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號進入環月軌道我國擁有第二顆月球衛星
10月6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經歷了星箭分離、衛星入軌、中途修正,約112小時后,今天,高速飛行的嫦娥二號衛星即將迎來探月征程上的一次嚴峻考驗——近月制動。 這是一次極為關鍵的動作,成功與否決定著嫦娥能否順利被月球捕獲,成為一顆月球衛星繼而完成后續使命。 11時許,飛控大廳右側顯示屏上,巨大的灰色月球球體在墨色的宇宙背景下旋轉,中間屏幕上,一條綿長的紅色弧線清晰顯示著嫦娥二號的飛行軌跡。 現場 嫦娥二號180度旋轉 遙控機房內,遙控發令員詹磊發出了一串指令。這是嫦娥二號在飛行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指令之一,它決定著衛星能否進入環月軌道。這個指令是北京飛控中心經過無數次測算、推敲,反復證明得來的,它將幫助衛星準確找到奔月的入口。 11時05分,調度的控制口令依次在大廳響起。11時06分35秒,北京飛控中心發出了第一次近月制動的指令。 約30秒后,在月球軌道上的嫦娥二號衛星的發動......閱讀全文
探月工程專家解析“嫦娥二號”遠征難點
奔月難,奔向150萬公里深空更難。嫦娥二號衛星奔赴拉格朗日L2點(以下簡稱L2點)的這次旅程,無疑是中國航天史上距離最遠的一次“跨越”。在這背后,有多少前所未有的困難? 近日,專家對“嫦娥二號”此次遠征遇到的難點進行了解析。軌道設計:須兼顧日、地、月三大引力場 “從4月1日‘嫦娥二
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舉行
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舉行溫家寶出席儀式并為影像圖揭幕 探月工程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11月8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揭幕儀式并為影像圖揭幕。 上午10時許,溫家寶來到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辦公樓一層大廳,親切看望和慰問了嫦娥
嫦娥二號進行相機成像試驗-27日拍攝落月首選地
10月24日,“嫦娥二號”進行了CCD相機成像試驗。26日將通過4×10N推力器控軌方式讓嫦娥二號衛星降軌進入100公里×15公里軌道,并在27日進行三次成像試驗后進入虹灣地區成像。 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主任設計師張波24日介紹說,24日基本上從零時開始根據計劃進行了CCD相機成
嫦娥二號CCD立體相機創新記
“我們不比美國差,而且更好”? 嫦娥二號CCD立體相機日前開機工作。 月球科學家利用由相機獲得的數字圖像研究月球地質學構造,繪制地質學綱要圖,進而研究月球的起源、演化、月面歷史等。另外,對月球的研究還可以對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提供具有重要價值的信息。所有這些研究的基礎和研究的可信度
嫦娥二號到達150萬公里外深空
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消息,8月25日23時24分,嫦娥二號衛星上四臺10N推力器準時點火,經過約3分鐘工作,衛星受控進入距離地球約150萬公里遠的日地拉格朗日L2點的環繞軌道。我國成為世界上繼歐空局和美國之后第三個造訪L2點的國家和組織。 嫦娥二號環繞L2點的軌道是類似橢圓形的李薩茹軌道,
嫦娥二號衛星天地通訊測試結束-結果優于預期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截至今天(10月16日),嫦娥二號衛星與地面高速率通訊鏈路的測試全部結束,初步判斷全部測試結果優于預期。 兩次測試中都試驗了衛星每秒鐘12M的下傳速率,相當于嫦娥一號時的四倍,相當于衛星一分鐘就會向下傳輸幾十張數碼照片大小的文件。 測試的最終結果報告將于稍后幾日公
嫦娥二號取消第二次修正-今日將傳回第一批數據
由于嫦娥二號衛星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效果非常好,衛星運行一切正常,原計劃于10月3日中午進行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取消。據專家介紹,軌道中途修正的目標就是把衛星在原有軌道上的速度增量拉下來,把增量控制在10米每秒以下,根據2日下午的數字來看,這個速度增量還不到1米/秒。 據介紹,嫦娥二號衛星原
嫦娥二號發射進入待命加注發射階段
9月12日,承載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火箭完成測試后運抵發射工位。工作人員將長征三號丙火箭固定在發射塔內。固定在發射塔架上的長征三號丙火箭。 9月28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已被完全包裹在90多米高的發射塔架內,塔架內部正進行發射前的最后準備工作。截至記者發
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大幕再啟-太空將搭新“鵲橋”
3月20日,鵲橋二號中繼星搭乘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順利進入太空,開啟奔月之旅。“到崗”后,它將為正在運行的嫦娥四號和即將開展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等探月工程四期任務,架起一座跨越40多萬公里的地月通信橋梁。“表現完美!”對于此次發射,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葛平在現場難掩興奮地說
