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兩種互補的分析方法,Whitehead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Broad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第一次在人類基因組中鑒別出了人類細胞系或培養人類細胞生存及增殖必需的基因宇宙。 他們的研究結果和在該研究中開發出的材料,不僅為全球科研團體提供了寶貴的資源,還可應用于發現各種人類癌癥藥物可靶向的遺傳弱點。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酵母一類微生物中的必需基因。酵母的基因組較小且更易 于操控。大多數常見酵母菌株都是單倍體,這意味著基因以單拷貝存在,使得研究人員敲除個別基因及評估對酵母的影響變得容易。然而,由于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 動物基因組更為復雜,一直抗拒這樣的基因敲除技術,其中包括RNA干擾——脫靶效應和不完全的基因沉默阻礙了它。 現在,通過利用突破性的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Whitehead研究所成員 David Sabatini和Broad研究所主任Eric Lander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成功建立了一個全基因組單導向(sg......閱讀全文
在醫學領域,基因治療(gene therapy)是指將外源正常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補償缺陷和異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達到治療目的。也包括轉基因等方面的技術應用。也就是將外源基因通過基因轉移技術將其插入病人的適當的受體細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產物能治療某種疾病。修改人類DNA的第一次嘗試是由Ma
5月15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周斌研究組在國際學術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Genetic Targeting of Organ-Specific Blood Vessels”的最新研究成果。該項工作建立一套新的遺傳操作系統以實現更加精確的遺傳靶
5月15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周斌研究組在國際學術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Genetic Targeting of Organ-Specific Blood Vessels”的最新研究成果。該項工作建立一套新的遺傳操作系統以實現更加精確的遺傳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喬治城大學醫學院、紐約大學、紐約基因組中心、賓夕法尼亞大學、布羅德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鑒定出癌癥免疫療法發揮作用所必需的基因,這解決了為何一些腫瘤不對免疫療法作出反應,或者初始時作出反應但隨著腫瘤細胞對免疫療法產生抵抗力后不再作出反應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喬治城大學醫學院、紐約大學、紐約基因組中心、賓夕法尼亞大學、布羅德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鑒定出癌癥免疫療法發揮作用所必需的基因,這解決了為何一些腫瘤不對免疫療法作出反應,或者初始時作出反應但隨著腫瘤細胞對免疫療法產生抵抗力后不再作出反應的問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在癌癥治療研究中,科學家和制藥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新的靶向療法,選擇性地殺死癌細胞,使健康組織不受傷害。目前,新靶向藥物研發非常困難。一個靶向藥物的研發成本約為1~2億美元,但大約90%的藥物在開發過程中失敗。因此,在該過程開始時選擇良好的藥物靶點被視為藥物研發最重要的部分。 為了提高藥物研發效
來自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家蠶EST數據, 成功克隆了家蠶Cyclin B3基因(EU074796),并通過家蠶卵巢細胞系BmN-SWU1的BmCyclin B和BmCyclin B3基因RNA干涉研究,發現BmCyclin B和 BmCyclin B3 是
一項8月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上的最新研究確定了在癌細胞中免疫治療起作用所必需的基因,解決了為什么一些腫瘤對免疫治療沒有反應或最初有反應,但隨著腫瘤細胞對免疫療法出現抗性而停止的問題。該研究是由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Nicholas Restifo博士為首與MIT、哈佛大學和Broad研究院等單
產品說明書本產品僅限用于研究,嚴禁用于疾病診斷。本產品僅供購買方內部研究使用,未經Vigenebio公司書面許可,嚴禁轉售。產品有限責任擔保Vigenebio保證您收到的產品符合產品目錄上的規格。本擔保規定了Vigenebio更換產品的責任。Vigenebio不提供其他任何形式的對于產品商業或健康用
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首次闡明了,一個新基因短暫而戲劇性的演化之旅,指出原本可有可無的新基因,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演化成為細胞的必需基因,文章發表在六月六日的Science雜志上。 研究人員在果蠅中向人們展示了,基因快速轉變而獲得重要功能的過程。長期以來,人們一
基因表達(gene expression)是指儲存遺傳信息的基因經過一系列步驟表現出其生物功能的整個過程。典型的基因表達是基因經過轉錄、翻譯,產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的過程。基因的表達主要涉及到兩個過程:轉錄和翻譯。 第一節影響外源基因表達的因素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
重編程的機制研究:Hoxb5將B細胞轉化為ETP那么,B細胞重編程為T細胞過程中Hoxb5是從哪開始起作用的呢?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索重編程中否將pro-pre-B細胞直接重編程為ETP(iETP, early T cell progenitors )。他們分析了retro-Hoxb5小鼠中BM和胸
慢病毒包裝技術專題Q:什么是慢病毒 ?A: 慢病毒載體 (Lenti vector)是用于感染細胞以實現穩定導入基因或siRNA的病毒載體系統,其感染效率可以達到100%。慢病毒和細胞結合后通過包裝蛋白將含有目的基因或者干擾序列釋放到細胞內。慢病毒RNA通過逆轉錄酶轉錄為DNA。DNA整合前復合
