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環境保護費改稅要求,為促進形成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財政部、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在研究、吸收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關于納稅人。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環境保護法規定,排污費的繳納人為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與排污費有關規定相銜接,征求意見稿規定,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以及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 (二)關于稅額。征求意見稿規定的稅額標準與現行排污費的征收標準基本一致。省級人民政府可以統籌考慮本地區環境承載能力、污染排放現狀和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目標要求,在規定的稅額標準上適當上浮應稅污染物的適用稅額,并報國務院備案。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閱讀全文
今天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將初次審議《環境保護稅法(草案)》。 《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是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修改后的《立法法》對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提出明確要求和作出明確規定之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第一部稅收法律草案。制定環境保護稅法將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現行排污費制度
2018年1月1日,中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法》將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將退出歷史舞臺。圖片來源于網絡 普通居民是否要繳環保稅?各地征收標準是否一樣?“費改稅”會給企業帶來哪些變化?中新網對此進行了梳理解讀。 個人要不要繳環保稅? 《環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環保稅的開征也將成為推動綠色發展進一步深化的重要抓手。而在歷經十年爭論之后,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開征。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3年11月18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
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2009年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及飲用水源地全分析項目監測能力建設招標公告 2010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消息:受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采購人” )的
昨天,記者從揚州市環保局獲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揚州處于“第三檔”,即按稅法規定最低標準的4倍執行。也就是說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4.8元,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5.6元。值得注意的是,市民關心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暫予免征環保稅。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政出臺 明年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并將于201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環保稅,由此成為我國的第十八個稅種。針對環保稅立法的有關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費改稅有什么用 執法剛性增強,倒逼高污染、高能耗企業轉型升級 “環保稅法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后,我國第
環境保護稅法草案29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草案提出在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 根據草案,環保稅的納稅人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稅污染物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對草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的脫貧攻堅、教育脫貧、生態環境保護三個補“短板”的規劃。 會議指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重大戰略,也是人民群眾迫切期盼。會議通過《“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確定了以下任務:一是強化源頭
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施行。實施好這部稅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對于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圖片來源于網絡 開征環保稅,是不是為了地方籌集財政收入?相關準
我國或將有第19個稅種——環境保護稅。《環境保護稅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8月29日首次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草案提出在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要求、《立法法》對“稅收法定”作出明確規定之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首部單行
環境保護稅法草案29日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明確提出為鼓勵企業通過采用先進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50%的,減半征收環境保護稅。 除此項減半征收的優惠外,草案還明確了五項免稅情形: ——為支持農業發展,對農業
科技生活2011年第33期封面 大連不僅僅是享譽世界的旅游城市,也是重化工基地。大連福佳大化位于大連市開發區大孤山新港石化產業園區,運營著號稱目前國內單系列規模最大的70萬噸PX芳烴項目。據稱,此項目年產值約260億元,可納稅20億元左右。它不僅延伸了大連從煉油到PX,到PTA,再到
