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催化氨分解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氫能與先進材料部郭建平等人發現鋰的亞氨基化合物(Li2NH)與氮化鐵復合后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氨分解制氫活性。在相同反應條件下,如450℃時,該復合催化劑體系的活性較負載型鐵基催化劑或氮化鐵高出一個數量級。這項研究不僅從新的角度闡釋了堿金屬助劑的作用,也為高效催化劑的設計,尤其是替代貴金屬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論文得到審稿人的高度評價,以VIP(Very Important Paper)形式在線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雜志上 (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410773)。 堿金屬助劑在眾多催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其作用機制是一長期頗具爭議的研究課題。通過XRD、XAFS、同位素標記和理論計算等分析表征方法,該課題組對鋰的作用機制提出新的闡釋,即:亞氨基鋰所體現的性質異于常規的電子給予作用(即電子助劑)......閱讀全文
大連化物所催化氨分解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氫能與先進材料部郭建平等人發現鋰的亞氨基化合物(Li2NH)與氮化鐵復合后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氨分解制氫活性。在相同反應條件下,如450℃時,該復合催化劑體系的活性較負載型鐵基催化劑或氮化鐵高出一個數量級。這項研究不僅從新的角度闡釋了堿金屬助劑的作
大連化物所肼分解制氫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黃延強和張濤院士在肼分解制氫研究方面的工作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近期受邀在《國家科學評論》發表了綜述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 肼(N2H4)是一種重要的液體推進劑,在催化劑作用下能夠在室溫下被迅速分解,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實現化學能向動能的轉變。 研究人員長期致力于肼分
大連化物所肼分解制氫研究取得新進展
利用新型鎳-氧化鋁催化劑分解肼制氫過程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在肼分解制氫反應中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首次采用廉價的鎳催化劑,在室溫條件下實現了水合肼高效分解制氫。研究結果以通訊形式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d.上。 肼(N
理化所光催化分解純水研究取得新進展
氫氣是一種理想的能源載體,能量密度高,而且氫氣燃燒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利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是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CdS因其適合的能帶位置以及帶隙寬度,被廣泛用作可見光光催化分解水材料。由于快速的光生載流子復合以及光腐蝕問題,CdS在進行光催化產氫過程中需要加入電子犧牲劑,例如甲醇、
微生物驅動的土壤有機碳分解研究新進展
微生物是土壤有機碳礦化過程的驅動者,微生物個體的活性將直接影響土壤碳的周轉速率。研究發現,全球變暖會促進土壤有機碳的釋放,可能的原因是升溫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改變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進而加速了有機碳的分解。但是,由于土壤微生物具有個體小、數量多和功能復雜等特征,如何量化升溫后土壤微生物個體
大連化物所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新進展
由于世界范圍的能源和環境問題,近年來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和還原二氧化碳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引起廣泛的重視。光催化分解水被認為是最具挑戰性的難題,一旦取得突破,有望影響世界能源格局。實現這個反應的關鍵是發展高效的光催化劑,進而構筑高效光催化或光電催化體系。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
人工光合研究項目取得新進展:太陽光下全分解水
8月20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李燦院士和中科院“百人計劃”學者陳鈞研究員負責的人工光合研究項目取得新進展:將自然光合作用酶PSII和人工半導體納米光催化劑自組裝構建了太陽能光催化全分解水雜化體系,實現了太陽光下的全分解水反應(即:2H2O?O2+2H2)
大連化物所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新進展
