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對抗“超級細菌”新辦法
上海的一批科學家,在對數百個老藥的研究中,發現了對付無處不在的致死性感染病原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下簡稱“金葡菌”)的新辦法。 經過近4年的聯合攻關,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湖北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力合作,成功發現一個抗耐藥金葡菌感染的藥物作用新靶點——CrtN蛋白;并首次發現抗真菌老藥萘替芬,能通過靶向CrtN蛋白,抑制抗耐藥金葡菌進行感染。 日前,相關研究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化學生物學》雜志上。 世界三大最難解決感染性疾患,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列首位 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金黃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一種可引起致死性感染的人類病原菌,它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空氣、水、灰塵及人和動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機會很多。 目前,抗生素是治療金葡菌感染的常用藥物,它通過抑制細菌生長或者直接殺......閱讀全文
關于金葡菌敗血癥的金葡菌的介紹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目前最難以對付的病菌之一。它感染人類表皮、軟組織、黏膜、骨和關節,尤其在醫院環境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往往能抵御消毒劑的殺傷,造成創口感染,嚴重時會致人死亡。近年來,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傳染更加嚴重,已成為公共衛生威脅。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副教授維克托·尼澤特等人在新一期《實驗
我國首個超級細菌疫苗獲批臨床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近日,由第三軍醫大學與地方科技公司聯研的我國首個超級細菌疫苗——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Ⅰ、Ⅱ、Ⅲ期臨床研究,標志著該研究已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超級細菌”泛指臨床上出現的多種耐藥菌,它對許多抗生素具有抵抗能力。而在我國,13億人所使用的抗生素總量為全世界60
我科學家發現抗金葡菌藥物新靶點
經過近4年聯合攻關,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湖北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通力合作,成功發現一個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藥物作用新靶點CrtN蛋白,并首次發現抗真菌老藥萘替芬,通過靶向CrtN發揮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藥效。相關研究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化學生
新國標為何寬容“金葡菌”
就在兩大速凍食品知名品牌近期相繼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以下簡稱"金葡菌")而陷于風口浪尖之時,衛生部正在征求意見的速凍食品"新國標",金葡菌卻從"不得檢出"變為可有限檢出。 我國現行《速凍預包裝面米食品衛生標準》規定金葡菌等致病菌不得檢出。而衛生部今年9月公布的《速凍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國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的縮寫,MRSA指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CNS指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菌。這類細菌引起的感染,特別是院內感染逐年增長,已被引起廣泛的注意。MRS對所有的β-內酰胺類和頭孢類藥物均耐藥,不論其敏感試驗
中國科學家發現抗“超級細菌”感染的藥物作用新靶點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號:21222211)和面上項目(資助號:21472207)等項目的支持下,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李劍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藍樂夫課題組、湖北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勇總經理等研究小組成功發現抗“超級細菌”感染的藥物作用新靶點,為抗生素
