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2015年國際煉焦煤資源與市場高峰論壇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路耀華預計,今年全國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態勢難以改變,煤價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全行業將面臨整體虧損的局面。 路耀華稱,今年以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1至2月鐵路貨運量下降9.3%,全國發電量低速增長。前兩月,重點電廠日均耗煤同比減少30多萬噸,重點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同比下降2%,煤炭消耗隨之減少。 統計顯示,1至2月,全國煤炭產銷量分別為5.7億噸和5.08億噸,均同比下降4%左右。但煤炭庫存量居高不下,煤炭價格持續下行。近期,部分大型煤企加大促銷力度,價格下行壓力加大。 “除神華集團等少數大集團盈利外,大部分煤企虧損繼續增加。”路耀華稱,秦皇島港的煤炭交易價格已回落至2007年的水平,行業虧損面超過70%,并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目前,煤炭企業應收款不斷增加,現金流減少,優勢企業的利潤總額大幅下降,部分企業減少了安全生產的考慮,拖欠職工工資的問題越來越......閱讀全文
“控煤”這只懸而未決的靴子終于要落地了。 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已經成為目前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國際煤炭大會上,有業內人士透露,為落實去年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一份更加詳細的“控煤”方案不久后將浮出水面。 如今煤炭行業大勢已去是不爭的事
煤電行業脫困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近中期,煤電仍是保障我國能源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主體電源,具有較大優化空間。繼2008年后,2017年五大發電集團煤電業務再現整體虧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發布的《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8》指出,煤電長期經營困難甚至虧損,極大地削弱了煤電清潔發展的能力。
我國煤炭消費主要集中于4個領域,電力、冶金、建材、化工,這些下游行業的境況如何,極大影響著煤炭的后市走向。7月末在大連舉行的2014夏季全國煤炭交易會暨第五屆東北亞煤炭交易會上,主辦方請來宏觀經濟研究專家和電力、鋼鐵、煤化工行業的研究者作專題報告,以便煤炭人通過對宏
在近日舉行的首個百萬噸級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現場調研會上,《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煤制油示范項目均已實現穩定長周期運行。但也面臨著一些難題,比如污水處理投資和運營成本過高,在低油價、高稅負雙壓下出現虧損。 業內專家一致認為,煤制油示范工作應繼續發展和完善,但在低油價的情況下,應嚴格控
2013年,面對復雜困難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石油和化工行業認真貫徹“穩中求進”的基本方針,克服了重重困難,實現預期增長目標。行業運行總體平穩,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產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出口保持增長,市場供需基本穩定。展望2014年,盡管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很突出,一些制約行業經濟
今年煤炭市場繼續惡化,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只有2012年同期的10.5%,企業虧損面達70%以上,剩下的在虧損邊緣。按道理說,傳統的“迎峰度夏”用電高峰會使煤炭需求好些,現在看來也沒有使煤炭價格企穩向好,原因是生產用電接近整體用電的80%,其他非生產用電約占20%(其中居民用電占比大約
2017年,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逐漸顯現: 落后產能繼續被淘汰、優質產能加速釋放、煤價高位運行、行業效益穩步回升、重點地區散煤治理任務完成、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 這一年,無疑是煤炭行業揚帆再起航的重要一年。 去產能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國家發改委 2017年5月12日發布的《關于
2013年,國內能源產業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的要求,展開了全面和大規模的結構調整,一方面用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另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能源生產和使用效率,力圖壓縮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重。但有限的天然氣資源的制約越來越突出,同時超高壓輸電電網在技術和社會等方面建設的困局,也制約了"煤改氣"
在夏季供電與冬季供暖高峰,“煤超瘋”常會如約而至,但今夏煤炭市場跌跌不休,銷路堵塞,在傳統的需求旺季,“煤荒”卻變“煤慌”。而昔日曾將“悍馬”貼上族群標簽的山西煤老板,也或就此走下神壇。 供需失衡 “煤荒”變“煤慌” 2011年夏季,
雖然近期動力煤市場平穩回升,但煤炭經濟總體仍面臨兩大壓力,一是市場下行壓力呈加大趨勢,二是煤炭企業的開采成本、資金壓力等逐漸加大。在此背景下,國家行政性淘汰落后產能措施將加快推進,市場性“大魚吃小魚”的并購或將加快。煤市持續萎縮將改變煤炭行業全行業盈利的非正常局面,迫使煤炭企業步入更加良性發展的
煤炭行業已陷入困境三年多,今年虧損面已經超過八成,且因為產能過剩很嚴重,明年仍舊不樂觀。 目前,相關部門多次強調,要加快對長期虧損、產能過剩嚴重的“僵尸”企業的重組整合或退出。煤炭行業也因此成為重點打擊的行業。 今年以來,煤價已下跌三成,降到不如土豆的價格,坑口噸煤價格甚至賣不過一立方沙子。
由于從二季度開始中央政策不斷加碼微刺激政策,經過一定時間的累積之后,政策效應開始發揮至經濟領域,積極作用正在進一步體現。偏多的宏觀環境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煤焦期市構筑階段性平臺的勇氣,多頭力量也逐步占據主導地位。不過筆者認為目前的經濟走向依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雖說三季度經濟企穩預期較強,但煤焦無法
中投顧問行業分析師表示,華銀電力在技術、綜合利用效率、設備等領域面臨重大挑戰,能否取得預期效果尚需觀察 處于水深火熱中的華銀電力為改變火電發電一直虧損的窘況,可謂是四處出擊。 12月7日,環保部公示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情況,華銀電力的懷化石煤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在列,該
