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啟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廣西衛生計生委近期編制了《廣西衛生計生委2016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方案》,全面啟動2016年度衛生計生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 根據該方案,今年廣西衛生計生委開展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涵蓋樣品2.95萬批次以上。主要監測內容包括3大類:一是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涵蓋蔬菜、肉類、嬰幼兒奶粉、食品包裝材料、食飲具等16類樣品;二是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污染監測;三是食源性疾病監測。 今年,廣西食品樣品監測點將從2015年的101個增加至110個,新增了桂林臨桂區等6個城區級監測點,監測覆蓋全區所有縣級行政區域并繼續向鄉村延伸。......閱讀全文
衛生部通知:加強全國食品安全監測體系建設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2008年發生的三鹿牌嬰幼兒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充分顯示,必須提高對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監測、評估能力和預警水平,進一步加大食源性疾病防控力度。衛生部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全國食品安全監測體系與技術能力建設。 通知指出,要增強對食品安全監測與評估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地方各級衛生行政
山西省疾控中心舉辦食品檢驗實驗室開放日活動
夏秋季是食源性疾病暴發的高峰期,為讓群眾了解更多關于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知識、科學認識食品安全,7月12日下午,省疾控中心舉辦了“食品檢驗實驗室開放日——食品安全從娃娃抓起”活動。工作人員帶領雙西小學學生代表、社區群眾代表以及媒體記者參觀實驗室,零距離了解食品檢驗。 活動現場,大家觀看了科普動畫片
山東首個地方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中心揭牌
山東省對食品安全的監測力度將進一步提高。9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中心”在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揭牌,中心將對化學污染物、食物中的致病菌、食源性疾病進行檢測,備受關注的三聚氰胺、瘦肉精、蘇丹紅等均在可監測之列。 這將客觀準確地掌握市場上各種食品的質量,評估、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各
國家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首次完成
近日從衛生部了解到,由衛生部等6個部門聯合開展的2010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已完成,這是我國首次完成國家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據了解,根據《食品安全法》“建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的規定,2010年,衛生部牽頭組織在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開展國家
天津市食品污染物數據庫建成-實現主動監測食源性疾病
昨日從市衛生計生委、市衛生監督所獲悉,為了擴大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覆蓋面,實現對食源性疾病的主動監測,本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區域已覆蓋全市16個區縣,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已由18家增加到33家,并已形成了本市食品污染物數據庫。 根據目前在食品安全領域擔負的職責,市衛生計生部門規劃建立了本
廣西來賓:向媒體“曬”食品監測流程
為配合我市“食品安全周”活動,6月24日,來賓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開放日活動,向《來賓日報》、來賓電視臺及部分自媒體通報我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情況。 據了解,來賓市疾控中心是廣西首批加入全國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的市級疾控中心之一,目前可對161項食品風險進行監
國家衛健委印發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規范(試行)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為規范衛生健康系統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十四條、第一百零三條、第一百零四條等規定,我委組織制定了《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規范(試行)》(可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
中美食源性疾病監測技術交流會在北京召開
根據中心高層次人才發展“523計劃”工作要求,為提升我國食源性疾病監測能力,加強食源性疾病監測人才隊伍建設和技術經驗交流,中心于2015年9月24日在北京組織召開中美食源性疾病監測技術交流會,邀請美國CDC食源性、水源性和環境疾病部副部長Barbara E.Mahon博士和美國國家耐藥性監測系統
北京本市建立全過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
對細菌進行“DNA鑒定”,確定食品毒性種類…… 在北京市疾控中心的食品檢測實驗室中,豬肉、辣椒、韭菜等家常食品經常會成為實驗室里監測的“熟客”,對其進行化學污染物、食源性致病菌 定性定量檢測也成為實驗室風險監測的日常工作。 今天上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媒體開放日
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監管新規定有哪些修改?一看便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經商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同意,我委修訂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規定》。現印發給你們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有望2015年建成
近日,2015年全國衛生計生系統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2015年要完成標準整合工作任務,基本建成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 金小桃指出,2014年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完成228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整合和68項新標準制定公布。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增加到2489個,
衛計委:今年要基本建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
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消息,2015年全國衛生計生系統食品安全工作會議日前召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金小桃在會上指出,今年要完成標準整合工作任務,基本建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同時,全面啟動中國居民食物消費量調查和總膳食研究,加強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夯實風險評估科學基礎。 金小桃指
天津建成食品污染物數據庫
日前從天津市衛生計生委、市衛生監督所獲悉,為了擴大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覆蓋面,實現對食源性疾病的主動監測,該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區域已覆蓋全市16個區縣,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已由18家增加到33家,并已形成了市食品污染物數據庫。 根據目前在食品安全領域擔負的職責,該市衛生計生部門規劃建立了
食品安全擔憂被放大?避免食源性疾病十大提示
“食源性疾病已成我國頭號食品安全問題”,4月19日,在中國科協舉辦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全球視野下的食品安全”會上,多位權威專家在強調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同時,也解讀了大眾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誤區。 擔憂1 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 靠不靠譜? 食品安全是一個全球高度關注的問題,
