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可以被“策反”,讓癌癥之王轉惡為善
一項新的研究證實,通過導入一種叫做E47的蛋白可以誘導胰腺癌細胞回復為正常細胞。E47與特異的DNA序列結合,控制了與生長和分化相關的一些基因。在美國每年有4萬多人死于這一疾病,這項研究為開發出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帶來了希望。研究論文發布在4月18日的《Pancreas》雜志上。 論文的主要作者、桑福德-伯納姆醫學研究所發育、衰老和再生項目客座教授Pamela Itkin-Ansari博士說:“第一次我們證實過表達一種基因可以降低胰腺癌細胞的促腫瘤潛力,將它們重編程為原始的細胞類型。因此,胰腺癌細胞保留了我們希望利用的遺傳記憶。” E47撥回時鐘 這項研究構建出了一種人類胰腺導管腺癌細胞系,其產生的E47比正常水平要高。E47增加使得細胞停滯在G0/G1生長期,退回去分化為一種腺泡細胞表型。 體內研究表明,當將這些重編程癌細胞導入到小鼠體內時,相比于未處理的腺癌細胞它們形成腫瘤的能力顯著下降。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Mo......閱讀全文
人胰腺腺癌細胞(BxPC3)
細胞接收后的處理:1) 收到細胞后,請檢查發貨培養瓶的狀況,若發現培養瓶破損、有液溢出及細胞有污染,請拍照后及時聯系我們。2) 在顯微鏡下確認細胞生長狀態時,hao在低倍鏡(4或5X物鏡)下進行,能準確判斷細胞的傳代密度。看細胞的形態請在10X和20×物鏡下,同時給剛收到的細胞拍照,(10×,20×
胰腺癌細胞可分化為正常細胞
美國桑福德—伯納姆醫學研究所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最近在胰腺癌治療方面取得新進展,可將癌細胞轉變為正常細胞,為胰腺癌患者帶來福音。 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引入E47蛋白質,將E47蛋白質綁定到特定DNA基因序列,進而控制參與生長和分化的基因,以誘導胰腺癌細胞恢復到正常細胞。該研究表明,單基因的
胰腺癌細胞株有哪些
胰腺癌細胞株BxPC3、 Panc-1、PCI-35。臨床特點是整個病程短、病情發展快和迅速惡化。最多見的是上腹部飽脹不適、疼痛。癌如果可以手術,首選手術治療。開腹手術適用于胰頭切除、胰體尾切除、聯合周圍臟器的切除等;放化療、生物免疫治療、中醫藥治療等在治療胰腺癌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揭示胰腺星形細胞促進胰腺癌細胞侵襲的分子機制
正常情況下,胰臟星狀細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可以幫助進行組織修復,但是近日一項來自倫敦王后大學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胰臟星狀細胞有時候也可以幫助胰腺癌細胞的生長,并且可以在大腦和乳腺癌個體中劫持機體的健康細胞,相關研究成果刊登于國際雜志EMBO M
胰腺星狀細胞與胰腺癌細胞之間的通信的新靶標
胰腺導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的預后很差,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診斷效率低和耐藥性強。胰腺星狀細胞(ancreatic stellate cell, PSC)的活化和隨后的致密基質產生是導致這種侵襲性生物學的顯著特征。 胰腺星狀細胞與胰
人胰腺腺癌細胞BxPC3細胞培養步驟
懸浮細胞:計數將要凍存的活細胞。細胞應該處于對數生長期,以大約200~400g離心5分鐘沉淀細胞,使用移液管移去上清到zui小體積,不要攪亂細胞。MCF7細胞 (1×T25培養瓶#密度75%提供技術服務)復蘇細胞以1×107到5×107細胞/ml密度,在包含有血清的冷凍培養基中再次懸浮細胞,或者以0
量子點誘導胰腺癌細胞光動力效應
胰腺癌作為惡性腫瘤預后不良,無論是手術治療還是放療及化療,病人的生存率均不高,目前急需發展新的有效治療策略。光動力治療(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利用光敏劑治療疾病的新方法,當光照激活光敏試劑后,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
科學發現新方法全力擊敗胰腺癌細胞!
胰腺癌是所有癌癥中最致命和具有侵略性的,最常見的是胰腺導管腺癌(PDAC)。不幸的是,除了手術之外,還沒有很多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許多患者來說,這不是一個最佳選擇。 為了更好地從分子水平了解胰腺癌,威克森林浸會醫學中心的科學家與德克薩斯大學 MD 安德森癌癥中心以及中國天津醫科大學綜合醫院合作
Nature子刊:胰腺癌細胞為何能逃脫免疫攻擊?
