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耐藥細菌知識
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2. 耐藥細菌是從哪里來的?是天然存在的還是物種進化的結果? 抗菌藥物大多屬于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據此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按照是否能夠產生抗菌藥物分為兩類,一類為產抗菌藥物微生物(主要是放線菌和鏈霉菌),另一類不能產生抗菌藥物(大多數細菌屬于此類),在自然界中這兩類微生物常常相伴而生,前者由于能夠產生抗菌藥物,具有殺滅其他細菌的能力而獲得生存優勢,相反不產生抗菌藥物的細菌則需要獲得抵抗抗菌藥物的能力,達到種族延續的目的,可見抗菌藥物與細菌耐藥是自然界中長期存在的生物現象。研究表明細菌、細菌產生抗菌藥物以及細菌耐藥的歷史甚至早于人類的出現。 在人類研究感染性疾病治療藥物時偶然發現了青霉素,并以此為契......閱讀全文
法國最新發現抗生素耐藥性志賀氏菌菌種
巴斯德研究所法國國家大腸桿菌、志賀氏菌和沙門氏菌參考中心的科學家檢測到了廣泛耐藥(XDR)的志賀氏菌株的出現。志賀氏菌病是一種由志賀氏菌引起的高度傳染性腹瀉病,不僅在發展中國家流行,而且在法國這樣的工業化國家也很流行,研究人員在那里已經監測了幾年的傳播。對細菌基因組測序和病例特征的分析(大多數病例是
微生物污染的排除實驗——抗生素除菌法
實驗方法原理細胞培養中用抗生素是殺滅微生物的主要手段;但迄今尚無對抗支原體特效抗生素。各種抗生素性的性質不同,聯合應用比單用效果好;一般在已發生微生物污染后,再使用抗生素,常難以根除.預防性應用比污染后使用更好。有時抗生素僅對細菌有抑制作用,而無殺滅效應;反復使用抗生索還能使微生物產生抗藥性,且對細
我國部分細菌耐藥率高于發達國家-源于抗生素濫用
合理使用就不會產生耐藥性 抗生素濫用不只是過度使用,準確地說是不規范使用。該用的抗菌藥物一定要用,不該用的一定別用,最忌諱“溫柔一刀”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抗感染科主任醫師鄭波在出門診時,好幾位患者來詢問:自己是不是感染了超級細菌?怎么吃了頭孢拉定、鹽酸左氧氟沙星等好幾種消炎藥都不見好
第47期上海院士沙龍研討多種耐藥菌診斷與治療
抗生素的發現作為20世紀最輝煌的現代醫藥成果,曾治愈多種嚴重的感染性疾病。但近年來,隨著抗生素在臨床疾病治療中的廣泛應用,對抗菌藥物有很強耐受性的細菌也隨之出現。“‘超級細菌’,它本身并不像名字那樣可怕,但是它所帶來的耐藥菌問題之嚴重,恐怕已超過常人想象——高耐藥性不僅存在于人體內的病
研究揭示公共場所抗生素耐藥性與人體健康風險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應光國團隊的抗生素耐藥性研究小組白紅、何良英、高方舟等人研究揭示了新冠流行期間火車站空氣抗生素耐藥性與人體健康風險。相關研究發表于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該研究旨在提高“后疫情時代”人們對抗生素耐藥性的警惕性,增強對公共場所空氣生物污染的意識
世界衛生組織已通過應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決議
第68屆世界衛生大會25日通過應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決議,敦促世界衛生組織各成員重視抗微生物藥物面臨的耐藥性問題并采取行動。 世衛組織稱,出現在全世界各地的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包括抗生素耐藥性)是最為緊迫的抗藥趨勢,它削弱了治療傳染性疾病的能力和其他許多衛生與醫藥方面的進展。 這項名為“抗微
一場人類與細菌耐藥的持久戰
檢測超級細菌如果發現疑似耐藥性反應,就會將其送到“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作基因分析,最快兩三天就可以確認。郭緒雷/攝□本報記者 張思瑋“超級細菌”風暴時至今日,似乎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去年8月,“超級細菌”首次在英國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傳染病》刊發后,便引起了公眾的普遍關注,甚至還夾雜有恐慌的
負負得正:兩種無效抗生素組合-竟可打敗超級細菌
