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點狀開發反哺生態生態與發展能否雙贏
為了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呼倫貝爾近年來大幅減少了牲畜量。 穿越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草原,翻越綿延上千公里的大興安嶺,汽車宛如一葉輕舟,在萬頃碧波中漂蕩。 前不久,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團,由西南至東北方向,縱貫內蒙古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由呼倫貝爾草原、大興安嶺林地和眾多濕地構成,面積達26.3萬平方公里的呼倫貝爾生態區,草原茫茫,林海蒼蒼,以無涯無際的磅礴氣勢,震撼了每一個人! 然而,在一片盎然生機下,沙地侵蝕和草原退化就像黃色的幽靈,沖擊著人們的心靈。呼倫貝爾市副市長王國林介紹,據2004年調查數據,當地沙地面積由1999年的1320萬畝擴展到1950萬畝。去年的調查結果表明,當地草原已有近4500萬畝為潛在沙區,草原退化面積達7245萬畝,約占可利用草原面積的一半。 如今,呼倫貝爾草原仍在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而草原建設速度每年僅為0.2%。對此,有專家表示擔憂,長此以往,......閱讀全文
生態環境部召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
4月12日至13日,生態環境部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講話。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剛出席會議并致辭。 黃潤秋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謀劃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
生態環境部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進展和成效。 公報顯示,2023年,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地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
生態環境部:正加快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的制定
? 近日,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表示,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加快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的制定,從立法層面強化法規建設,構建各類各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和相關人員的責任體系,強化環境監測違法行為的處罰,“這項工作我們正在加緊編制,爭取能夠以國務院條例的形式盡快發布”。
生態環境部發布《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5月3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全年,全國大氣和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土壤環境風險有所遏制,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圖片來源于網絡 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介紹說,2017年,在大氣環境質量方面,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99個城
生態環境部將研究制訂起草《生態環境監測條例》
5月29日,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在例行發布會上介紹,將研究制訂起草《生態環境監測條例》,通過條例的制訂,進一步明確各級生態環境監測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保護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權利和義務,同時也進一步強化各界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法律責任。 2018年,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生態環境監
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面強化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監測支撐。《規劃》指出到2025年,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履責、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大監測”格局將更加成熟定型。《規劃》立足新發
生態環境部: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生態環境部26日召開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在會上介紹,按照環境保護法和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2021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21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今天正式發布。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
最新!生態環境部公布!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
名 稱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索 引 號000014672/2023-00128分 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3-05-16文 號部令 第30號主 題 詞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 《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已于2023年4月13日由生態環境部2023年第1次部務會議審議
生態環境部: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71.shtm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2月17日結束。生態環境部表示,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新時代十年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
生態環境部掛牌督辦7起長江生態環境違法案件
為打擊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及固體廢物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安全,5月8日,生態環境部決定對長江經濟帶7起生態環境違法案件進行掛牌督辦。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7起案件分別為:安徽省蕪湖市白象山一廢棄尾礦庫非法堆存工業固廢及有毒有害物質,威脅生態環境安全;湖南省岳陽市巴陵石化熱電廠違
生態環境部:3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征求意見
關于公開征求《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生態系統 第1部分:農田生態系統(征求意見稿)》等3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的通知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的要求,加快健全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標準體系,規范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工作,我部組織編
生態環境部:公開征求2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固定污染源廢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 氣袋法(征求意見稿)》等2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的通知”,征求《固定污染源廢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 氣袋法(征求意見稿)》和《環境空氣非甲烷總烴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征求意見稿)》。 固定污染源廢氣 揮發性