金葡菌激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金葡菌激酶英文名稱staphylokinase定 義存在于葡萄球菌屬細菌培養濾液中,可激活血纖蛋白溶酶原成為血纖蛋白溶酶,促進血纖蛋白溶解的酶。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金葡菌腦膜炎的病因
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腦膜炎多繼發于金葡菌敗血癥,尤其多見于合并左心內膜炎的患者,通過細菌栓子經血流侵襲腦膜。面部癰癤并發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可進一步導致腦膜炎。顱腦損傷、顱腦手術后及腰椎穿刺時消毒不嚴也可并發腦膜炎。腦膜附近的感染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等亦可引起本病。新生兒臍帶和皮膚的金葡菌
金葡菌腦膜炎的概述
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腦膜炎多繼發于金葡菌敗血癥,尤其多見于合并左心內膜炎的患者,通過細菌栓子經血流侵襲腦膜。面部癰癤并發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可進一步導致腦膜炎。顱腦損傷、顱腦手術后及腰椎穿刺時消毒不嚴也可并發腦膜炎。腦膜附近的感染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等亦可引起金葡菌腦膜炎。新生兒臍帶和皮膚
金葡菌激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金葡菌激酶英文名稱staphylokinase定 義存在于葡萄球菌屬細菌培養濾液中,可激活血纖蛋白溶酶原成為血纖蛋白溶酶,促進血纖蛋白溶解的酶。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金葡菌腦膜炎的治療
由于金葡菌對不少抗生素都有耐藥性,而腦膜炎又是嚴重的感染,因此應盡力培養出細菌,作藥敏試驗,以指導合理用藥。培養結果尚未出來時,宜采用耐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成人12g/d,兒童150~200mg/(kg·d),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由于此兩品種透過血腦屏障均較差,故應輔以鞘內注射,亦可換
金葡菌產生多種毒素與酶
1.血漿凝固酶(Coagulase)是能使含有枸椽酸鈉或肝素抗凝劑的人或兔血漿發生凝固的酶類物質,致病菌株多能產生,常作為鑒別葡萄球菌有無致病性的重要標志。凝固酶有兩種:一種是分泌至菌體外的,稱為游離凝固酶(Free coagulase)為蛋白質。作用類似凝血酶原物質,可被人或兔血漿中的協同因子
中國科大揭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宿主新機制
近日,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病原體》雜志在網站首頁以“特色研究”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和生命科學學院周叢照、陳宇星研究組的最新成果:金黃色葡萄球菌黏附宿主的結構基礎。 金黃色葡萄球菌(以下簡稱金葡菌)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膿感染,也可引起肺
金葡菌敗血癥的相關介紹
原發病灶常系皮膚癤癰或傷口感染,少數系機體抵抗力很差的醫院內感染者,其血中病菌多來自呼吸道,臨床起病急,其皮疹呈瘀點、蕁麻疹、膿皰疹及猩紅熱樣皮疹等多種形態。眼結膜上出現瘀點具有重要意義。關節癥狀比較明顯,有時紅腫,但化膿少見,遷徙性損害可出現在約2/3患者中,最常見的是多發性肺部浸潤、膿腫及胸
關于金葡菌敗血癥的簡介
與其他金葡菌具有相似的毒力和致病力,易在醫院內尤其是有免疫缺陷者、大手術患者和老年人中發生,其發生率激增,病死率亦較高。從口腔粘膜和呼吸入侵者多數為免疫功能低下的院內感染。
關于金葡菌腦膜炎的簡介
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腦膜炎多繼發于金葡菌敗血癥,尤其多見于合并左心內膜炎的患者,通過細菌栓子經血流侵襲腦膜。面部癰癤并發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可進一步導致腦膜炎。顱腦損傷、顱腦手術后及腰椎穿刺時消毒不嚴也可并發腦膜炎。腦膜附近的感染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等亦可引起金葡菌腦膜炎。新生兒臍帶和皮膚
分析金葡菌腦膜炎的病因
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腦膜炎多繼發于金葡菌敗血癥,尤其多見于合并左心內膜炎的患者,通過細菌栓子經血流侵襲腦膜。面部癰癤并發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可進一步導致腦膜炎。顱腦損傷、顱腦手術后及腰椎穿刺時消毒不嚴也可并發腦膜炎。腦膜附近的感染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等亦可引起本病。新生兒臍帶和皮膚的金葡菌
金葡菌腦膜炎的發病機制
細菌侵入腦膜可有多種途徑: ①血源性:經血循環進入腦膜; ②直接擴散:可以是顱腦外傷從顱外如耳部或鼻部感染向顱內擴散; ③逆行性血栓性脈管炎; ④醫源性通路:顱腦手術的污染、腦室引流及造影而將化膿菌直接接種于蛛網膜下腔。細菌抵達腦膜引起化腦,金葡菌腦膜炎的致病機制和病理改變與腦膜炎球菌性
