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蔬菜上有哪些農藥殘留,農民種地要打的農藥是不是‘歪貨’,只需40分鐘,就輕松定性定量檢測出來。”6月25日,在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實驗室公眾開放日上,省農藥檢定所首次向公眾敞開大門,多位消費者見證了農產品從送樣到檢測再到出具報告全流程。 我省已明確,到2020年全省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40%以上,農藥利用率40%以上,農藥使用量減少1%以上,實現負增長。為此,我省嚴格監管高毒農藥,去年全省高毒農藥登記繼續保持零增長,103個市縣以政府名義發布禁限用公告,60余個市縣開展定點經營或專柜銷售,73個市縣開展了農藥經營備案或售前標簽檢查。同時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累計建立綠色防控示范區2000萬畝,畝均減少化學農藥用量0.25公斤,累計減少用量5000噸以上。 據介紹,我省近年來通過加強例行檢測、專項檢測、市縣兩級抽檢、生產主體自律性檢測及鄉鎮村檢測等環節,開展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規范農產品產地準出,省本級農......閱讀全文
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檢測體系、認證體系 1、標準體系: 以農業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為基礎,運用簡化、統一、協調、選優的原理,把先進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標準,相關的標準按照內在聯系,形成標準體系。我國的農產品標準,從無到有,目前已形成了產品、生產技術規程、檢驗測試等一系列標
目前我國使用的各種農藥多達幾百種,常用農藥至少也有幾十種,一些農藥還有多種異構體。中藥材種類繁多,本身成分復雜,農藥品種也復雜,農藥殘留量極低,藥材中農藥的分離和檢測有一定難度。中藥中農藥殘留分析是一門綜合性很強,涉及面很廣的分析學科。農藥殘留分析一般包括生化分析和理化分析法。生化分析法包括酶抑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世界各國對食品質量安全越來越重視。近年來我國因為農藥殘留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農藥殘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食品質量提高,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食品安全檢測中,農藥殘留量已經成為重要的檢測指標,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和標準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撐。形
分析國家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公告發現,蔬菜農藥殘留問題嚴重,但超標頻率較高的總是毒死蜱、腐霉利、克百威等10余種。參照畜禽產品中獸藥殘留的監控檢測經驗,膠體金法用于蔬菜農殘的現場快速檢測,將有效彌補酶抑制法和儀器分析法的各自弊端,提高農產品監管效率。農殘檢測,有新招了 農藥殘留檢測是食品安全監
現在的蔬菜水果等農作物基本上都會使用農藥來提高產量,減少蟲災等,雖然在食用的過程中會進行處理,但是還會有農藥殘留,農藥殘留的食物會導致人、畜急性中毒事故,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農副產品,雖然不會導致急性中毒,但可能引起人和動物的慢性中毒,導致疾病的發生,誘發癌癥,甚至影響到下一代。所以說農藥殘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由于長期不合理、超劑量使用化學農藥,使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量越來越高,影響了農產品的出口和人民的健康,也破壞了農業生態環境。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除了控制農藥種類和用量外,農藥殘留檢測則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1 酶抑制檢測法 酶抑制檢測法用于檢測蔬菜和水果中的有
1 前言 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是果蔬種植中最常用的殺蟲劑。此類農藥的毒理機制為抑制人和動物體內膽堿酯酶的生理活性,使神經傳導受阻,致使人和動物神經麻痹乃至死亡。 除了使用農藥殘留速測儀外采用酶抑制率法檢測農藥殘留是目前我國控制農殘超標的果蔬流入市場的最常用的快速檢測方法。在這個技術中,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農產品滿足了人們的日常飲食,其質量安全直接關系著人體的健康。就健康調查而言,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影響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人們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正在不斷的上漲。在生產實踐中發現,農藥殘留是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殘留物不僅降低了農
編者按:食品安全最優先考慮的是食品中農藥殘留量,這是歐盟和美國的共識。他們每年在全國范圍內采樣上萬食品,監測幾乎所有農藥。 本文主要介紹歐美食品安全的“監管”中的“監”,而“管”涉及法律文件,不在本文介紹之列。此外,微生物病原污染屬于食品安全的檢疫范疇,不在本文介紹之列。 農藥包括殺蟲劑、殺
目前,農藥殘留量檢測的技術主要有色譜檢測技術生化檢測技術和光譜檢測技術,其中,光譜檢測技術具有操作方便非破壞高效率高精度等特點,受到廣大研究者的青睞 常用的光譜檢測技術有紅外光譜技術拉曼光譜技術高光譜圖像技術熒光光譜技術等。果 蔬表面的農藥殘留問題不僅會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影響經濟效益
為統一規范農藥殘留檢測方法標準制修訂工作,我部組織制定了《農藥殘留檢測方法國家標準編制指南》,經第一屆國家農藥殘留標準審評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公布施行。 農 業 部 2016年4月11日 農藥殘留檢測方法國家標準編制指南 一、概述 為保證農藥殘留檢測方法標準的科學性、
安捷倫針提出了針對GB?2763農殘檢測的最新解決方案,解決方案通過一次簡單的QuEChERS 樣品前處理,分別在GC/MS/MS和LC/MS/MS各進一針樣品,可在一天內實現篩查和確證GB。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為了落實這一戰略,不僅需要全方位地覆蓋《GB 2
摘要: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水平不僅依賴于檢測儀器設備,同時決定于樣品處理水平,樣品處理在農藥殘留檢測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樣品處理技術1.食品中農藥殘留提取方法食品農藥殘留檢測中,根據樣
農藥殘留關系著食品安全,是重要的食品檢測的項目,現階段食品中農殘的檢測方法多種多樣,除了最常用的色譜質譜聯用外,還有波譜、毛細管電泳、免疫分析和酶抑制法等多種檢測技術。 農藥殘留(Pesticide residues), 是農藥使用后一個時期內沒有被分解而殘留于生物體、收獲物、土壤、水體、大氣中