江蘇政府黨組赴省生態環境廳調研-推動生態環境改善
江蘇省政府黨組成員趙世勇日前到省生態環境廳調研。他強調,要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全力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對明年工作早研究、早謀劃,對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工作思路和重點措施要早部署、早啟動,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在聽取
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土壤環境-詞匯》
5月1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土壤環境 詞匯》,該標準自2022年8月1日起實施。關于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土壤環境 詞匯》的公告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規范土壤環境相關詞匯的定義和使用,現批準《土壤環境 詞匯》為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并
推進生態補償標準化動態化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各個層面都制定了一些涉及生態補償的相關制度和措施,目前已探索建立了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草原生態補償制度、水資源和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制度、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
青海完成首單生態補償碳交易
中國西部首個生態補償碳交易項目——三江源、青海湖牧區分戶式太陽能碳權開發暨碳交易日前在青海舉行。 據了解,此項生態補償碳交易項目在三江源和青海湖地區分別選擇3個試點社區,開發600多戶牧民進行分戶式太陽能設備的碳減排量。項目主要運用交易平臺,將二氧化碳減排指標掛牌銷售,并將碳交易收益以生態
江西生態補償機制-建設邁出積極步伐
為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建設,近年來,江西積極探索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新途徑,生態補償的創新實踐效應凸顯。 目前,江西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3.1%,居全國第二;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市縣全覆蓋,地表水監測斷面達標率80.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0 多個百分點;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鄱陽湖注
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成效初顯
4月23日,正在北京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所作的國務院關于生態補償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積極探索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在森林、草原、濕地、流域和水資源、礦產資源開發、海洋以及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領域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和初
山東探索生態補償機制改善南水北調環境
記者從9月25日召開的山東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了解到,山東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多年未見的白枕鶴、小銀魚等珍稀物種再現南四湖,南水北調工程沿線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調水沿線環境問題也亟待解決,我省南水北調入輸水干線的 20個支流監控斷面中
評論:應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制度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既代表生態文明建設的軟實力,又是衡量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一個標準。習近平同志強調,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核心內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這對完
水電工程的生態補償
水電工程的生態補償,是指采用經濟手段對水電工程產生不利影響的生態系統進行恢復、重建和保護,同時對在水電開發中產生生態效益的行為進行激勵的機制。生態補償包括兩方面內容:針對不利環境影響進行的補償,稱為“抑損補償”;針對環境效益進行的補償,稱為“增益補償”。 “抑損補償”,是指對受損的生態系統
山東出臺全國首個海洋生態補償辦法
日前,經山東省政府同意,山東省財政廳、省海洋與漁業廳聯合印發《山東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3月1日起施行。《辦法》共分5章26條,分別對海洋生態補償的概念、范圍、評估標準、核定方式、征繳使用等進行了明確,是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制度創新,同時也是目前全國首個海洋生態補償管
西安垃圾處理也實行生態補償
西安即將開展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區域生態補償,補償標準為50元/噸。 近日發布實施的《西安市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區域生態補償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輸出生活垃圾進入新建的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的區縣、開發區為生態補償區,新建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所在區縣、開發區為受償區,補(受)償均以
海口開展生態環境調查
海口日前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包括環境質量、污染控制、環境管理和環境建設4個方面生態環境問題調查,土壤、飲用水源等質量將納入調查范圍。 此次調查將通過與居委會、村委會座談,發放調查問卷,廣泛收集存在問題等方式,了解當地存在的環境問題、解決意見和建議,全面梳理海口市近3年來污染投訴件、輿情信息、征
生態環境部正式揭牌
? 北京4月16日電 16日上午,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揭牌。李干杰任黨組書記、部長。新部門生態環境監管職能強化,監管領域拓展,對建設美麗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刺黃柏的生態環境
1.密葉十大功勞:生于山坡林下灌叢中。 2.細梗十大功勞:生于山地林邊或灌從中。 3.滇刺黃柏:生于向陽山地、山區村寨附近。 4.長陽十大功勞:于海拔2500m的山地雜林中。
金釵石斛的生態環境
石斛喜在溫暖、潮濕、半陰半陽的環境中生長,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氣濕度大于80%、1月平均氣溫高于8℃的亞熱帶深山老林中生長為佳,對土肥要求不甚嚴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樹皮或樹干上生長,有的也生長于石縫中。
龜膠的生態環境
多群居,常棲息在川澤湖池中,肉食性,常以蠕蟲及小魚等為食。生活力很強,數月斷食,可以不死。分布河北、河南、江蘇、山東、安徽、廣東、廣西、湖北、四川、云南、陜西等地。
北京水生態環境保護新聞發布會-去年水環境補償金13.6億
為向社會全面介紹“十三五”時期北京黑臭水體治理和水環境保障等內容,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市水務局、北京市環境保護局聯合舉辦了北京市水生態環境保護新聞發布會。 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潘安君介紹了北京“十三五”期間水務工作的目標及任務。 根據”十三五”北京水務規劃,到2020年,北京市節水型社會將
蘇州率先推出生態補償機制-生態保護功臣不吃虧
“不允許我們開山采石,我們靠什么活?”如果在20年前提出不能辦礦場,蘇州市金庭鎮縹緲村黨總支書記陸新龍可能就是這種反應。這個村也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而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這里既沒有集體資產也沒有引進的工礦企業,年經濟收入不足20萬元。 然而現在,陸新龍卻笑著告訴記者,最近他們為村里修了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