因為世界范圍的能源和環境問題,近年來利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和還原二氧化碳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引起廣泛的重視。光催化分解水被認為是化學科學領域“圣杯”式的難題,一旦取得突破,有望影響世界能源格局。 李燦院士領導的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太陽能部研究團隊長期從事人工光合成太陽燃料的研究,近年來取得了
哈工大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氫能已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無污染的綠色能源,其燃燒值高且燃燒后唯一的產物是水,對環境不會造成任何污染,因此,氫能開發是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理想途徑。在眾多氫能開發的手段和途徑中,通過光催化劑,利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是最為理想和最有前途的手段之一;而開發高效、廉價的實用光催化劑是實現
電熱催根
利用電熱線加熱催根是一種效率高、容易集中管理的催根方法。一般用dV系列電加溫線埋人催根苗床內,用以提高地溫。dV系列電加熱線的功率有400瓦、600瓦、800瓦、1000瓦4種,可根據處理插條的多少靈活選用。 電加溫線的布線方法:首先測量苗床面積,然后計算布線密度,如床長3米,寬2.2米,電加熱線
腹部脂肪增多催人餓-研究發現“饑餓荷爾蒙”
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過多的腹部脂肪組織會產生“饑餓荷爾蒙”,讓本來已經肥胖的人吃得更多,導致腹部更加肥胖,由此出現惡性循環。?傳統觀點認為,肥胖的人吃得更多,是由于其大腦產生過量名為“神經肽Y”的荷爾蒙,且“神經肽Y”只在大腦產生。“神經肽Y”是一種影響食欲的荷爾蒙,俗稱“饑餓荷爾蒙”。?新一期《美
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取得新進展
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研究員、中科院院士李燦領導的太陽能研究團隊繼發現并提出利用“空穴儲存層”的新概念和新策略構建高效穩定的太陽能光電化學分解水體系(Angew.Chem.Int.Ed.,2014,53,7295-7299,Guiji Liu,
大連化物所硅基材料用于光電化學分解水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籌)李燦團隊在硅基半導體材料用于光電化學分解水的光陽極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現了單晶硅基光電極中的界面施主態缺陷能級是制約光電極效率的因素之一,成功對異質結的界面能帶結構進行了精細調控,有效提高光電極的電荷分離及水氧化效
寬光譜捕光催化劑全分解水制氫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章福祥、副研究員祁育等人在利用寬光譜捕光催化劑構筑全分解水制氫體系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基于釩酸鉍(BiVO4)可見光催化劑不同晶面雙助催化劑的優化開發及其選擇性負載,顯著提升了其用于水氧化和Z機制全分解水制氫性能,使全分解水制氫量子效率達到12
理化所金屬磷化物催化氨硼烷水解放氫研究獲進展
過渡金屬磷化物具有半金屬特性,在酸堿環境中穩定,同時也有很好的光、熱穩定性,是繼過渡金屬碳化物和過渡金屬氮化物之后出現的一類新型催化材料,在光/電催化分解水產氫、催化加氫和脫氫等反應中表現出與貴金屬鉑媲美的催化活性,被譽為“準鉑催化劑”。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光化學轉換與合成研究中心金屬有
葡萄不催根扦插
春季將貯藏的枝條從溝中取出后,先在室內用清水浸泡6—8小時,然后進行剪截。一般把枝條分別剪成有2—3芽的插條。插條一般長20厘米左右,節間長的品種每個插條上只留1—2個芽。剪插條時上端在芽上部l厘米處平剪,下端在芽的下面斜剪,剪口呈“馬耳狀”(剪口距芽眼近時易生根)。插條上部的芽眼要充實飽滿,扦插后
遼寧省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由科技部97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支持的,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研究團隊承擔的“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取得新進展。在以五氮化三鉭為基礎的半導體光陽極研究中,發現“空穴儲存層”電容效應,獲得了高效穩定的太陽能光電化學分解水體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
遼寧省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由科技部97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支持的,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研究團隊承擔的“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取得新進展。在以五氮化三鉭為基礎的半導體光陽極研究中,發現“空穴儲存層”電容效應,獲得了高效穩定的太陽能光電化學分解水體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
