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現在已經成為繼SARS、甲流之后,又一個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熱點。前一段發現的在南亞地區橫行的只是超級細菌的一種,實際上,幾乎能抵抗所有抗生素的細菌都可被稱為超級細菌。近來,巴西也發現了數種新的“超級細菌”,并導致多名嬰兒死亡。 繼巴西衛生部10月19號宣布一種名為“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氏菌”,簡稱KPC的耐藥性細菌導致15人死亡,135人感染之后,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南翼地區醫院11月13號宣布,在最近40天內,該醫院又有11名嬰兒因為受到新出現的“超級細菌”的侵害而死亡。 該醫院負責人阿爾伯特介紹說,10月份受到耐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的嬰兒人數為6人,但在11月截止到13號,就已經有5名嬰兒因此而喪命,大大超出了醫院的預料。該負責人表示,導致這些嬰兒死亡的耐藥性細菌并不是之前發現的KPC細菌,而是新出現的三種細菌,醫院目前仍無法確定細菌種類。阿爾伯特說,盡管現在情況嚴重,這些細菌也十分危險,但由......閱讀全文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最近,St. Jude兒童研究醫院的科學家們發現,細菌細胞壁碎片可穿過胎盤進入胎兒正在發育的神經元中,從而改變胎兒大腦的解剖學以及出生后的認知功能。這項研究發表在3月9日《Cell Host & Microbe》雜志。 這項研究在實驗模型中得出的結果,對于“產婦在懷孕期間細菌感染,與兒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非常提倡母乳喂養,他們認為這不光有益于后代健康,而且對于目前本身而言也非常重要,有研究人員表示,與有母乳喂養女性相比,沒有母乳喂養的女性高血壓患病風險增加1.18倍,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1.30倍。目前,母乳喂養在中國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且很多城市,如北京、青島和福州等地
目 錄 食品農產品 1. 歐盟立法各方就食品標簽新規達成協議 2. 英國食品包裝指導規則PAS 223 已于7 月1 日實行 3. 美國政府責任署要求FDA加強進口海產品監控 4. 美國FDA公布關于進口食品預先申報規定的行業指南 5. 澳大利亞擬修訂澳新食品標準法典1.4.2 條標
在美國,許多人輕信自來水的清潔程度足以直接飲用,但新的研究不啻為當頭棒喝:美國各地的自來水都有硝酸鹽污染的問題,它可能會導致每年超過1萬2500起的新發癌癥病例。 在此,小編與閱讀者分享有關自來水水質各項主要指標與人體健康關系一文,供各位參考。 一、色度 色度通常來自帶色的有機物(主要是腐
2018年11月,中國科學家賀建奎聲稱世界上首批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一對雙胞胎女性嬰兒---出生。他利用一種強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對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進行修改,使得她們出生后就能夠天然地抵抗HIV感染。這也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這條消息瞬間在國內外網站上迅速發酵,
美國 人腦研究取得新成果,醫學與疾病防治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學成果紛呈。 2015年,美國科學家在人腦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學在實驗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類大腦,盡管它只有鉛筆上橡皮擦那么大,發育程度與一個5周大胎兒的大腦相當,尚沒有任何意識,但具備人腦絕大多數細
美國的《Science》雜志由愛迪生投資創辦,是國際上著名的自然科學綜合類學術期刊,與英國的《Nature》雜志被譽為世界上兩大自然科學頂級雜志。Science雜志主要發表原始性科學成果、新聞和評論,許多世界上重要的科學報道都是首先出現在Science雜志上的,比如艾滋病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之間的
即將過去的2010年無疑是一個養生熱年。年初,張悟本“綠豆治百病”的養生論轟然倒地,這讓我們開始回過頭來審視什么才是真正科學的養生;隨后出現的毒韭菜、毒豇豆、洗蝦粉、性早熟奶粉、地溝油、一滴香、反式脂肪酸、金浩茶油、假蜂蜜假蜂膠等等一系列的事件,又讓我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產生前所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里,從歐洲的“馬肉風波”到遍布全美15個州的大腸桿菌疫情,再到日本曝出多起食材虛假標識事件,全世界食品安全熱點事件問題不斷發生。就我國而言,不可能獨善其身地游離在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之外。 上周,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北
一. 血液學及血細胞形態學臨床應用: ● 是臨床血液病診斷與治療及臨床醫學檢驗學的基礎工作。 ● 血細胞形態學適用于臨床血液病診斷快速簡捷的要求。 ● 近年來由于血細胞學及超微結構、免疫學、細胞遺傳學、融合基因、造血干細
一. 血液學及血細胞形態學臨床應用: ● 是臨床血液病診斷與治療及臨床醫學檢驗學的基礎工作。 ● 血細胞形態學適用于臨床血液病診斷快速簡捷的要求。 ● 近年來由于血細胞學及超微結構、免疫學、細胞遺傳學、融合基因、造血干細胞及其細胞因子、
