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六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破解“三農”新難題
改革開放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號文件27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這份文件題為《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全文約15000字,共分6個部分30條,包括: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推進農村產業融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指導。 文件認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大背景下,如何促進農民收入穩定較快增長并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如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以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實現有效供給,如何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贏得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已成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必須完成和破解的歷史任務和現實難題。 文件指出,把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增進農民福祉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閱讀全文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三農-現代農業路越走越寬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一號文件”)。一號文件指出,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要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繼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為什么還要繼續轉變方式? 2014年,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總體形勢平穩向好,繼續保持農業豐產
中央一號文件釋放四大信號:完成“三農”硬任務總部署
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這份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開宗明義指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采訪權威專家,就文件精神進行全面解讀。 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
中央一號文件惠及農業四大產業
2009年2月1日國務院發布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這是從2004年開始,連續第六年中央在一號文件中聚焦三農問題。 2009年一號文件的主要內容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穩定農業生產,加強基礎投入和推進城鄉發展的一體化等。無論從框架和具
二○一六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破解“三農”新難題
改革開放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號文件27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這份文件題為《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全文約15000字,共分6個部分30條,包括: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推進農
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深化體制改革
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1份中央一號文件今天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這份文件題為《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共分8個部分33條,包括: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強化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農村
加強轉基因科普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三農”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昨日對外發布,強調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從追求產量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并作出一些新的改革部署。 “四個重大”概括當前形勢 中共中央每年發布
科技創新澎湃農業發展新動能——解讀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
2月5日,新華社受權全文發布了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共6個部分、提出了33條政策措施。其中第4部分、有5條政策措施,緊緊圍繞“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來謀篇布局
中央一號文件發布-糧食安全問題首當其沖
中央一號文件發布 昨日新華網刊登消息稱,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官方微博@中國之聲消息,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發布。內容:圍繞建設現代
農業農村部:抓好“三農”工作-確保全面小康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 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即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文件公開發布之際,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采訪。 韓長賦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完成
一號文件公布-農業股卻難逃見光死命運
2月1日,中央發布了2015年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這是連續第12年聚焦“三農”問題。但是昨天農業股卻難逃見光死的命運。 從盤面上看,昨天,除了大北農、新研股份等停牌外,亞盛集團、農發種業、ST大荒、一拖股份、登海種業以及芭田股份等股價均全線走低,截至
中央一號文件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新年伊始,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將位置留給了鄉村。2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下發,將生態宜居作為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進行了全面部署。“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成為鄉村發展目標,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綠色發展有了頂層設計。 接下來,如何以綠色發展為引領,打造人與自然
“慎重推廣轉基因”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新華社27日受權發布《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8份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 全文約15000字的文件指出,把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增進農民福祉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農業企業發展路徑之爭:技術創新PK模式創新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您看了嗎?” “不是看了,是仔細研讀了。”在中關村大廈14層的辦公室里,宋維平解釋:作為大北農集團的副總裁,必須領會這份重頭文件的精神,因為政策對企業會有很大影響。 2月1日,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份題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中國科學報:農業科技迎春天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緊緊圍繞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這個明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在強調多措并舉、多方努力的基礎上,特別突出了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2月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
