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安布爾?拉德 (Amber Rudd): 【高端訪談】中英能源合作新的窗口正在打開 核電有望成為贏家 在未來數年內,英國將會致力于推動新核反應堆的建設,我們相信中國將會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布爾?拉德 2015年5月,英國首相卡梅倫成功連任,保守黨迎來了自1997年以來首次單獨組閣。5月11日,安布爾?拉德受卡梅倫任命接替愛德華?戴維,成為英國新一任能源和氣候變化大臣。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成立于2008年,是英國政府中專門負責能源與氣候變化問題的部門。作為履新不久的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安布爾?拉德是英國該部門的首位女性領導,也是該部門的首位保守黨領導者。 7月31日,在抵達中國的第二天,在與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等密集的會面后,這位英國能源領域的領導者在英國大使官......閱讀全文
17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了中英總理年度會晤。中英雙方就有關合作發表了聯合聲明。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瀏覽聯合聲明發現,其中,中英雙方將在核電等領域展開合作。英方表示,歡迎中國企業繼續投資英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領域,尤其是核電、高鐵、海上風電和光伏項目。 記者注意到,這
此次中國投資60億英鎊建設HPC項目,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對英國作出的最大投資。 法國電力集團(EDF)宣布中法將合建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HPC項目),其中中方投資60億英鎊(約合588億元人民幣),持股33%。新華社21日晚消息稱,中廣核與法電集團就修建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站達成戰略投資協議。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不斷上漲的國際油價正在對世界經濟產生深刻影響,應用現代物探技術探明更多的高產優質油氣田,已成為許多國家確保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中英兩國今年6月正式宣布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物探重點實驗室國際部(愛丁堡),旨在通過研發和推廣新的物探技術,為在全球探明更多的石油儲量作出新貢獻。 中英合作
中英兩國都擁有支持核能的政策、有利的公眾輿論和新建核電的強大經濟驅動力,中國投資者參與英國的新建項目可能正基于此。 目前,世界在建反應堆共70臺,僅中國就占30臺。毋庸置疑,中國的核電計劃將對世界未來核電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參見2013年4月《國際核工程》雜志8-9頁“中國當前的核電發展恢復
3月11日的大地震重創日本部分研究設施,圖為日本質子加速器研究園區(J-PARC)。 今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9級大地震,并引發海嘯和福島核電站輻射泄漏事故,世界為之震驚。人們再次質疑:核能安全嗎?這次核事件對世界核能前景有何影響?處于震中的仙臺地區駐有日本重要的大學
因政治因素停擺的英國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成為各方焦點。英國工會領袖們28日呼吁政府“停止折騰”,盡快啟動項目,保證能源供應安全。 這個180億英鎊的項目不僅關乎英國經濟發展、就業機會,更是去年中英領導人共謀兩國黃金時代的合作成果之一。由于規模大且影響深遠,這一項目尤其受到英國民眾關注。 時任英
9月9日,“共道未來”2010年會議在京召開。“共道未來”會議是一系列旨在解決國際關鍵問題的全球峰會,今年是第二次召開。來自20多個國家的400余名頂尖科學家、商界領袖、決策者和有影響力的思想家聚集一堂,共同商討解決目前能源需求以及未來能源問題的新途徑。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
這些天,北京的小伙伴們又上演了新一屆的“朋友圈杯霧霾‘段子’大賽”—— “在朋友圈爆照,哪里爆得過霧霾?霧霾不僅爆照率高,它的爆表率也不低。” “根據達爾文進化論,隨著大氣污染的加劇,未來的人類進化最快的部位是……鼻毛。” “空氣太差會不會影響下一代的長相?答案是會的,原因是很多人相親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通過精密測量提供洞察力的專家Spectris plc(SXS:LSE)思百吉宣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十二個月的全年業績。2019年銷售收入16.32億英鎊,毛利率56%,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3.5%,法定的營運利潤為8430萬英鎊,營運利潤率為5.2%。凈利潤為2.34
盡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質疑,但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勢頭不可阻擋。 基因測試新技術 新概念造影劑“納米MRI燈” 巴西轉基因大豆 記錄DNA數據 具隱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擬效果圖) 耐水性超薄太陽能電池 美 國 基因編輯技術火熱 干細胞研究獲突破 美科學家開展了該國首個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
周三,日本政府突然轉變態度,并未正式采納上周剛剛宣布的重大目標,即在2040年以前逐步退出核能發電。該計劃在上周宣布后,遭到了商業團體及地方經濟依賴核電站的社區的強烈反對。 日本首相野田
在節能環保 清潔能源及新材料領域,美國有技術,中國有市場,優勢互補非常明顯,中美最有可能獲得突破性合作,是受益中美第二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最為清晰的三大產業。《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對這三大產業上市公司仔細分析,從中挖掘弱市中的“生機”。 優勢互補 節能環保技術合作迎突破 中美好像“
繼南北車開始合并之后,與高鐵同屬“出海”重點領域的核電也將誕生新的“巨無霸”。 進入2015年,我國核電領域動作不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1月29日)從多個渠道獲悉,今年1月初,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下簡稱國家核電)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以下簡稱中電投)的合并事宜獲得了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1
