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鼩是一種與實驗大鼠差不多大小的小型哺乳動物,是靈長類的近親。由于其繁殖周期短(約6周),飼養成本低,單胎產仔數較高(每胎2-5只)等特點,在某些方面有望替代非人靈長類用于生物醫學研究和應用。目前,樹鼩已被用于多種感染性疾病模型創建,是研究視覺系統與功能的很好的動物。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姚永剛團隊和合作者,對樹鼩開展了長期而深入的研究,先后完成樹鼩高質量基因組分析、樹鼩轉基因技術突破、樹鼩免疫遺傳特性解析、樹鼩研究資源如永生化細胞系構建等工作,拓展了對這一新型實驗動物的認識。 為解決樹鼩用于疾病動物模型創建時缺少基因組等遺傳信息的問題,姚永剛團隊和合作者先后發布第一版樹鼩基因組(KIZ version 1: TS_1.0)和第二版樹鼩基因組(KIZ version 2: TS_2.0)序列,并建立首個樹鼩基因組數據庫(http://www.treeshrewdb.org/),實現樹鼩基因組數據的自由訪問和共享,促......閱讀全文
樹鼩是一種與實驗大鼠差不多大小的小型哺乳動物,是靈長類的近親。由于其繁殖周期短(約6周),飼養成本低,單胎產仔數較高(每胎2-5只)等特點,在某些方面有望替代非人靈長類用于生物醫學研究和應用。目前,樹鼩已被用于多種感染性疾病模型創建,是研究視覺系統與功能的很好的動物。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
(2)輸出:除了以文本形式外,還可以通過JalView顯示和編輯結果。此外,還可以另外使用GeneDoc(常見于文獻)及DNAStar軟件等顯示結果。多序列比對的結果還用于進一步繪制進化樹。3、ORF(Open Reading Frame)分析從核酸序列翻譯得到蛋白質序列,需要進行ORF分析,每個生
乙型肝炎病毒(human 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人類乙型肝炎的病原體,能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多種臨床疾病,是我國最常見的病毒性肝炎。雖然目前有HBV疫苗,但對慢性HBV感染仍無有效治療手段。HBV感染仍然是世界性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缺乏合適的HBV感染動物模
相關專題隨著ncbi 數據庫各種資源的涌現,NCBI已經成為科研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資料查找,數據分析的工具。那么NCBI數據如何使用,新手入門一步一步教你認識和使用NCBI數據庫。一 綜合數據庫NCBI數據庫集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049.shtm 煙粉虱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供圖 ■本報記者 李晨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典故
在獲得一個基因序列后,需要對其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從中盡量發掘信息,從而指導進一步的實驗研究。通過染色體定位分析、內含子/外顯子分析、ORF分析、表達譜分析等,能夠闡明基因的基本信息。通過啟動子預測、CpG島分析和轉錄因子分析等,識別調控區的順式作用元件,可以為基因的調控研究提供基礎。通過蛋白質基本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影響著全球超過 2.5 億人口,每年約有 65 萬人死于 HBV 相關終末期肝病。共價閉合環狀(ccc)DNA 是慢性乙肝持續感染的元兇,作為病毒復制的中介,其在宿主肝細胞核內以微染色體的形式存在,目前的治療手段難以將其徹底清除,從而達到慢性乙肝的徹底治愈。 Gut 雜志上發
過去100年發生的多起事件讓世人密切關注未來發生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計有數千萬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現在擁有比一個世紀前更好的干預措施,季節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預防。每年需要接種或選擇接種的人所占比例較小。世界上還有抗生素可以幫助治療細菌
2017年1月1日遺傳學期刊Genetics(影響因子4.6)在線發表了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祁巍巍老師的有關玉米突變體基因克隆與功能分析新文章,題為: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maize kernel development requires Dek2, a pent
2017年1月1日遺傳學期刊Genetics(影響因子4.6)在線發表了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祁巍巍老師的有關玉米突變體基因克隆與功能分析新文章,題為: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maize kernel development requires Dek2, a pent
新的PPR蛋白dek2影響線粒體內含子1的剪切和線粒體功能以及玉米籽粒的發育2017年1月1日遺傳學期刊Genetics(影響因子4.6)在線發表了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祁巍巍老師的有關玉米突變體基因克隆與功能分析新文章,題為: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maize ke
理解任何多細胞生命系統的前提是理解“細胞”,今天,單細胞研究已經不再只是紙上談兵了,全球已經有許多實驗室展開了單細胞研究。 生物通報道:12月21日Science雜志公布了2018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今年的Science十大科學突破之首是單細胞水平細胞譜系追蹤技術,除此之外,今年的十大科學突破中
最新一期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ancer Cell》雜志以論著形式發表了第二軍醫大學醫學遺傳學教研室的研究人員在肝癌轉移方面的研究論文,報道了該課題組發現一種表達于人肝癌細胞中的長鏈非編碼RNA(lncRNA),通過直接結合其他RNA分子,調控腫瘤微環境,促進肝癌的早期侵襲及晚期定植。第二軍醫大學
