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保持了總體平穩。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依然遙遙領先,讓歐美等發達國家望塵莫及。然而一段時間以來,西方一些媒體和學者斷言,中國經濟增長后勁不足,發展前景令人擔憂。鑒于中國經濟的龐大體量,對中國經濟給予高度關注是應該的,但對當前中國經濟走勢持悲觀態度則是疑慮過度,近乎杞人憂天。 如果用一輛汽車來打比方的話,中國經濟依然行駛在增長的高速路上,只是擋位由5擋調到4擋,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相對減速運行,既有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的影響,也有自身經濟發展方式戰略調整的因素。實際上,中國經濟將更加健康,增長也將更加具有可持續性。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展,供給側改革的一大亮點就是將使資源流向更具發展潛力的產業。盡管短期內傳統行業增長會削弱,但長期看中國經濟整體效率會隨之提升。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是發展潛力最大的國家。只看到中國經濟目前的體量,而......閱讀全文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改革的攻堅之年。這一年,中國經濟全面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成為全社會發展的“主旋律”;這一年,“十三五”規劃的藍圖正式發布,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成為我國“十三五”時期發展的重要目標,也讓質量強國成為時代發展的重要使命;這
2015年11月,中央明確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社會各界人士對供給側改革眾說紛紜。那么具體到能源行業,為何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又該如何開展? 為何進行能源供給側改革 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從刺激需求的“三駕馬車”談起,詳述了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轉向的起因,對供給側改革進行了明確的闡述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作為“十三五”時期必須牢固樹立的五大發展理念之首,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 “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怎樣在全面創新中發揮引領
供給側改革著力于有效供給,旨在通過建立有效制度供給,支持有效產品、服務供給,激活全要素生產率。檢驗檢測行業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質量基礎,是聯結供給、需求兩側的橋梁和紐帶,通過推動產品質量提升,改善供應側有效供給潛力;通過信息流,改善供需對接,提高市場效率,實現有效供給。 引導質量發展。檢驗
為進一步推動經濟產業升級,國家提出了供給側改革方案,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產品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產品的研發水平、創新程度,并反映在品牌知名度等因素上,因此供給側結構改革所要實現的全面提升產品質量與知識產權制度息息相關。然而,社科院近日發布的《法治藍皮書(2017)》披露,當下中國產品供
科技部 農業部 水利部 國家林業局 中國科學院 中國農業銀行關于印發《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規劃(2018—2025年)》的通知國科發農〔2018〕3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農業廳(局)、水利(水務)廳(局)、林業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農業局、水利局、林業局,
“十三五”開局之年,注定是廣東質量工作的特別年份:為確保廣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近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全國率先發布《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通過質量工作與創新驅動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制造強省等深度對接,將質量強省上升為經濟社會發展
松遼沃野,黑土凝香。七月流火的季節,松遼平原滿目綠色,萬物蔥蘢,呈現勃勃生機。永吉縣岔路河鎮下坎村大米種植基地的2200多公頃的稻田綠波蕩漾,綠油油的秧苗暢飲著源自吉林長白山天池第二松花江水的水,沐浴著世界公認的黃金水稻帶北緯40-45度獨有的日光,享受著吉林市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以下
編者按 當前,中國農藥行業正處于低成長時期,行業景氣度下降,市場需求增長放緩,多數產品產能剛性過剩,無序同質競爭加劇,引發行業進入微利時代。加之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的提出,市場環境的新變化,都倒逼農藥行業供給側改革。供給側該怎么改?怎樣才能提高競爭力?我們來聽聽業內人士的真知灼見。 農藥供給
根據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制定的“十三五”規劃顯示,高分子材料將作為新興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到“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并擬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成為引領產業轉型升級重要指引。 這意味著高分子材料行業未來即將成為基礎材料的創業“風口”。 作為四大基礎材料之一——高分子材料,很多人對
8月18日,作為第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農牧業綠色品牌建設論壇”在內蒙古包頭市舉辦。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品牌企業的代表和農業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綠色發展·品牌之路”為主題,展開了一場有關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綠色食品的大討論。與會嘉賓一致
產業、企業發展的關鍵是處理好供給與需求、企業與企業、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等關系。這些關系正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變得易于解決。 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智能產業等出現,就是解決這些關系的重要途徑,因為它們讓世界正變得簡單。 大變革時代催生產業互聯網 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已經發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國資委獲悉,國資委決定中央企業要用兩年時間壓減10%左右的過剩產能,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345戶大中型僵尸企業的市場出清。這表明,圍繞央企的供給側改革正在提速。記者同時獲悉,作為國企改革重點,國資委已經對下一步化解央企過剩產能進行了部署,將在涉及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嚴重的行