臨床上發生的很多疾病之所以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缺乏對疾病發生原因和機制的了解。模式生物,因其自身的代謝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骨骼發育等系統與人類高度相似、易于培養和觀察、繁殖率高等優點,科學家和臨床研究人員很自然地選擇了模式生物來進行疾病的相關研究。 在針對疾病建立動物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腸道微生物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 【1】Nat Microbiol:腸道微生物調控諾如病毒感染過程 doi:10.1038/s41564-019-0602-7 高度傳染性的諾如病毒會引起腹瀉和嘔吐,并且因迅速在人口密集的空間中傳播而臭名昭著。每年
一、復制方法和應用動物疾病模型的復制,是用人為的方法,使動物在一定的致病因素(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作用下,造成動物組織、器官或全身一定損害,出現某些類似人類疾病的功能、代謝、形態結構方面的變化或各種疾病,通過這種手段來研究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為研究人類疾病的預防、治療(包括新藥物試用)提供
注:本文可能引起您的不快感受,請在繼續閱讀前三思! 分析測試科學給我們的生活品質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精密 儀器在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食品安全、工業品品質等衣食住行,甚至航空航天等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科學又是一把雙刃劍。對科學成果的負向利用,會造
對于大部分實驗室來說,實驗動物(尤其是嚙齒類)都飼養于清潔無菌的環境中。但是一些免疫學家認為,在尋求標準化、無污染的小鼠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使這些實驗小鼠變得不再是人類免疫系統的可靠模型——適量帶點細菌能讓小鼠模型更好地用于人類疾病研究。 在 2 月一個異常溫暖的早晨, Mark Pierson
時光總是匆匆易逝,轉眼間,2019年就要結束了,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科學家們在腸道微生物組研究領域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重要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6xc.com.au 【1】Nat Biotechnol:突破!科學家在人類腸道微生物組中鑒別出10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發育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Eur Respir J:新研究揭示肺臟發育高清圖譜 DOI: 10.1183/13993003.00746-2019 過早出生的嬰兒常常患有肺部發育不良,并可能面臨危及生命的后果。為了給這些嬰兒提供新穎的治療
常見的食品化學危害有哪些呢?食品中化學危害的來源,可將其分為: (1)天然存在的化學危害,如真菌毒素、細菌毒素、藻類毒、植物毒素和動物毒素; (2)環境污染導致的化學危害,如重金屬、環境中的有機物等;
1. Sci Sig:炎癥機制研究新突破 炎癥反應是機體應對損傷或者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然而這一過程如果失控之后將導致疾病的發生。最近,來自莫納什生物醫學研發研究所的研究者們發現了炎癥反應過程中的關鍵生物學事件。該發現或許能夠促進新的治療炎癥疾病的療法的開發,例如動脈粥樣硬化、中風以及II型
有研究人員認為,近乎80%的新生兒出生缺陷他們目前并不清楚發病機制,影響新生兒健康狀況的因素非常之多,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新生兒健康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報道進行梳理,分享給各位,讓我們共同關注新生兒的健康狀況。 【1】震驚!80%的新生兒出生缺陷 研究者并不清楚發
我們都知道,抽煙對機體健康多種負面影響,即便如此,每天還有很多人在吸煙,同時也有很多人在飽受二手煙的危害,本文中小編盤點了多篇研究來告訴你吸煙到底對機體有著怎樣的影響。 【1】JIM:鼻煙或會增加個體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DOI: 10.1111/joim.12592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
維生素A(vitaminA)又稱視黃醇(其醛衍生物視黃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個具有脂環的不飽和一元醇,包括動物性食物來源的維生素A1、A2 兩種,是一類具有視黃醇生物活性的物質。 維生素A1多存于哺乳動物及咸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2常存于淡水魚的肝臟中。由于維生素A2的活性比較低,所以通常所
母乳是嬰兒最健康、理想的營養來源, 也是人類進化和文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最新的宏基因組學研究表明母乳含有高達數百種細菌, 而且包括一些常見的病原菌. 母乳微生物菌群是人類與微生物協同進化相互適應的產物, 而“微生物群落-宿主”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則應是保持健康母乳的基礎. 然而, 迄今為止, 從
很多人對青霉素并不陌生。在現代醫院里,青霉素是一種非常普通而常用的藥物。然而,有誰知道,就在三、四十年前青霉素還是價值千金的名貴藥品。那時流行著許多傳染病,如猩紅熱、白喉、腦膜炎、淋病、梅毒等,這些疾病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生命。由于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個病人悲慘地死去。但是,
在微生物中,病毒最適合成為新興的病原體,因為它們能夠通過突變、基因重組和重配感染新宿主并適應新環境。腸病毒是最常見和最危險的水傳播病原體之一,會導致偶發性疾病和流行疾病。與腸病毒有關的主要健康問題是胃腸道疾病,但它們也可能引起呼吸道癥狀、結膜炎、肝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和慢性疾病。非腸道病毒如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