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行業最核心的競爭力來源于新藥創制水平,根據FDA的公開數據,2010~2015年美國批準了209個新藥品種(包括新分子實體藥物NMEs和新生物制品BLAs),其中絕大部分品種來源于本國制藥企業。 與美國不同,長期以來中國制藥行業的重心在仿制藥上。中國一度被稱為仿制藥大國,仿制藥市場占據了國內醫藥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 不過近幾年,中國自上而下從政府、社會、科研機構到企業,都對新藥研發越來越關注和重視,一系列對新藥利好的政策陸續出臺。其中,2008年國家出臺的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影響尤為深遠,該專項是建國以來國家對新藥創制的最大力度支持,其中中央財政預計投入260億元,“十一五”的3年和“十二五”的前4年累計中央財政投入達130.5億元。 在新藥創制政策等的大力扶持下,中國自主新藥創新取得了巨大突破。近年來,中國創新藥獲批數量逐步提升,“十二五”5年累計獲批的原創新藥達19個。 隨著政策的實施,中國的創新藥研發能力也在提......閱讀全文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2018年3月12日,廣州——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由安捷倫科技、廣州醫大新藥創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醫新藥”)共同建設的“廣州醫大新藥創制有限公司-安捷倫科技生物等效性分析共建實驗室”正式揭牌。雙方將在基于質譜技術的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簡稱“BE”)分
論壇開幕式 人民網·天津視窗12月20日電:由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和天津市科委共同主辦,天津市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南開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共同承辦的“首屆全國藥學院院長與制藥百強CEO論壇”昨天上午在天津國際生物聯合研究院隆重開幕。來自全國部分知名高校的藥學院院長、制藥百強企業的
彭浩風繪 生物醫藥作為生物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快速發展的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速度遠超其他醫藥子行業。據統計,目前我國生物醫藥行業企業超過700家,2009年總銷售收入約753億元。然而,和許多新興產業一樣,生物醫藥
近年來,我國仿制藥行業快速發展,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同時,部分國外原研藥價格高、國產高質量仿制藥短缺仍是百姓用藥難題。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通過完善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仿制藥研發、提升質量療效。 意見出臺對于推動我國由制藥大國邁向
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我國制藥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突破領域。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顯示了可喜的發展趨勢,但離世界發達國家生物醫藥發展水平仍然存在不少差距。200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生物技術公司總數已達4362家,銷售總額約為413億美元,其中生物技術公司總
2013年3月29日,第三屆中國仿制藥峰會在上海世紀皇冠假日酒店完美落幕。最后一天的峰會邀請了國內外各地知名專家和藥企代表演講,并有100多位仿制藥相關領域的專家、客戶參加互動,提供最新市場動態和更多的合作機會,峰會現場氣氛熱烈,好評如潮。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對此次峰
“我做科普,在結構生物學與新藥創制的關聯上不愿多說,是避免給老百姓留下一個制藥很容易的印象。”10月29日,在2018世界生命科學學大會上做了閉幕報告之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終身教授顏寧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上,結構生物學與新藥創制聯系緊密,解析作為重要靶點的蛋白分子結構后,
在政策紅利下,中國仿制藥行業有望迎來春天。在山東煙臺一家生物醫藥公司內,科研人員正在研發藥品。面對發展良機,仿制藥“轉正”仍要跨越不少難關。提高仿制藥質量、推進一致性評價、加強藥品知識產權保護……都是仿制藥行業健康發展所必須要面對的。供應關:制定鼓勵仿制目錄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仿制藥是與被仿制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完善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仿制藥研發、提升質量和療效。此舉被視為中國從制藥大國邁向制藥強國的重要舉措,也為解決百姓用藥難題提供了方案。在山東煙臺一家生物醫藥公司內,科研人員正在研發藥品 唐克攝 面對發
生物醫藥 就醫學而言,生物產業主要包括血液制品、疫苗制劑、生化及核酸診斷試劑、基因工程藥物、組織工程產業等。 自1989年基因重組人干擾素α1b成為國內批準的第一個生物技術藥物,就正式拉開了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序幕。但是歷經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生物制藥產業并沒有實現預期的增長勢頭,
而與這個法規同時上線的,是九項與藥品和醫療器械相關的公告通告,其中包括廣受行業關注的《中國上市藥品目錄集》,第一批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藥品等。 圖1:2017年12月29日CFDA發布的公告,來源丨CFDA網站 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了常態。密集發布的新政策、新法規和新
“我更傾向于做CTO(首席技術官)。”過幾天,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教授王瑋的角色會發生一些變化,他將以高校科研人員的身份成為企業負責人,“擁有企業股份,擁有在重大決策中的一票否決權”。 “通過技術入股、組建新公司的模式,平臺的50多個創新品種吸引了企業的16億元投資,將組建10余家公司。”近
