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實施的新《環保法》突出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作為管理手段的重要地位。對于與公眾健康密切相關的企業污染物排放信息,新《環保法》第五十五條規定“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如實向社會公開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以及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接受社會監督”。企業公開污染物排放信息的要求首次在環境保護基本法中得以體現,強調了企業責任,對于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也已經在新《環保法》中配套制定。 我國污染物信息公開立法現狀及實施情況 自新《環保法》通過修訂后,為幫助企業執行到位,方便公眾行使獲取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環保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具體法規、辦法。近期,環境保護部已經發布了《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對企業在實施環境信息公開的主體和內容、方法和程序、監督和管理進行了細化。此前,環境保護部已于2013年印發并實行《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與信息公開辦法》,要求重......閱讀全文
“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太難了。”一些機構或者個人這樣抱怨。往往要么是信息公開申請書遞交給行政機關以后,沒了下文;要么是行政機關以“不屬于政府信息”,或者是“涉及商業秘密”,或者是“過程性信息”為由,不予公開…… 申請信息公開真的那么難嗎?針對公眾申請環境信息公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
為貫徹執行新《環境保護法》,指導和監督企業事業單位開展環境信息公開工作,環境保護部2014年12月19日發布了《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今年1月1日起實施。記者日前就《辦法》的出臺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有關負責人。 中國環境報:請介紹一下《辦法》出臺的背景?
記者日前從山東省了解到,山東省環保廳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努力做好環境信息公開工作,積極探索環境信息公開的有效方式,加強環境信息公開能力建設。 《通知》確定,環境信息公開的內容包括環境監測信息公開,環境審批與核查信息公開,違法排
每年一度發布113個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評價結果(PITI)報告,讓我們有機會對上一年度中國的環境信息公開情況有一個全面梳理和總結。從開始的破冰,到現在遭遇發展瓶頸,困擾環境信息公開繼續推進的癥結在哪里?政府、企業、公眾該如何破壁?這些都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圖為某家企業環境監督員監測廠區周邊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文件 環辦廳[2016]59號 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機關各部門,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環境保護部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已報部領導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環境保護部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對今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作出部署。 《要點》指出,做好今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不斷增強政府信息公開實效,使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更好地服務于
《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信息公開主體和范圍、公開方式、建立信用評價制度、強制公開、法律責任、獎勵等做出了明確規定。 環保部門承擔什么樣的“指導監督”職責? 《辦法》要求環保部門指導監督企業事業單位公開環境信息。在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工作中,環保部門首先應當監督、保證
根據當前環保工作的需要和公眾的需求,剛剛實施的新《環保法》單獨設置專章明確了環保部門、企業在環境信息公開、公眾參與方面的責任與義務。把環境信息公開制度以立法的形式作了具體的規定,從部門規章上升到法律制度,是新《環保法》的一大亮點。 為什么要公開環境信息? 近年來的實踐表明,環境糾紛和環境矛盾
“環保類PPP項目的信息公開不應只對項目本身運行階段績效方面的信息公開,而是要把一些地方政府行為,政府需要承擔的責任信息也適時公開。”在日前由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主辦的第二期綠金匯產業沙龍上,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主任逯元堂如是說。 針對現在總投資額上萬億元的環保類PPP項目
12月28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與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今日發布了最新的“113個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報告。評價結果顯示,2009-2010年度,中國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總體上繼續擴大,部分城市有明顯提升,但環境信息公開的進展還不均衡,部分城市低位徘徊,少數城市不進反退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環境保護部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期盼,大力推進環境保護政務公開工作。 《方案》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公眾關切,深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和《
作為環保部近期連續出臺的系列環評制度性文件之一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到2016年底,建立全過程、全覆蓋的建設項目環評信息公開機制,保障公眾對項目建設的環境影響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方案說,環保部政府網站設立環評資質信息專欄,將所有環評機構和從業
生活環境的好壞,關系到公眾的切身利益。公開企業的環境信息,不僅能保障社會各方面依法獲取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的權益,而且能引導公眾共同參與到環境監督、環境保護的行列中來。 根據環保部《關于加強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環發2013(74)號),結合實際情況,開發區于日前啟動了加強污染
