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十二五”地質災害防治聚焦基礎研究

    又到了5月12日,盡管已過去四年之久,但汶川大地震給國人帶來的依然是刻骨銘心的疼痛。與地震相伴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近年來也一直備受關注。 近日獲批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亦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為何如此之難?伴隨著《規劃》的出臺以及國家對地質災害的日益重視,我國地質災害的防災減災能力能否得到進一步提升? 基礎理論仍顯不足 據國土資源部門統計,目前我國地質災害隱患點達24萬個,威脅人口1359萬。未來5~10年仍是我國地質災害高發期,防災減災任務十分艱巨。 但目前我國地質災害應對能力的現狀卻是,“對一些重大地質災害現象和過程的認識深度有待提升,對滑坡、崩塌失穩模式和成災范圍的預測存在一定困難,對隱患點的判識和災害預報的理論支撐不夠。”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閱讀全文

    “十二五”地質災害防治聚焦基礎研究

      又到了5月12日,盡管已過去四年之久,但汶川大地震給國人帶來的依然是刻骨銘心的疼痛。與地震相伴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近年來也一直備受關注。     近日獲批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亦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為何如此之難?伴隨著

    我國全面開展地質災害“查、防、治”

      記者從近日在京舉行的第六屆全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術會議上了解到,僅2008~2012年,全國平均每年發生地質災害 2萬起,因災死亡近百人,直接經濟損失達60多億元。“5年來的地質災情很嚴重。”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副司長陶慶法在會上表示,當前地質災害防控的重點任務可以概括為“深入查、全面防、重點

    中國地質災害監測又添利器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電 (馬帥莎 張未)1月26日7時44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陸地探測一號01組A星(L波段差分干涉合成孔徑雷達衛星A星)。據了解,陸地探測一號01組B星計劃2月底擇機發射。陸地探測一號01組衛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時、多模式、多極化等特點,可滿足國

    地質災害預警隊-場館安全守護神

    編者按:奮進的中國再度點燃激情與夢想的圣火,世界翹首以待的北京冬奧會將于2022年2月4日開幕。“水立方”變身“冰立方”、“百米級、分鐘級”精準氣象預報、國家速滑館世界跨度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5G信號覆蓋所有場館、8K比賽畫面實時傳輸……科技冬奧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主要特

    北京發布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

    記者2日從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獲悉,近日《北京市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經北京市政府同意正式印發。按照《規劃》,北京將建立系統完善的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制度體系,構建分區分責分類分級的地質災害風險防控新格局。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將有助于北京市最大限

    強震觸發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被揭示

      5月11日,記者從成都理工大學獲悉,由該校教授黃潤秋、許強等人合作完成的《汶川地震地質災害研究》項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課題組歷時三年首次系統地揭示了汶川地震崩塌滑坡發育分布規律,為如何避開和防范地震地質災害給出了答案。     “汶川地震觸發的地質災害,在全世界都極為罕見和獨特,其現

    長安大學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院揭牌成立

      長安大學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院11月13日成立并揭牌。此研究院將立足陜西、面向全國,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基礎理論研究和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研究,同時協助陜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做好地質災害應急工作,為地方各級政府培養地質災害防治人才。  我國是世界上受地質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陜西省又是我國地質災害

    智能化監測系統助力地質災害預警防治

    “多虧這個設備,全村沒有一個人受傷。”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佐龍鎮杜壩村村民王賢偉指著一處地災報警設備表示,在今年8月末杜壩村郭家灘滑坡隱患點發生滑坡之前,村民們接到了地災監測設備警告,實現了及時避險。  今年入汛以來,陜西省多地發生區域性暴雨和局部大暴雨,中煤地質總局煤航集團(以下簡稱煤航集團)利用智