美國研究顯示含糖飲料催人衰老-副作用堪比吸煙
別以為喝含糖飲料只是多攝入糖分、易讓人發胖這么簡單。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一項新研究顯示,常喝含糖飲料還會加速人的衰老。以每天喝兩罐可樂的人為例,他們的DNA會發生變化,讓人體“變老”4.6歲。衰老的關鍵在于染色體末端物質端粒。端粒能阻礙細胞老化,若受損或變短,會令人體加速衰老或提前患上老年疾病
治污怎能靠人催(說道)
違法排污企業平時對各項法規置若罔聞,等到上面搞檢查時才被三催四請應付一番,這是一些政府監管部門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縱容出來的 “這次環保督察,就像刀真的架在脖子上了”――中央環保督察組在對河北省開展環保督察之后,一位企業負責人的如此感言,耐人尋味。
催涎肽的功能作用
中文名稱催涎肽英文名稱sialogogic peptide定 義從牛的下丘腦分離到的有催涎作用的神經遞質肽。化學合成的類似物用于治療口干癥。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
我國在有機酸修飾MnOx催化氨氧化選擇性控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我所徐杰研究員和馬繼平副研究員等人在有機酸修飾MnOx催化氨氧化選擇性控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文章發表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DOI: 10.1038/s41467-018-03358-x)上。 有機腈是制備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的關鍵
金屬所鋁合金調幅分解研究獲進展
通過各種各樣的熱力學非平衡過程(快速淬火、物理或者化學氣相沉積、電沉積以及球磨等手段),可以形成過飽和固溶體從而調控金屬材料的性能,但過飽和固溶體在熱力學上處于不穩定狀態。在加熱或者塑性變形時,它將分解成熱力學穩定相以降低體系的自由能。長久以來,穩定過飽和固溶體以防止其分解頗有挑戰性,尤其是在具有互
Neuron:腦癱研究新進展
近日,一篇發表于國際雜志Neuron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示,啟動修復腦癱和多發性硬化癥的過程往往是以促進阻斷再生的驅動子失去功能開始的。 當嬰兒在出生期間或出生后短期內缺氧,其大腦中的白質就會受到損傷,大腦白質是制造髓磷脂的寡突細胞的場所;在沒有髓磷脂時,神經細胞
鐵腕減排催熱節能市場
編者按/?“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在年底前一定要完成,國家對于節能服務行業的政策支持也迅速出臺,中國的節能減排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會。然而,節能服務公司與節能技術魚龍混雜,第三方獨立評估機構以及相關法律制度欠缺,節能審計缺乏公信力,節能項目融資難等等問題仍
關于催乳激素的基本介紹
催乳素(Prolactin,簡稱PRL,又叫促乳素或催乳激素)是一種由垂體前葉腺嗜酸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激素。主要作用為促進乳腺發育生長,刺激并維持泌乳,還有刺激卵泡LH受體生成等作用。 催乳素(prolactin,PRL)是含199個氨基酸并有三個二硫鍵的多肽,分子量為22000。在血中還存在著
關于催乳激素的分泌介紹
與GH相似,催乳素的分泌,既受到下丘腦催乳素抑制因(PIF)與催乳素釋放因子(PRF)及其他激素的調節,又能通過短環路反饋進行自我調節。但與所有其他垂體激素不同的是,下丘腦對它分泌的調節主要是抑制性的,而不是刺激性的。于是對下丘腦控制的破壞總是會引起PRL分泌的增強而不是降低。促甲狀腺釋放激素、
研究提出空間細胞類型組分解析新算法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翟巍巍/馬亮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SONAR enables cell type deconvolution with spatially weighted Poisson-Gamma model for spatia
NOX直接分解催化劑的研究進展
0引言? NOX不僅對人們身體健康有害,而且在空氣中積累到一定量時極易引發光化學煙霧和酸雨,因此消除NOX已經成為相關學者所關注的焦點[1, 2]。NOX的來源可以分為移動源和固定源,汽車和船舶是最常見的移動源,而電廠中用的大型鍋爐是固定源。通常利用三效催化劑和NOX儲存還原催化劑減少汽車尾氣
聚焦基因療法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基因療法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mainnews.net 【1】兩種基因療法或有望治愈罕見遺傳病 doi:10.1172/jci.insight.130260 doi:10.1073/pnas.190618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