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根除幽門螺桿菌,讓胃癌發病率降39%
2018年1月8日,2017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等出席了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即大家習慣說的“國家三大獎”。 在此次大會中,北大醫學的三項優秀科技被授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其中包括,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季加孚教授為第一完成人的“胃癌綜合防治體系關鍵技術的創建及其應用”成果。這是在國際上首次也是目前唯一通過前瞻性隨機對照干預研究,證實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有效預防胃癌,可使胃癌發病率降低39%,并首次明確了其對重度癌前病變人群和老年人群也具有預防胃癌的作用。這項大規模人群研究的成果推動了世界衛生組織根除幽門螺桿菌預防胃癌策略的制定和頒布。 據WHO統計,近年全球胃癌的年新發病數和死亡數中國占比已超過40%,中國是目前全球胃癌發病及死亡數最高的國家,年輕人的胃癌發生率近年呈增加趨勢。......閱讀全文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根除幽門螺桿菌,讓胃癌發病率降39%
2018年1月8日,2017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等出席了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即大家習慣說的“國家三大獎”。 在此次大會中,北大醫學的三項優秀科技被授予國
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方法有哪些?
幽門螺桿菌危害巨大,又容易反復發作。那么如何根除幽門螺桿菌呢?根除幽門螺桿菌方法有哪些呢??目前臨床上用的做多的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案為三聯療法:?三聯療法簡介:?胃三聯療法是指膠體鉍劑或者質子泵抑制劑(PPI)+兩種抗生素的治療方法。一般來說三聯用藥時間是一至二周。此外,還可根據病情適當使用胃黏膜保護
GUT:大規模篩查和根除幽門螺桿菌預防胃癌效果顯著且...
GUT:大規模篩查和根除幽門螺桿菌預防胃癌效果顯著且安全近日,GUT雜志刊登了臺灣省的一項大規模根除幽門螺桿菌對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影響的長期隊列研究文章,為在人群中進行大規模幽門螺桿菌篩查和治療策略提供了有力的循證醫學證據。研究背景:通過根除幽門螺桿菌(Hp)來消除胃癌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基于醫院
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的研究
幽門螺桿菌是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羅賓。沃倫(J.Robin,Warren)和巴里馬歇爾(Barry,Marshall)從一個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檢標本中首先分離到的。它是一種呈S形或弧形彎曲的革蘭陰性桿菌,菌體一端的鞭毛可以使細菌方便地穿過胃粘膜而定居至胃上皮細胞,又能產生大量尿素酶,分解尿
幽門螺桿菌誘發胃癌機制闡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084.shtm
幽門螺桿菌誘發胃癌機制闡明
癌蛋白CagA對Wnt/PCP信號傳導的破壞似乎會促進胃癌的發生 據最新一期《科學信號》雜志報道,日本順天堂大學研究人員闡明了幽門螺桿菌誘導胃癌發生的分子機制,揭示了癌蛋白CagA是如何破壞Wnt/PCP信號傳導并促進胃癌發生的。深入了解Wnt/PCP通路在癌變過程中的作用,并將其作為潛在的靶
幽門螺桿菌感染控制是預防胃癌“硬核”手段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74.shtm6月3日,國內首部《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在京發布。據悉,該白皮書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共同發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
國內首部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58.shtm 6月3日,國內首部《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發布會上獲悉,白皮書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與
幽門螺桿菌:胃癌重要致病因素
?《幽門螺桿菌在胃癌發展進程中作用的10年隊列研究》揭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發生的重要致病因素。由北京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馬峻嶺副研究員等撰寫的該論文,日前獲中華醫學會第四次全國幽門螺桿菌學術會議惟一優秀論文一等獎。 ??? 馬峻嶺等在對2469名觀察對象進行的10年隨訪分析發現,這期間共有5
如何看待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負面影響
自1983年Marshall和Warren首次報道從人胃黏膜培養出H.pylori以來,全球已發表的H.pylori相關文獻超過4萬余篇。盡管約70%的 H.pylori感染者無癥狀,但H.pylori感染者都會發生慢性活動性胃炎,約15%~20%的感染者發生消化性潰瘍,10%發生消化不良(H.