    廣州月底完成水利排查-對地質災害地區重點督查

      記者22日從廣州市三防總指揮部獲悉,其組成11個防汛督查組深入到全市12個區(縣)進行防汛安全督導,將于5月底前完成對全市水利設施安全隱患的全面排查。其中包括近日發生嚴重洪澇及山洪災害的從化地區。   據廣州市三防辦介紹,市防汛專項督查組從18日開始,分赴全市12個區(縣)進行專項檢查督導。期

    玉樹災區地質災害預警監測網全面建成

      新華社青海玉樹4月28日電(記者?陳國洲?張先國)月28日,玉樹災區地質災害預警監測網全面建成,將為災后重建工作提供更科學的地質災害信息。  據了解,青海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災害應急排查分隊自23號完成地質災害應急排查工作后,隨即啟動地質災害預警監測工作。截至今日,已布設滑坡、不穩定斜坡監測斷面22

    福建省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福建省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經過近5年建設,日前通過驗收。  實驗室依托福建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建設。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擁有成員15名,包括2名中科院院士。  作為我省地質災害研究、防治領域的“龍頭”單位,該實驗室在地質災害的機理、監測預警和防治技術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尤其在全省地質災

    三峽庫區基本建成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網

      記者日前從三峽庫區地災防治部門獲悉,自2001年以來,湖北及重慶庫區已累計工程治理崩塌滑坡465處,工程防護庫岸216公里,避讓搬遷居民4.58萬人,庫區地災監測預警網基本建成。   國家三峽地防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至2009年底,歷時9年的三峽庫區二期、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已基本完成,期間庫區

    “十二五”規劃特色

      綜述   “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據悉已經開啟,中國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楊偉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規劃的5條思路,其中,結構調整為首要目標,社會建設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富民任務   須明確提出“富民”任務   作為統領未來5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總體規劃,我認

    解讀“十二五”規劃

      “十二五”規劃中國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然后以此類推。“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   

    自然資源部啟動地質災害防御Ⅳ級響應

      據自然資源部微信公眾號消息,據氣象部門預測,8月17-18日,內蒙古中南部、山西和陜西北部、北京和天津大部、河北東部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  根據《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防御響應工作方案》,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決定于2022年8月17日9時啟動地質災害防御IV級響應,

    南海海底地質災害載人深潛科考圓滿完成

      李偉研究員與張強副研究員(左)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前合影。  李偉研究員在潛航員的幫助下操作機械臂對海底不穩定區淺層沉積物進行柱狀取樣。李偉團隊 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偉與副研究員張強搭乘“探索二號”科考船,圓滿完成以調查南海海底地質災害為

    瀘定6.8級地震誘發大范圍地質災害概率高

      記者6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災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利用前期已研發的地震誘發地質災害預測模型,對本次瀘定地震誘發地質災害進行了預測。結果顯示,受本次地震影響,瀘定地震誘發大范圍地質災害概率高。  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

    地質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日前通過驗收。該實驗室是2007年依托成都理工大學建設的,歷時3年,現已初具規模,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專家組充分肯定了實驗室在相關理論和技術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和突破,特別是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和災區恢復重建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自然資源部全面部署汛期地質災害防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466.shtm 4月13日,自然資源部全面部署汛期地質災害防治,要求各地綜合利用衛星遙感技術,摸清國內地質災害隱患底數和受威脅人口情況,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自然資源部預測,2023年

    中國建成高寒濃霧山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

      從國土資源部近日舉辦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進展交流會”上獲悉,我國已初步研發高寒濃霧山區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天地空一體化遠程地質災害調查與會商系統全國覆蓋,為快速應對大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山洪災害等突發性地質災害,提供了一套監測預警和防治技術。   據了解,地質災害的預警和臨災預

    云南:2013年起每年投入20億用于地質災害防治

      9月5日上午,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杜筑華做客金色熱線,對聽友網民關心的征地補償標準、農田違規侵占、地質災害防治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2013年起每年投入20億防治地質災害   “有個說法是云南‘無災不成年”,地質災害防治是云南國土工作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對于網友關心的云南地質災害

