘發胰島素抵抗與2型糖尿病的關鍵環節。在
武漢大學:霍亂病例宿舍解除封控管理
據武漢大學消息,7月12日晚21時30分,此前出現1例霍亂病例的武漢大學工學部8舍解除封控管理。
武漢大學等破解雜交水稻制種成本難題
近日,由武漢大學教授朱仁山團隊歷時十余年研發的雜交水稻父、母本同期機械直播制種技術通過現場驗收和成果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有效破解了雜交水稻制種成本日益高漲的難題,對雜交水稻機械化制種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傳統雜交水稻制種一直采用人工育苗插秧技術,即先插父本,再插母本,然后通過人工移
黃泰巖任武漢大學黨委書記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中央批準:黃泰巖任武漢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韓進不再擔任武漢大學黨委書記職務。2月22日,武漢大學召開教師干部視頻會議。受中央組織部領導委托,中央組織部有關干部局負責同志到會宣布中央決定并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巖,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文兵出席會議并講話。武漢
武漢大學:給予肖某某記過處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199.shtm 10月13日,武漢大學發布處理通報:對涉及我校學生的網上舉報,經調查核實,根據相關規定,學校研究決定,給予2022級本科生肖某某記過處分。 通報稱,武漢大學歷來對違規違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