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上游云南境內的泥石流溝 9月14日清晨,專家組一行從云南省東川市啟程,在崇山峻嶺中穿行,傍晚抵達溪洛渡電站。同行的專家告訴記者:“我們一直沿金沙江而行。江邊道路更加險峻,一天的行程無法抵達溪洛渡電站,只能選擇高速公路,雖看不見金沙江,但高速公路也是沿江而建的。”水電工程與生態修復并行 “金沙江正在進行水利資源的4級開發,國家將投資建設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等梯級水電站。目前,向家壩和溪洛渡電站已開工。這兩個水電站建成后,相當于一個三峽水電站的發電能力。然而,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損傷嚴重,將可能導致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活動,且存在潛在地質災害判識困難,災害防治中的生態工程技術水平較低等突出問題。”科技部有關人員介紹。 為此,科技部支撐課題于2006年設立了“西南重大水電工程區生態保護與泥石流滑坡防治技術示范課題”,由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主持。 “項目主要以金沙江下游為研究示范區......閱讀全文
水電工程的生態補償,是指采用經濟手段對水電工程產生不利影響的生態系統進行恢復、重建和保護,同時對在水電開發中產生生態效益的行為進行激勵的機制。生態補償包括兩方面內容:針對不利環境影響進行的補償,稱為“抑損補償”;針對環境效益進行的補償,稱為“增益補償”。 “抑損補償”,是指對受損的生態系統
近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謝慶生在代表農工黨中央的發言中建議,目前尚無長江流域水電開發的專門立法,應以開發與保護并重為原則,推動相關立法進程。 謝慶生介紹,長江上游地區水電資源富集,但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生態環境脆弱。多年來,大規模的過度開發已經造成了長江
三峽大壩蓄水后“四大家魚”繁殖規模驟減95%以上;葛洲壩使中華鱘種群數量減少83% “由于棲息地的破壞和喪失,金沙江干流的魚類資源已經瀕臨崩潰邊緣。”日前公布的《2013長江上游聯合科考報告》直指水電開發對水生生物帶來的滅絕性影響。 那么,水電究竟對長江漁業資源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在水
急流型河流變成水庫靜流 水電開發加劇生態危機 根據目前國家批復的水電規劃,金沙江上游按一庫十三級梯級布局及資源規劃方案,規劃總裝機容量 1392萬千瓦;中游按一庫八級開發方案,總裝機容量2058萬千瓦;下游按四級開發方案,規劃的總裝機容量為 4210 萬千瓦,相當于兩個三峽電
溫家寶強調要為抗震救災提供科學支持 5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成立會議。 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在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開展災害評估工作,組織地震科學考察和研究,為抗震救災和災區恢復重建提供科學
張春生(右二)在白鶴灘工程地下洞室。張春生(左二)在項目工地。 作為中國電建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院長、中國電力行業優秀企業家,張春生從事工程設計與技術管理工作30年,主持和參加了二十余項國家重點水電水利工程的勘察設計工作,為我國水電水利工程設計、咨詢、技術標準與關鍵技術難題攻關等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