農殘檢測、精準醫療、綠色農業三個項目簽約入駐
5月16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甘井子基地暨大連中科創新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儀式在甘井子區泰達慧谷舉行,共有農殘檢測、精準醫療、綠色農業等三個項目簽約入駐。本次活動也是2018年“創響中國”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站的首場活動。副市長靳國衛出席了揭牌儀式。 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甘井子基地坐落于
“中國農業一號衛星”:農業觀測,看得更細更廣
6月2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專項高分六號衛星。這是一顆低軌光學遙感衛星,也是我國首顆精準農業觀測的高分衛星,具有高分辨率和寬覆蓋相結合的特點。高分六號將與在軌的高分一號衛星組網運行,大幅提高對地觀測能力,為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等重大需求提供遙感數據支撐。真正意義上的“中國
“中國農業一號衛星”:農業觀測,看得更細更廣
6月2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專項高分六號衛星。這是一顆低軌光學遙感衛星,也是我國首顆精準農業觀測的高分衛星,具有高分辨率和寬覆蓋相結合的特點。高分六號將與在軌的高分一號衛星組網運行,大幅提高對地觀測能力,為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等重大需求提供遙感數據支撐。 真正意義上的
緊繞小康“硬任務”-關鍵技術待突破
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一號文件)終于出爐。雖較往年稍晚,但其主題已在2018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露出蹤跡。 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21個、新世紀以來第16個指導“三農”工作的重要文件,也是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的第2個一號
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已出。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發展新理念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農業也要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一號文件將如何落實?老“三農”正面臨哪些新問題與挑戰?又該如何破解? 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了連續13年中央一號文件起草組成員之一、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研究員,
科技部:科技進步對中國農業增長貢獻率達53%
“十一五”以來,農業科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貢獻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 在上,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介紹加快推進農村科技創新創業等方面情況時說,我國農業科技發展邁上了新臺階,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農業前沿技術研究取得新突
解讀中央一號文件:讓我們的水土“喘口氣”
解讀人:中央一號文件起草組成員 祝衛東 陳良彪 亮點一:注重農業資源永續利用 以解決好地少水缺的資源環境約束為導向,深入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逐步讓過度開發的農業資源休養生息,強調要促進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加大生態保護建設
中央一號文件,為何突然關注一條蚯蚓?
日前,21世紀以來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重磅出爐,全文9部分33條,不乏一些2022年熱點事件,如割青毀糧、天價彩禮、超齡農民工、村鎮銀行結構性重組.........令人詫異的是,“電捕蚯蚓”赫然在列。雖說三農問題無小事,但泥土中的蚯蚓,何以驚動國家,甚至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農村人
農業檢測儀器生產商托普云農新三板掛牌
10月8日消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告顯示,托普云農的掛牌申請獲得批準,并于今日公開轉讓,股票代碼為:833692。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資料顯示,托普云農在掛牌的同時公開轉讓股票200萬股,其中,有限售條件的100萬股,無限售條件的100萬股。 據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調查,托普云農本次掛牌上
五大關鍵詞讀懂中央一號文件“真經”
新華社27日受權發布《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8份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 對當前我國“三農”發展呈現出的新矛盾、新挑戰,文件有哪些破題之策?新華社記者從中梳理了五大關鍵
環保視角解讀中央一號文件:生態宜居-環境治理
2018 年2 月4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意見再次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生態宜居和環境治理的共同發展,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終極目標。 點評:意見重點指出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農村
2020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百強名單發布,誰是你最愛
4月25日,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與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在貴陽市聯合舉辦2020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百強推介暨百強國龍進貴州活動。活動公布2020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0強和專項10強名單。 據介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百強主要特點是:企業規模大,主營業務收入2.32萬億元,占1547家國家
中央農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范圍遠超農業結構調整
國新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唐仁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針對當前的農村農村發展形勢做出的研判,是
解讀中央一號文件:農產品不安全改革就不算成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唐仁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解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綠色發展、質量興農應該走在前面 現階段老百姓對農產品、食品的最大關切概括起來是六個字:優質、多樣、個性,其中優質方面最大關
連續三年寫入“農業現代化”-發展現代農業根本出路在科技
1月27日,改革開放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號文件發布。 這份文件題為《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將成為“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綱領性、指導性文件,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回顧近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從2014年
2015一號文件鎖定三農新定位-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2015一號文件鎖定三農新定位 明確“強富美”三大方向 “中央一號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現在已經成為中共中央重視農村問題的專有名詞。昨日,今年的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如約而至,為我國今后的農業工作指定了“強”、“富”、“美”三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