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區被霧霾籠罩。 實施綜合治理、強化污染物協同減排,統籌城市交通管理……自去年9月環保部與京津冀簽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一場曠日持久的呼吸保衛戰拉開帷幕。 然后,各地在實施過程中,卻遇到了不同的“麻煩”。 實施過程遇瓶頸待突破 記者昨天從環保部獲悉,京津冀及周邊六省區市人民政府一一將任務分解到每個地區。推進綜合治理,目標開始逐步落地,但實施過程中各地卻進度不一,仍面臨需突破的瓶頸。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說,以京津冀區域為重點,在控制煤炭使用、優化產業結構和防治機動車污染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但在目標責任書執行的過程中,有些地方領導還在觀望,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在關停企業時,面臨就業的壓力;煤改氣過程中,存在天然氣供應不足等問題;黃標車淘汰的積極性不高,激勵政策沒有跟上……這些都是需要突破的瓶頸。 據了解,環保部已經會同有關部門,把“大氣十條”的各項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個部門,并與全國31個......閱讀全文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已于2018年11月30日聯合印發了《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針對《行動計劃》的背景、目標、任務及思路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為什么要編制《行動計劃》? 渤海戰略地位突出,生態環境整體形勢依然嚴峻 答:
地下水是彌足珍貴的淡水資源,也是影響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下水資源量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31%,卻要維持全國近70%的人口飲用和40%的農田灌溉。 我國地下水污染源點多面廣,部分污染源周邊地下水污染嚴重,亟待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 以預防為主,堅持防治結合 加油站、工業污染源等成為地
《行動計劃》確定開展陸源污染治理行動、海域污染治理行動、生態保護修復行動、環境風險防范行動等四大攻堅行動。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3%左右,自然岸線保有率保持在35%左右,濱海濕地整治修復 規模不低于 6900 公頃,整治修復岸線新增 70 公里左右。 中國環境報記者牛秋鵬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國發〔2016〕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5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
日前,寧夏銀川印發《銀川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銀川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十二屆三次全會和市委十四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石化行業是VOCs治理的重點行業。 資料圖片 上海市出臺的《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減排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堅持“引逼結合”的原則,以不斷健全環境標準為主要手段,綜合采用嚴格執法、加強監管、排污收費、資金補貼等多種措施,促進全市工業企業實施VOCs污染減排。 《方案》實施的目標是,
上海世博會場地的修復主要利用污染土壤的固化/穩定化修復技術,這是第一次進行以工程為目的的場地污染調查,也是我國實施的最大規模的土壤修復工程。 資料圖片 ● 場地歷史數據短缺,以及由于種種原因導致的前期監測數據不準確,使風險評估結論不可靠 ● 工業場地修復后,不同的土壤用途應該對應著不同的修
上海世博會場地的修復主要利用污染土壤的固化/穩定化修復技術,這是第一次進行以工程為目的的場地污染調查,也是我國實施的最大規模的土壤修復工程。 由《調查公報》計算出的萬億市場,我認為是有很大偏差的。目前行業應該處于一個起步階段,可以說很多基礎的工作都沒有準備好。真正從事這個行業的專家或者企業的
昨天,持續污染天氣,導致兒童醫院里病童數量不減。 昨天,霧霾仍未散去。針對連續三日的嚴重污染,本市13個政府職能部門及各區縣共同落實“重污染日應急方案”,減排措施開始實施。市環保局介紹,已有54家企業減排了30%,28家工地停止土石方作業。 極重污染日公務車帶頭停駛 市環保局表
11月18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北京遭遇持續空氣重污染。北京市于17日0時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這也是今年北京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昨天,最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發布。從12月15日起,如遇空氣重污染橙色及紅色預警時,國Ⅰ和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以下為土壤監測基礎知識,也歡迎加入土壤檢測答疑群。 面對土十條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發布《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文件,現附原文如下:關于印發《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
浙江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征求意見稿)發布 時間:2019-09-06 13:36 來源: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分享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起草了《浙江省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計劃到2020年,完善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管理體系,推進工業爐
日前,杭州余杭區印發《杭州余杭區打贏“藍天保衛戰”暨大氣污染防治2019年實施計劃》。全文如下: 為打好2019年藍天保衛戰,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根據《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杭州市建設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的實施意見》(杭政辦〔2017〕2號)、《杭州市人
導語:目前,我國大力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創新治污模式,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相關政策文件,激發企業第三方治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推進第三方治理市場建設,助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發展迎來新的高潮。 環境保護第三方治理的本質是政府打破市場壁壘,將促使過去政
繼2013年9月發布“大氣十條”、2015年4月發布“水十條”后,國務院日前印發被稱作“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根據這一行動計劃,為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我國將對農用地實施分類管理,重度污染的耕地要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對于建設用地則實施準入管理,自20
繼2013年9月發布“大氣十條”、2015年4月發布“水十條”后,國務院日前印發被稱作“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根據這一行動計劃,為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我國將對農用地實施分類管理,重度污染的耕地要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對于建設用地則實施準入管理,自2
繼2013年9月發布“大氣十條”、2015年4月發布“水十條”后,國務院日前印發被稱作“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根據這一行動計劃,為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我國將對農用地實施分類管理,重度污染的耕地要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對于建設用地則實施準入管理,自20
“土十條”實施以來,各地陸續啟動當地的土地污染詳查工作,為全面實施土壤污染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提供基礎支撐。近日,權威人士透露,2018年將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法律保障。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國內土壤修復產業剛剛起步,土壤污染的治理與修復難度大、投入大、周期長。未來,要
土壤環境立法工作取得實質進展 “土十條”實施以來,各地陸續啟動當地的土地污染詳查工作,為全面實施土壤污染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提供基礎支撐。近日,權威人士透露,2018年將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法律保障。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國內土壤修復產業剛剛起步,土壤污染的治理與修復
為推介蘭州市大氣污染治理有效做法,環境保護部近日組織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0余個城市政府及環保部門主要負責人,赴蘭州市參加大氣污染治理座談會,進行現場調研,學習“蘭州經驗”。 受兩山夾一河、冬季無風和產業結構以重化工為主的城市環境“先天不足”所限,近十幾年來,大氣污染成為蘭州久治不愈的頑疾。面對這
12月3日,深圳人民政府辦公廳率先出臺了《深圳市土壤環境保護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簡稱“土四十條”)。 “土四十條”突出將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點,要求在2018年底前,完成深圳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園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詳細調查。深圳屬于城區型水源地,對
2016年7月29日,《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為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實施《條例》,現就其主要內容作如下解讀: 一、關于修法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本市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更為復雜,原《條例》已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