1. Retrovirology:整合到人基因組中的古老逆轉錄病毒有助抵抗HIV-1感染 doi:10.1186/s12977-017-0351-8 在我們的進化過程中,病毒持續地感染人體。一些早期的病毒已整合到我們的基因組中,如今它們被稱作為人內源性逆轉錄病毒(human endogeno
用的基因轉染技術是將外源基因導入靶細胞需要一定的載體和導入方法,基因轉技術則是將純化的含有靶基因的質粒DNA送入細胞內,并在細胞內表達。轉染方法有多種,根據不同的細胞,貼壁或懸浮細所可選用不同的方法,其目的是要達到設置轉染效率,影響轉染產率的因素有多種,包括轉染方法、操作技術、質粒DNA的純度
CHO細胞無血清培養入門技術手冊——深圳百恩維生物1、CHO細胞背景CHO細胞是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1957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Dr. Theodore T. Puck從一成年雌性倉鼠卵巢分離獲得,為
最近,一項發表于Biology Direct的研究,提出了一個頗具爭議的猜想:傳染性腫瘤在某些罕見的情況下,可能演化成能寄生于多個宿主的多細胞生物。一種生活于海洋中的奇特寄生生物——粘孢子蟲(myxosporeans),可能就是第一個實例。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這只是一個大膽的假說。這個猜想是否
科學家們繪制出了讓我們細胞存活的基因的圖譜,為了解我們基因組的運作機制以及哪些基因對像癌癥這樣的疾病至關重要建立了一個期盼已久的立足點。 由多倫多大學Donnelly中心Jason Moffat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藥學系Stephane Angers的幫助下,逐個關閉了近1.8萬個基因(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9月28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1.Science:重大進展!鑒定出有害藻花產生強效神經毒素軟骨藻酸的基因簇 doi:10.1126/science.aau0382; doi:10.1126/science.aau9067
內含子(intron)的存在,是真核細胞蛋白質編碼基因與原核細胞最大的區別。在真核細胞基因表達的過程中,需要經過RNA剪接反應將其去除。一般來說,內含子的長度遠比編碼蛋白的外顯子序列長,并且執行剪接反應的酶——剪接體高度復雜,由170多個相關蛋白組成。剪接反應需要高度精準,移碼錯位一個堿基都會導
科學家們繪制出了讓我們細胞存活的基因的圖譜,為了解我們基因組的運作機制以及哪些基因對像癌癥這樣的疾病至關重要建立了一個期盼已久的立足點。 由多倫多大學Donnelly中心Jason Moffat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藥學系Stephane Angers的幫助下,逐個關閉了近1.8萬個基因(
五、親代桿狀病毒基因組的改進就像轉移質粒的改進,對親代桿狀病毒基因組的改進也是為了滿足各種不同的需要。起初,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到克服重組桿狀病毒載體構建和分離低效率的方法,這也是最初的桿狀病毒-昆蟲細胞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現在已經知道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于, 在共轉染的昆蟲細胞系中,轉移質粒和親代桿狀病毒
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種及應用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證實,玉米Pro1基因(Zm P5CS2)的突變造成了突變體細胞中脯氨酸(proline)合成受阻,從而導致proline積累的減少。突變體中proline的缺乏引起了相應的轉運RNA(tRNApro AGG)空載形式(uncha
為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切割基因,人們必需設計一種與靶基因的DNA相匹配的RNA序列。大多數基因具有上百個這樣的在基因組中的活性和獨特性上存在差異的序列。因此,尋找最佳的序列很難通過手工實現。一種新的“CrispRGold”程序有助科學家們鑒定出最為高效的和最為特異性的RNA序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潛在的方法阻止寨卡病毒和類似的病毒在體內擴散的方法。相關研究結果于2016年6月1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CRISPR screen defines a signal peptide pr
高內涵細胞分析儀的細胞生物學應用——人類基因組RNAi文庫篩選Acumen eX3高內涵細胞分析儀的細胞生物學應用(一)——人類基因組RNAi文庫篩選得益于高通量技術的廣泛應用,在過去的幾年里關于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細胞組學等“組學”的研究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科學家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能夠借助各種自
T淋巴細胞是宿主適應性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免疫細胞之一,在抵抗病原入侵、維持機體穩態以及抗腫瘤等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1,2】。胸腺是T淋巴細胞發育的必需場所【3】。胎肝或骨髓來源的胸腺定植祖細胞(thymus seeding progenitor, TSP)遷移定植到胸腺后,即為早期胸腺祖細胞
毒理學是一門研究化學物質對生物體的毒性反應、嚴重程度、發生頻率和毒性作用機制的科學,也是對毒性作用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的科學。毒理學與藥理學密切相關,目前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基礎理論和實驗手段的獨立學科,并逐漸形成了一些新的毒理學分支。本文就新技術在分子毒理學中的應用及毒理學的一些發展趨勢
日前,研究人員已經找了一種發現缺乏關鍵抑癌基因腫瘤治療靶標的新方法。來自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解釋道,這種方法為大多數種類的前列腺癌找到了治療靶標位置,也將適用于針對其他腫瘤如乳腺癌、腦癌和結直腸癌的精準醫療的開發。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頂級權威期刊《Nature》上。 通過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