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湯森路透公司發布了最新的期刊引文分析統計報告(2010)。《中國科學》系列英文版期刊的SCI影響因子取得重大突破,8種期刊中7個影響因子上升,其中5種期刊超過1。繼《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去年突破1以來,今年又有4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超過1,分別是《中國科學:生命科學》(1.345)、《中國科學:地球科學》(1.271)、《科學通報》(1.087)、《中國科學:化學》(1.042),《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繼續保持上升趨勢,達到1.195。 另外,《中國科學》系列期刊的影響因子在國際同類期刊中的排名全面上升。《科學通報》等6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排名已進入或接近國際同類期刊的前50%,即Q2分區。其中,《科學通報》位列31.5%(18/57),《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位列40%(32/80)。《科學通報》總引頻次位列57種多學科綜合性期刊的第8位,達到歷史性高位。 Springer......閱讀全文
2015年11月25日,中國上海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于今天發布題為《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的白皮書,為處在關鍵發展期的中國科研“把脈”。這是國際出版商在中國推出的第一份該類報告,其依
數據分享是指科研人員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數據,它有助于確保科研過程的透明、公開和效率。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今天發布了一份有關中國科研人員數據管理和數據分享習慣的報告,總結了相關調查結果,共有兩千多位中國科研人員參與了調查。 該調查是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密切合作完
2019年12月5日 —— 全球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與位于德國達姆施塔特的科技公司默克(Merck KGaA)聯合設立了一個新的獎項——衍生公司獎(The Spinoff Prize)*。該獎面向全球各地具有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于11月5日與上海科技大學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全面擴大和加深雙方合作,助力上海科技大學實現其辦學使命及發展成為高水平、國際化的研究型和創新型大學的目標,同時積極支持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江舸先生及施普林格·自然大中華區總裁安諾杰先
霍爾茨布林克出版集團(Holtzbrinck Publishing Group,下稱“霍爾茨布林克”)與私募基金BC Partners(BCP)今日宣布雙方已達成協議,將施普林格科學與商業媒體(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下稱“施普林格”,該公司由BCP旗下
制圖:Dom McKenzie縱觀人類歷史,我們很難找到像學術出版一樣匪夷所思的行業:無數科研人員為之免費供稿、審稿,卻還要花錢看論文;來自政府資助的科研經費沒有讓科研人員成為高收入群體,卻給出版商帶來勝過蘋果、谷歌的收益率;訂閱費用壓得預算喘不過氣,高校卻不敢不買;同類期刊多如牛毛看似競爭激烈,收
武夷山潘云濤 科技期刊出版體制應該是科技體制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2011年7月新聞出版總署明確了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體制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轉制的號角正式吹響,這標志著我國的新聞出版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和最后的攻堅期。科技期刊出版單位的轉企改制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2016年9月5日,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集團在滬召開自然科研全球峰會,匯集來自全球《自然》及旗下44個子刊的主編和資深編輯,共同探討期刊未來發展并增強與中國科研界的溝通交流。上海市科委主任壽子琪、霍爾茨布林克出版集團首席執行官、施普林格●自然集團董事長斯蒂芬●馮●
5月11日,全球最大的跨學科學術出版集團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公布了2016年發表在集團旗下期刊的180篇杰出論文及綜述文章,響應其提出的“改變世界,每刊一篇”的倡議。 南京農業大學水稻栽培課題組的研究成果《蛋白質組分析發現氮肥通過抑制蛋白降解和14-3-3蛋白表達增
第二屆“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Nature Research Awards for Driving Global Impact)”于昨日揭曉,獲獎者為澳洲流行病學家及公共衛生研究人員Joshua Vogel博士。Vogel博士聚焦于全球早產難題,在孕產婦和兒童健康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臨床研究成果。
繼撤銷107篇醫學論文后,國際學術出版巨頭施普林格旗下期刊再撤銷若干來自中國的學術論文。 近期,施普林格旗下期刊《細胞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連續刊登多篇論文撤稿聲明。據撤稿聲明,來自中國的數個科研團隊,不同程度存在涉嫌竊用他
據悉,施普林格·自然最近迎來一個新的里程碑,該集團在歐洲四國有超過70%的通訊作者已采用金色開放獲取發表文章,其中英國、瑞典、荷蘭、奧地利分別在77%、90%、84%和73%以上。 據介紹,在全球范圍,施普林格·自然發表的研究論文有27%采用了立即開放的金色開放獲取模式。這些作者通過純開放獲
2015-2016 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查處的科研不端行為案件多達61起,包括印曉星、湯道權、郭傳友、徐夙俠、吳國玉、王明明等61位教授學者,數量之多令人瞠目結舌。 近年來,我國學術不端的現象層出不窮,科研人士的道德水準良莠不齊,接二連三的學術造假事件使得中國科研學術界的風氣每況愈下,一
2020年2月3日 ——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全力支持全球應對日益爆發的疫情,為此采取措施使人們能夠快速、直接獲取最新的現有研究、證據和數據。 我們簽署了名為“分享與新型冠狀病毒(nCoV)爆發相關的研究數據和成果”的共識聲明。聲明全文如下: “新型冠狀病毒(20
