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核心區散煤煤質管控仍然存在薄弱環節,如不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將對冬春季大氣污染防治產生不利影響。”環保部近日如是表示。 11月23日起,北京市環保局聯合市質監局、市新農辦等部門對全市煤炭加工、銷售、重點用煤單位及無照售煤散商的煤質情況,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專項執法檢查行動,重拳打擊銷售劣質煤等違法行為。與此同時,天津、河北等地區也在積極開展煤炭質量監管工作。 對此,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京津冀地區劣質煤的問題比較突出,涉及到成本、優質煤供給能力等問題,尤其是河北、天津等地區的問題較為嚴重。 北京開展煤質專項執法 北京市環保局介紹,2015年,北京市農村地區計劃減煤換煤量為183萬噸,實現優質燃煤基本覆蓋。今年,全市14個區縣共確定了29家加工生產及供應優質燃煤企業。截至11月19日,全市質監部門共組織對燃煤生產加工、銷售、使用單位監督抽查2341批次,合格率96.3%;市新......閱讀全文
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攻堅的一個難題就是空氣污染。3月6號上午,河北代表團小組會議上,針對代表的問題,河北省省長張慶偉一一回應。張慶偉介紹,為減排治污,今年河北省將不新建電廠、關停一批水泥廠,目前河北省已經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了240億元,預計3到5年內,京津冀地區的空氣將明顯改善,“我對此非常
國務院12日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我國未來五年大氣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明晰的路徑圖。 新華社發 朱慧卿作 5年的時間,全國空氣質量要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具體到灰霾天最嚴重、10大污染城市最密集的京津冀地區,PM2.5等細顆粒物污染物的濃度年均要下降25%。
2016年已經離去。回顧這一年,大氣治理依舊是舉國上下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3月全國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重拳治理大氣霧霾。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2016年年初就到北京市調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在與環保相關的各種媒體見面會、記者會上,媒體記者提問最多的問題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天津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于7月29日反饋了督察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8月3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介紹了“放管服”改革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8月份例行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七、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二十六)建立完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調整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建立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納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統籌領導;繼續發揮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作用
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環保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表示,經過5年努力,“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大氣污染治理目標的完成離不開各個城
這兩天在制藥圈被一條微信刷屏,小編不說大家也會猜得到,由石家莊市大氣和水污染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簽署的《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2016年1號文引發的行業內的大討論,各大媒體轉載、評論觀點不一,支持與反對且還不乏喊冤叫屈之聲。 作為制藥人,作為藥企,我們這幾年已經習慣了“舉報“”飛檢”收GMP
河北省政府日前決定大幅度調高今年治霾目標,細顆粒物(PM2.5)濃度同比下降目標由4%以上提高到8%;并且提出確保一個設區市(廊坊市)、力爭兩個設區市退出全國 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 10位。 各市根據新目標重簽責任書 “今年全省PM2.5年均濃度由原定的同比下降4%,調整為同比下降8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為了對抗霧霾,京津冀絕招不斷。 伴隨著供暖季,最嚴格的“停工限產令”到了:北京對道路作業等實行4個月“停工令”、京津冀、山西、山東、河南等28個城市對多種企業實行限產、停產措施…… 除此之外,大力推行煤改氣也是京津冀的治霾之道,將居民冬季采暖的能源從排污較高的散煤,替代成較為清潔的天然氣。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是第一次以空氣質量目標為約束的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的實施開啟大氣污染防治的新階段,是推動我國空氣質量管理從總量控制向環境質量控制轉變的關鍵一步。自頒布實施以來,全國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顯著下降,顯示《大氣十條》方向正確,
環保壓力的逐步加碼,以及煤炭價格的持續低迷,導致火電廠用煤的策略正悄然發生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電廠選擇低硫量、低灰分的煤種時變得更加底氣十足,甚至越來越多的電廠加快“煤改氣”進度,控制煤炭消耗,干脆讓煤炭出局。 區域控煤減煤力度空前 為配合大氣污染治理,我國對電廠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得愈加嚴格。
2013年,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稱《大氣十條》)。根據《大氣十條》相關要求,中國工程院組織50余位相關領域院士和專家,對《大氣十條》進行中期評估。評估認為,《大氣十條》確定的治污思路和方向正確,執行和保障措施得力,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已經顯現。全國城市細顆粒物
7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報告。為深入了解評估過程和主要內容,我們邀請了權威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解讀。 1.請問您如何看待此次《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工作? 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評估組組長):剛剛發布的《大氣十條》中期
2013年,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稱《大氣十條》)。根據《大氣十條》相關要求,中國工程院組織50余位相關領域院士和專家,對《大氣十條》進行中期評估。評估認為,《大氣十條》確定的治污思路和方向正確,執行和保障措施得力,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已經顯現。全國城市細顆粒物(PM2.5)、可吸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近日,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北方發生持續大面積重污染天氣,多地出現“爆表”情況,引起輿論高度關注。針對社會公眾對于重污染天氣存在的一些誤讀和疑問,本報專門邀請八位權威專家做出解讀。 內蒙古、陜西、山西是主要污染源? 誤讀一:京津冀的霧霾,主要是由內蒙古、陜西、山西這3個省區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而
近日,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北方發生持續大面積重污染天氣,多地出現“爆表”情況,引起輿論高度關注。針對社會公眾對于重污染天氣存在的一些誤讀和疑問,本報專門邀請八位權威專家做出解讀。 內蒙古、陜西、山西是主要污染源? 誤讀一:京津冀的霧霾,主要是由內蒙古、陜西、山西這3個省區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而
日前,環境保護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省(市)人民政府發函,通報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啟動相應級別預警,切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同時,環境保護部對各大氣強化督查、巡查組發出了應對重污染天氣督查巡查2018第1號令。依據各地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對
2012年年底,從東北到西北,從華北到華中乃至黃淮、江南地區,一場持續的霧霾蔓延中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0余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大氣污染治理關乎人民福祉、關乎社會穩定,更關乎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動真格、出實招。 2013年9月,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大氣污染治理,如今在京津冀地區可謂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2014年,全國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占了8位;今年1季度,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又占了6位。時時而至的霧霾天,讓人們免不了納悶:為什么京津冀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這么難? 4月22日,全國政協召開“推進京津
當前,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其中,華北地區大氣防治形勢尤甚,在空氣污染較重的前十位城市中華北就占有7席。國務院近日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改進環境空氣質量指明了方向。為切實改善華北地區的環境空氣質量,環境保護部華北環保督查中心進行了專項調研和思考,并初步形成了有針對性的思路和建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印發《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的通知,其主旨為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全面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有關要求,指導各地扎實做好2019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自2017年4月7日首批28路督查組成員分赴“2+26”城市至今,這場被國家環保部視為環保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行動已進行80余天了。 在這80多天里,28路督查組共進行了五輪次督查。經濟觀察報記者通過對環保部公布的前五輪次督查數據進行統計發現,4月7日至6月22日,前五輪次共
北京是一座快速發展的特大型城市,在經濟騰飛的同時,也承載著巨大的環境壓力。特別是復合型大氣污染特征顯著,在秋冬季,空氣重污染時有發生,嚴重影響首都國際形象和市民幸福指數,人民群眾改善空氣質量的呼聲尤為強烈。圖片來源于網絡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圍繞首都“四個中心”戰略定位,將藍天作為市民幸福生
5月2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4月,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8%;PM10濃度為1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9%。持續改善已經成為這一區域空氣質量的主旋律。 治理重點明晰,管理日趨精細 工業、燃煤、機動車排放是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這是繼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之后,國務院出臺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綱領。 同時,《土壤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議,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