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化療后刺激了腫瘤復發?
八月十二日,在美國癌癥研究學會出版的著名期刊《Cancer Research》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稱,給患者施用一種可阻止部分免疫系統加大力度的藥物,可能阻止一些患者的癌癥復發。 在英國癌癥研究所的資助下,來自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化療的腫瘤殺傷作用,可能致使治療腫瘤中一群傷口愈合的白血細胞聚集在血管周圍。這些細胞——稱為M2巨噬細胞,可修復組織損傷并構建新的血管,這個過程,有時有助于治療后的腫瘤復發。 但是,用一種阻止這些修復細胞起作用的藥物,來治療小鼠,研究人員顯著降低了化療后腫瘤復發的速度。 這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謝菲爾德大學腫瘤系的Claire Lewis教授說:“科學家們已經知道,當免疫系統對組織損傷作出反應時,人體驅動自身愈合的力量,有時會適得其反。我們的研究表明,用化療法治療腫瘤,可以刺激這部分的免疫系統,然后,這有助于腫瘤再生長。 “但是,將化療藥物與關閉這部分人體修復系統的藥物相結合,減緩了化......閱讀全文
新藥在化療前“軟化”腫瘤,可使癌癥存活率翻倍
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藥物可以在化療之前“軟化腫瘤”,在胰腺癌小鼠實驗中,這種藥物減少了腫瘤擴散,使生存幾率翻倍。來自澳大利亞研究小組的此次研究結果發表于《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中。 胰腺癌始于胰腺細胞內,胰腺包含兩個主要類型的細胞:外分泌細胞負責消化酶,內分泌細胞控制激素,比如胰島素和控制血糖
美國猩猩接受化療抗擊癌癥
美國邁阿密叢林島動物園一只名叫“花生”的猩猩為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正在接受化療。它是世界上第一只接受化療的猩猩。 “花生”是一只雌性猩猩,現年8歲。它和另一只雌性猩猩“南瓜”是雙胞胎,6個月大時一起來到叢林島動物園生活。“花生”性格開朗,“南瓜”則安靜穩重。姐妹倆都很聰明,甚至學會了用手語和
針刺療法緩解癌癥化療所致疲勞
針刺療法可以幫助癌癥患者緩解與化療相關的嚴重疲勞。這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的結論,他們說他們的初步結果前景光明,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療效的細節。 嚴重且持續的疲勞是化療最常見的副作用。這份新的研究表明針刺療法可以提升力量水平并且完全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許多研究已經表明針
懷孕癌癥患者,可以放化療嗎?
懷孕期間查出癌癥,接不接受放化療呢?放化療會不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呢? 根據研究顯示:孕期被診斷為癌癥的概率約為千分之一。然而挽救母親生命的抗腫瘤治療往往會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大多數情況下,醫生會建議終止妊娠。 2015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雜志上面的一項研究就顯示:妊娠期母親進行腫瘤治療并未
化療治療卵巢腫瘤的介紹
(1)適應證化療是晚期卵巢癌的重要治療措施,必須及時、足量和規范。化療是手術療效的保證,兩種方法缺一不可。卵巢惡性腫瘤除ⅠA高分化腫瘤外,其余ⅠB期及ⅠB期以上者,術后均應輔助化療。對ⅠA期病理3級(G3)也應考慮化療。化療療效與初次腫瘤細胞減滅術殘余瘤大小有關,殘余瘤越小,療效越好。 (2)
誰在化療后刺激了腫瘤復發?