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舉行2018年第一季度稅收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解讀環境保護稅等政策內容。發布會上,據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副司長孫群介紹,稅務部門圍繞環保稅首個征期分三個階段細化了15項重點工作任務,目前第一階段任務已經完成,正抓緊做好納稅人基礎信息采集等工作。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為我國第一部推
這場“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改革承載著幾代環保人的希望 起 中國探索建立排污許可制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1988年,國家環保局制定了《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并下達了排污許可證試點工作通知。1989年,國家環保局又下發了《排放大氣污染物許可證制度試點工作方案》,分兩批組織2
于今年1月1日開征的環保稅將在將在4月1日至15日迎來首個征期。 目前,地方環保、稅務部門完成了33萬戶原排污費繳費單位的檔案資料交接工作,地方稅務部門根據移交的檔案資料,對納稅人信息進行比對、核實,建立稅源基礎數據庫,針對企業的培訓工作也在進行。 環保稅的目的在于“環保”不在“稅” “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個申報期從4月1日開始。9日,福建省地方稅務局總會計師曾鐘滔圍繞環保稅征稅對象、稅收減免、征收管理等相關話題接受新華網專訪。圖片來源于網絡 曾鐘滔介紹,此次“環境保護費改稅”以原排污費征收制度為基礎,實行平移,即根據排
上周,一則關于環境稅的消息引發多方關注。據報道,環境稅征收方案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三部門通過,已上報至國務院,政策方案最快明年出臺。《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得知,該方案確已上報國務院,但是離出臺尚有時日。據知情人士透露,碳稅方案已上交全國人大,會在環境稅之前通過人大批準。 環境
編者按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外征求意見以來,在業內引起了很大反響。針對標準的定位、發展趨勢、細化指標的設定等,業內進行了熱烈探討。 原中國環科院副院長夏青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中提出了混淆排放標準和地表水水質標準的做法要不得;除了國家排放標準,還須有地方標準、規劃和項目環評、治污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表示,4月1日環境保護稅將迎來首個征期,目前各地稅務機關已根據環保部門移交的污染源基本信息和排污費歷史數據,識別認定環保稅納稅人26萬多戶,正抓緊做好納稅人基礎信息采集等工作。圖片來源于網絡 開征環境保護稅作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受到各方
環保新常態下,一些地方企業正陷入發展的尷尬境地。 今年8月,環保部發布上半年環境監管執法“成績單”,責令停產15839家,關停取締9325家,罰款23227家。打擊環境違法的力度空前。一些曾經的納稅大戶、招商引資的“香餑餑”、政府扶植的對象,因環境問題,一些企業被推到了“懸崖邊”。 企業的前
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開始施行,并同步實施《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標志著我國環保稅正式開征。如今,已過去一個月有余,按季申報繳納,4月環保稅將迎來首個征期。圖片來源于網絡 原由環保部門核定的排污費,轉為由稅務部門依法強制征收的環保稅,執法剛性將進一步增強。作為我國
12月20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分組審議環境保護稅法(草案)二次審議稿(以下簡稱草案二次審議稿),常委會組成人員和部分人大代表對草案二次審議稿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建議。 征收范圍夠不夠? 環境保護稅征收范圍偏窄 羅亮權委員認為,環境保護稅的構成要素仍然存在不足,環境保護稅的征
環境保護部近日向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等14個部門印送了《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7年版)》(簡稱綜合名錄),同時向社會全文公開。 根據國務院部署,自2007年以來,環境保護部持續開展綜合名錄編制工作。此次發布的綜合名錄包含兩部分:一是“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簡稱“雙高”
分析測試百科網02月22日訊 環境保護部近日向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等14個部門印送了《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7年版)》(簡稱綜合名錄),同時向社會全文公開。 根據國務院部署,自2007年以來,環境保護部持續開展綜合名錄編制工作。此次發布的綜合名錄包含兩部分:一是“高污染、
霧霾大面積集中爆發是大自然發出的警告,昭示我們發展需要轉型、增長需要升級。系列治霾重拳之下,2014的中國能否沖出十面“霾”伏? 2013年,中國遭遇史上最嚴重霧霾天氣。 12月25日,圣誕節,記者統計中央氣象局發布的信息顯示,當天山東、河北、安徽等省份發布省級霧霾預警,地級市發布預警的多達
伴隨2018年的鐘聲,首個瞄準環保的新稅種正式搭上了新年的環保列車。面對“排污收費”到“環保征稅”的改變,企業需要了解以下幾個方面。圖片來源于網絡 誰污染誰繳稅 針對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固體廢棄物以及噪聲污染物等類別,環保稅規定了各自的稅額,征收對象是所有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
新的環保稅的到來,也意味著我們的環保將上升到一個新階段,從排污費到環保稅的制度變革,政府都不負人民群眾的期待。那么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事宜吧。 2018年1月1日起,我國環境保護稅取代實行近40年之久的排污費制度,開始承擔“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使
破解污染圍城,并非僅僅是遏制污染,更為重要的是,如何通過政策規制引導企業,在算經濟賬時候也能夠選擇清潔生產。也就是說,發揮環保稅作為稅收的“杠桿”調節作用。 曾歷經九年醞釀、兩次審議及多次修改的《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征收范圍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圖片
1月1日起,天津市開始征收環境保護稅,全市應稅大氣污染物具體適用稅額為每污染當量10元;應稅水污染物具體適用稅額為每污染當量12元;應稅固體廢物和噪聲適用稅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的相關規定執行。所征環境保護稅收全部歸地方收入,以促進全市保護和改善環境和增加環境保護投入。圖片來源于網
月1日,上海浦東新區辦稅大廳開出首張環保稅稅票,意味著我國費稅制度轉換靴子落地,環保稅正式開征。如今,全國各省市紛紛開出環保稅稅票,鞭策相關企業節能減排,也給環境保護工作帶來新期待。圖片來源于網絡 4月1日,環保稅迎來首征期,全國各地稅務部門核心征管系統、網報系統均已部署上線,各地稅務機關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