藍樂夫與李劍聯合發現抗“超級細菌”感染的藥物靶點
經過近4年的聯合攻關,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華東理工大學、湖北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力合作,成功發現一個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藥物作用新靶點——CrtN蛋白。相關研究論文于1月18日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自然·化學生物學》(Nature Chemical Bi
上海藥物所等發現抗“超級細菌”感染的藥物作用新靶點
經過近4年的聯合攻關,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華東理工大學、湖北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力合作,成功發現一個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藥物作用新靶點——CrtN蛋白。相關研究論文于1月18日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自然·化學生物學》(Nature Chemical Bi
我國學者發現噬菌體裂解酶的重組蛋白V12CBD的多重功能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來源于噬菌體裂解酶的重組蛋白V12CBD具有降低金黃色葡萄球菌毒力與增強免疫清除的多重功能,為研究治療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在內的超級耐藥細菌感染藥物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雜志》(The EMBO Jo
金葡菌腦膜炎的診斷是什么
金葡菌腦膜炎應與肺炎球菌腦膜炎,流感桿菌腦膜,李斯特菌腦膜炎相鑒別。
金葡菌腦膜炎的臨床表現
金葡菌腦膜炎起病不太急,常于原發化膿性感染數天或數周后發病,多有全身感染中毒癥狀。畏寒發熱,伴持久而劇烈的頭痛,頸強直較一般腦膜炎明顯。除有腦膜炎癥狀外,尚有局部感染病灶,敗血癥患者還可有其他遷徙性病灶。還可出現皮疹,如蕁麻疹樣、猩紅熱樣皮疹或小膿皰疹。皮膚可見出血點,但很少融合成片,與腦膜炎球
預防金葡菌敗血癥的相關介紹
加強衛生期保健工作,產前應進行引導分泌物檢查,如培養發現B群溶血性鏈球菌應及時治療,以免新生兒受染。對新生兒室、燒傷病房及因白血病接受化療者或骨髓移植者宜采取防護性隔離,防止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銅綠假單胞菌等醫院內感染的發生。慢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帶菌的醫護人員應暫調離并并給予治療,有明顯或隱匿的感
關于金葡菌敗血癥的疾病概述
多見于男性病前一般情況大多良好。原發炎性病灶以皮膚癤等為多見,從口腔粘膜和呼吸入侵者多數為免疫功能低下的院內感染。臨床表現較典型,急起發病。寒戰高熱,半數以上患者體溫在39℃—41℃間,雙峰熱少見。皮疹常為多形性,見于1/6—1/4的病例,以淤點為多,膿皰疹雖較多見,但其出現有助于診斷。關節癥狀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檢測方法
臨床常采用的MRSA檢測方法大致分三類:除了針對MRSA的耐藥性表型的傳統藥敏性試驗及一些快速成品鑒定試劑盒外,分子生物學手段已經日趨成熟,主要包括基因探針技術和PCR技術。
關于金葡菌敗血癥的內容介紹
金葡菌感染有發熱等全身癥狀,或病灶呈迅速發展趨勢的均應應用抗菌治療。 1.皮膚感染伴全身輕、中度癥狀者可用口服制劑,復方新諾明lg,日2次,或紅霉素0.5g,日4次。伴高熱及嚴重毒血癥癥狀者則用靜脈滴注,苯唑西林4~6g,1天分2次加人生理鹽水200ml內靜脈滴注。或用氯唑西林,每日4~6克,
簡述金葡菌敗血癥的治療方案
皮膚、粘膜有化膿性感染,以及醫院出生且住院較長者常常以金葡菌感染為主。治療可選用青霉素,但金黃色葡萄球菌大多數對青霉素耐藥,故常用耐酸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鄰氯青霉素、雙氯青霉素,或用萬古霉素加上述耐酶青霉素。上述3種耐酶青霉素的劑量:<2000g:日齡為0~7d,50mg/(kg·d)分2次應
概述金葡菌敗血癥的臨床資料
病例介紹女患,46歲。發熱3個月,氣短20d,于2005—10—12入院。患者在2005年4、6月份,不慎摔倒,骶髖部著地,當時受力部位疼痛。但約243d后自行緩解,未給予診治。3個月前(2005—07)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臀部疼痛。就診于吉林醫大第一附屬醫院,當時查骨盆片示“正常”。回家后疼痛不見
關于金葡菌腦膜炎的治療介紹
由于金葡菌對不少抗生素都有耐藥性,而腦膜炎又是嚴重的感染,因此應盡力培養出細菌,作藥敏試驗,以指導合理用藥。培養結果尚未出來時,宜采用耐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成人12g/d,兒童150~200mg/(kg·d),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由于此兩品種透過血腦屏障均較差,故應輔以鞘內注射,亦可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