日前,由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組織、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20家單位共同編寫的《食品工業發展報告(2016年度)》(以下簡稱《報告》)連續第四年出版發行。《報告》全面總結、客觀評價了我國食品工業年度發展的整體狀況,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為行業發展提供了諸多參考及指導意見。 《報告》指出
集中力量搶占制高點 五年來,我們實施了一大批重大工程。實施這些重大工程的決策背后體現了習近平怎樣的治國理政理念?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2013年9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說:“政府在關系國計民生和產業命脈的領域要積極作為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了《關于促進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實施意見》(工信部科〔2019〕188號,下稱《實施意見》)。現就《實施意見》的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實施意見》的背景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
2019年8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促進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實施意見》(工信部科〔2019〕188號,下稱《實施意見》)。現就《實施意見》的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實施意見》的背景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質檢總局副局長陳鋼在談起自己第一次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感受時,由衷感慨:“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質量’,小組討論時委員們幾乎離不開‘高質量’的話題,媒體記者采訪報道時‘高質量’也是高頻詞,我感覺一個嶄新的質量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要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出臺,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啟動,臨床試驗數據核查推進,藥品生產工藝核對上路,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落地,藥包材、藥用輔料關聯審評審批制度確立,醫藥工業“十三五”規劃指南亮相……2016年,對于中國醫藥行業來說,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更是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頂層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月26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森林生態安全工作。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在適度擴大
2019年是水泥業收獲頗豐的一年。需求維持高增長,價格持續攀升,盈利水平不斷提升,行業整體向著高質量方向發展。這樣的成績,得益于“十三五”期間,我國水泥業加大創新力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使行業效益穩步增長。但需要看到的是,水泥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尤為迫切——圖片來源于
全球范圍內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氣候變化問題已經形成共識,并達成了二氧化碳減排的約束性政府間協議。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2030年前后碳排放達到峰值,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50%。然而,中國科學院專家研究分析認為,2050年目標難以單純依靠現有技術的累積性
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使乙烷產量快速增長,在充分滿足國內市場的同時,也使得美國乙烷出口中國成為可能。乙烷制乙烯產業由此進入中國石化界的視野。 中國具有產業發展優勢 乙烯工業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被稱為石化之母,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乙烯產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 李壽生 編者按 3月29日,第22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系統學習大講堂在北京舉行。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會上作了題為《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抓好的六件大事》的主題報告。報告分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未來一年行業
①專家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調研考察枸杞、葡萄發展情況 ②陜西灃東新區的智慧農業園區張行勇攝 專家在改良的渭河灘萬畝鹽堿地考察牧草收獲情況,研究制定利用牧草產業改良鹽堿地提升方案。張行勇攝■楊星科 馬 齊 陳志杰 張立新 張行勇 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高級階段和必然過程,是一個國家現代化
1月14日至15日,國務院國資委在北京召開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經濟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2018年,中央企業收入利潤創歷年最好水平,增幅均達到兩位數。 按照國資委的部署,2019年,將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國資監管系統企業經濟效益要實現穩定增長。與此同時,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實現
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環保政策的出臺力度是空前的,帶來的環保需求也是巨大的,目前我國環保產業規模已達4.5萬億元,逐漸成為新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與此同時,PPP(公共私營合作制)、第三方治理、海綿城市、黑臭水體等一系列環保新概念催生出數以萬億計的巨大市場,吸引著各路資本競相追逐。 “中國的環
7月10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快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河北的決定》,全文如下: 為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現作出如下決定。 一、總體要求 (一)重大意義。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2016年12月10日,在國家科技部資源配置司和創新方法研究會指導下,在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支持下,由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簡稱:科工委)、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簡稱:聯盟)主辦,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及《分析儀器》雜志社協辦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