簡述小兒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的對象
盡管兒童是Hp的易感人群已有的資料也顯示中國兒童人群中Hp感染率很高,感染后所造成的結局相差有懸殊;因根除治療困難以及抗生素的長期應用會產生不良反應等因素的存在,所以對所有Hp感染者都給予根除治療顯然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1997年來美國、歐洲、亞太地區胃腸病學和微生物學專家先后召開了Hp的共識會
感染率近50%!我國幽門螺桿菌白皮書發布-高危人群是……
6月3日,國內首部《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發布,白皮書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共同發起,旨在為中國幽門螺桿菌防控提供科學、全面、系統的原則性指導,推動相關疾病防治工作。 《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系統介紹了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疾病和疾病負擔以
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的關系淺析
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超過80%的帶原者并不會表露病征。幽門螺桿菌最初被命名為幽門彎曲菌,后為修正拉丁語語法錯誤而變為C. pylo
幽門螺桿菌與胃癌:如何清除是關鍵
幽門螺桿菌(H pylori,Hp)感染與多種疾病相關,包括胃炎及胃腺癌。關于 Hp 清除是否可預防癌癥,還是僅降低其發病風險,目前還無明確的結論。此外,有研究提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對機體還可能有一定益處(如降低肥胖或兒童哮喘的風險等),但證據也尚不充分。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學習下 Hp 感染的影響、
幽門螺桿菌的“雙面人生”
2005年,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以及該細菌對消化性潰瘍病的致病機理”。 馬歇爾認為,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炎的“元兇”,這一提法刷新了當時業內認為胃內是徹底無菌環境的主流觀點。基于此,業內通過
“雙面偶像”幽門螺桿菌
2005年,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以及該細菌對消化性潰瘍病的致病機理”。 馬歇爾認為,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炎的“元兇”,這一提法刷新了當時業內認為胃內是徹底無菌環境的主流觀點。基于此,業內通過
從日本逆天的胃癌治療效果,我們可以學到什么?
每到節后,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腸胃。最近有讀者在后臺問起,家人胃老是不舒服,總是很擔心,會不會是胃癌?該怎么預防呢? 今天請一節生姜開講,讓我們不妨從鄰居日本那里取取經。 日本治療胃癌的逆天效果 中國和美國的癌癥治療有差距,但在有的癌癥上沒什么區別,比如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都只有20%。
首個幽門螺桿菌自測產品批準上市!能否終結高感染?
前不久,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諾輝健康一款幽門螺桿菌檢測產品“幽幽管”的上市申請。 據悉,這是國內首個適用于“消費者自測”的幽門螺桿菌檢測產品,采用雙抗體夾心法,檢測糞便樣本中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抗原。用戶檢測前無需服藥,檢測時無需空腹,對樣本(糞便)采集無特殊要求,采樣后將取樣棒插回試劑管,
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下降趨勢明顯
近日,《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在北京發布。 這是中國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領域的第一部白皮書,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等發起,組織全國相關臨床、基礎、腫瘤、慢病及公共衛生領域專家共同完成,旨在為中國幽門螺桿菌防控提供科學、全面、系統的原則性指導,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和公眾對幽門
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下降趨勢明顯
近日,《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在北京發布。 這是中國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領域的第一部白皮書,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等發起,組織全國相關臨床、基礎、腫瘤、慢病及公共衛生領域專家共同完成,旨在為中國幽門螺桿菌防控提供科學、全面、系統的原則性指導,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和公眾對幽門
又是智商稅?買支牙膏就可消滅幽門螺桿菌?