2.第二代分子標記2.1 SSR標記技術 在真核生物基因組中存在許多非編碼的重復序列,如重復單位長度在15~65個核苷酸的小衛星DNA(Minisatellite DNA),重復單位長度在2~6個核苷酸的微衛星DNA(Microsatellite DN
近年來,隨著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和結構基因組學等重大醫學進展以及生物信息學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基礎醫學研究得到了巨大進步及輝煌成就,然而如何使大量的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仍是尚未解決的難題。 轉化醫學是近十年來國際生物醫學領域出現的新概念和重點研究方向,其宗旨就是打破基礎科學和臨床
3月份即將結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長生不老藥有望即將來臨 doi:10.1016/j.cell.2017.02.031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肽能夠選擇性地尋找和破壞阻止組織正常更新的衰老細胞,并且證
1.RNAi :(RNA interference)RNA干擾一些小的雙鏈RNA可以高效、特異的阻斷體內特定基因表達,促使mRNA降解,誘使細胞表現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稱為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RNAi ,也譯作RNA干預或者干涉)。它也是體內抵御外在感
人造生命誕生?復旦生命科學學院首席教授:距離應用還早 上周,64歲的美國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向外界公布了一個讓世界震驚的消息——他和他的團隊成功實施了人造DNA激活細胞的實驗,全球第一個 “人造細胞”在他們的實驗室中誕生了。 消息引發輿論大嘩,有人稱其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操控生命的方式,等于創造了“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組織申報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計劃的通知》(滬教委科〔2020〕17號),對擬入選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計劃名單進行網上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9月23日至30日。據統計,2021年度共有73項研創新計
Sanger測序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是基因組研究的主流方法,取得了包括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等一系列重大成就,這使得單基因遺傳病的鑒定和靶向治療成為可能1,2。隨著基因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盡管Sanger測序是基因檢測的金標準,但是NGS)技術應運而
基因表達譜 的發展有助于科研工作人員進一步的理論知識充實及應用到研發等領域中。基因芯片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基因表達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對這種技術的數據分析和管理方法作具體介紹。一、引言DNA微陣列(DNA microarray),也叫基因芯片,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能快速、高效檢測DNA片段序列、基因
第1階段-測序讀長的比對(alignment)與組裝(assembly)測序完成后,分析的起點就是數據文件,這個數據文件包含了測序計數的堿基,這些數據文件通常是以FASTQ文件的格式存在。處理這些FASTQ文件最常見的第一步操作就是將測序讀長回貼到已知的轉錄組上(或已經注釋的基因組上),將每個測序讀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劉虎威教授 來自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劉虎威教授為大家帶來題為《實時直接分析質譜離子化新技術及其應用》的報告。 劉教授課題組近年來針對樣品預處理、分離、檢測技術、數據處理以及應用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在報告中主要針對檢測技術方面所做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癌胚胎非編碼RNA通過穩定NOP2促進了肝癌細胞增殖以及獲得干細胞樣特性。這項研究已被在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最新影響因子12.003)接受并在線發布。 第二軍醫大學的孫樹漢(Shu-Han Sun)教授、李文(Wen Li)副教授以及李
蛋白質翻譯后修飾 (PTM) 在細胞生物調節中發揮著基本作用。PTM 是 mRNA 翻譯后蛋白質的酶促共價化學修飾。蛋白質化學修飾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會潛在地改變蛋白質的物理或化學性質、組成、活性、細胞定位或穩定性。實際上,在氨基酸或蛋白質的 N 端或 C 端加入或移除化學基團會導致大部分蛋白質發生變
新基因對物種的起源、演化及對環境的適應性具有重要作用,而水平基因轉移作為物種引入新基因的一條重要途徑,其發生規模和生物學意義在原核和低等真核生物中都研究得較為深入。在高等植物中,水平基因轉移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植物中的細胞器之間,而對發生在基因組之間的水平基因轉移報道很少,對其生物學意義的認識也更
21.Homologous Chromosome:同源染色體一對染色體,分別來自父本和母本,染色體上有著相同的線性基因序列。 22.Recombinant Clone:重組克隆將不同來源的DNA片段合成在一個DNA分子中,這種技術稱為重組,得到的分子為重組克隆。 23.Ribonucle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