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思唯爾因同行評審造假撤銷中國9篇論文
據Retraction Watch網站消息,因論文同行評審造假,愛思唯爾出版商撤銷旗下5本雜志中的9篇論文,這9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高校或研究機構。 愛思唯爾發出聲明稱,出版倫理委員會調查發現這9篇論文的同行評審過程被人為操縱,隨后愛思唯爾便撤銷了這9篇論文。 自2012年來,愛思唯爾因同行評審造假而撤銷的論文超過了20篇,所有出版商中因同行評審造假而被撤銷的論文多達260篇。 愛思唯爾計劃采用新的編輯系統,可以自動化驗證電子郵件地址是否合法。愛思唯爾還采用了其他一系列方法來阻止同行評審造假再次發生。......閱讀全文
愛思唯爾因同行評審造假撤銷中國9篇論文
據Retraction Watch網站消息,因論文同行評審造假,愛思唯爾出版商撤銷旗下5本雜志中的9篇論文,這9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高校或研究機構。 愛思唯爾發出聲明稱,出版倫理委員會調查發現這9篇論文的同行評審過程被人為操縱,隨后愛思唯爾便撤銷了這9篇論文。 自2012年來,愛思唯爾因同行評
愛思唯爾發布醫學信息平臺ClinicalKey
國際領先醫學內容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愛思唯爾(Elsevier)今天(4月11日)正式發布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醫學信息平臺ClinicalKey。ClinicalKey擁有全球最大的醫學信息資源庫,涵蓋所有臨床專科——消除用戶對不準確的醫學資源的依賴。Clinic
愛思唯爾同意荷蘭免費獲取部分論文
荷蘭高校和出版業巨頭愛思唯爾之間的對峙終于結束。在進行了一年多的談判并且威脅聯合抵制愛思唯爾的2500份期刊后,一項協議最終達成:到2018年,荷蘭研究人員在愛思唯爾所屬期刊上發表的30%的研究將可以公開獲取;同時,除訂閱費外,愛思唯爾將不再收取任何額外費用。 “這并非我所期望的全部。”此次
談崩了,挪威也不訂閱愛思唯爾了
學術出版業巨頭愛思維爾和挪威談判團就科研論文的開放性沒有達成一致,挪威取消了在愛思唯爾的訂閱服務。 談判失敗導致的結果是,雖然沒有明確的期限,挪威科研人員將在之后無法獲取愛思唯爾旗下期刊的論文。 德國,瑞典,匈牙利,以及加州大學系統也在之前談判失敗之后和愛思唯爾結束了合同。發表費抵訂閱費?不
歐洲科學家遭遇愛思唯爾“收費墻”
這段時間,德國德累斯頓理工大學心理學家Philipp Kanske“很生氣”,因為他不得不花相當多的時間跟不同圖書館接洽,甚至直接跟作者郵件聯系,以獲取需要的文章。但一些文章仍是不可能得到的。“這確實讓我很生氣。”他說。 這一切源于德國科研機構與出版商愛思唯爾的訂閱談判僵局。近日,愛思唯爾稱,
JCR:愛思唯爾旗下期刊影響因子顯著提高
06年有超過65%的期刊影響因子上升,其中53種居相關領域首位 近日,全球最大的科學、技術及醫學出版商愛思唯爾在阿姆斯特丹宣布:根據《2006年期刊引用報告》(JCR),愛思唯爾旗下超過65%的期刊影響因子在2006年中顯著提高,其中53種期刊影響因子(IF)位居相關領域首位。?影響因子是一種衡量
數千德國科學家無法閱讀愛思唯爾論文
元旦起,德國部分機構的研究人員將無法閱讀愛思唯爾在線期刊。 數千德國研究人員無法在線閱讀荷蘭出版巨頭愛思唯爾公司旗下的數百本期刊。日前,雙方針對集中訂購的談判擱淺,而且很多德國研究機構似乎決定不會讓步,即便這可能讓研究人員十分不便。 2014年,一個由數百家高校、技校和研究機構組
愛思唯爾研究報告:中國領跑全球清潔能源研究
5日,科研和醫療信息分析公司愛思唯爾發布《凈零之路:全球清潔能源研究現狀》報告。報告顯示,清潔能源領域相關研究成為全球科研熱點,中國清潔能源領域相關發文量及近5年獲取授權專利數量均居全球領先地位。 報告稱,自2001年以來,中國在該領域共計發表40余萬篇論文,位居
數千德國科學家無法閱讀愛思唯爾論文
元旦起,德國部分機構的研究人員將無法閱讀愛思唯爾在線期刊。 數千德國研究人員無法在線閱讀荷蘭出版巨頭愛思唯爾公司旗下的數百本期刊。日前,雙方針對集中訂購的談判擱淺,而且很多德國研究機構似乎決定不會讓步,即便這可能讓研究人員十分不便。 2014年,一個由數百家高校、技校和研究機構組成的聯合體
愛思唯爾報告:中國城市科研創新實力快速提升
2月28日,全球數據分析公司愛思唯爾與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聯合發布《國際科學、技術和創新的數據和見解——全球20個城市的比較研究報告》,展示全球城市科技創新全景。報告顯示,中國城市在科研人員和科研產出的總量及增長均表現突出,其中北京、上海的科研人員數量和科研產出最多,深圳科研人員數量和
愛思唯爾屢遭“分手”:榆樹和葡萄藤還會好嗎?
