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微生物學研究如同‘盲人摸象’,由于各國的研究方法和標準不統一,使得數據難以比較及整合,這種‘碎片化’現狀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具有獨特生理代謝優勢的微生物,在解決地球各類危機中所起到的作用已完全超乎我們的想象——從污水處理到氣候變暖,人類如今所面臨的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糧食安全、疾病流行等幾乎所有問題的背后,都少不了微生物的參與。 如何通過微生物組研究化解危機?日前,中、美、德三國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發文呼吁,要想搞清楚微生物如何影響人和地球的健康,需要全球科學界集結一支多學科背景的國際研究隊伍,啟動“國際微生物組計劃(IMI)”。 這三位科學家分別是德國馬普海洋研究所教授尼克爾·杜比利艾、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瑪格麗特·麥克福爾·蓋恩和中國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趙立平。 趙立平日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的微生物學研究如同“盲人摸象”,由于各國的研究方法和標準不統一,使得數據難以比較及整合,這種“碎......閱讀全文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香港研究資助局(RGC)關于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香港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申請239份。經初步審查并與香港方核對清單,確定有
近期,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周寧一研究員課題組在微生物龍膽酸代謝的多樣性研究上取得進展:在低G+C含量的革蘭氏陽性菌類芽胞桿菌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的依賴于半胱氨酸的順丁烯二酸單酰丙酮酸異構酶;在假單胞菌中發現了編碼催化順丁烯二酸單酰丙酮酸直接水解的酶基因。相關結果分別發表在微生物學刊物
在過去十年左右,研究人員已花費幾十億美元對棲息于不同地點(如人體、土壤和海洋)中的微生物進行分門別類。對這些不同的微生物組,我們所知的大多數信息都是通過日益復雜的下一代測序技術獲得的。比如,科學家們通常對編碼16S rRNA---細菌核糖體小亞基中的一種組分---的基因進行高通量測序來測量樣品中
民間有句俗語:“孩子出過疹和痘,才算解了閻王扣。”這里的痘指天花,疹就是指麻疹。這句俗語,已經隨著疫苗的使用逐漸被人遺忘,由此可見疫苗是人類對抗疾病的利器。 然而,這把利器有時候是把雙刃劍——16幅照片,15個患兒,其中兩個孩子已經離開人世。《南方都市報》用一種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式,把疫
移動方艙實驗室在未來防護新冠疫情的過程中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移動方艙類似于集裝箱根據需求裝在不同的設備和裝置。醫用方艙實驗室,就是在制造方艙的時候嚴格按照實驗室標準來進行生產建設,需要具備醫療功能,要根據醫療環境需要配備所需的儀器設備。 為保障移動方艙實驗室的安全高效運轉,中國計量院建立了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在世界
2016年6月20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程功研究組在《自然 微生物學》 (Nature Microbiology)以長文 (Article) 形式發表題為“Flavivirus NS1 protein in infected host sera enhances viral acquisition
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多地交通斷絕,社會生活中斷。普羅大眾惶惶不可終日。全國人民恨不得冬眠兩星期,希圖畢其功于一役,把“新”病毒像當年的SARS一樣徹底從人間消滅。但是,剛剛,從電視里看到李蘭娟院士告知,已經發現了無癥狀的帶毒、傳播者。那么,從病原微生物學的基本原理看,上述美好愿望已經無法實現。將
基因擴增儀性能卓越,能滿足不同工作環境的多種需求。可用作以聚合酶鏈式反應為特征的、以檢測DNA/RNA為目的的各種病原體檢測及基因分析。基因擴增儀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醫學、食品工業、司法科學、生物技術、環境科學、微生物學、臨床診斷、流行病學、遺傳學、基因芯片、基因檢測、基因克隆、基因表達等領域。基
常用培養基的制備、細菌接種方法、細菌生長現象觀察和細菌的分布培養基的制備 原理 培養基是人工地將多種物質按各種微生物生長的需要配置而成的一種混和營養基質,用以培養或分離各種微生物。因此,營養基質應當有微生物所能利用的營養成分(包括碳源、氮源、能源、無機鹽、生長因素)和水。根據微生物的種類和實
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細胞因為增殖失控、分化障礙、凋亡受阻等機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大量增殖累積,并浸潤其他組織和器官,同時正常造血受抑制。臨床可見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據報道,我國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占第六位。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醫學檢驗、體外診斷、臨床等關鍵詞對分析儀器的影響越來越大。作為分析儀器中發展最晚,當前熱度最高的質譜,也紛紛向臨床領域拓展。為此,分析測試百科網編譯了此份質譜儀器在歐美國家臨床檢驗中的應用
一、基于分子雜交的分子診斷技術 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是分子雜交技術發展最為迅猛的20年,由于當時尚無法對樣本中靶基因進行人為擴增,人們只能通過已知基因序列的探針對靶序列進行捕獲檢測。其中液相和固相雜交基礎理論、探針固定包被技術與cDNA探針人工合成的出現,為基于分子雜交的體外診斷方法進行了
