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京山金牛米業員工李義,將5袋共25公斤大米樣品送到了京山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不花一分錢,幾天就拿結果,政府部門和客戶都認賬。”李義高興地說。 金牛米業得到的實惠,源自檢測機構整合的“京山模式”。 “改革前,京山縣公共檢測資源分散,效能不高。”京山縣政府負責人介紹,表現在“五多五少”:檢測機構多,開展業務少;政府投入多,群眾受惠少;政府管得多,市場運作少;在編人員多,技術人員少;出具報告多,有權威性的少。 當時,全縣12家公共檢測機構,只有7家有效開展業務。在編124人,專業技術人員只有29人。每年出具的檢測報告中,具有權威性、法律效力的不到30%。 改革勢在必行。去年4月,京山縣質監、農業、衛計、食藥監、水務、畜牧、糧食、水產8個部門的9家技術機構,整合成立統一的京山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機構、職能、人員、設備“四整合”。 “以前只有20臺設備,只能檢測51種產品的8個參數。”該中心工業產品檢驗所所長謝......閱讀全文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到本世紀初,高校分析測試中心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變遷,經歷了繁榮發展、停滯低迷、尋求突破等幾個不同階段。經過30年的沉浮積淀,已發展成為一支設備精良、人才匯聚、經驗豐富的隊伍,具市場準入資質,有條件進入第三方檢測市場。201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質檢總局關于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中提出應建立統一開放的科研設施與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將所有符合條件的科研設施與儀器納入平臺管理,建立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制度和運行補助機制。 同時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到本世紀初,高校分析測試中心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變遷,經歷了繁榮發展、停滯低迷、尋求突破等幾個不同階段。經過30年的沉浮積淀,已發展成為一支設備精良、人才匯聚、經驗豐富的隊伍,具市場準入資質,有條件進入第三方檢測市場。201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質檢總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二中、三
潘晶,鈦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合伙人,全面負責鈦和資本的運營和基金管理,系統籌劃投資企業的資本運作。鈦和資本從事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證券投資和產業并購整合,專業投資第三方檢驗檢測、醫療健康和新材料,對第三方檢測檢驗產業的投資有獨特的見解,目前已經成立了兩期第三方檢測產業投資基金,深入挖掘投
日前,上海市閘北區獲準創建國家首個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對于一個被最新定義的“產業”而言,這無疑是“投石問路”的戰略性一步。這個沒有先例的平臺,不僅要讓集聚在此的企業形成產業集群,更重要的是,檢驗檢測這個以往“半封閉”產業,將嘗試全面“市場化”,這需要全社會改變現有的認知與思維模式,打破以
2018年9月5日,第十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暨展覽會在古都西安隆重開幕。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新實、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董勁威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文濤主持開幕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督管理司副司長喬東、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副秘書長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方案》提出, 要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 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要載體,以構建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體系
2014年12月13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召開不久。 這天傍晚,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習近平總書記。他從鎮江驅車近100公里,踏著夜色來到這里。 習總書記與科技人員親切交談說,實現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依靠創新驅動。要深入推進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推動產學研深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9月6日,第十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暨展覽會(主題論壇內容詳見本網報道:跨界創新 融合發展 一文了解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行情)進入會議第二天,進行了專題分論壇討論。會議設立了實驗室現代管理與能力提升、第三方檢測互聯網+、科技成果轉化投融資、聯盟與創新、食品檢測
鈦和資本創始合伙人潘晶 前言 二級市場對TIC上市公司關注度提升,半年來我們看到了十幾篇深度研究報告和分析文章。最近拜訪了一些檢測機構,也和投資機構做了很多交流,除了交流行業,大家總是會聊到一個話題,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中國的TIC企業受到多大影響?近階段國有實驗室正在進行改革,每個省改制方案出爐
2015年9月10日-11日,“第七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暨實驗室展覽會”在南京金陵飯店盛大召開,本屆論壇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和中國檢驗檢疫學會聯合主辦,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承辦,中檢集團中
日前,奔馳失控事件在央視等媒體的報道及韓寒的質疑中持續發酵。最新消息為,4月27日,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始對失控奔馳車進行檢測,初步的檢測結果為“通過開車門減速乃至停車的做法,在高速行駛時無法實現”。對于事發當晚,車是否失控鑒定難度較大,仍需第三方機構進行進一步檢測。事實上,第三方檢測不僅出現在上述事件
隨著口岸“三互”和“三個一”的實施要求,國家質檢總局出臺了采信第三方檢驗檢測結果的管理辦法,“管檢分離”已成為大趨勢,進出口檢驗檢測市場將以第三方檢測為主。檢驗檢疫機構在新形勢下如何發展?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 2014年6月,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