一棵枝繁葉茂的榆樹上,纏繞著一枝葡萄藤,樹下,一位長者右手握住藤蔓上的葡萄。這是國際科技期刊出版商愛思唯爾的徽標,榆樹和葡萄藤寓意出版商與科研機構之間相互依賴、共同繁榮的親密關系。徽標的左上方刻著拉丁文Non Solus,意思是“永不孤單”。 可是,這家已有百年歷史的出版商,最近卻有些孤單。
400多篇論文涉嫌偽造!愛思唯爾自查旗下期刊
一種新的論文偽造方式,即用同義詞替換常規用語以躲過查重,正在浮出水面。 法國研究人員對部分此類短語進行了檢索,在引文數據庫中發現860多篇論文涉及此類情況。其中,500篇來自同一本期刊《微處理器和微系統》(Microprocessors and Microsystems,影響因子1.525)。
愛思唯爾屢遭“分手”:榆樹和葡萄藤還會好嗎?
一棵枝繁葉茂的榆樹上,纏繞著一枝葡萄藤,樹下,一位長者右手握住藤蔓上的葡萄。 這是國際科技期刊出版商愛思唯爾的徽標,榆樹和葡萄藤寓意出版商與科研機構之間相互依賴、共同繁榮的親密關系。徽標的左上方刻著拉丁文Non Solus,意思是“永不孤單”。 可這家已有百年歷史的出版商,最近卻有些孤單。
曝光!操縱引用?愛思唯爾調查數百名審稿人
愛思唯爾對涉嫌濫用同行評議來增加個人論文引用量的審稿人展開了調查。來源:Pixabay 最近,荷蘭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對數百名審稿人開展了調查——懷疑他們故意操縱同行評議流程,以增加自己文章的被引量。 這些審稿人涉嫌慫恿被審稿件的作者引用自己的研究,以換取正面的審稿意見——這種
400-多篇論文涉嫌偽造!愛思唯爾自查旗下-1.5-分期刊
一種新的論文偽造方式,即用同義詞替換常規用語以躲過查重,正在浮出水面。 法國研究人員對部分此類短語進行了檢索,在引文數據庫中發現 860 多篇論文涉及此類情況。其中,500 篇來自同一本期刊《微處理器和微系統》(Microprocessors and Microsystems,影響因子 1.5
-愛思唯爾全球總裁:中國論文為何一再遭遇撤稿
10月14日,有媒體爆出愛思唯爾撤銷旗下5種雜志中的9篇論文,這9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高校或研究機構。作為擁有包括《柳葉刀》、《細胞》等知名學術期刊的出版巨頭,愛思唯爾這一舉動,再次刺痛中國科技界敏感的神經。 在此之前,中國學術界已經經受了兩次撤稿風波,一次是在8月份,同樣是全球學術期刊出版巨
愛思唯爾期刊出版總裁:世界需要可信賴的科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92.shtm “論文內容或圖片造假”“第三方代投稿件”“假冒同行評審”……近年來,國內外許多違背科研誠信的事件曝光后,大多以論文被動撤稿落幕。在此過程中,學術期刊作為科研成果的重要載體,也遭遇
愛思唯爾《信息計量學雜志》(JOI)編委會集體辭職
為抗議其出版商愛思唯爾的開放獲取政策,頗具影響力的科學計量學期刊——《信息計量學雜志》(JOI)編委會已經辭職,并且推出一本與之競爭的出版物。 該編委會表示,考慮到這本期刊的主題——對科學的評估和傳播,他們認為需要處于開放出版實踐的前沿,包括制作免費獲取用于分析和再次使用的文后參考文獻、開放訪
創騰科技公司成為愛思唯爾中國企業銷售代理商
世界最大的科技和醫學信息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已經指定創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NeoTrident)作為其在中國地區的企業銷售戰略合作伙伴。創騰科技之前已經與愛思唯爾集團內負責提供化學信息和管理系統的MDL公司有長期的合作,代理MLD的一系列數據庫產品和軟件產品,如PharmaPendiu
227篇論文被撤!涉嫌文章大部分來自中國
據《自然》網站日前報道,愛思唯爾和施普林格?自然最近已分別撤回其旗下期刊的165篇及62篇文章。 與此同時,愛思唯爾還計劃撤回另外300多篇論文,施普林格?自然也正在對其余400多篇論文進行調查。 兩大學術期刊出版商同時出手,指向了一種圍繞期刊專刊而起的新型“騙局”。他們發現,在部分期刊中,
227篇論文被撤,警惕學術專刊“新騙局”
據《自然》網站日前報道,愛思唯爾和施普林格·自然最近已分別撤回其旗下期刊的165篇及62篇文章。與此同時,愛思唯爾還計劃撤回另外300多篇論文,施普林格·自然也正在對其余400多篇論文進行調查。兩大學術期刊出版商同時出手,指向了一種圍繞期刊專刊而起的新型“騙局”。它們發現,在部分期刊中,有騙子冒充客