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MDC)指出,當前許多細菌(特別是革蘭氏陰性菌株)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已經大大增強,然而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速度已經放緩。面對這些挑戰,科學家們正在研究“聯合治療法”的潛力,比如聯合使用兩種(或更多種)藥物,來觀察其對于抗藥性菌株的抑制效果。好消息是,最新研究表明,即便細菌
負負得正:兩種無效抗生素組合-竟可打敗超級細菌
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MDC)指出,當前許多細菌(特別是革蘭氏陰性菌株)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已經大大增強,然而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速度已經放緩。面對這些挑戰,科學家們正在研究“聯合治療法”的潛力,比如聯合使用兩種(或更多種)藥物,來觀察其對于抗藥性菌株的抑制效果。好消息是,最新研究表明,即便細菌
一種新藥可破壞細菌耐藥性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一種原本為阿爾茨海默病研發的藥物可以破壞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為解決細菌耐藥性這一日益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細菌耐藥性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最大威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這一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到2050年每年將導致全球約100
什么叫多重耐藥菌
1.多重耐藥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指有多重耐藥性的病原菌。Multiresistance可以翻譯成多藥耐藥性、多重耐藥性、其定義為一種微生物對三類(比如氨基糖苷類、紅霉素、β-內酰胺類)或三類以上抗生素同時耐藥,而不是同一類三種。P-resisitence成為
多重耐藥菌的定義
問題一:什么叫多重耐藥菌,怎樣定義? 多重耐藥菌是指有多重耐藥性的病原菌。可以翻譯成多藥耐藥性、多重耐藥性、其定義為一種微生物對三類(比如氨基糖苷類、紅霉素、B-內酰胺類)或三類以上抗生素同時耐藥,而不是同一類三種。P-resisitence成為泛耐菌株,對幾乎所有類抗菌素耐藥。比如泛耐不動桿菌,對
什么叫多重耐藥菌
多重耐藥菌(multipleresistantbacteria)是指有多重耐藥性的病原菌。Multiresistance可以翻譯成多藥耐藥性、多重耐藥性、其定義為一種微生物對三類(比如氨基糖苷類、紅霉素、β-內酰胺類)或三類以上抗生素同時耐藥,而不是同一類三種。P-resisitence成為泛耐菌株
什么是多重耐藥菌
常見的多重耐藥菌如腸桿菌科中的肺炎桿菌、大腸桿菌、陰溝桿菌、粘質沙雷菌、枸櫞酸菌屬、志賀菌屬、沙門菌屬等,以及綠膿桿菌、不動桿菌屬、流感桿菌等。革蘭陽性菌中有甲氧西林耐藥葡萄球菌(MRS),尤以MRSA和MRSE為多;萬古霉素耐藥腸球菌(VRE),在重癥監護室(ICU)中的發病率有明顯增高;青霉素耐
多重耐藥菌的定義
問題一:什么叫多重耐藥菌,怎樣定義? 多重耐藥菌是指有多重耐藥性的病原菌。可以翻譯成多藥耐藥性、多重耐藥性、其定義為一種微生物對三類(比如氨基糖苷類、紅霉素、B-內酰胺類)或三類以上抗生素同時耐藥,而不是同一類三種。P-resisitence成為泛耐菌株,對幾乎所有類抗菌素耐藥。比如泛耐不動桿菌,對
Nat-Chem:新研究揭示靶向殺傷耐藥菌的抗生素合成機制
鮑曼不動桿菌是WHO官方宣稱的三大嚴重病原體之一。最近沃里克大學化學系的研究人員闡明了抗生素enacyloxin酶促反應的機制,或許有助于對抗鮑曼不動桿菌的感染。 在以前的論文中,華威大學和卡迪夫大學的研究人員表明,一種名為烯丙胺毒素的分子對鮑曼不動桿菌有效。但是,需要對該分子進行改造,
預警!抗生素耐藥菌每年在歐洲會引發3.3萬人死亡!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評估了歐盟及歐洲經濟區內(EU/EEA)公眾關注的耐藥性細菌所引發的五種類型感染造成的負擔,疾病所造成的負擔可以以病例數、可歸因的死亡數和傷殘調整生命年
噬菌體療法重出江湖,會是抗生素耐藥菌的新克星嗎?