    “超級月亮”造訪地球-專家稱其導致地質災害說法缺乏依據

    這是3月19日在吉林省吉林市拍攝的圓月。當日,月球到達19年來距離地球最近位置,它與地球的距離僅有35萬多公里,又恰逢月圓時,因此從地球上看去,當晚的圓月要比平時大出10%左右。 2011年3月18日,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沙丘鶴飛過升起的月亮。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布消息說,1

    三峽蓄水考驗生態:地質災害頻仍致治理經費攀升

    “上級要求,蓄水期間,不能死一個人!”冉洪鈞一邊向上級匯報工作,一邊跟記者訴苦,壓力太大。他是重慶市云陽縣地質觀測站站長,這個三峽庫區腹地最大的移民縣,剛剛又出現了5處新的滑坡帶,最嚴重的是江口鎮盛元村,“涉及100多人,房子裂縫太厲害了,必須趕快搬遷。”冉洪鈞剛從那里回來。 從9月底起,三

    四川震區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大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八日電 (記者 阮煜琳)國土資源部、中國氣象局今天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顯示,今明兩天,四川地震中心附近的北川縣、茂縣、汶川縣、理縣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須加大地質災害防范力度。 預計,今明兩天,四川地震中心附近的北川縣、茂縣、汶川縣、理縣和川東南、云南東北部和西部、貴州西部和

    太原國土局購入700余臺地質災害監測儀

      5月30日,記者從太原市國土局了解到,該局已購進三種700余臺地質災害預防方面的專業監測儀器,將全部分發給10縣(市、區)分局,護衛省城的安全。   據介紹,太原市國土局此次共購進了10臺地質災害綜合監測無線報警儀、20套地質災害滑坡預警伸縮儀和700臺地質災害監測無線預警器。地質災害綜合監測

    四川啟動自動實時監測地質災害-今年避險96起

      “2018年以來,我們四川省全面啟動自動化實時專業監測體系建設項目,運用無人機、InSAR、LiDAR、高分遙感,北斗智慧云公共監測平臺等高科技手段,開展精細化調查、智能監測預警等工作。同時,加快構建‘人技結合、專群結合’的措施,實現成功避險96起。例如,在四川阿爾村阿爾寨滑坡避險中,成功的科學

    湖南將對部分地質災害隱患點布設北斗實時監測

      2022年,完成12座基準站新增雷達衛星信號角反射器與地標布設工作;開展位置大數據提取、預處理與分析模型的構建;有針對性選取一批地質災害隱患點,布設北斗高精度位移監測設備……  記者15日從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獲悉,為切實做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推廣及應用工作,該廳印發了《推進北斗應用,精準服務三湘三年

    大旱之后遇大澇松軟土質易致地質災害切當心

      6月2日,武警玉林市支隊官兵在容縣六王鎮龍頭村山體滑坡現場搜救  地質災害頻發  容縣山體坍塌已造成15人死亡,15人失蹤  6月2日凌晨,廣西玉林市容縣六王鎮、楊梅鎮遭遇大暴雨襲擊,發生山體坍塌。截至6月2日20時初步統計,事故已造成15人死亡,15人失蹤,

    干旱后地質災害隱患加劇-云南楚雄有170個隱患點

      記者昨日從楚雄市國土資源局了解到,近階段楚雄對全市范圍內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后確認,全市共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點170個,威脅著2387戶、12273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目前,楚雄市已撥出專款用于今年汛期這些災害隱患點的監測。  記者從國土部門一份地質隱患

    邵蕓:應加強微波遙感對地質災害的監測作用

      邵蕓,IEEE地球科學與遙感協會會員,現為中國科學院遙感所微波遙感部門主任及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自1986年到中國科學院遙感所工作以來,她一直從事雷達遙感基礎與應用研究工作。作為中方項目負責人,邵蕓參加了多項跨國合作研究項目,包括中美國際合作“航天飛機SIC-C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