JAT獲得CiteScore-2020好成績
昨日,愛思唯爾正式公布2020 CiteScore?(引用分),該指標對收錄于Scopus數據庫的上萬種同行評審期刊、系列圖書、會議論文和行業刊物的影響力做出了最新評估。 《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JAT)獲得CiteScore 2020:3.0
西工大7位學者入選愛思唯爾2018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近日,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了2018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其中西北工業大學共有7位學者上榜。 該榜單數據來自愛思唯爾旗下的Scopus數據庫,基于其客觀引用數據對中國研究者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進行系統的分析。Scopu
兩大神經學頂刊編輯集體辭職抗議開放獲取收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59.shtm4月17日,《神經影像》及《神經影像:報告》的42名編輯宣布辭職,以抗議出版商設定的過高的文章處理費。他們認為,出版商愛思唯爾用這些費用支付出版服務,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賺錢,是不道
227篇論文被撤,警惕學術專刊“新騙局”
據《自然》網站日前報道,愛思唯爾和施普林格·自然最近已分別撤回其旗下期刊的165篇及62篇文章。 與此同時,愛思唯爾還計劃撤回另外300多篇論文,施普林格·自然也正在對其余400多篇論文進行調查。 兩大學術期刊出版商同時出手,指向了一種圍繞期刊專刊而起的新型“騙局”。它們發現,在部分期刊中,
人工智能大舉“入侵”科學搜索引擎
當前,互聯網搜索引擎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如谷歌的Bard、微軟的Bing等。這似乎將要改變科學搜索引擎。 據《自然》報道,8月1日,荷蘭出版業巨頭愛思唯爾向其Scopus數據庫的部分用戶發布了一個基于ChatGPT的AI界面。當天,英國數字科學公司(Digital S
許國旺、鞠熀先入選Elsevier-2020-高被引學者榜單
2021年4月22日,愛思唯爾(Elsevier)正式發布2020“中國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本次國內共有來自373所高校、企業及科研機構的4023位學者入選,覆蓋了教育部10個學科領域、84個一級學科。胡斌 (武漢大學)、 蔣健暉
同行評議水太深-填補出版系統漏洞成當務之急
大部分雜志編輯都知道,邀請一位忙碌的研究人員評議文章有多困難。這也是《酶抑制和藥物化學雜志》編輯誤讓作者——當時就職于韓國東國大學的藥用植物研究人員Hyung-In Moon——評審自己文章的原因。 這些評審可能本身并不會受到關注:最有利的是一些有關如何提高論文水平的建議。不同尋常的是他們要
發表論文“集團作案”,底線不可觸碰!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這兩年學術論文造假也玩出了新高度:自去年開始,幾大主要的學術論文出版社紛紛大幅度發布撤稿通知,成百篇論文因為“同行評審造假”而被撤稿。 同行評審是什么,300多年就一直以來都是確保學術論文質量的一道金標準,除了能保證原創論文的科學性,創新性之外,同行評審也是剔除粗糙和
以開放獲取加速科研發展
作為科研出版的全球重要趨勢之一,開放獲取通過架設知識共享新途徑,實現跨越地理、經濟和學科等界限的、更高效的知識交流。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出版的文章約占全球科研產出量的20%。同時,中國也是全球范圍內通過開放獲取發表文章最多的國家,文章質量也呈逐步上升趨勢。 為了表彰國際期刊中來自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