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2-26 17:22 原文鏈接: Science:新方法鑒定腸道微生物組產生的代謝物分子

      腸道菌群產生數百種以高水平存在于血液循環中的分子,它們的水平在不同人之間差異很大。這些分子是研究腸道微生物組與宿主相互作用的一個有前景的起點;少數經過詳細描述的分子具有強效的免疫或代謝調節活性,并且是G蛋白偶聯受體或核激素受體的配體。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分子的產生尚未與特定的細菌菌株或代謝途徑相關聯在一起,并且難以弄清每種分子對宿主生物學的貢獻。

      一種敲除宿主組織中腸道微生物組衍生性分子(編者注:由腸道微生物組產生的分子)的通用方法將能夠探究它們調節宿主生物學和疾病過程的機制。由于受到腸道微生物組中細菌物種的遺傳可操作性的限制,開發這樣的方法一直是難以實現的。梭菌(Clostridium)及其近親厭氧的厚壁菌(Firmicute)尤其難以操縱。由于厭氧的厚壁菌是這個分子庫(編者注:指的是由腸道微生物組產生的全部分子)中許多分子的來源,因此它們的遺傳難處理性是研究腸道微生物組衍生性分子的主要挑戰。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基于CRISPR-Cas9的方法,用于在模式共生梭菌---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中可靠地構建無需進行標記的不產生特定代謝物分子的細菌突變體。這種方法能夠構建出多種發生突變的生孢梭菌菌株。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12月13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epletion of microbiome-derived molecules in the host using Clostridium genetics”。

    圖片.png

    圖片來自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aav1282。

      通過使用這種方法敲除10種由產孢梭菌產生的分子---三甲胺、5-氨基戊酸酯、色胺、吲哚丙酸、異戊酸、2-甲基丁酸、異丁酸、異己酸、丙酸和丁酸,他們展示了它的實用性;我們通過液相色譜-質譜或氣相色譜-質譜法驗證體外培養的生孢梭菌的提取物中相應代謝物的缺乏來驗證了每種敲除的成功性。

      接著,他們將野生型生孢梭菌或者這5種缺乏相應代謝物的生孢梭菌突變體之一定植到無菌小鼠中,結果發現在定植野生型生孢梭菌的小鼠中,這些代謝途徑的產物在宿主組織中積累,但是每種代謝物可通過定植相應的代謝途徑突變體來加以剔除。通過比較接種野生型生孢梭菌定植的小鼠和接種缺乏產生分支短鏈脂肪酸---異丁酸、2-甲基丁酸或異戊酸---的生孢梭菌突變體的小鼠,他們發現這些豐富的腸道微生物組衍生性分子具有一種以前未知的調節免疫球蛋白A(IgA)漿細胞的活性。

      這種針對腸道微生物組中大量存在的細菌種類的新型遺傳操縱方法將能夠解決一系列機制上的問題。除此之外,這種方法為以一種可控的方式研究腸道微生物組衍生性分子在宿主生物學中的作用打開了大門。它的應用范圍有望擴大到其他當前無法培養的厚壁菌,比如產生丁酸的梭菌屬IV簇細菌和梭菌屬XIVa簇細菌(比如,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和產生膽汁酸代謝物的Clostridium scindens和Clostridium hylemonae。它也有望通過對產生代謝物的厚壁菌的基因組進行編輯來控制腸道微生物組產生的代謝物分子。


    相關文章

    NatCommun:特殊的腸道微生物通路或能作為改進人類心臟病療法的潛在靶點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題為“Gutmicrobe-generatedphenylacetylglutamineisanendogenousallosteri......

    CircHeartFail:科學家有望利用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TMAO來預測人類發生心力衰竭的風險

    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作為膳食膽堿和肉堿的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三甲胺N-氧化物(TMAO,trimethylamineN-oxide)會增加機體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臟疾病的風險;然而,目前研究人......

    鼠李糖乳桿菌NCUH061012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和代謝物來緩解高尿酸血癥

    南昌大學熊濤教授團隊:鼠李糖乳桿菌NCUH061012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和代謝物來緩解高尿酸血癥近日,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資源挖掘全國重點實驗室XuetingZhao(第一作者)、熊濤教授(通訊作者)等......

    一種堿基編輯器成功修改活小鼠腸道細菌基因

    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基因編輯工具,可以改變活小鼠腸道微生物組中的細菌。7月10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該工具是一種堿基編輯器,可以修改小鼠腸道內90%以上大腸桿菌菌落的靶基因。“我們一直夢想能夠做......

    港中大利用腸道微生物開發精準工具診斷自閉癥

    7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腸道微生物開發精準的工具診斷自閉癥譜系障礙(簡稱“自閉癥”),有助及早評估兒童患上自閉癥的風險。港中大醫學院早前進行大規模的自閉癥與腸道微生態的研究,共招募1......

    港中大利用腸道微生物開發精準工具診斷自閉癥

    中新社香港7月11日電(記者韓星童)香港中文大學(港中大)1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腸道微生物開發精準的工具診斷自閉癥譜系障礙(簡稱“自閉癥”),有助及早評估兒童患上自閉癥的風險。港中大......

    雄性小鼠腸道微生物會影響后代健康

    據新一期《自然》發表的論文表明,雄性小鼠腸道微生物組的紊亂可能會影響其后代健康。眾所周知,導致腸道微生物生態系統失衡的環境因素會塑造宿主的生理和疾病相關反應。但父系腸道微生物組對后代的影響尚不明確。為......

    人類關鍵腸道微生物可能來自奶牛

    即使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也需要微生物的幫助來消化植物。盡管人類口腔、胃和腸道中的酶可以分解糖果和土豆中的簡單碳水化合物,但它們不能自行溶解植物細胞壁的關鍵成分纖維素。相反,人們依靠腸道中的細菌來完成這項......

    研究闡述腸道微生物在抗抑郁藥治療中的作用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王剛教授團隊在《Microbiome》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Multi-omicsrevealmicrobialdeterminantsimpactingthetrea......

    SciAdv:科學家揭示腸道微生物組對于兒童大腦發育和功能的影響及關聯

    目前,新出現的研究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組或與機體的認知功能結局和神經發育障礙存在一定關聯,但目前研究人員并未詳細闡明腸道微生物代謝對經典神經發育的影響,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Advan......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