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中國武漢光谷北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光谷北斗”)與泰國農業大學、泰國信息通信技術部在曼谷聯合舉辦了關于政府使用3S技術管理農業土地利用規范的科技論壇,并攜北斗智慧農業和精細農業應用科技亮相研討會,為泰國主要產業——農業帶來“智慧和精細”的技術支持及解決方案。 研討會上,光谷北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技術團隊展示了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務在農業領域的創新應用,并詳細介紹了基于RTK技術的農機自動駕駛系統。這種系統能夠實現對農機的厘米級精準控制,操作簡單,能夠實現農機的自動駕駛,極大地增進了耕種的效率,同時也節約了大量的人力。 此外,光谷北斗無人機也在論壇現場亮相,通過該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日均作業可達400-500畝,且比人工節約50%的藥量,真正做到安全簡便,環保高效。武漢光谷北斗致力于建設兼容北斗/GPS/GLONASS的地基增強系統,以此為基礎在各個行業推廣高精度衛星定位應用及相關產品開......閱讀全文
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是國家戰略意圖的反映。新華社記者從5日提交全國人大審查的綱要草案全文中摘取了未來五年中國計劃實施的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 它們涉及科技、裝備制造、農業、環保、交通、能源、人才、文化和教育等領域,將對中國經濟、社會和民生等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也會給國際社會帶來重大機遇。
<101海馬神經網絡振蕩模型的建立及網絡功能的調控科學技術進步獎ChengbiaoLu,王建剛,原翔,王亞莉,翟德勝,王璐,趙營,張林,王湛新鄉醫學院,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裴鋼、楊雄里102炭球菌素等萜類天然產物全合成和結構修飾方法的建立應用及活性科學技術進步獎房立真,倪天軍,武利強,孫彭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批準,確定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現予以公示(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19年11月1日至11月5日。 具體名單如下: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
2017年6月30日至7月2日,第二屆“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下稱“生博會”)將在湖北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召開。生博會是由國家衛計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別支持,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承辦的我國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生物領域專業展會。 生博會以“創新引領、生命健康
“北京市推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11月20日在京召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姜貴平在會上表示,北斗導航系統將于今年年底投入商用運行。 據介紹,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獨立自主發展的重大空間與信息化基礎設施,目前,我國北斗導航在軌衛星總數已達16顆
國家標準委關于印發《2015 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務院各有關部委、行業協會、集團公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化協會、標準信息中心,各直屬全國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示了最新批準與八個國際組織合作的研究項目,共計55項。詳情如下:一、中國-日本 2019年雙方在“環境可持續修復”領域聯合征集合作研究項目,支持兩國科學家開展實質性的創新研究與合作。經過公開征集、專家評審及雙方機構共同協商,以下4個項目獲得批準,項目執行期限為5年(2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環學外字〔2020〕106號為保護改善土壤與地下水環境質量,發揮科學技術在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中的支撐作用,深入交流和研討土壤與地下水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模式,提高我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與修復技術創新能力,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中國環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納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分析測試百科網特摘取整理了與分析測試領域相關度較高的內容如下。更多依靠中國裝備 《中國制造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納米療法與
今年5月,國家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15年的科技發展規劃和“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中國在今年步入了創新型國家,在科技研發投入這塊達到兩萬億,占GDP總的2%。主要的思路:一是堅持“三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我國重大戰略需求,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二是要緊跟研判當今世界科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技部聯合發布關于“科技興糧”的實施意見。“科技興糧”實施意見指出,力爭到2022年,糧食科技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科技水平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產學研融合更加緊密,解決一批制約發展的關鍵問題,糧食科技成果加
“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極大地推進農業生產的全程全面機械化,加速改造和優化傳統農業,促進信息化、智能化新興農業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在2019年花城科技論壇暨農業人工智能峰會上如是說。他指出,農業人工智能已成為未來農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11月2日,由華南農業大學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527.shtm 王大成(左一)在第二屆“T100”頒獎典禮現場。■本報見習記者 高雅麗 當記者走進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的會議室,一場
智慧農業時代,常用的傳感器有哪些?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文明發展的需要,智慧農業逐漸應用到 全世界的生產中。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并且實行綠色生產,改善 生態環境。 智慧農業是物聯網技術與傳統農業的深度結合。業內人士表
近幾年隨著農業種植行業的發展,在越來越多的農業種植中都有農業氣象站的身影,農業氣象站主要的作用是用于監測農業種植中的氣象要素的監測,通過對于農業種植氣象要素準確的監測,為農業種植提供可以參考的數據支撐。農業氣象站不僅要進行氣象(包括土壤水分)觀測,還要平行地按照農業氣象觀測規范對農業生物進行觀測,分
二、部署啟動新的重大科技項目面向2030年,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力爭有所突破。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力爭在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深海空間站、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種業自主
近日,各地相繼召開的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會議將全民目光聚焦到了農業發展。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取得顯著成績,農村經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武裝農業成為必然趨勢。儀器儀表作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不僅在此次普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還成為促進科技進步的“催化劑”。 升級互聯網+農
城市是現代文明的標志,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推動。智慧城市是信息社會城市發展的一個高級形態,是我國城市政府發揮后發優勢、進入信息文明前沿陣地的戰略機遇。智慧城市概念自提出以后,迅速得到業界和各級政府的響應,圍繞智慧城市的各種概念定義和解決方案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然而,由于智慧城市概念內涵和外延尚未
距離《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的實現還有十年。這一議程描繪了人類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即建立一個有充足、安全、價格低廉和營養豐富糧食的世界,構建一個安全、充滿活力和可持續的人類居住地。 美好愿景的實現依賴于綠色農業。而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需要科學技術,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呼喚全球合作。 近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不可或缺的力量重慶質監部門全力推進檢測認證工作服務轉型升級記者近期采訪發現,作為國際通行、社會通用的質量管理手段和貿易便利化工具,認證認可在這里悄然成為推動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改善民生福祉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正成為質量管理的“體檢證”、市場經濟的“信用證”、國際貿易的“通行證”。富硒產品認證助力鄉
為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倡議,2019年12月31日上午,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了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泰國那黎宣大學“北斗+”數字供應鏈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盧坤建,泰國那黎宣大學校董劉容達等出席揭牌儀式并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那么實驗室將做哪些工作?如何服務“一
7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其中提到,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以互聯網優化就醫體驗,打造健康消費新生態。進一步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推進線上預約檢查檢驗。探索檢查結果、線上處方信息等互認制度,探索
8月8日至9日,國家半干旱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中國自動化學會農業知識工程專業委員會、廊坊思科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在廊坊市共同舉辦了“中國自動化學會農業知識工程專業委員會2016年學術年會暨全國智能工程與農業信息化學術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農業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杜維城、中國自動化學會農
德國萊茵TUV在武漢光谷智慧園舉行了隆重的武漢公司開業典禮,暨于凱悅酒店召開了先進制造業(武漢)質勝論壇。在活動中,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中西區總經理及首席運營官蔣明紅女士致辭,歡迎來自安琪酵母、百威英博啤酒、冠捷、聯想、華為終端、烽火集團等企業的客戶代表,與TUV萊茵一同分享武漢公司開業的喜悅
11日,2016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對“十二五”期間我國科技工作取得的進展進行了盤點。 一是科技整體水平正在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已步入以跟蹤為主轉向跟蹤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我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穩居世界第2位,被引次數從2010年第8位攀升至第4位。2
2015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科協黨組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落實中央書記處關于科協工作的重要指示,著力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