你想知道內蒙古赤峰市去年污染企業集中整治的情況嗎?答案是:你根本查不到。 此外,查不到的內容還包括該市的企業環境行為整體評價內容、經核實的信訪和投訴公示內容、環評及驗收結果公示內容以及排污收費相關公示內容。 赤峰市號稱“中國有色金屬之鄉”,有色金屬產業是其第一大支柱產業,目前規模以上
疑因垃圾焚燒致病,江蘇一公民提環境訴訟因缺乏證據陷入困局 企業環境監測報告是商業秘密? 謝勇已經是第二次向環保部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了,這也是他一個月內第二次收到內容相同的答復。 今年4月15日,江蘇海安人謝勇收到從環保部寄來的快遞信件。這是對其二度提出信息公開申請的回復文件,
環保部門是否應該公布垃圾焚燒廠日常運營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數據?對此,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環保局的回答是,不應該公開。其理由是,依據環保部頒發的《環境監測管理辦法》第7條規定,是否應當公開監測報告需要上級環保部門批準。 江蘇省啟東市環保局的做法與南通市海安縣環保局不謀而合。 但這兩個環保局的做法
1月30日,北京律師董正偉向環保部申請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法和數據信息。近日,環保部以“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法和數據信息”。2006年,原國家環保總局與國土資源部曾做過全國土壤污染調查,但污染數據至今沒有公開。 各方面的污染都在逼近。地下水、自來水和空氣遭受
1.編號:1-新8 主要問題:上海市浦東新區祝橋鎮金星村六灶港旁存在一非法冶煉廢舊鋁作坊,堆存大量廢鋁渣,部分沒入六灶港支流河道內。 清理情況:該點位堆存的固廢為非法冶煉作坊經地坑爐和焦炭加工生產鋁錠過程中產生的廢渣。目前,祝橋鎮完成冶煉作坊違章建筑的拆除和該點位工業固廢的清理、平整和覆土工
為貫徹執行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新法賦予環保部門新的監管權力和手段落到實處,環境保護部于2014年12月19日發布《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等4個配套辦法。記者日前就4個配套辦法的出臺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有關負責人。 中國環境報:4個配套辦法出臺有怎樣的背景? 答:一
2014年12月23日,環境保護部通報了湖南省炎陵縣兩家企業廢氣污染問題,炎陵縣華苑鐵合金廠和炎陵縣航凱冶煉有限公司均沒有建設污染處理設施,至今未通過竣工環保驗收。 12月25日,環境保護部派員調查山東魯抗醫藥股份公司環境問題,并要求依法處理處罰環境違法行為,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督促企業整改到
“目前各企業公布的環境報告書中,幾乎沒有與污染排放相關的信息,關于企業污染信息強制公開的執行也是相當乏力的。”環保部在今天公開對其編寫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同時坦陳,《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規定的企業污染物信息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2016年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提高環境管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環境大數據是提高我國環境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將在中國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5年9月,國務院發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系統部署大數據
“今年,自治區環保廳將信息化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統一歸口由自治區污染物監控與信息中心管理。”這條規定出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辦公室近日直接發往環保廳系統各部門單位文件通知。 文件中的“統一歸口”指什么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副巡視員高利軍向記者解釋:“信息化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統一歸口由監控與信息
東莞市橫瀝垃圾焚燒發電廠。 近年來各地垃圾焚燒廠選址爭議不時出現,二惡英排放源的信息公開日益受公眾關注。2010年10月,環保部等九部門發布《關于加強二惡英污染防治的指導意見》,當中規定:“每年年底前,各省級環保部門依法公布應當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二惡英重點排放源企業名單”
據報道,受霧氣影響,2月21日北京的空氣污染指數為333,屬重度污染。這是北京今年以來第一個五級重度污染天。 而在此之前,《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案建言獻策征集活動已經在京結束。此次修訂能否還藍天“本色”,特別值得公眾期待。 我國在1987年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法》,1995年對
隨著國家對環境問題的重視,以及民眾環保意識的加強,環保備受各方關注。在今年兩會上亦是熱門話題。針對環境污染與人群健康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接受了媒體專訪。 備受關注的2017年全國“兩會”落下帷幕,環境與健康的議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打好藍天保衛戰”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已于元旦起實施。如何讓“史上最嚴”環保法施展出“史上最強”的執行力?8日,環保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詳解配套新環保法的多道部令,用可操作性強的細則,保障法律落地。 新年伊始,廣州市環境執法部門突擊檢查了兩家嚴重環境違法企業。檢查發現,一家無牌無證廢礦物油加工廠可能存在3處違法排污
星期四是中國信息自由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馬軍解釋說,由于新的透明度管理條例開始生效,將為公眾監督企業的環境表現提供一個有力的手段。將于2008年5月1日生效,并將為提高中國公眾的知情權提供一個有力的手段。 《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將于2008年5月1日生效,并將為提高中國公眾的知情權提供一個有力
湖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大力推進環境保護等九大重點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全面推進湖北省涉及民生、社會關注度高的環境保護信息公開,滿足公眾的知情權。 湖北省要求加強環境監測信息公開,逐步形成覆蓋全省空氣、水的綜合信息發布平臺。推進重點流域地表水環境質量、17個市州空氣環境質量、重點城
“以前是隔三岔五燒一燒,今年是隔三岔五停一停,幾乎每天都燒,而且是焚燒膠皮電線的味道,刺鼻難忍。有時候半夜被熏醒,早上那股臭味還散不去。”這是北京市一位居民所講述的對于離她住處較近的某垃圾焚燒場所的真實感受。 近年來,各地因為垃圾焚燒及處理所引發的社會矛盾以及法律糾紛不斷,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