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外資、民營檢測機構如何三分天下
對于任何一個行業來說,改革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這次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各大機構能否在此輪重大變革中抓住機遇“分得一杯羹”,是乘勢做大做強,還是因此萎縮破產,取決于各機構自身不同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對市場和政策的深度把握。 按照當前行業內的習慣劃分,我國檢測市場主要存在三大主體:國有檢測機構、外資檢測機構、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 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國有檢測機構目前占據整個檢測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外資檢測機構已占據了約 30%的市場份額,而第三方國內民營檢測機構占據了約10%的市場份額。未來隨著政府對檢測行業監管的不斷放開,外資、民營檢測機構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盡管當前所占比例各不相同,但當前行業正歷經重新洗牌,組建集團化公司、與國有機構戰略合作、民營機構抱團組建聯盟等等,不同機構根據自身的戰略布局,有著不同的規劃。但隨著國家質量強國戰略、中國制造2025、制造業轉型升級這一系列國家政策的......閱讀全文
國有、外資、民營檢測機構如何三分天下
對于任何一個行業來說,改革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這次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各大機構能否在此輪重大變革中抓住機遇“分得一杯羹”,是乘勢做大做強,還是因此萎縮破產,取決于各機構自身不同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對市場和政策的深度把握。 按照當前行業內的習慣劃分,我國檢測市場主要存在
我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市場持續向民營及外資機構開放
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認監委2017年度全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信息專題發布會獲悉:截至2017年底,全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機構達到36797家,數量較2016年底增長9.44%;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機構實現營收共計2632.52億元,較上年增長13.51%;全年吸納就業人口121.3萬人
上海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營收226.9億元-民營機構首超外資
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今天上午傳出消息:上海檢驗檢測認證行業以不到全國2.5%的機構數,以8.8%的增長速度創出的226.9億元營收,約占全國行業10%。民營認證機構首超外資機構,與國有、外資等所有制機構一起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統計數據顯示,上海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中,889家檢驗檢測機構去年共
民營檢測機構春天來了嗎
作為一名事業單位的檢驗檢測機構人員,王先生早就想“下海”單干了。他所在的單位效率低,薪水也不高。但由于這個行業的壟斷特性,跳槽也沒有好去處,他不得不一次次打消這個念頭。 不過,最近國家質檢總局一紙文件讓他看到了希望。 3月10日,國家質檢總局下發《全國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指導意見》(
倍通檢測:“高成長”+“可靠”-民營檢測也能做得很外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已不僅僅局限于眼前的茍且,人們對生活中各類產品有著越來越細致的要求,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進行商品檢驗活動的第三方檢測認證企業的價值就得到了彰顯。外資的著名檢測機構如美國的UL和德國TUV均存續了百年以上,由于起點低,國內第三方檢測認證企業所稀缺的,從來不是客戶或
食安檢測市場運營分析:國有檢測機構占據半壁江山
食品安全檢測是指檢測機構接受產品生產商或產品用戶的委托,綜合運用科學方法及專業技術對食品安全方面進行檢測,出具檢測報告,從而評定該種產品是否達到政府、行業和用戶要求的質量、安全、性能及法規等方面的標準。檢測機構根據檢測工作量向委托者收取檢測費用。 食品安全檢測 據統計,2015年食品行業檢測
我國放寬外資檢驗檢測機構設立-國內檢測機構面臨更大競爭
從日前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工作會議上獲悉,《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將于8月1日實施,屆時“在華設立外資檢驗檢測機構的外方投資者應當具有三年以上檢驗檢測從業經歷”的規定將被取消。此舉措體現了國民待遇,鼓勵公平競爭。 自2002年起,我國技術檢測行業就已對外資開放,國際大型
食安檢測市場運營分析-國有檢測機構占據半壁江山
食品安全檢測是指檢測機構接受產品生產商或產品用戶的委托,綜合運用科學方法及專業技術對食品安全方面進行檢測,出具檢測報告,從而評定該種產品是否達到政府、行業和用戶要求的質量、安全、性能及法規等方面的標準。檢測機構根據檢測工作量向委托者收取檢測費用。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前
深圳平樂醫院“國有民營”破解醫改難題
記者在深圳、鄭州兩地調研發現,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在新一輪公立醫院改革過程中,試行“管辦分離、政事分開”,借助“國有民營”的運行模式,發揮產權不變、運營自主的優勢,以管理、服務和技術為突破口,成功走出經營困境,獲得“公益”與“效益”雙贏。有關醫改專家認為,平樂醫院的做法對我國公立醫院的改革有一定借