基于分子構象的分子診斷技術 (一)變性梯度凝膠電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與單鏈構象多態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 1970~1980年間,Fischer等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5月份即將結束了,5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皮膚中的調節性T細胞促進毛發再生 doi:10.1016/j.cell.2017.05.002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開展小鼠實驗發現作為一類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HIV研究領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不斷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2018年即將過去了,在這一年里,科學家們在艾滋病研究領域又有哪些亮點重磅級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就篩選出本年度艾滋病研究領域重磅級的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1】Nature:HIV研究重大進展!揭
四、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 相比于其他分子診斷檢測技術,qPCR具有2項優勢,即核酸擴增和檢測在同一個封閉體系中通過熒光信號進行,杜絕了PCR后開蓋處理所帶來擴增產物的污染;同時通過動態監測熒光信號,可對低拷貝模板進行定量。正是由于上述技術優勢,qPCR已經成
自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發明庫爾特原理后,庫爾特原理成為了行業的根基,響應了對自動化血細胞計數儀器的需求。華萊士?H. 庫爾特和他的兄弟小約瑟夫?R. 庫爾特提出了一種使細胞通過一個感測小孔的簡單想法以來,此行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華萊士希望將常規的紅血球
超聲波細胞粉碎機超聲波細胞粉碎機是利用超聲波在液體中的分散效應,使液體產生空化的作用,從而使液體中的固體顆粒或細胞組織破碎.簡述超聲波細胞粉碎機是一種利用強超聲在液體中產生空化效應,對物質進行超聲處理的多功能、多用途的儀器,能用于動植物組織、細胞、細菌、芽胞菌種的破碎,同時可用來乳化、分離、分散、勻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年2月,國際植物科學期刊《Plant Physiology》上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The MtDMI2-MtPUB2 negative feedback loop plays a role in nodulation homeostasis”的學術論文,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
關于公布2016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的通告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6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
第一節 實驗動物的抓取和固定在進行實驗時,為了不損傷動物的健康,不影響觀察指標,并防止被動物咬傷,首先要限制動物的活動,使動物處于安靜狀態,工作人員必須掌握合理的抓取固定方法。抓取動物前,必須對各種動物的一般習性有所了解。操作時要小心仔細、大膽敏捷、熟練準確、不能粗暴,不能恐嚇動物,同時,要愛惜動物
經過公開征集,國家環境保護環境微生物利用與安全控制重點實驗室(MARC)共收到2012年開放基金課題申請70項,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環境微生物利用與安全控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要求,在每項申請書經過三位專家的初評審后,于12月19日召開的學術委員會進行了評議,確定2012年重點實驗室開放基
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肝細胞合成釋放入血,能在機體炎癥、感染或組織損傷、壞死時迅速發生反應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生理條件下,CRP 體內的合成速率很低,血清 CRP 含量也低,其濃度在一定范圍保持相對穩定,基線 CRP 濃度一般
關于公布2016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的通告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6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
什么是微流體? 在生物、化學、材料等科學實驗中,經常需要對流體進行操作,如樣品DNA的制備、液相色譜、PCR反應、電泳檢測等操作都是在液相環境中進行。因此,顧名思義,“微流體”即指實驗所用的數量級從毫升、微升級降至納升或皮升級的流體。 微流體概念自從20世紀80年代(1980s)被提出以后,
關于公布2016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的通告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6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
在日前閉幕的“首屆全國檢驗檢疫學術報告會”上,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檢科院)院長李懷林作了題為《建設檢驗檢疫新興學科,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報告,在與會專家學者中引起熱烈反響。為此,記者就檢驗檢疫新興學科建設的相關問題采訪了李懷林。 核心觀點 □有中國特色的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