陳君石院士:食源性疾病是我國頭號食品安全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最近一項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顯示,我國平均6個半人中就有1人次罹患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已成為我國頭號食品安全問題,面向全體社會公眾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十分緊迫。”陳君石4月14日在由中國科協召集的《食品安全宣傳大綱》編制工作啟動儀式上說。 按照世界衛
陳君石院士:食源性疾病是中國頭號食品安全問題
日前,浙江大學校友、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及拼多多創始團隊向浙江大學捐贈1億美金,設立“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學基金”,擬推動浙江大學在生物、醫療、農業、食品等多領域交叉方向展開基礎研究及前沿探索。黃崢在此前的致股東信中也表示,辭任后將專注于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關注食品安全、消費者健康。
寧夏回族自治區已初步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
寧夏回族自治區率先在全國建立食品安全責任制,食品安全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2010年,衛生部門在寧夏回族自治區10個縣(區)開展食品化學污染物、食源性致病菌和食源性疾病風險監測工作,覆蓋寧夏回族自治區總人口數的43%,涵蓋食用農產品、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餐飲消費各個環節,初步建立起寧夏回族自治區
我國擬用兩年建食品污染物監測網絡
我國將通過2009至2010年兩年的努力,在全國建立起覆蓋各省、市、縣并逐步延伸到農村地區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以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的收集、報送和管理,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水平。 這是記者從19日在武漢召開的全國食品污染物監測網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由衛
河北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初步建立
6月29日,河北省疾控中心專家向參觀市民進行食品安全科普宣傳 昨天從河北省疾控中心獲悉,為掌握主要食源性疾病的發病和流行趨勢,河北今年指定184家哨點醫院和177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任務,哨點醫院較去年增加121家,已覆蓋河北所有縣(區)。全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初步
鎮江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已全覆蓋
蔬菜農殘是否達標?食品添加劑是否過量?作為今年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一項活動,市衛計委組織開展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開放日”活動昨天在市疾控中心舉行。行風監督員、志愿者與“觀察團”市民,參觀了食品安全監測相關實驗室,近距離了解了平時看不到的“舌尖安全”保障工作。記者了解到,我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已經實現全
東莞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魚生茶葉成監測重點
記者昨日從市食藥監局獲悉,《2015年東莞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實施方案》出爐。根據方案,今年,東莞不僅要完成省下達的845份食品樣品檢測任務,還增加了蔬菜重金屬、茶葉重金屬、糕點致病菌等市民較為關注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項目。 根據《方案》,我市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分為兩部分,包括省下達的食品安全風
衛生計生委: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清理年底完成
衛生計生委日前要求,各地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清理,對已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應當及時廢止相應的地方標準。 衛生計生委要求,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制(修)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要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及其評估結果為依據,嚴格遵循工作程序,嚴把立項關,及時公布地方標準。要進一步完善食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清理年底完成
衛生計生委日前要求,各地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清理,對已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應當及時廢止相應的地方標準。 衛生計生委要求,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制(修)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要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及其評估結果為依據,嚴格遵循工作程序,嚴把立項關,及時公布地方標準。要進一步完善食
成都向民眾開放食品安全監測實驗室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乎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29日,在四川省衛生計生委聯合成都市衛生計生委聯合舉辦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開放活動上,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放了其食品安全監測實驗室,向民眾展示了“食品安全衛士”實驗室里的工作。 走進成都市食品風險監測實驗室,如同走進了一個封閉的世界,透過厚厚玻璃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揭牌成立
31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揭牌成立,將進一步加強監測力度,做好風險監測分析和評估等工作,主動研究分析食品安全風險的趨勢和規律,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監測。 長期以來,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作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的依托單位,一直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進行食源性疾病處置工
關于食源性疾病的分類介紹
1、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 2、 與食物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 3、 經食品感染的腸道傳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蟲病(旋毛蟲病)等; 4、 因二次大量或長期少量攝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為主要特
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相關介紹
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已經很少使用食物中毒的概念,經常使用的是“食源性疾患”。近20年來,他們對食源性疾患的定義、流行因素、危害程度、預防措施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等的研究有了較大的進展。我國歷來重視食物中毒的防治工作,已形成了一整套的食物中毒的報告管理制度。《食品衛生法》已明確規定了食物
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相關介紹
1.避免在沒有衛生保障的公共場所進餐。 2.在有衛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場購買有安全系數的食品。不買散裝食品。 3.新鮮食品經充分加熱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鮮 [1] 及肉類。生食瓜果必須洗凈。 6.重視加工涼拌
關于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介紹
食源性疾患可以有病原,也可有不同的病理和臨床表現。但是,這類疾患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通過進食行為而發病,這就為預防這類疾病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倡導合理營養,控制食品污染,提高食品衛生質量,可有效地預防食源性疾患的發生。
關于食源性疾病的特征介紹
1、食物傳播 所有的食物中毒都是以食物和水源為載體使致病因子進入機體引起的疾病。 2、暴發性 2例及以上具有類似臨床表現,經流行病學調查確認有共同食品暴露史,且發病與食品有關的食源性疾病病例。 [4] 3、散發性 化學性食物中毒和某些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多以散發病例出現,各病例間在發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