“國有民營”再啟中國石油改革之路
不知是巧合碰上,還是有意安排,在“十八大”開幕的第二天,中國石油集團向下屬的32個地區銷售公司下發《中國石油小站承包經營指導意見》,首次在加油站實行“承包制”。 該意見明確,今后加油站的經營者,由各地區公司從內部或外部公開、擇優選聘,肩負“油品銷量、可控費用、安全運行、規范經
廣東國有檢測機構放下身段尋求突圍
近幾年,頻發的產品質量事故,把檢測機構也帶入了中國公眾的視野。 人們不知道的是,從產業角度來說,檢測業本身也成為一個蔚為大觀的產業。資料顯示,2008年全球技術檢測市場規模約為500-600億歐元,約合5000-6000億元人民幣。這種屬現代服務業門類的新行當,近年來在廣東發展迅猛。
質檢機構改革將釋放600億市場-第三方檢測機構或成最大贏家
2月16日,全國質量監督檢驗工作會議正式召開,會議作出將對國有檢測機構進行大規模改革的決定,會議主要內容包括國有質檢機構職能轉變、質檢系統簡政放權、實現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并提出了改革時間表,預定在2015年基本完成事業單位性質的機構整合、轉企改制基本到位。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會議
發改委:允許民資和外資控股國有企業
今天上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官員連維良明確表示,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今后不僅僅是民資,也允許外資控股國有企業。他稱,混合所有制有利于提升國企竟爭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明確提出要放寬投資準入,投資門
外資檢測認證機構搶灘登陸-國內尚無國際公認品牌
國內檢驗檢測市場龐大 但檢測機構“小、散、亂” 目前我國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普遍呈現“小、散、亂”現象,條塊割據、重復檢測等“窩里斗”現象十分普遍。然而,外資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到來將使增速迅猛的中國檢驗檢測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必須整合行業資源,走產業集聚
外資第三方檢測機構搶灘中國市場
中國新能源、環保產業方興未艾,強勁增長的市場吸引了多家外資第三方檢測機構搶灘。1月12日,國際知名的第三方檢測和認證機構CSA宣布,今年將巨資投入拓展中國業務,增設和擴張多個實驗室,其中廣州實驗室將擴建,新增LED照明產品的能效驗證測試能力。日前該公司也剛在上海成立新的測試和認證實驗室,并拓展原
甘肅三家國有檢測機構將試點整合
昨日上午,全省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蘭州召開。會議審議了《甘肅省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領導小組議事規則》《甘肅省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指導意見》及慶陽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甘肅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集團和甘肅省建材研究設計院3家試點單位的整合試點方案。 副省長夏紅民指出
向質量強國邁進-檢驗行業得先壯起來
“目前國內檢驗檢測行業存在著散、亂、弱、小等問題,已嚴重制約了檢驗檢測技術的發展和服務能力的提升,制約著我國向‘質量強國’邁進。”近日,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新實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科技處處長周勇介紹,我國質量檢驗檢測行業主要由國有機構、民營機構和外資
享受政策紅利-第三方檢測機構市場潛力巨大
? ? ? ? ? ? 高質量發展新時期,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國民消費水平和消費質量逐步提高,第三方檢測機構發展迅猛。近年來,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放寬市場門檻。第三方檢測這塊蛋糕愈做越大,業內普遍看好其發展前景。截止2017年底,我國共有各類檢驗檢
我國將釋放570億強檢市場-第三方檢測機構遇歷史性機遇
我國強制性檢測市場570億(自愿性市場430億,合計1000億),一直由政府部門主導,近年來強制性檢測市場已逐漸向民企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放開。作為檢測行業的龍頭,電科院和華測檢測能否抓住強制性檢測市場向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放開的歷史性機遇將是未來上漲的關鍵。 電科院抓住強制性檢測市場向獨立第
2021全國檢驗檢測機構分析:本地化占主流-民營增長-12.54%
截至 2021 年底,我國獲得資質認定的各類檢驗檢測機構共有51949 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共 4090.22 億元,全年向社會出具檢驗檢測報告共 6.84 億份,共有從業人員 151.03 萬人,擁有各類儀器設備 900.32 萬臺套,全部儀器設備資產原值 4525.92 億元,檢驗檢測機構實
國企改革綱領文件發布-國有檢測機構將迎來重大利好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新時期指導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必將開啟國有企業發展的新篇章。國有檢測機構也將迎來重大利好。 此《指導意見》分為8章30條,從改革的總體要求到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有資產管
檢測行業國有壟斷將破局
檢測行業由國有機構壟斷的局面有望改變,第三方檢測市場或將迎來重大機會。 “檢測體系將走向市場,現在70%的檢測機構都是國有的,要對其進行股份制改造、組建集團,引入資本以及第三方檢測機構。”昨日,有國家質檢總局官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以后要營造出一個充分競爭的檢測機制,但是國家會留
檢驗檢測市場“病得不輕”,該怎樣“醫治”?