嫦娥二號從172萬公里外深空傳回科學探測數據
資料圖表:嫦娥二號成功環繞拉格朗日L2點飛行 記者9月21日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我國第二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二號成功從172萬公里外深空傳回第一批科學探測數據。目前,嫦娥二號衛星狀態良好,各類飛控事件執行正常,剩余推進劑約115千克。 這些數據是在嫦娥二號從月球飛往拉格朗日L
孫家棟:嫦娥二號衛星將探測月球車著陸點
中國“兩彈一星”功勛、2009年度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孫家棟院士,8月31日在上海表示,中國“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將于今年下半年發射,其將為中國下一步探月計劃中月球車的著陸點情況進行探測。 同時,孫家棟指出,中國有關團隊正在研究載人登月工程,因為載人登月既有簡單的方式,也有復雜
嫦娥三號發射準備工作就緒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記者看到,長征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已被完全包裹在90多米高的發射塔架內,塔架內部正進行發射前的最后準備工作,發射場系統狀態良好。 截至記者發稿時,我國探月二期工程嫦娥三號任務各大系統一切準備就緒,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已進入待命加注發射階段。 長三乙改進型承擔發射
嫦娥二號進行X頻段測控試驗
嫦娥二號衛星測控系統副總設計師李國民10月4日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國為探月工程二期任務研制的專項測控設備——S/X頻段統一測控系統于3日在嫦娥二號衛星的X頻段測控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設備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 李國民介紹說,嫦娥二號衛星繞月段40萬公里,信號微弱,動態大,對測控設備提出了更
嫦娥二號月球虹灣局部影像圖首次公布
11月8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首次發布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虹灣局部三維景觀圖極區典型環形坑丹聶耳撞擊坑拉普拉斯-A三維景觀圖 11月8日上午,國防科技工業局首次公布了嫦娥二號衛星傳回的嫦娥三號預選著陸區——月球虹灣地區的局部影像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揭幕
吳偉仁:嫦娥二號將實現六大創新
日前,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對媒體介紹了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的有關情況。他表示,目前,我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進展順利,嫦娥二號衛星、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正在做發射前的測試準備工作,計劃于今年年底前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吳偉仁表示,與嫦娥一號任務相比,嫦娥二號任務技術更
從航天可視化到可視化航天
自9月28日進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歷時12天的緊張工作中,石家莊鐵道大學校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趙正旭教授及劉展威、佟寬章、王威4人圓滿地完成了嫦娥二號三維可視化前期任務。向全球展現了嫦娥二號發射任務的實時精彩仿真。 “以前是航天可視化,現在是可視化航天。”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嫦娥二號向深空挺進
嚴俊坐在中國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運控大廳里,桌上擺了一個閃閃發亮的衛星模型。此刻,這位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和他心愛的嫦娥二號,相隔150萬公里。 6月9日,嫦娥二號衛星飛離月球,飛往日地拉格朗日L2點,開始了新的使命。 在人類127次探月活動中,嫦娥二號不是最早的一次,卻是走得最遠的一
嫦娥二號遭遇三小時“暗無天日”-度過月食考驗
昨天(12月21日)下午14時50分,正在繞月飛行的嫦娥二號衛星首次遭遇月食。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介紹,月食期間,嫦娥二號衛星面臨三大考驗:僅靠蓄電池長時間維持運行,長時間遭遇零下200余攝氏度“極寒”,月食過程中,國內監控站不能全程跟蹤和控制衛星。約三個小時后,衛星走
嫦娥二號14日將進行降落相機成像試驗
