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參加審議和詢問。張德江在詢問結束時說,解決水污染防治問題時不我待,必須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下決心早日見效。要廣泛宣傳水污染防治法,堅持依法辦事,樹立法律權威;要實行地方黨政一把手負責制,明確水污染防治的目標任務,把水污染防治、環境保護納入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干部考核目標和考核體系;要加大執法權威,增強執法手段,嚴格執法,違法必究;要形成合力,從項目審批、工程建設、企業運營、日常管理等各個環節加強水污染監督;要加強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讓污染行為無處藏身,形成不敢污染的社會氛圍;要突出解決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摸清情況,制定措施,限期解決;要完善節水體制機制,用好價格杠桿,養成節水習慣。 聯組會議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閱讀全文
2019年12月16日,不到半月就將進入2020年之際,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委員長會議在北京舉行,并且建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包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在內的多項草案和議案。 這樣意味著,修訂后的固廢法有望在預期的“2019年”正式出臺。 那么來回顧
2019年6月。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25日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草案說明時介紹,現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是1995年制定的,2004年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別對特定條款進行了修正。
日前,中國人大網公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同時發布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說明。詳情如下: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說明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
《經濟參考報》4月30日刊發題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獲通過 將逐步實現“洋垃圾”零進口》的報道。文章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4月29日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國家逐步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
第五章 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 第六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建筑垃圾污染環境的防治,建立建筑垃圾分類處理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包括源頭減量、分類處理、消納設施和場所布局及建設等在內的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 第六十一條 國家鼓勵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和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10年 第 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已于2010年10月8日經第9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部 長 李盛霖 二O一O年十一月十六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已經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土壤環境質量在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文如下:
12月2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聽取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輝作的關于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圖片源于中國人大網 攝影/周譽東 徐輝在匯報中介紹了在廣泛征求社會公眾意見,聽取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有關部門、專家、企業
12月2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聽取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輝作的關于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 徐輝在匯報中介紹了在廣泛征求社會公眾意見,聽取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有關部門、專家、企業、行業協會等的意見的基礎上,全國
新華網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 林紅梅)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簽署第561號國務院令,公布《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新華社16日受權播發了這一條例。 條例包括9章78條,制定的目的是為了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 條例規定,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所轄港區水域內
■ 解讀 變結果犯為行為犯,差別有多大?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一條第(四)項的有關規定,私設暗管或者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福建省晉江市人民法院近日集中宣判了5起生產模具污染環境刑事案件,7名被告人被判處多項刑罰,其中兩名被告人還被判處長達三年的“從業禁止”。 據悉,2015年8月出臺的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從業禁止”的刑罰方式,為預防這些污染環境的被告人再利用職業便利實施污染環境犯罪行為,晉江市人民法院首次依法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國發〔2016〕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5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
3月28日上午,在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庭上,鑲嵌著天平銅片象征公平正義的法槌重重地一敲,被告人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零6個月。此案成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后,邯鄲市第一例污染環境罪。這一案件的判決,有力地震懾
部門規章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境保護部令第1號)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體廢物和液態廢物,列入本名錄: (一)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種或者幾種危險特性的; (二)不排除具有
受國務院委托,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今天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國務院關于研究處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的報告。 2017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并在執法檢查報告中指出了當前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在污染者法律責任落實等方面存在的突
日前,寧夏銀川印發《銀川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銀川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十二屆三次全會和市委十四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未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樓層等場所內,新建從事產生油煙、惡臭或者其他異味的餐飲服務項目。”施行9年之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人大常委會重新修訂了《烏魯木齊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產生油煙污染的餐飲服務業作了明確規范。 新
為加強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的監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塊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風險,防止造成污染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有關要求,環境保護部組織起草了《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以下稱《辦法》)。 一、制定《辦法》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污染地塊
中國環境報記者 劉立平 通訊員 文萍 長沙報道 湖南省環保廳日前組織召開立法聽證會,就《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據了解,這一法規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審議通過并正式頒布實施。 固廢污染嚴重,現有法律法規不能滿足防治需要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12月3日,深圳人民政府辦公廳率先出臺了《深圳市土壤環境保護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簡稱“土四十條”)。 “土四十條”突出將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點,要求在2018年底前,完成深圳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園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詳細調查。深圳屬于城區型水源地,對
行政法規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1號) 為了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活動,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本
2010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如下表所示: 表1.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GB 14621-2011)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
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彰顯了國家運用刑責治污、重拳懲治環境污染犯罪的決心。 新《解釋》增加了嚴重污染環境的情形、嚴厲打擊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和環評文件造假行為、明確了重污染天氣等特殊時期犯罪
PM2.5(細顆粒物),這個大家原本很陌生的專有名詞,因為2011年10月以來我國多地灰霾天氣造成嚴重大氣污染,而迅速成為社會熱詞。之后,PM2.5被納入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并在一些地方開始監測。2012年全國“兩會”上,PM2.5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社會對PM2.5的關注和重視,
6月5日,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人民法院對茂名“1·10”污染環境案作出一審判決,吳光新等6名被告人因結伙非法向茂名市白沙河偷排含油化工廢水等有毒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致使96名學生因吸入有毒氣體而導致身體不適,被判決構成污染環境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2年9個月至拘役5個月,并各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近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公布了“2016利劍斬污”專項行動情況。 據通報,專項行動期間,河北公安機關共偵破環境犯罪案件52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32人,處理違法人員3800多人;全省檢察機關受理移送審查起訴479件852人,監督行政機關移送案件28件30人,查辦相關職務犯罪案件15
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選擇。防治固體廢物污染,與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密切相關,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為全面檢查固體廢物污染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