1 薄層色譜法(TLC)不需要特殊設備,方法簡單、快速、直觀,可同時分析多個樣品,但靈敏度較低,常與其他技術聯用。高效薄層色譜法(HPTLC)是更為靈敏的定量薄層分析技術,與其它檢測器聯用使TLC的應用前景大為提高。2 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具有分離速度快、檢測效率高、重復性好的特點,主要分離檢
十年磨一劍。龐國芳院士與助手一起討論技術問題 龐國芳院士帶領一個團隊,孜孜不倦地潛心研究,突破了農殘檢測在信息化時代的三大挑戰,使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檢測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兢兢業業地做了4萬批次的農殘篩查,摸清了我國“菜籃子”中的農藥殘留家底,為相關部門的決策和監管提供了有效的科學依據。這種踏
摘要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隨著近年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無營養乳粉、染色饅頭、墨汁粉條、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防腐劑等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當前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因此,對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探討,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文章簡單闡述了食品安全問題;并基于當前嚴竣的安全形勢,探討了食
結合當前我國對果蔬農藥檢驗要求的標準,收集了很多關于農藥殘留的文獻和資料,最終決定采用氣質聯用的檢測方法,建立了對果蔬中殘留農藥篩選和鑒定的方法,本方法在篩選時,通過兩個特征離子對農藥進行篩選和定性,當檢測結果為陽性時,根據相關標準要提高特征離子數,通過離子時間的豐度進行對比,對樣品做進一步確證
海南豇豆事件帶給產業的影響,并沒有完全褪去。“豇豆不能賣,少找麻煩。”近日,南方農村報記者走訪廣州江南果蔬批發市場,難覓其蹤跡,俊來蔬菜檔口老板甩下一句話就忙著批發海南辣椒、茄瓜。 即使海南承諾決不讓問題豇豆出島,仍難提振市場信心,該事件讓消費者開始不信任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為何豇豆在合肥、杭州
【導語】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龐國芳團隊利用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和氣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研究,開發了世界常用1200多種農藥和化學污染物的一級精確質量數據庫、二級碎片離子譜圖庫,建立農藥殘留偵測結果數據庫,實現了農藥殘留監測技術信息化、監測大數據處理智能化
2019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三部門聯合發布了包括GB 2763-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在內的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并將于2020年2月15日正式實施。 基本情況 標準規定了食品中2,4-滴等483種農藥7107項最大殘留限量。 標準代
實驗方法原理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通常具有以下通式。見圖2-4。其中,與酯基對應的羥基化合物R1OH往往是弱酸性,R2是甲基,R3是氫或者是一個易于被化學或生物方法斷裂的基團。對于氨基甲酸酯整體而言,結構上的變化主要在酯基上,一般要求酯基的對應羥基化合物具有弱酸性,如烯醇、酚、羥肟等;結構的另一個可變
實驗方法原理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通常具有以下通式。見圖2-4。其中,與酯基對應的羥基化合物R1OH往往是弱酸性,R2是甲基,R3是氫或者是一個易于被化學或生物方法斷裂的基團。對于氨基甲酸酯整體而言,結構上的變化主要在酯基上,一般要求酯基的對應羥基化合物具有弱酸性,如烯醇、酚、羥肟等;結構的另一個可變部
氨基甲酸酯殺蟲劑的殘留分析 實驗方法原理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通常具有以下通式。見圖2-4。
由于中藥材的種植者缺乏合理使用農藥的知識,同時,農藥市場充斥著很多假冒偽劣產品, 種植者長期使用高毒及高殘留農藥,上述諸多原因造成了許多高毒及高殘留農藥在中藥材中的殘留,這嚴重制約了我國中藥材走向國際草藥市場。然而,令人感到鼓 舞的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02年3月18日頒布并于6月1日施行的5中
安捷倫針提出了針對GB?2763農殘檢測的最新解決方案,解決方案通過一次簡單的QuEChERS 樣品前處理,分別在GC/MS/MS和LC/MS/MS各進一針樣品,可在一天內實現篩查和確證GB。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為了落實這一戰略,不僅需要全方位地覆蓋《GB 2
食品、農產品安全已經成為中國最為關注的焦點話題,農藥殘留超標、微生物及毒素污染、重金屬污染、非法食品添加劑等等,都在嚴重挑戰著中國的食品安全檢測。此外,作為食品、農產品出口貿易大國,我國頻繁遭遇貿易性技術壁壘,屢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從檢測技術的角度對我國相對薄弱的樣品制備、農殘多殘留檢測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新型農藥的生產、農村大面積土地承包和大型蔬菜生產基地的興起,給蔬菜種植注入了新的元素,蔬菜的農藥殘留及其衛生安全問題成為群眾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了解某市蔬菜生產中農藥使用及市售蔬菜農藥殘留狀況,筆者于 2010 年 3 月對某市蔬菜種植基地進行了問卷調查,并抽樣進行實驗
12月9日,農業部種植業司在北京召開農藥安全性檢測與評價項目2010年度工作總結會,總結交流2010年農藥安全性檢測與評價項目工作,研究和部署2011年項目工作任務,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魏啟文主持會議并講話,農業部種植業司農藥處副處長劉亞萍參加會議并做總結。 會議交流了2010年農藥安全
1 前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視線已從“吃得飽”轉移到“吃的安全、吃的放心”,對食品安全注重的程度日益提高。其中食品中農藥殘留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為了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我國農藥殘留強制性標準GB2763-2005《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對農藥殘留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農藥是現代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