檢驗檢測,既是評價企業生產水平高低、產品質量優劣、企業運營是否規范的重要技術手段,又是幫助企業提升技術創新與管理能力,增強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有力推手。5月18日,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新實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采訪時指出,“從目前國內檢驗檢測行業整體來看,嚴重存在著散、亂、弱、小問題
誰在“入侵”檢測市場-與SGS等大鱷掰手腕
2014年,一方面,第三方國有檢測機構改革雷聲轟隆隆。另一方面,新建實驗室、擴建實驗室的消息不絕于耳,不論是跨國機構,還是國內的機構的并購、大筆投資新建。往往忽略了新“入侵者”的身影,下面認證君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不容忽視的“入侵者”。 誰在“入侵”第三方檢測市場? 企業自有實驗室轉型進軍第
2016年中國第三方檢測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檢測,是用指定的方法檢驗測試某種物體(氣體、液體、固體)指定的技術性能指標,適用于各種行業范疇的質量評定,分為物理測試、力學測試、化學分析、無損檢測、可靠性環境測試等幾大類。隨著各行各業的逐步發展, 檢測所涉及的領域和覆蓋的范圍也逐漸加大,目前全球檢測市場主要分為四大類:工業、生命科學(食品、
滬去年檢驗檢測營收142.54億元
昨天是“世界認可日”,記者從上海市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已形成以國有機構為主、民營和外資機構多元參與的檢驗檢測市場格局;去年檢驗檢測服務營業收入142.54億元,同比增12.14%,其中收入超1億元的機構達24家,占全市總收入的53.63%,檢驗檢測服務正成為上海新型服務業
民營檢驗檢測機構成長遇到的問題及未來發展方向分析
我國民營檢驗檢測機構的誕生? 在近30年的檢驗檢測市場發展中,民營檢驗檢測機構異軍突起,發展速度之快、體量占比之突變,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國家實施檢驗檢測統計制度以來,民營檢驗檢測機構已實現了連續6年的高速發展。? 我國民營檢驗檢測機構發展最早得益于三個領域的重大調整改革:? 一是工民建領域,住建部門
檢測資質“炙手可熱”食品藥品領域或先放開
在國有檢測機構將進行股份制改造、組建集團、引入資本以及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背景下,盡管檢測行業開放的程度仍未清晰,但民營和外資企業已經都在努力拓寬自己的版圖。 但是,“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中, “社會力量”參與的程度究竟能有多大,仍令企業困惑。 食品藥品或先
全年收入超142億-上海檢驗檢測行業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今天是“世界認可日”,上海市檢驗檢測行業2014年度統計數據報告正式發布。 市質監局副局長沈偉民介紹,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共有734家檢驗檢測機構被納入此次統計工作,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超過一半,基本形成以國有機構為主、民營和外資機構多元參與的市場格局。檢驗檢測服務全年營業收入142.5
廣州一批國有檢測認證機構將打破“鐵飯碗”
昨天,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2016-2020年)》的通知,從聘用制度、公開招聘制度等六個方面推出23條新舉措。作為我國檢驗檢測產業較為發達的地區,廣州目前有多家事業單位制檢驗檢測機構,此輪改革,將有一批事業單位制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