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在東南大學完成該校自主招生測試筆試的考生和家長一起聽取專業介紹。 6月14日,兩名江西籍考生拉著行李箱進入中國傳媒大學考點。 6月13日,直到走出中國人民大學自主招生筆試考場,北京考生羅知白緊張的心情才稍稍有些放松。 就在前一天,他還坐在清華自主招生的筆試考場上,以機考形式完成了數學與邏輯、物理探究兩個科目的考察。而在6月10日,他更是一口氣在北大博雅計劃的考場上考了整整5個半小時,“馬不停蹄,大腦還真有點缺氧”。 和羅知白一樣,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自主招生”成為不少高三考生重要的關鍵詞。作為首次在普通高考結束后舉行的自主招生,為不影響高考錄取,這場同樣重要的考試被規定必須在6月10日至22日之間完成。除上述三校外,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等數十所高校也紛紛選擇在同一時間段開考。 作為改革后的首次試水,今年的自主招生因其在時間、報名方式、考查內容等諸多方面的改革而......閱讀全文
歷經5年去“籌”獲得“招生證”,南方科技大學近日又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4月27日,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首次透露該校2012年擬從全國招錄學生180人,高考成績將以40%比重記入總成績。朱清時還向記者表示,這一方案還有待上級批準。 如果南科大的方案得到批準,那么,就將建立起基
大學完全自主招生在我國推行難,是因為我國現實的大學制度與大學應然的本質和規律的距離太遠。或者說,是因為我國的大學在背離大學自然邏輯和規律方面走得太遠。從教育邏輯上看,高等教育只是一種高層次的教育,接受高等教育不僅是一種權利、一次發展和提高的機會,也是一次追求知識和學問的跋涉過程,是需要
河南“高考答題卡調包”事件正在調查之中,有網友爆料,四名考生之一的蘇小妹北師大自主招生的論文涉嫌抄襲,而隨后,有網友扒出多名蘇小妹所在高中的同學,在申請自主招生時都提交了論文。網友懷疑這些論文是否真是學生所寫,并呼吁教育部門和高校重視自主招生中的論文問題。 不少人質疑,高中生根本沒多少時間用于
自主招生的目的之一是打破統考中的“唯分數論”,避免把一些高考不達標但確有專特長的偏才、怪才排除在大學的校門之外。 高校自主招生早已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門話題。教育部以及社會輿論為什么主張部分高校可以自主招生,其目的是打破統考中的“唯分數論”,避免把一些高考不達標但確有專
4月15日,清華大學舉辦校園開放日,除了延續往年的招生政策宣講、各院系及兄弟院校面對面咨詢等活動外,清華今年還設立了招生咨詢微博互動平臺,各省市招生組、各院系、學生代表與清華名師通過微博在線咨詢答疑。 清華大學招生辦主任于涵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考招生不僅承擔著選拔
龔自珍曾疾呼“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普通高考之外,各高校的自主招生不失為一種選拔優秀人才的方式,但其中的弊端也逐漸顯現。 前日,“河南四家長質疑考生高考答題卡被調包”事件甚囂塵上,河南省紀委監察委已經通報調查結果:4名考生答題卡均為本人書寫,不存在人為調包試卷和答題卡現象。隨
就在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引起社會熱議之際,北京大學官方網站于11月8日刊出《北大11位教授就本科招生致周其鳳校長的一封信》。在這封信里,11位北大教授建議,北京大學應當進一步加大招生改革力度,嘗試采用“高考成績與本校專家面試相結合”的招生選拔方式。北大校長周其鳳表示,“本人完
備受矚目的南方科技大學正式獲準建立。昨(4月24日,下同)晚,教育部公布了《》,這意味著一直以“非法”身份進行高教改革探索的南科大正式從籌備階段“轉正”,從此在教學、師資建設、招生等方面有了合法身份。但通知未對南科大的具體招生方式作出明確規定。 由廣東省領導管理 在教育部答復廣東省政府的
高考獎勵性加分項目不是簡單的取消,而是改革。取消加分后,這些獎勵項目納入到了高校自主招生和綜合素質評價錄取的改革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重視個性和特長培養。 對于高考加分,很多人都不陌生,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都是加分項目。而在不久前
不久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試點方案》。根據該方案,22所上海市屬高校參加春季招生,計劃招生1640人,每名考生可填報兩所院校志愿,每校可填報3個志愿。上海市教委新聞辦表示,2015年春季高考將探索一名考生同時被兩所高校錄取的招生模式。 在筆者看來,這是上海
11歲云南新生許恒瑞被錄取到人民大學法學院,成為該校十年來最年輕生源。但這一光環隨著一封“舉報帖”的爆料而蒙上了陰霾,舉報者聲稱這位小神童7歲便開奧迪,能錄取到人大是因為富豪父親用錢為其開路,輿論嘩然。但記者調查發現這位小神童除了生于富貴之家又聰穎過人之外,好像真沒“違規錄取”的跡象。
“沒時間達到錄取分數線,有時間作出高質量研究?”“本科生獨立寫論文都困難,何況高中生了”“潛規則都快變成‘明規則’了”……就在“蘇小妹”學術不端事件剛剛謝幕后不久,一篇題為《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論文涉嫌造假或涉自主招生黑幕》的文章又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和激烈討論。從辛辣諷刺的言語中,不難窺見公眾對于
高考“大戰”剛剛落幕,多校自主招生考試便鳴鑼開考。 從上周末開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自主招生測試相繼上演。依照教育部規定,今年將有90所試點高校進行自主招生,其中77所院校面向全國招生,13所院校針對本省市招生。上述高校需在6月10日至22日完成考核,確定入選資格考生名單、專業及優惠分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12月5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部署,教育部已經完成制定考試招生總體方案,即將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之后,修改完善,印發實施。針對《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
