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9-19 00:00 原文鏈接: Nature重要論文:表觀遺傳學突破性研究發現

      研究組蛋白尾部的翻譯后修飾是表觀遺傳學領域最大研究方向之一。增進對于這些修飾添加、識別和移除機制的認識是了解基于表觀遺傳的人類疾病基本機制,發現這些疾病新療法的必要條件。標記負責染色質修飾的酶和蛋白質活性的一種方法就是采用它們的化學活性抑制劑。盡管這種方法在揭示組蛋白修飾調控機制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當前還缺乏特異性抑制修飾酶的分子,因此阻礙了其應用。

      在近期發表于《自然》(Nature)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葛蘭素史克制藥公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首個可選擇性且有效抑制一類特異性組蛋白脫甲基酶的藥物。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們解析了JMJD3蛋白的晶體結構,JMJD3是組蛋白脫甲基酶賴氨酸脫甲基酶6(KDM6)超家族的成員。這些酶可在第27位賴氨酸殘基 (H3K27me3)上特異性使三甲基化組蛋白H3脫甲基,H3K27me3是受抑制的,轉錄沉默的染色質的一個標記。他們采用高分辨率結構對JMJD3的小分子抑制作用進行了篩查和優化。他們發現了名為GSK-J1的分子,在幾種生物化學分析中這種化合物特異性地抑制了JMJD3及密切相關的廣泛轉錄X染色體三角形四肽重復蛋白(UTX)。GSK-J1并沒有顯示對JMJ家族其他脫甲基酶的活性,也沒有檢測到諸如激酶和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其他的酶類,表明它的活性是特異的。此外,一個固定的GSK-J1版本特異性地與細胞溶解物中的JMJD3和UTX結合,化合物處理的細胞顯示出H3K27me3水平增高,表明JMJD3受到了GSK-J1的抑制。

      眾所周知JMJD3可在暴露于脂多糖(LPS)的細胞中調控炎癥反應,但目前對于這一活性機制并不清楚。在原代巨噬細胞培養物中,作者們證實用一種GSK-J1衍生物處理細胞抑制了許多LPS誘導的炎癥性因子的表達,特別是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作者們進行了染色質免疫沉淀實驗證實藥物處理抑制了LPS誘導的TNF-α基因啟動子H3K27me3減少,減少了RNA聚合酶II的招募,表明JMJD3通過在細胞因子基因啟動子上移除抑制性H3K27me3染色質標記使得這些基因轉錄,促進誘導了對LPS的炎癥反應。

      這篇文章是首次報告一種特異性的組蛋白脫甲基酶抑制劑,并證實組蛋白修飾酶的小分子抑制劑具有很大的潛力增進我們對于基因表達表觀遺傳學調控的了解,且有可能成為治療基于表觀遺傳的人類疾病的新型藥物。你是怎樣認為這一發現對于未來醫學的意義呢?


    相關文章

    研究發現強效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ALKBH5共價抑制劑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柳紅團隊和楊財廣團隊,在ALKBH5小分子抑制劑發現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發現了靶向ALKBH5Cys200的共價抑制劑,開展了體外和體內抗腫瘤活性研究并通過化學生物學手段......

    諾誠健華BCL2抑制劑獲批開展注冊性III期臨床試驗

    2月17日,諾誠健華宣布其自主研發的BCL-2抑制劑ICP-248(Mesutoclax)聯合BTK抑制劑奧布替尼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

    新發現或能預警早產風險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團隊發現,小鼠體內存在一種分子計時器,在懷孕最初幾天就會被激活,并影響小鼠的分娩時間。如果相同的一組分子在人類妊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被證實,未來將有助于識別有早產風險的女性,并采......

    研究發現BRD4BD2抑制劑有望用于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許永團隊與沈陽藥科大學教授趙臨襄團隊合作,研究發現首個BRD4BD2選擇性抑制劑,可作為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候選藥物。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藥物化學雜志》(Jour......

    限制性飲食聯合抑制劑治療或能顯著提升腫瘤療效

    記者21日從同濟大學獲悉,北京時間21日零點,同濟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王平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論文,提出纈氨酸限制性飲食聯合DNA修復酶抑制劑治療腫......

    研究發現兩種酶活性可影響染色質結構

    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AdamBen-Shem團隊近期取得重要工作進展。他們報道了人TIP60-C組蛋白交換和乙酰轉移酶復合物的結構。相關論文于2024年9月11日發表于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雜志上。據......

    上海交大/浙大團隊共同揭示“點燃”胰腺癌免疫微環境的表觀遺傳治療靶點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薛婧、王宇團隊與上海交大基礎醫學院唐玉杰,浙江大學王超塵等國內外研究者合作在Gut期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揭示了經由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元件(EndogenousRe......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團隊研究揭示染色質結構和折疊機制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組和李國紅研究組合作,揭示了連接組蛋白H5介導的核小體結合和染色質折疊和高級結構形成機制。相關論文近期發表于《細胞研究》。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組DNA被分層包裝到細胞核內......

    銅綠假單胞菌T3SS抑制劑研究獲新進展

    華南農業大學群體微生物研究中心教授崔紫寧團隊在銅綠假單胞菌III型分泌系統(T3SS)抑制劑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JournalofAgricultural......

    日本新研究:酪氨酸酶抑制劑或能用于安全美白

    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國際分子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從一種常見于人類皮膚上的細菌——結核硬脂酸棒狀桿菌中,發現了一種有前景的酪氨酸酶抑制劑,可起到安全美白皮膚的效果。紫外線照射會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