去年10月份以來,我國華北、東北、華南等地區先后被濃重的霧霾籠罩。而就在此前兩周,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再次明確了“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核電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為防治大氣污染作出貢獻?中國核電是否已經具備了安全高效發展的能力?帶著這些疑問,筆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
當歐洲一些國家正在拋棄核電的時候,英國卻做出了一個與之截然相反的選擇:英國政府計劃再建50座新的核電站,這一數字是之前討論數量的十倍。 未來給英國提供80%的電量 英國媒體稱,隸屬能源和氣候變化部門之一的下屬機構在提交相關文件時泄露了這一龐大的數字。英國目前的計劃是建立12個核反應堆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中美雙方12日在北京發布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美國首次提出到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較2005年整體下降26%-28%,刷新美國之前承諾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17%。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中國碳排放有望達到峰值,并將于2030年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國內市場主要思路是控煤炭穩油氣增風光,電力和油氣領域將是體改和價改主戰場 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臨近,“十三五”能源戰略路線圖逐漸明晰。《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之下,中國能源對內發展重點從規模擴張保供轉向系統優化,主要思路是控煤炭穩油氣增風光,同時能源價格和體制改革全面提速,電力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化學會理事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 姚建年 改革開放30年來,與國內各行各業一樣,我國的化學科學研究獲得了全方位發展,步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無論在基礎、應用基礎研究還是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化
近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科技日報等中國駐英媒體的聯合采訪,就中英關系、中英科技合作等回答記者提問。 2013年,中英關系在經歷一波三折后,英國首相卡梅倫于年底成功訪華,標志著兩國關系重回正軌。對過去一年中英關系的發展情況,劉曉明用“低開高走”四個字來形容。他說,大浪
2017年12月6日,中國科學技術部與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在英國皇家學會共同舉辦“中英科技創新合作:共塑黃金時代”論壇。 該活動是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五次會議的重要活動之一。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與英國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英國大學、科學、研究與創新國務大臣
饒毅的演講尖銳、誠懇魯白的發言引人深思 講座吸引了近300名海歸人士、科研工作者、高校師生以及關注科研改革的普通市民出席,“提問環節”氣氛熱烈。 6月2日下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做客第54期文匯講堂,主講《海歸能推動中國科研改革嗎?》,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部副總裁魯白受邀出
199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式生效,標志著世界各國對控制和減少CO2排放的議題達成了一項劃時代的共識,并愿意共同努力付諸于行動。2005和2015年《京都協定書》和《巴黎協定》又先后正式生效,表明人類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趨勢和風險,加緊了全球CO2減排的目標和進度。世界各國各行各業都
2014年,中國科學界的第一件大事,是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頒獎。因為有“國際首創”的硬指標,2000年以來的14年中,該獎項僅僅頒出5次,可謂是中國含金量最高的科技大獎。這次獲獎的“鐵基超導”,也不可避免地被人們用放大鏡審視,贊賞者說有諾獎資格,批評者則指出,日本科學家早就提出了思路,
英國當前正在積極推動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能源和電力市場改革,愛德華·戴維是這場改革的掌舵者。然而轉型并非易事,在本土發力的同時,英國急需來自國際上的合力。英國《金融時報》直言,戴維此次訪華是英國政府為能源市場全面改革尋找投資伙伴的真正企圖。 9月27日,帶著中英兩國能源合作的熱點問題,《中國
時值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五次會議在倫敦召開之際,在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英國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見證下,中國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與英國科學國務大臣喬·約翰遜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簽署了兩部間《科技創新合作備忘錄》,發布了中英科技創新合作戰略。這是首個中國與其他國家聯合制定的雙邊科技
物理與材料學領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張余洋、丁洪及高鴻鈞共同通訊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新中國即將迎來六十華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中國經濟走向,新華社經濟分析師們經過廣泛深入的調研,對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新能源對中國汽車業的影響、未來中國能源消費格局、未來中國銀行業發展趨勢、中國紡織業的前景、文化創意產業的興盛、網絡生活的新階段、糧食供求的平衡、資本市場的深化和城鎮化發展
中核集團20日透露,中核集團與英簽署聯合聲明成立研究與創新中心。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當地時間10月19日,中核集團副總經理俞培根率團在倫敦參加第四屆中英年度能源對話會。此次對話會由中國國家能源局和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共同主辦,在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和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