利用CRISPR改造的微生物使細菌的免疫應答攻擊其自身。 對病毒進行基因改造,使之引發細菌“自殺”,或許是對抗抗生素耐藥性感染的下一個手段。 根據上周在美國蒙大拿州舉行的2017年度CRISPR大會上的一份報告,多家公司已經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系統改造了這類被稱為噬菌體的病毒,使之能夠殺
瑞金醫院倪語星:-面對超級細菌,打出“組合拳”
去年,世界衛生組織曾披露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如今全球每年有70萬人死于超級細菌感染,23萬新生兒因此不治夭折,預計2050年,由于耐藥細菌感染導致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000萬。近年來,由于抗菌藥物濫用,細菌耐藥問題在我國日益突出。細菌耐藥性一旦產生,抗菌藥物的作用就明顯下降。而隨著抗菌藥物的廣
感染的變遷
???? 隨著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感染性疾病的類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且正在繼續發生改變,過去對人類生命產生巨大威脅的傳染病如天花、鼠疫、白喉、脊髓灰質炎、結核等疾病有的已被消滅,有的明顯減少,但在發展中國家仍對人類構成威協,這些疾病是由于外源性致病微生物侵犯了健康,但無相對免疫力的宿主所導致的感染。
Nature揭示抗生素“助紂為虐”
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健康系統免疫學和微生物學教授Andreas B?umler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新機制,解釋了抗生素是如何改變腸道菌群,增加有利于一些病原體如沙門氏菌生長的營養物質的。 發表在6月15日《自然》(Nature)雜志上的這項研究非常重要,因為腸道菌群改變是許多人類疾病的基礎
Nature子刊首次展示掌上測序儀的巨大潛力
納米孔測序也被稱為第三代測序,而Oxford Nanopore公司則是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去年11月,該公司啟動了掌上測序儀MinION的早期試用計劃。這個備受關注的測序儀只有USB大小,可以實現即插即用。 East Anglia大學和Public Health England的研究團隊十
NDM1超級耐藥細菌正在全球快速傳播
在1月10日于北京舉辦的第六屆傳染病應對團山論壇上,全球NDM-1超級耐藥細菌發現者、英國卡迪夫大學蒂莫西沃爾什教授報告了上述最新研究發現,并表示愿與中國科學家攜手開展NDM-1超級耐藥細菌控制研究。 NDM-1為沃爾什于2008年首先在印度患者中發現的一種新的超級耐藥基因,編碼一種新的耐
Nuzyra治療尿路感染II期公布結果,再鼎醫藥引入中國開發
Paratek是一家商業階段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開發和商業化基于其新型四環素化學專長的創新療法。近日,該公司公布了兩項探索性II期臨床研究的結果,這兩項研究評估了每日一次口服和靜脈注射(IV)現代化四環素Nuzyra(omadacycline)治療2種常見尿路感染(UTI)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鹽野義鐵載體頭孢菌素Fetroja(cefiderocol)在美國上市
日本藥企鹽野義(Shionogi)近日宣布,在美國市場推出新型抗菌藥Fetroja(cefiderocol,頭孢地爾),該藥用于治療選擇有限或沒有治療選擇的18歲及以上成人患者,治療由下列易感革蘭氏陰性微生物引起的復雜性尿路感染(cUTI,包括腎盂腎炎):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奇異變形桿菌、銅
超級細菌MRSA有了克星有望促進開發臨床適用新型抗生素
科技日報北京3月28日電 英國《自然》雜志28日發表的一篇微生物學論文稱,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超級細菌MRSA對傳統抗生素均具有耐藥性,而這項研究有望促進開發有效且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 抗生素耐藥性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的
輝瑞在英國和德國推出新型抗生素Zavicefta
近日,輝瑞在英國和德國同時推出了對抗多藥耐藥(MDR)感染的新型抗生素Zavicefta(頭孢他啶和阿維巴坦),這兩個國家也是該藥的首個歐洲市場。 歐洲藥物管理局(EMA)在去年宣布Zavicefta可用于治療需要住院的復雜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這個藥物最初由阿斯利康(AZ)開發,但是在去年以1
華人學者發明快速篩選抗菌新藥的方法
近日,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屬下的國立促進轉化科學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ing Translational Sciences,NCATS)和國立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
超級細菌MRSA有了“克星”
英國《自然》雜志28日發表的一篇微生物學論文稱,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超級細菌MRSA對傳統抗生素均具有耐藥性,而這項研究有望促進開發有效且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 抗生素耐藥性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的威脅越來越嚴重,但過去30年里
植物可能正在向人們傳播超級細菌!
近日,研究人員已經揭示了植物性食物是如何作為一種媒介,將抗生素耐藥性傳遞到腸道微生物組。該研究已在美國微生物學會(ASM)年度會議上發表。抗生素耐藥性已對全球公共衛生、食品安全和經濟負擔構成了嚴重威脅。為了防止這些感染,了解抗生素耐藥細菌及其基因是如何從肉類和植物性食物中傳播是至關重要的。 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