八月十二日,在美國癌癥研究學會出版的著名期刊《Cancer Research》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稱,給患者施用一種可阻止部分免疫系統加大力度的藥物,可能阻止一些患者的癌癥復發。 在英國癌癥研究所的資助下,來自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化療的腫瘤殺傷作用,可能致使治療腫瘤中一群傷口愈合的白血
PNAS:自噬幫腫瘤抵抗化療
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惡性實體瘤,起源于胚胎神經系統的細胞。傳統化療往往不能有效治療高侵襲性的神經母細胞瘤,要開發新的有效療法,就必需先理解這類腫瘤的抗性機制。 德國癌癥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的科學家們,在Olaf Witt教授的帶領下
研究揭示揭示癌癥如何學會對化療耐藥
根據一項對從人體采集、然后在實驗室中培養的細胞進行的研究,化療可以使卵巢癌細胞對進一步治療產生耐藥性,但阻斷特定的細胞通路可能會使它們再次變得敏感。圖片來源:Steve Gschmeissner 大多數晚期癌癥,包括卵巢癌,最終會對治療產生抗藥性。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
科學家發現化療竟會促進癌癥轉移
癌癥為啥難治?其中一大原因在于它們會利用一切能想到的機制,逃避藥物的追殺,并竄逃到身體各個地方。這也正是為何許多晚期癌癥對藥物能夠產生耐受,并且轉移到多個關鍵器官的原因。 最近,一篇研究讓我們對癌癥的狡猾之處有了全新的認識。科學家們發現,常見的化療藥物,竟然會促進癌癥的轉移!這項研究也發表在了
新型“氣泡飲品”有望提高癌癥化療效果
英國牛津大學6月8日宣布,牛津大學與北愛爾蘭大學正合作開發一種含有大量氧氣泡的“氣泡飲品”,用以提高化療對癌癥的治療效果。 先前研究發現,細胞缺氧是一些癌癥擴散、治療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這是隨著腫瘤的生長,血管會不斷被扭曲,傳輸能力變弱,氧氣無法正常輸送,化療藥物很難抵達腫瘤的
衛材癌癥化療嘔吐藥物Akynzeo獲批
衛材(Eisai)公司近日宣布,FDA已批準Akynzeo治療與癌癥化療相關的惡心和嘔吐。該藥是由Aloxi(palonosetron,帕洛諾司瓊)和奈妥吡坦(Netupitant)組成的復方藥物。 Aloxi是一種口服藥物,于2008年獲批,用于預防癌癥化療急性期(啟動化療24小時內)產生
研究發現黃金納米粒子有助癌癥化療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日前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微小的黃金納米粒子能提升癌癥化療的效果,并降低化療對病患的副作用。黃金納米粒子,是黃金的納米級顆粒,可用于醫學成像技術、腫瘤檢測等。帝國理工學院下設的國家心肺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黃金納米粒子很容易被人體癌細胞吸收,他們為這種粒子包上一層化療藥物后,就可以
癌癥化療新路徑:用磁場遙控納米藥物輸送
本周自然新子刊《自然-催化》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用磁場遠程開啟化學反應的方法。該技術實現在特定地點和時間釋放分子,它在選擇性藥物輸送中有潛在應用價值。 通常,酶遇到一個特定靶標(叫做基質)會快速反應。將一個藥物分子連接到與酶接觸時才會釋放的基質上是可實現的。然而,在正常條件下,
J-Clin-Oncol:放射治療后化療可延緩癌癥
對于成人低級別膠質瘤(腦腫瘤的一種形式),相對于單純放射治療給藥,放射治療后接著化療方案(包括甲基芐肼,洛莫司汀和長春新堿(PCV))能改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 該研究結果是一項III期臨床試驗的結果的一部分。Buckner博士說:平均而言,比那些單獨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受到PCV治療
Nature:靶向端粒或有望提高癌癥化療效果
位于染色體末端的端粒決定細胞能持續自我復制的時間長久,一直以來人們關于端粒與衰老和癌癥的研究比較多。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端粒在細胞自毀程序(防止腫瘤)中的作用比以前認識的還要大,這可能被利用來提高癌癥的治療。 細胞每進行一次有絲分裂,端粒就縮短一點。最后經過多次細胞分裂,端粒變得非常
NEJM:生物標志物可預測癌癥化療反應
DNA的錯配修復(MMR)主要負責糾正復制后的錯誤以及維持基因組的穩定,有時候MMR的異常會引發一系列癌變表型,近日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基墨爾癌癥中心(Johns Hopkins Kimmel Cancer Center )的研究人員發現,MMR基因的突變或可幫助準確預測病人對化療藥物—PD-1抑制
Nat-Commun:新型納米醫學有助于癌癥化療
最近,來自赫爾辛基大學以及華中科技大學等地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新的抗癌納米藥物,可用于靶向癌癥化療。 “外泌體”是最近細胞生物學領域十分熱門的研究話題。外泌體中含有細胞來源的各種分子成分,包括蛋白質和RNA。現在,研究人員將其與合成納米材料一起作為抗癌藥物的載體。這種基于外泌體的納米藥物通
海龜腫瘤類似人類癌癥
? 本報訊 一項研究發現,海龜腫瘤和人類癌癥擁有類似的遺傳脆弱性,這意味著人類癌癥療法或可用于治療海龜腫瘤。 海龜種群目前面臨滅絕威脅,海龜纖維性乳突瘤癥(一種具有潛在致命性的惡性腫瘤)削弱了人類的保育措施效果。人為造成的棲息地惡化等問題促使這種腫瘤病毒和其他新出現的傳染
海龜腫瘤類似人類癌癥
一項研究發現,海龜腫瘤和人類癌癥擁有類似的遺傳脆弱性,這意味著人類癌癥療法或可用于治療海龜腫瘤。 海龜種群目前面臨滅絕威脅,海龜纖維性乳突瘤癥(一種具有潛在致命性的惡性腫瘤)削弱了人類的保育措施效果。人為造成的棲息地惡化等問題促使這種腫瘤病毒和其他新出現的傳染病在野生生物中傳播擴散。 對于該
