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等發現基于單原子層的新型單光子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與華盛頓大學許曉棟、香港大學姚望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在類石墨烯單原子層半導體材料中發現非經典單光子發射,連接了量子光學和二維材料這兩個重要領域,打開了一條通往新型光量子器件的道路。該工作于5月5日在線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同期的“新聞視角”欄目撰文評論該工作“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自2004年曼徹斯特大學的Geim和Novoselov成功制備石墨烯(即單原子層碳)以來,其美妙的物理內涵和優異的性質引發了對基礎和應用研究的熱潮。然而石墨烯的電子結構中不具備能隙,限制了其在光電器件方面的應用。最近,一類新型的有直接帶隙的類石墨烯材料:單原子層過渡金屬硫化物(如MoS2, WSe2等),由于其獨特的光電性質受到廣泛的關注。然而,此前國際上所有的關于單原子層二維材料的研究都集中于經典光學領域,還未在實驗上觀察到如光子反聚束等量子光學現象。 潘建偉、陸朝陽等領導的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驗發現,......閱讀全文
完美單光子源“助力”量子精密測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德國維爾茲堡大學等科學家合作,在同時具備高純度、高不可分辨、高效率的單光子源器件上觀察到強度壓縮,為基于單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測量奠定了基礎。論文以“編輯推薦”形式近日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美國物理學會Physics網站以“面向完美的單光子源”為
室溫下首次實現電驅動單光子源
高品質的單光子源是實現光量子信息技術的基礎。20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光電學院方偉與化學系金一政、彭笑剛合作,首次實現了室溫下基于膠體量子點的電驅動高純度單光子源,為研發實用化、集成化的單光子源開辟出一條新路。該成果研究論文日前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上。 太陽光、電燈等發出的都是“抱團
研究發現基于單原子層的新型單光子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陸朝陽等與來自華盛頓大學的許曉棟、香港大學的姚望合作,首次在類石墨烯單原子層半導體材料中發現非經典單光子發射器,從而將量子光學和二維材料這兩個重要領域連接起來,打開了一條通往新型光量子器件的道路。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自然—納米技術》雜志。同期“新聞視角”欄目撰文評
單分子單光子發射及其源陣列首次清晰展示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單分子科學團隊的董振超研究小組,通過發展與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相結合的單光子檢測技術和分子光電特性調控手段,首次清晰地展示了空間位置和形貌確定的單個分子在電激勵下的單光子發射行為及其單光子源陣列。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9月18日發表了這項成果。 單光子源
集成在光學電路中的單光子源問世
荷蘭的一個研究小組找到了一種能夠完全集成在光學電路中進行光學量子計算的單光子源。該發現為單光子量子計算的出現鋪平了道路。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納米快報》雜志上。 到目前為止,不少研究團隊已經能用數個光子在小規模上進行光學量子計算,“線性光學量子計算”的可行性已獲充分證明,但單光子量子計算仍
碳納米管有望成量子單光子源
據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官網近日消息,該實驗室研究人員正與法國、德國伙伴合作,探索碳納米管作為量子信息處理所用的單光子發射器的潛能。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學》雜志的新研究將促進基于光學的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的發展。????論文作者之一、該實驗室集成納米技術中心(CINT)科學家斯蒂芬·多倫表示
化工園區VOCs監管利器 單光子電離源質譜儀
隨著化工企業入園工作進程加快,化工園區的VOCs防治工作將是將來VOCs防治工作的主要方向。針對化工園區的VOCs檢測及溯源的需求,單光子電離源飛行時間質譜(SPIMS系列儀器)誕生。該儀器技術采用先進的PDMS膜進樣系統,具備1~500分子質量范圍內的氣體因子全譜分析能力,能夠對VOCs氣體進
類石墨烯材料中發現新型單光子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與華盛頓大學許曉棟、香港大學姚望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在類石墨烯單原子層半導體材料中發現非經典單光子發射器,連接了量子光學和二維材料這兩個重要領域,打開了一條通往新型光量子器件的道路。該工作近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納米技術》上。同期的“新聞視角”欄目撰文
類石墨烯材料中發現新型單光子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與華盛頓大學許曉棟、香港大學姚望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在類石墨烯單原子層半導體材料中發現非經典單光子發射器,連接了量子光學和二維材料這兩個重要領域,打開了一條通往新型光量子器件的道路。該工作近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納米技術》上。同期的“新聞視角”欄目撰文
潘建偉等實現世界最佳單光子源
2月4日,英國《自然》子刊《自然—納米技術》以長文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陸朝陽等人關于量子點脈沖共振熒光確定性高品質單光子源的研究工作。這是我國量子點光學量子調控領域發表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的第一篇論文。 量子點是一種通過分子束外延方法制備的納米晶體,又被稱為“人造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