中廣網北京12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目前,自主招生正在火熱升溫中,全國目前80所擁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中已有34所參與了相關的自主招生聯考,而擁有自主招生資格的農大并沒有參與其中。近日,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在學校官方網站發表《關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幾點認識》,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對于發掘特殊人才過于吝嗇了 ■既然稱為自主招生,就應該讓高校按照自己的標準來招收它認為優秀的學生 今年高校招生,“孫見坤難題”考倒了好些搞招生工作的專家。 事情源于上海復旦大學在自主招生中發現了一位來自西安的文史特長考生孫見坤,他先后經過8名教授的面試,
據媒體報道,教育部日前向廣東省政府發出通知,正式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部要求南科大遵守基本教育制度,學校由廣東省領導和管理,經費由廣東統籌安排解決。南科大的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8000人。 南科大獲批正式建立,令關注南科大的社會公眾,喜憂參半。喜的是南科大終于獲得合法辦學資格,
提問招生 進入四月,各高校新一輪的招生工作開始進入高潮。近幾年,隨著高考改革的持續深入,以及自主招生規模的擴大,公眾對于高校招生的關注度也在提高。一些關于招生的問題也引發了持續熱議。那么作為招生工作的主要參與者,各校的招生負責人對此是怎么看的呢? 隨著2012年高考招生政策的
多年來社會都在迫切呼喚高考改革。的確,高考已經是整個基礎教育的“指揮棒”,所謂應試教育,跟高考的“指揮”直接相關,人們渴望高考改革,是合理的,必然的。課程改革推行12年,進展艱難,“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大家都贊成,卻又難于實施。教師的無奈,也因為要面對高考這個巨大的現實。課改之前,很多學者猛烈攻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斷滑落。由于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教育已成為教育公平的短板。專家認為,加大重點高校招收農村生源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公平,但并不能徹底解決短板效應 又是一年高考時。 據初步統計,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達970萬人,
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進程中,舉國上下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闖出一條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國道路或者中國模式?承載著這樣一個使命,一批“中國高教改革的試驗田”大學橫空出世:體制內的南方科技大學、汕頭大學等;體制外的寧波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和上海紐
中國人民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今年提前批小語種專業招生,先后遭遇性別歧視的質疑。原因是小語種專業錄取中,男女生的錄取分數線不同,且女生錄取分數高于男生。一些公益人士認為,這明顯是性別歧視,還有的網友將這與“拯救男生”的話題聯系在一起。 這再一次暴露我國高考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的嚴重弊端。
11月17日,記者從北京大學招生部門獲悉,北大擬聯合復旦、港大、人大、南開和廈大等國內八所名校,由北大統一命題,推出“自主招生八校聯考”,目前具體辦法尚在商討當中。不過,復旦大學昨晚表示,暫不對此事做回應,并稱在上海高中頗有影響力的自主招生“千分考”不會輕易取消。 業內專家分析,如果此次聯
3月下旬起,高校陸續公布2018年自主招生簡章,高等院校自主招生序幕拉開。相較往年,今年的自主招生有不少新特點,比如全力鼓勵“學生自薦”、“嚴懲造假”維護公平。自主招生,作為對現行統一高考招生按分數錄取的一種補充,正在為更多學子提供公平公正進入心儀大學的機會。 學生自薦 看重素質 2017年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網站發布了柯炳生校長《關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幾點認識》(以下簡稱柯文)的文章,在目前“聯考”“四國殺”的混局中,人們聽到了一絲冷靜的聲音。有媒體認為柯文是在“炮轟”自主招生,實則不然。 柯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中國農業大學作為一所‘985工程’大學,是完全具備自主招生資格
教育部“陽光高考”網公示的數據顯示,2012年,北大、清華、上海交大等高校擬錄取的保送生占本科招生計劃的10%以上,中國科技大學更是超過20%。與此同時,各地的保送生名額被“超級中學”所壟斷:今年河南省共有60名學生擬被保送到北大、清華,其中鄭州外國語學校占了35人;山東省有400余名高中生擬被
備受矚目的高考即將開鑼。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在經歷4年穩定之后,今年迎來拐點,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高考報名人數漲至975萬,較2017年增加35萬,是近8年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 日前,中國教育在線在近年來教育部等公布的高招數據基礎上進行
備受矚目的高考即將開鑼。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在經歷4年穩定之后,今年迎來拐點,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高考報名人數漲至975萬,較2017年增加35萬,是近8年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 日前,中國教育在線在近年來教育部等公布的高招數據基礎上進行
當前之所以要議論“偏才”和“怪才”,(筆者并不主張采用“偏才”和“怪才”的稱謂,而建議改稱“特質學生”更為妥帖。但是為了便于討論,本文在多處仍服從當前習用的稱謂。)是因為現行的統一招生辦法過分注重考分的傾向。所以問題的正確提法應該是:如何關注可能埋沒在考分較低的考生中的優秀人才? 許
超級中學正壟斷一流大學生源,農村學生所占比例不斷下降 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梁晨等人的研究結論,與普遍的社會觀感形成了反差。2009年1月4日,溫家寶總理也曾在科教領導小組的講話中指出:“有個現象值得我們注意,過去我們上大學的時候,班里農村的孩子幾乎占到80%,甚至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