據了解,第三方檢測在中國大陸的時間還不長,最早的檢測工作一直由政府來承擔,隨著全球貿易的推進,第三方檢測的意義就凸現出來。 產品檢測需要各專業綜合的技術能力,比如電子制造業擁有大量的電子電器專業人才,而材料、機械、化學等專業的人才會比較缺乏,但產品質量檢測本身除了電子技術外,還包含了材料、機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系統性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強化政策供給,突破發展瓶頸,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潛能,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意見》明確,大眾創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8月30日,第八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暨展覽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來自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CNAS等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國內外檢測機構、認證機構、投資機構、企業質量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實驗室管理人員、資深工程師等800多位業內人士參加了本屆論壇。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實現基因檢測能力覆蓋出生人口50%以上,社會化檢測服務受眾大幅增加的目標。支持第三方檢測中心發展與建設,打造標準化基因檢測、中藥檢測等專業化獨立第三方服務機構。 2017年3月,國家認監委發布《
2016年8月30日,“第八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暨實驗室展覽會”在成都成功舉辦。 本屆論壇以“新視野、新思路、新起點”為主題,意在嘗試用嶄新的視野來看待第三方檢測行業的現狀,用嶄新的思路來思考第三方檢測行業的前景,謀求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整合資源,重新出發。 新視野,即多領域、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9月5日,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第十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暨展覽會在古都西安舉行。本次論壇旨在加強第三方檢測實驗室間的相互了解與溝通、推廣先進檢測技術、產品和經驗,推動檢測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發展。此次論壇吸引來自第三方檢測機構、科研院所、儀器廠商等
-以國際檢測認證市場變革之經驗,助力市場開放和改革,成為中國可信賴的伙伴 北京,2014 年8月27日~29日,第六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暨展覽會在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飯店召開。全球領先的檢驗、測試及認證服務機構Tü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üV SüD”)受邀參加本屆論壇。TüV SüD管
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首個高峰論壇、檢測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年度重要活動之一,以“協作共贏、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暨實驗室展覽會于2012年8月29-31日在寧波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 2012年8月30日下午,在行業發展專場,來自國際國內知名第三方檢測機構總裁或高層管
2014年,是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改革元年。2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實施意見》,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整合,支持鼓勵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并購重組、做大做強,拉開了我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改革的序幕。 上個世紀,中國在經濟領域的改革讓國有企業經歷了一
檢測行業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質量基礎,對加強質量安全、促進產業發展、維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公共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去年開始,國務院發布相關政策,要進一步做強做大檢驗檢測機構。整合將成為近幾年檢測行業的熱點,民營、外資機構跑馬圈地,將加劇行業競爭。檢測行業民營機構數量會增加,國有企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對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是穩增長、擴就業、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公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無論是需求側還是供給側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由之路。為此,迫切需要改善供給側環境、優化供給側機制。在日前召開的第八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上,專業人士圍繞激發獨立第三方機構的潛力和活力、推動檢驗檢測認證
各直屬檢驗檢疫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質檢總局質量司、監督司、科技司,各國家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行業評審組,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各有關檢驗檢測機構: “檢驗檢測”與計量、標準、合格評定一起作為國家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近年來國務院確定重點
隨著世界經濟形勢逐漸好轉,中國將有越來越多的儀器儀表設備走上國際市場的舞臺,并陸續加入國際化競爭的行列。整個2013年,儀器儀表行業在進出口貿易方面表現較為強勁。為第三方檢測市場帶來了160余億元的檢測設備以及十萬人的檢測隊伍。 儀器儀表行業呈現旺盛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
對于任何一個行業來說,改革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這次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各大機構能否在此輪重大變革中抓住機遇“分得一杯羹”,是乘勢做大做強,還是因此萎縮破產,取決于各機構自身不同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對市場和政策的深度把握。 按照當前行業內的習慣劃分,我國檢測市場主要存在
2015年4月20日至28日,中央編辦事業單位改革司和質檢總局科技司、人事司、國家認監委、中檢集團等單位代表組成的訪問磋商團組,應邀訪問法國、捷克、波蘭三國,就2015年度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監管體系建設國際合作事宜進行專門磋商。 訪問磋商團組先后訪問了法國經濟工業部企業總司、波蘭農業部農產品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