市面上的“抗幽殺菌”牙膏 我國是幽門螺桿菌高感染國家,有數據顯示成人感染率約為50%。記者近日采訪發現,號稱能抑制甚至殺滅幽門螺桿菌的“抗幽牙膏”正悄悄走紅網絡。“抗幽牙膏”真的有效嗎?消費者吐槽被收“智商稅” 山西太原市民張楠楠在一次單位體檢中被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不久她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一
中國胃癌高發區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達60%70%
“幽門螺桿菌(以下簡稱HP)是導致胃潰瘍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范圍內,HP感染率達到了50%,我國各地不盡相同,發達地區發病率低,不發達地區發病率高,在胃癌高發區,HP感染率可達60%-70%。”我國著名消化病專家林三仁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說。 巴里?馬歇爾教授因發現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潰瘍的
The-Lancet:中國團隊成功研發胃癌預防新疫苗
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00萬個新發胃癌病例。而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感染,則有可能導致胃癌的發生。 日前,國際重要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在其官網首頁上,刊發了中國醫學研究團隊開發抗幽門螺桿菌疫苗研制報告的論文,并指出該疫苗可以顯著降低幽門螺桿菌
酪酸梭菌聯合標準療法顯著提高幽門螺桿菌根除率
幽門螺桿菌,英文名Helicobacter pylori,縮寫Hp,定植于人類胃黏膜,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和傳染源。最早,學術界認為,人的胃部是強酸環境,因此是潔凈而不可能有細菌生存的。然而,在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沃倫和馬歇爾首先從人胃黏膜中分離出了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來源:baike.co
幽門螺旋桿菌誘發人類胃癌背后的分子機制
幽門螺桿菌(H. pylori)的感染通常與腹痛、腹脹和胃酸有關,臨床研究證據表明,感染幽門螺桿菌cagA+菌株會顯著增加機體患胃癌的風險。幽門螺桿菌會向宿主傳輸一種名為CagA癌蛋白的特殊蛋白,而其已經被證明能與宿主機體多種蛋白相互作用并促進胃癌(正常細胞向癌細胞的轉化)的發生,然而,與其生化
慢性淺表(非萎縮)性胃炎,大多不用“治”?你認為呢?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胃鏡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好多朋友也有意識地在體檢中加入了這個項目。但是幾乎所有的胃鏡報告沒有“全胃黏膜及十二指腸未見異常”,即使是最輕的沒有任何癥狀的也會被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或非萎縮性胃炎)”。圖片來源于網絡 什么是淺表性胃炎? 也即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是一種由多
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應該如何診斷和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菌,在人類胃粘膜上定植,感染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可導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炎在多個指南中被定義為感染性疾病。幽門螺旋桿菌高發病率通常被認為與衛生條件差和社會經濟地位低有關。成功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有效預防幽門螺旋桿菌相關
與胃有關的這些誤區該澄清了
如今,隨著人們工作節奏加快,壓力不斷增大,胃病逐漸成為困擾人們的心頭之患。但實際生活中,人們又經常忽視胃病,有的甚至發展成胃癌仍渾然不知。對于胃病,人們的普遍心理是“誰還沒有得過胃病,不必大驚小怪”“忍忍就過去了,休息休息就好了”……正是這種無所謂的心理,使得人們放縱生活飲食習慣,長此以往,就算
什么是幽門螺桿菌?其是如何誘發胃炎,甚至胃癌的?
1982年,來自澳大利亞的兩位科學家:Robin Warren和Barry Marshall在人類的胃里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細菌,隨后他們深入研究后發現,這種細菌會引發胃炎,即讓患者出現胃部炎癥;當時這種觀點并未得到臨床醫生的認可,為了說服懷疑的人,研究者利用這些細菌感染了自己,隨后他患上了胃炎。
Nature:揭示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胃癌新機制
胃癌是癌癥相關死亡的最為常見的病因之一,主要是因為大多數患者處于這種疾病的晚期階段。這種癌癥的主要原因在于長期感染著大約一半人類的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然而,不同于致癌病毒的是,細菌不會在它們的宿主細胞中儲存轉化基因,而且它們如何能夠導致癌癥迄今為止仍然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