1、引力波開啟多信使天文學時代 入選理由:2017年成為多信使天文學的元年。 在陸續探測到數次黑洞并合發出的引力波后,2017年8月17日,LIGO與意大利的引力波天文臺Virgo又探測到了來自雙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與黑洞不同,中子星合并時除了產生引力波,還會發出電磁波。就在LIGO和Vir
一項新的研究提示,中國的沿海地區對流動人口的吸引力開始有所減弱 由于知識密集型產業高度集聚于中國沿海的大城市,其中西部省份仍然是人才流失的重災區。然而,隨著國家區域經濟和產業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外出務工人員選擇在其家鄉附近的城市就業。一個由 香港中文大學及英國利茲大學
減少空氣污染的新想法:在高樓及高塔(如中央電視臺主樓頂及上海東方明珠塔)的頂上安裝噴水裝置向建筑物外大氣噴水,就如給花園澆水一樣。這個建議來自中國浙江大學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俞紹才。在一篇發表于施普林格(Springer)的期刊《環境化學快報》的文章中,俞紹才提議這種行動作為一種新穎的方法
6月7日,2018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正式發布,中國科學院位列該榜單全球十大科研機構首位。此前,中科院已連續6年位列自然指數全球首位。 全球十大科研機構排名2至10位的分別是美國哈佛大學、德國馬普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美國斯坦
6月7日,2018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正式發布,中國科學院位列該榜單全球十大科研機構首位。此前,中科院已連續6年位列自然指數全球首位。 全球十大科研機構排名2至10位的分別是美國哈佛大學、德國馬普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美國斯坦福
6月7日,2018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正式發布,中國科學院位列該榜單全球十大科研機構首位。此前,中科院已連續6年位列自然指數全球首位。 全球十大科研機構排名2至10位的分別是美國哈佛大學、德國馬普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美國斯坦福大
材料腐蝕或材料在環境中的性能退化不僅成本高昂,也構成一種安全隱患。據估算,全球每年在材料腐蝕上的損失要超過2萬億美元。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團已與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CSCP)達成協議,雙方將合作出版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8月28日,第三屆“全球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論壇”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出席并致開幕詞,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5名主任、著名學術期刊編輯等嘉賓參加論壇。本次論壇的主題重點圍繞納米催化、納米能源和納米醫療展開。 白春禮指出,隨著納米基礎科學研究的不斷發展,以及科技與應用的積極融合,納米
Nature Index網站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期“自然指數”,統計時間段為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 其中,生命科學領域全球前100名研究機構中,美國獨占鰲頭,共有52家研究機構上榜,中國有9家研究機構上榜。 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哈佛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斯坦福大學、德國馬
第七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ChinaNANO 2017)8月29日在京開幕。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代表參加。 作為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主席,白春禮在致辭中指出,納米科技在世界各國或地區的創新驅動發展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
2020年,1月27日,Science雜志發表了題為“Can an anti-HIV combinationor other existing drugs outwit the new coronavirus?”的報道,提出了remdesivir(瑞德西韋)的藥物與單克隆抗體的組合很可能是201
近一段時期,百余篇中國論文被國際學術出版集團輪番撤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院士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透露,雖困難重重,但基金委還是對標注基金支持的22篇被撤論文全部進行了細致調查,結果顯示論文涉嫌造假基本屬實,相關基金將陸續追回。 被撤論文中,BMC撤稿中標注基金資助的有6篇,一共得到8
央視網消息:科技部將于14日下午舉行《腫瘤生物學》集中撤稿事件調查處理新聞通氣會,這是科技部針對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對中國的107篇學術論文的撤稿事件的首次回應。(央視記者 李崢) 4月21日,世界學術出版巨頭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發布一則撤稿聲明。斯普林格宣布撤回旗下醫療期刊《腫瘤生
又到了我們一年一度的Brain Awareness Week,在今年的宣傳周內,除了延續了我們以往有趣的“探索大腦”系列測試題,編輯們還為大家遴選了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相關專題頗具影響力的期刊和文章。各位技術大拿、科研牛人們,精彩內容奉上,歡迎猛戳↓ NO.1 熱身運動——不服來戰 對于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10月25日,在BCIEA2019召開之際(相關報道:活動繽紛 展商云集 BCEIA 2019北京開幕),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青年分析科學家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召開,近百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報道了此次論壇。論壇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