Immunity:提高化療抗腫瘤效應的新方法
蜻蜓(CD8+ T細胞)正在歡快地捕食蚊子(癌細胞)。 可怕的是,它背后的網袋(CD19+ EV)正朝它撲來。 2019年3月19日《Immunity》雜志正式刊登了浙江大學蔡志堅教授和王建莉教授研究團隊的論文“Specific Decrease in B Cell-Derived Extrace
腫瘤化療效果評價成像有新方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梁高林教授課題組與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鐘凱研究員課題組合作,發明一種能在化療腫瘤內“智能”自聚集的磁共振納米造影劑,并在患有腫瘤的小鼠體內驗證了其優異的腫瘤成像效果。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納米快報》上。 半胱天冬酶家族在介導細胞凋亡的過程
Nat-Commun:為何化療僅對某些癌癥類型的患者有效?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兒童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為何化療藥物對某些類型癌癥的治療要比其它癌癥類型更有效,在過去5年里,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化療藥物引發的細胞死亡通路,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針對每一種癌癥類型應該
PNAS:納米顆粒“藥物炸彈”能夠提高癌癥化療效果
化療是癌癥的重要治療手段,但是這種方法存在很多負面效應,而且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事會對周圍健康組織進行破壞。由此,一群國際研究組織開發出了一種更加特異的藥物輸送方式,能夠有效降低化療的毒性,這種方法的核心是由納米顆粒組成的“炸彈簇”。 這一項新的技術主要用于提高化療藥物“氯氨鉑”的靶向性。通過將
解讀近期癌癥化療領域的重磅級研究成果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深入研究在癌癥化療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研究突破,那么近期又有哪些值得一讀的最新研究報道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1】Nature:模塊化基因增強子導致白血病并調控化療療效! DOI:10.1038/nature25193 骨髓每天都會產生數十億
單抗治癌也弱爆:沒有痛苦的癌癥化療?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研究人員昨日在Elsevier在線雜志EBioMedicine發表一篇重磅級文章,科學家稱已經找到一類天然的靶向抗癌化合物。該類分子類似于順鉑,是一種非基于鉑的鹵化物(non-platinum-based halogenated molecule),因通過飛秒醫學(Femtome
Cancer-Res:腫瘤細胞與癌癥?
腫瘤中的細胞并不都是一樣的,這些腫瘤細胞在生長和患者治療的整個階段會產生不同的遺傳突變,同時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性,這些差異就使得腫瘤非常難以對付,從而往往會產生因許多惡性腫瘤細胞而導致的腫瘤耐藥性的發生。近日,發表于國際雜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莫非特癌癥研究中心的研
“癌癥”就是惡性腫瘤嗎?
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癥”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癌癥具有細胞分化和增殖異常、生長失去控制、浸潤性和轉移性等生物學特征,其發生是一個多因子、多步驟的復雜過程,分為致癌、促癌、演進三個過程,與吸煙、感染、職業暴露、環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高血壓藥物可能能用于滲入性腫瘤化療療法
來自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被用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losatan可能能通過打通滲入性腫瘤部位被堵塞的血管被用于腫瘤化療中。Losatan是一種血管緊張肽抑制物,可以改善納米抗癌藥物在腫瘤內部的聚集從而提高療效。在動物實驗中將losatan
靶向化療法可剿滅大多數實體腫瘤
美國一家頂級癌癥治療和研究機構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2日發布公告稱,該機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能殺死所有實體惡性腫瘤的靶向化療藥物。研究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細胞·化學生物學》期刊上,但有聲音認為對這一成果的實際應用效果應合理解讀,現階段不必過分期待。 該藥物名為AOH1996,是一款
靶向化療法可剿滅大多數實體腫瘤?
美國一家頂級癌癥治療和研究機構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2日發布公告稱,該機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能殺死所有實體惡性腫瘤的靶向化療藥物。研究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細胞·化學生物學》期刊上,但有聲音認為對這一成果的實際應用效果應合理解讀,現階段不必過分期待。 該藥物名為AOH1996,是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