近日,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使胰腺癌細胞得以逃過免疫系統攻擊的關鍵機制,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Medicine》上。 胰腺癌盡管并不屬于最常見的癌癥,但胰腺癌通常惡性程度較高,預后較差。據統計,胰腺癌的5年存活率不到5%
新發現!新藥物組合可“餓死”胰腺癌細胞
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的新研究發現,通過阻止癌細胞獲得燃料,一種新的藥物組合安全地限制了小鼠胰腺癌的生長。相關論文10月9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癌癥》雜志。 該發現揭示了胰腺癌細胞如何尋找替代燃料來源,以避免饑餓并保持生長。當由血液供應的氧氣、血糖和其他資源變得稀缺,快速生長的胰腺腫瘤密度越
瑞金醫院開啟晚期胰腺癌細胞治療臨床試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792.shtm 胰腺癌在腫瘤領域素有“癌癥之王”的稱號。全世界每年有超過33萬人死于胰腺癌,總體5年生存率約6%。 目前,胰腺癌根治性手術切除仍是延長生存期的主要治療方式,但由于胰腺癌早期癥
雷公藤提取物可殺死胰腺癌細胞
胰腺癌是常見的胰腺腫瘤,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約90%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導管腺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明顯上升。5年生存率
Capan2細胞|-Capan2人胰腺癌細胞-處理方法
培養步驟:1)復蘇細胞:將含有1mL細胞懸液的凍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搖晃解凍,加入5mL培養基混合均勻。在1000RPM條件下離心5分鐘,棄去上清液,補加4-6mL完全培養基后吹勻。然后將所有細胞懸液加入培養瓶中培養過夜(或將細胞懸液加入6cm皿中),培養過夜。第二天換液并檢查細胞密度。2)細胞傳
RAS可以突變激活胰腺癌細胞的巨胞飲作用?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通過劫持從周圍環境吸收營養物的過程來幫助胰腺癌細胞避免挨餓的機制。他們解釋了RAS基因發生的突變不僅促進在90%的胰腺癌患者中觀察到的異常生長,而且還加快為這種生長提供所需的氨基酸和代謝物的過程。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
人胰腺癌細胞培養中如何預防老化呢
防止細胞老化主要還是要做到勤觀察、勤換液、勤傳代、勤保種,特別是傳代,不能等細胞太密了之后傳,一般細胞建議長到70%融合度傳代H;換培養液應該根據自己細胞消耗培養基的情況來確定是否該換。如果感覺時間不好把握的話就多培養幾瓶細胞,在不同的時間換液,后再來比較下,看什么時候換液好,得出自己的結論;選擇正
抗輻射胰腺癌細胞的弱點被日本學家發現
圖:(左)細胞周期:M期前的G2檢查點,表示細胞分裂。(右)MIA PaCa-2細胞在x射線照射后12小時呈自噬陽性(lc3陽性)。相比之下,… 圖片來源:量子和放射科學與技術研究所 在所有已知的不同類型的癌癥中,一種被稱為胰管腺癌(PDAC)的胰腺癌亞型是最具侵襲性和致命的。這種疾病開
ACS-Omega:新型熒光探針或能有效尋找胰腺癌細胞
患者被診斷為胰腺癌時就意味著其存活期不會超過一年,而且有些研究表明,在未來15年里胰腺癌或將成為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外科手術來移除機體的癌變組織,而化療和放療似乎并不會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 為了改善手術中癌癥組織的篩查和手術前癌癥的檢測,來自波特蘭州立大學和俄勒岡健康
胰腺癌大胞飲調控通路,有助于阻止癌細胞生長
由于迫切需要營養物質,生長迅速的胰腺腫瘤通過另一種途徑--大胞飲來尋找"燃料"。科學家們希望阻止這一通常被稱為"細胞飲酒"的過程,可能會導致腫瘤饑餓藥物。然而,首先需要的是基本信息--比如驅動這一過程的不可見的分子信號。圖片來源:Developmental Cell 現在,來自桑福德·伯納姆·
RAS突變可激活胰腺癌細胞的巨胞飲作用?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通過劫持從周圍環境吸收營養物的過程來幫助胰腺癌細胞避免挨餓的機制。他們解釋了RAS基因發生的突變不僅促進在90%的胰腺癌患者中觀察到的異常生長,而且還加快為這種生長提供所需的氨基酸和代謝物的過程。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
新技術抑制KRAS基因突變,成功消除胰腺癌細胞
西班牙馬德里國家腫瘤研究中心(CNIO)生物化學家馬里亞諾·巴巴西德(Mariano Barbacid)近日通過媒體宣布,他的研究團隊已經在小鼠體內“首次消滅”了最常見的胰腺癌細胞。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僅有5%的患者在確診后可存活5年。胰腺癌患者具有
