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策應和組織實施研究所改革,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以下簡稱“亞熱帶所”)建設和培育自己的特色,近幾年來,將喀斯特生態、農業面源污染、畜禽健康養殖等作為著力培育和推進的方向,科技創新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亞熱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長吳金水說:“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朝建設中科院特色研究所努力,我們應有的‘特色’是什么?無論喀斯特生態、農業面源污染還是畜禽健康養殖等,都是呈現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 常年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吳金水的皮膚曬得黝黑發亮——他稱這是他的“本色”,他和亞熱帶所里的男女老少一樣,正是靠這種和我國亞熱帶地區群眾打成一片的“本色”,才使亞熱帶所形成了今天自己的科研“特色”。 1 真金白銀的生態補償 喀斯特石漠化地區傳統以種植玉米為主,雖然解決了農民溫飽問題,但也是喀斯特地區水土流失的重要根源。地表碳酸鹽巖石風化之后僅有5%殘存形成土壤。堅守亞熱帶所“喀斯特團隊”長達20余年的王克林分析說:“要形成......閱讀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為做好2020年度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科研立項工作,更好地為本市環境管理和綜合決策提供科技支撐,根據《上海市環境保護局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現征集2020年度科研項目。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圍 本次征集的項目分為:長三角區域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規劃管理與監管執法,
“藍色國土”是當前世界沿海國家著力拓展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隨著耕地減少和人地矛盾的不斷突出,我國所轄的300萬平方公里海域已成為中華民族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領地——沿海地區以13%的陸地國土面積承載了40%多的人口,創造了60%以上的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海洋特別是近海生態系統已成為
七、發展先進高效生物技術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搶抓生物技術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超前部署和創新引領,以生物技術創新帶動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我國從生物技術大國到生物技術強國的轉變。重點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術、新型生物醫藥、綠色生物制造技術、先進生物醫用材料、生物資源利用
中國科學院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對中國各主要生態系統和環境狀況進行了長期、全面的監測和研究,對生態學發展的意義舉足輕重,并為改善我國生態系統管理狀況、保證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技術支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曾是中國科學院主管CERN
2016年度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重點問題研究公開選聘承擔單位公告 為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的編制與實施,環境保護部將開展2016年度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重點問題研究,針對部分重點問題公開選聘承擔單位。現誠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或事業單位單獨或聯合申報。課題
■聚 焦 淮河下游河網水體以淮河入海水道為主干,西起洪澤湖,東至黃海,北臨廢黃河南岸,南至蘇北灌溉總渠北岸,全長約160公里的區域,流域面積64600平方千米,地跨江蘇省淮安和鹽城兩市。2010年以來,隨著蘇南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治污力度的不斷加強,大量排污企業向蘇北轉移,造成該區域內水環境污染日
微塑料廣泛存在于水環境中,被稱為“水中PM2.5”,近年來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科研人員調研發現,我國內陸水體普遍存在微塑料污染。專家認為,微塑料作為環境中的一類新型污染物,國家有關部門亟待加強對微塑料的管控和檢測,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加大相關政策法規執行力度,多措并舉緩解我國淡水
吳豐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環境保護湖泊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湖泊污染基礎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大水專項健康預警主題“流域水環境風險評估與預警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負責人 突發環境事件近年來在各地高發,關系群眾健
微塑料廣泛存在于水環境中,被稱為“水中PM2.5”,近年來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科研人員調研發現,我國內陸水體普遍存在微塑料污染。專家認為,微塑料作為環境中的一類新型污染物,國家有關部門亟待加強對微塑料的管控和檢測,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加大相關政策法規執行力度,多措并舉緩解我國淡水環境微塑料污染。圖片來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 正在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聚焦依法治國,環保法律法規的落實則需要出臺和細化環境標準、技術規范等。 一段時期以來,一些地方在推進監測能力建設和完善環境標準、技術規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
目前,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問: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中國環境報: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
2019年12月16日,不到半月就將進入2020年之際,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委員長會議在北京舉行,并且建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包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在內的多項草案和議案。 這樣意味著,修訂后的固廢法有望在預期的“2019年”正式出臺。 那么來回顧
在新世紀之初,由于全球人增地減、資源匱乏,人類對環境的依賴性愈來愈強烈。隨著人類的生活要求和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大量人工合成的并難以被天然微生物迅速降解轉化的污染性化合物進入到自然環境中,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發展的土壤污染區,污染還導致資源環境中生物重組,使物種的分布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9月17日,農產品中混合污染物風險評估技術研討會在濟南召開。其中來自山東農科院質標所的陳子雷研究員、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的孫言春副研究員、來自中國農科院質標所陳晨博士、郭東梅博士以
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部近日聯合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針對《規劃綱要》的編制和實施,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問:如何評價過去5年我國環保科技的進展和成效? 答:“十二五”期間,國家繼續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
2015年8月6日-7日,2015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在深圳金茂園大酒店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會議緊緊圍繞國家環保中心工作和環境科技前沿,組織國內外的環保專家、學者和科技工作者進行交流研討,旨在推動我國環境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學科建設和環保事業的發展。會議設主會
2019年6月。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25日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草案說明時介紹,現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是1995年制定的,2004年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別對特定條款進行了修正。
在新世紀之初,由于全球人增地減、資源匱乏,人類對環境的依賴性愈來愈強烈.隨著人類的生活要求和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大量人工合成的并難以被天然微生物迅速降解轉化的污染性化合物進入到自然環境中,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發展的土壤污染區,污染還導致資源環境中生物重組,使物種的分布與多度均發生深刻
常熟站大門 農田施藥歷史上,常熟以“年年豐收年年熟”而得名,稻米產業是常熟的特色產業。30多年來,常熟有一座致力于高產水稻土研究的觀測站——常熟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常熟站),該站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簡稱土壤所)。日前,常熟站站長顏曉元在接受《中
課題技術路線圖大麻哈魚增殖放流 流域面積55.68萬平方公里,河長和水資源量居全國第三。松花江,一條孕育了兩岸青山綠水的水系,一條庇護了沿江兩岸生靈繁衍生息的母親河。隨著流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松花江流域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作為全國七大流域之一的松花江流域,重化工業多,歷史欠賬多,治理難度大,污染排放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已經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土壤環境質量在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文如下: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作為我國第二大經濟省和長江經濟帶的節點區域,江蘇省的經濟發展,促進了長江經濟帶的繁榮。 不過,蓬勃的經濟,密集的人口,也為生態環境帶來沉重的負擔。 為了讓江蘇省乃至全國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上實現“雙豐收”,中科院的科學家們攜手共進,用科技力量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土壤修復:基礎、應用、示范
為有效支撐全省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先行區,青海省科技廳“十二五”期間按照 “生態保護、綠色發展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結合”的戰略部署,圍繞三江源區、青海湖流域、祁連山地區、柴達木地區、湟水河流域五大區域,建立了生態畜牧業生產基地、退化生態系統修復和移民安置區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等,為促進退化生態系統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貴州省政府發布《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環境保護攻堅行動工作方案(2016—2017年)的通知》(黔府辦函〔2016〕17號),就貴州省2016年環境保護相關工作作了部署。 “通知”顯示,貴州省將在2016年完成全省平板玻璃行業脫硫脫硝設施建設工程。 在土壤污染防
《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2019年5月14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保護和改善水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
日前,中國人大網公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同時發布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說明。詳情如下: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說明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