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依托資源做文章也是當地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抓手。然而,在資源稟賦情況類似、可選擇的技術路線有限的情況下,同質化競爭導致的產業生存狀態惡化的勢頭正越來越明顯,一些煤化工業務甚至已經面臨靠煤炭業務轉移支付來維持的困境。當前,西部地區發展煤化工的情緒高漲,但是如果放任這種惡性
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依托資源做文章也是當地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抓手。然而,在資源稟賦情況類似、可選擇的技術路線有限的情況下,同質化競爭導致的產業生存狀態惡化的勢頭正越來越明顯,一些煤化工業務甚至已經面臨靠煤炭業務轉移支付來維持的困境。當前,西部地區發展煤化工的情緒高漲,但是如果放任這種惡性
去產能新政讓煤炭、鋼材多頭受到鼓舞。國務院日前召開會議,確定進一步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的措施,促進企業脫困和產業升級。 伴隨著煤炭鋼鐵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的力度升級,煤炭期貨走勢開始具備底氣。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1月18日以來,焦煤期貨累計漲幅約3.4%,動力煤期貨累計上漲10.35%,截
煤層氣是技術和開發條件最成熟的非常規天然氣品種之一,由于煤層氣和煤炭生產的交叉調控經驗缺乏、技術瓶頸有待突破、新財政補貼懸而未決、地方政策保護性強等因素存在,煤層氣發展曾受到制約。雖然《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等支持性政策相繼出臺,但鼓舞過后仍有憂慮存在。加之油氣與煤炭的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大俠,帶著幾代人的武俠夢,隨風而逝。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武林俠客行走江湖,或為民族大義,或為國恨家仇,或為兒女情長。有人追逐武功絕學,有人追逐武林至尊,有人追逐名利雙收,也有人獨孤求敗,退隱江湖,超然世外……一幕幕大戲在你我腦海回蕩。 CR
業績披露季,鋼鐵企業的成績單一份比一份絕望。在八一鋼鐵交出25億元的預虧公告震驚市場后,這一數字很快被酒鋼宏興和武鋼股份近70億元虧損所刷新,隨著2015年業績的披露,鋼鐵行業的寒冬似乎又寒冷了幾分,而同樣在嚴寒中艱難前行的還有已經步入虧損泥潭的煤炭行業。雖然不少鋼鐵煤炭企業通過出售資產、裁員減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中國光伏產業正處于生死存亡之秋。 9月6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啟動對中國出口的所有光伏組件和部件(包括太陽能電池片、硅片)進行反傾銷調查。9月18日,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法律服務部主任劉慧娟向《財經》記者透露:“原告同時也提交了反補貼的申請,歐盟委員會應該會在10月下旬就反補貼立案調查。”
作為煤炭行業去產能重地河北省,其最大的煤炭集團冀中能源成為這場去產能大戲的主角。 據河北省國資委透露,冀中能源等3家煤企要用3年至5年時間關閉退出所屬煤礦52處,關閉整合地方煤礦62處,共淘汰過剩產能6307萬噸。 與此同時,霧霾頻發的河北省各地區去煤任務也頗為艱巨,煤炭下游鋼鐵、水泥等行業
新常態作為黨中央、國務院的執政新理念,在政策層面和研究領域已達成了高度共識。對新常態的理解,不同決策部門、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提出了一些新觀點和新看法,其中不乏相異或矛盾的研究觀點。筆者在對新常態眾多結構性變化因素深入分析后認為,工業化發展階段、需求結構的變化是決定新常態的本質因素,創新驅動、效率
當前,焦化行業正處于以結構調整為主攻方向的重要時期,也是企業繼續經受磨礪洗禮、強筋壯骨、做優做強的機遇期。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在12月21日召開的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七屆二次會員(理事)大會上,對焦化行業的形勢作出如上判斷!他強調,環境治理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各地的實施方案都是強制
“計劃電”和“市場煤”的博弈已經導致10個省份的火電企業全面虧損,“煤電聯動”機制陷入惡性循環: 在2002年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中,電價改革是中國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任務之一。不過,電力定價并沒有遵循當初設想的市場規律的路徑,而是沿襲了舊有體制下傳統的行政調控手段,在成本定價的路上越走越遠
:截至目前,環保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公布已經收官,一年一度業績大比拼拉開帷幕。 本刊記者選擇了環保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大于50%的A股環保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共計53家(詳見表1)。這里需要強調一點,關于環保行業的分類,各機構尚未有統一結論,上述分類或許有所偏頗,標準設置也有可商榷之
10年前,中國新能源行業逐漸走入公眾視野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甚至在部分地區新能源項目是與地方政績掛鉤的,新能源項目“遍地開花”,行業進入“井噴式”增長期。但在近3~5年,新能源的產能過剩、貿易摩擦、產品結構不合理、利用率低等一系列問題逐漸凸顯,行業整體陷入低迷。 近期,高盛就降低了對新能源
受到“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影響,水泥行業或將繼鋼鐵、煤炭之后迎來轉型陣痛。 產量首現萎縮 利潤大幅度下滑 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建材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水泥行業產量出現了25年來首次萎縮,為23.5億噸,同比下降4.9%;同時,行業經濟效益也出現大
近日備受關注的江西賽維,只是光伏企業深陷資金鏈緊張危局中的一個縮影。統計數據顯示,由于需求無力、價格暴跌,八成光伏上市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業績將下滑。而庫存高企、經營性現金流銳減,再加上投資基金和銀行對光伏熱情的消退,全行業正面臨資金鏈條緊繃甚至斷裂的風險。 “光伏產業發展進入瓶頸期,產品價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中央在新的發展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