Cancer-Discov:通過干擾細胞的pH微平衡來殺滅胰腺癌細胞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ancer Discover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發現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方法,其或能通過干擾細胞pH的平衡狀態來殺滅胰腺癌細胞,相關研究揭示了剔除離子運輸蛋白來降低細胞pH從而有效抑制胰腺癌細胞生長
新研究揭示腫瘤微環境如何幫助胰腺癌細胞抵抗化療
2016年11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利物浦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了人體中胰腺癌細胞抵抗化療的一種新機制。 胰腺癌是導致癌癥死亡的一種重要癌癥類型,目前的治療方法都不是特別有效。因此進一步理解影響癌癥病人對化療應答情況的分子機制對于設計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是
新研究發現讓胰腺癌缺乏半胱氨酸可殺死癌細胞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以胰腺癌小鼠為研究對象,指出一種正在開發的用于治療罕見腎臟結石病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抵抗胰腺癌的潛力。這種化合物讓腫瘤缺乏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對胰腺癌細胞的存活至關重要。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4月3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
Cell:研究人員建立胰腺癌細胞三維培養模型
胰腺癌是最致命的癌癥之一,在被確診后只有6%的病人能存活5年。今天,冷泉港實驗室(CSHL)和lustgarte基金會共同宣布了一項新研究成果,即在實驗室條件下建立了正常胰腺細胞和胰腺癌細胞生長的模型系統。他們的工作為改變以往的胰腺癌研究方式提供了可能,允許科學家在胰腺癌發展過程中尋找新的藥物靶
Nat-Genet:表觀遺傳變化讓遠端轉移的胰腺癌細胞更易生存
一項多中心研究報告稱,對死于胰腺癌的病人腫瘤樣本進行的全基因組分析表明DNA上發生的表觀遺傳修飾能夠使一些胰腺癌細胞獲得生存優勢,據研究人員介紹,這些優勢能夠讓癌細胞在肝臟和肺這樣血液供應充足的器官繁榮生長。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Genetics上。 癌癥轉移會讓癌癥變得
上海交大王義平等揭示胰腺癌細胞代謝新調控特征
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王義平博士等研究發現,精氨酸甲基化酶CARM1可以對蘋果酸脫氫酶MDH1進行甲基化修飾并降低其活性,進而抑制胰腺癌細胞的谷氨酰胺代謝過程。該研究揭示了腫瘤細胞代謝新的調控特征,對腫瘤代謝調控的臨床應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分子細胞》。 胰腺癌被稱為“癌癥之
腺癌的癌細胞形態特征總結
涂片中腺癌(adenocarcinoma)分為分化較好的和分化差兩種亞型。1.分化較好的腺癌細胞:癌細胞體積較大,呈圓形、卵圓形、成排脫落者可呈不規則的柱狀。胞質豐富略嗜堿染色,。胞質內可見粘液空泡,呈透明的空泡狀,有的空泡很大,核被擠壓在一邊呈半月狀,稱為印戒細胞。有時在胞質內見到圓形細胞圍腺樣結
Cancer-Res:科學家們在胰腺癌中發現了“抑癌細胞”
胰腺癌是傳統抗癌藥物難以治療的一種癌癥。最近,名古屋大學(Nagoya University)的研究者們發現,含有一種名為Meflin的蛋白質的細胞在抑制胰腺癌的惡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小組還表明,可以通過人為增加細胞中這種蛋白質的含量來限制癌癥的發展。這些發現可能有助于開發針對胰腺癌的新療
胰腺癌細胞通過從周圍環境吸收營養而躲避饑餓的機制
近日,美國紐約大學的科研人員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Plasma membrane V-ATPase controls oncogenic RAS-induced macropinocytosis”的文章,發現了胰腺癌細胞通過一個從周圍環境吸收營養的過程來避免饑餓的機制。 RAS(rat
Nature:RAS突變激活胰腺癌細胞的巨胞飲作用,可避免挨餓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通過劫持從周圍環境吸收營養物的過程來幫助胰腺癌細胞避免挨餓的機制。他們解釋了RAS基因發生的突變不僅促進在90%的胰腺癌患者中觀察到的異常生長,而且還加快為這種生長提供所需的氨基酸和代謝物的過程。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