預計提前進行的嫦娥二號有效載荷測試等試驗時間仍未確定,原定本月26日進行的最關鍵操作——降軌操作目前沒有改變計劃。 10月12日,記者從探月中心獲悉,本月26日,嫦娥二號衛星將進入15公里降軌試驗,為接下來的“虹灣”區照相做準備。 根據探月中心提供的時間節點,本月14日,嫦娥二號將
嫦娥一號衛星為避月食提前調整軌道已成功
嫦娥一號衛星于1月27日23時50分48秒實施軌道調整,發動機點火60余秒,衛星軌道抬高近兩公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說,這是為了應對23天后將要出現的一次月食。?朱民才說,2月21日將有一次月食,而這一天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屆時,整個月球以及繞月衛星都會被地球擋住陽光,預計時間為三
“嫦娥二號”傳回第一幅地月成像照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16個小時之前,四川西昌是我們矚目的焦點,嫦娥二號衛星在長征三號丙火箭的托舉中成功發射。衛星發射之后,跟蹤、測控、調整成了重要的接力賽。 衛星發射到現在這16個小時以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一直在實時跟蹤監測。測控大廳還是不時響起“跟蹤信號正常、遙測信號正
嫦娥二號7種儀器解析-將完成4項科學重任
目前正環繞月球運行的嫦娥二號衛星,將在半年的既定時間內,完成四項科學目標:獲取分辨率優于10米的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球物質成分、探測月壤特性、探測地月與近月空間環境。這四大目標,將在嫦娥一號科學探測結果的基礎上獲得更加豐富、準確的探測數據,為后續月面軟著陸及深空探測任務奠定重要的技
嫦娥二號順利通過月食三大考驗
北京時間21日14時50分,正在繞月飛行的嫦娥二號衛星首次遭遇月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根據計劃安排對衛星實施控制,約3個小時后,衛星順利走出陰影區,順利通過月食考驗。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周建亮介紹說,月食期間,嫦娥二號衛星主要面臨三大考驗:一是只能靠蓄電池提供能量長時間維持運
嫦娥四號結束休眠,迎來第24月晝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于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圖片來自 央視新聞 基于探測點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將在第
嫦娥二號任務測控系統實現多項技術突破與創新
嫦娥二號衛星測控系統總體設計單位的相關專家10月3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針對工程目標與科學目標的變化要求,嫦娥二號衛星測控系統的科技人員經過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實現了如下幾項技術突破。 ——嫦娥二號任務將首次進行X頻段測控體制試驗,為實施此項試驗項目,先后攻克了大口徑天線高精度指向控
嫦娥六號開啟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之后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預選著陸和采樣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飛行約37分鐘后,器箭分離,將
上海天文臺為探月保障單位頒發獎牌
10月29日晚,在“嫦娥二號”衛星從100×15公里順利返回100×100公里軌道后,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在斯波特大酒店為參與此次探月保障單位的領導及有關工作人員舉行答謝宴會,同時為參與此次探月保障的單位頒發獎牌。 答謝宴會由臺黨委書記陸曉峰主持。臺長洪曉瑜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上海天
探月四期大幕再啟-將建地月新“鵲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440.shtm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3月20日8時31分,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中繼星(鵲橋二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鵲橋二號中繼星作為探月四期后續工程的“關鍵一環
嫦娥二號飛過6千萬公里深空
已成為我國首個人造太陽系小行星的嫦娥二號衛星,與地球間的距離已突破6000萬公里,目前衛星狀態良好,正繼續向更遠的深空飛行。這是記者今天從國家國防科工局獲悉的。 嫦娥二號是我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導星,2010年10月1日發射,已經超期服役2年多。自 2012年12月13日飛越探測圖塔蒂斯
國家航天局:鵲橋二號2024年上半年發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601.shtm 嫦娥五號采集回來的月壤,是從月球正面采集的,而我國下一次的探月任務嫦娥六號,是要去月球的背面采樣帶回地球。國家航天局29日表示,目前嫦娥六號任務正按計劃開展研制工作,計劃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