貝達藥業董事長、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丁列明 創新永遠在路上 10月15日, 2016生物醫藥余杭院士行暨2016中國藥物創新及產業化院士論壇在中國新藥創制領軍企業貝達藥業召開。會上,多位院士、專家表示,中國創新藥研究正在加速前進,以貝達藥業為典型的一批中國醫藥企業正在向國際巨頭發起沖擊。值得
國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計劃中,在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的推動下,創新發展的舉國行動,投入160多億元,確立了生物制藥行業的戰略性地位,提出較為具體的生物制藥行業發展戰略。從長期發展來看,中國生物醫藥行業迎來發展機遇。 成績喜人 在國家重大創新專項的支持下,2014年我國新藥發展
——造跨國藥企在華的首個運用哺乳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生產的生物制藥基地 德國殷格翰和上海2013年6月6日電 /美通社/ -- 德國制藥巨頭勃林格殷格翰與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今天宣布,雙方以量身定制方式合作,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出資近5億元人民幣,建立一個符合國際藥品生產質
一、生物醫藥研發產業發展特征 1、研發產業投入大且周期長 生物醫藥研發產業與其他產業最大的不同,是其昂貴的研發費用及研制時間,研發新藥的耗時非常長,從開始研發到產品最終成功上市,一般需要12年左右的時間,從單一新藥角度來看,一種新藥從最初研發到最終研發成功,平均需耗費約9億美元左右。即便一個
2013年12月5日,由梅特勒-托利多贊助的2013藥物研發研討會在杭州圓滿召開。此次研討會以“藥品質量控制與工藝優化”為主題,來自知名制藥公司、API原料藥生產廠家、合同生產組織(CMO)、醫藥科研機構從事藥品生產、工藝優化、質量控制和實驗室管理的百余名專家學者齊
4月4日,由廣州醫大新藥創制有限公司、廣東艾貝琺生物醫藥研究院和廣東華南藥物臨床評價中心聯合舉辦的“華南生物醫藥創新研發技術服務聯盟成立儀式暨高端學術報告會”在廣州舉行。 會議由廣州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廣東華南藥物臨床評價中心主任、廣東艾貝琺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余細勇主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從促進研發、提升質量療效和完善支持政策三個方面,提出15項改革措施。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及部分專家。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4月04日 第 02 版) 新華社發 鼓勵企業研發仿制藥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出臺,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啟動,臨床試驗數據核查推進,藥品生產工藝核對上路,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落地,藥包材、藥用輔料關聯審評審批制度確立,醫藥工業“十三五”規劃指南亮相……2016年,對于中國醫藥行業來說,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更是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頂層
在成本高企、監管環境趨嚴、“重磅炸彈”藥物專利到期等諸多壓力下,眾多大型藥企愈發追求業務的歸核化,即更加關注研發等涉及核心競爭力的環節,同時將部分生產外包給合同生產組織(CMO),由此帶動了CMO的蓬勃發展。在亞洲,除了印度以外,中國、日本等也日漸成為大型藥企青睞的合同生產伙
在成本高企、監管環境趨嚴、“重磅炸彈”藥物專利到期等諸多壓力下,眾多大型藥企愈發追求業務的歸核化,即更加關注研發等涉及核心競爭力的環節,同時將部分生產外包給合同生產組織(CMO),由此帶動了CMO的蓬勃發展。在亞洲,除了印度以外,中國、日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即抗體藥物偶聯物,由單克隆抗體與小分子藥物(細胞毒素)偶聯而成,其作用機理是通過單克隆抗體的靶向作用特異性地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然后利用細胞本身具備的內吞作用使化學藥物進入腫瘤細胞體內發生藥力,從而達到殺死腫瘤細胞的目的。ADC藥物由于
我國生物制藥行業逐漸走出低谷 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醫藥生物類124家上市公司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17.04億元,同比增加15%; 實現凈利潤44億元,同比增加43%;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也從去年同期的1.13%提高到4.77%。此外,這124家公司的投資收益總和也從去年同期的4.4
——analytica China 2016全面推動新藥研發進程! 近年來,中國生物制藥市場日益崛起,新藥研發帶來的革新動力為生物制藥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國內醫藥生物健康創業孵化近年來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并成為PE/VC的熱點投資領域;另一方面,我國政府大力推動生物創新
我國原創新藥——樂復能已獲國家食藥監總局技術審評,有望2017年年初上市銷售。臨床揭盲結果顯示,經樂復能治療6個月的乙肝病人,e抗原轉陰率(臨床治愈率)達49.06%,優于國際上目前使用的其他藥品。樂復能是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立項和資助的項目,是我國第一個具有完全獨立知識產權的生物
政策、市場驅動生物制藥行業蓬勃發展 科學儀器產業迎來無限商機analytica China 2018全力打造生物制藥行業一站式服務平臺 近年來,全球生物制藥以創新發展的姿態引領制藥行業的發展。需求拉動市場,隨著全球對健康意識的增強,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可謂前景無限。作為最具潛力的生物制藥市場之一,中
6月15日,第二屆新藥創始人俱樂部年會在美麗的蘇州獨墅湖畔隆重開幕。這是一場基于創始人的需求設計,專注于創新藥領域,將資本、技術、信息等資源進行有機結合的盛會。會議由新藥創始人俱樂部主辦,吸引了眾多在中國致力于創新醫藥事業的各界人士。大家齊聚一堂,共同圍繞創新、投資等內容進行溝通、學習。 第二
我國每年癌癥新發病例超350萬,死亡病例超200萬……面對“健康殺手”癌癥,用得上藥、看得起病是患者的期盼。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有關部門通過推動新藥創制、做好仿制藥供應保障與使用、規范診療行為等舉措,全方位發力加快抗癌“好藥”惠及百姓、護航民眾生命健康。 長期以來,抗癌藥尤其是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