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全國兩會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將把發展清潔低碳能源作為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把能源安全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中國推動能源革命,也會給世界帶來機遇。 “中國能源結構調整,不僅有利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同時也將為世界帶來機遇。”努爾·白克力說,加強國際能源合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是重頭戲。 “中亞地區能源豐富,而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能源自身消費空間不大。而中國恰恰相反,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能源需求旺盛。”他說,要確保國家的能源安全,中國需要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施全方位多領域合作,能源合作是重要部分。 “中國將選擇互利共贏的合作方式,既保證中國用能,也帶動沿線國家共同發展。”他說。 此外,中國在自主知識產權核電技術方面將加大研發力度,這不僅推動中國自身核電技術,對于中國優勢產能走出去、促進其他國家核電發展也意義重大。 近年來,中國清潔能源......閱讀全文
12月2日,2017資源型地區能源轉型發展論壇在山西太原舉辦。20余名中國能源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學者和山西省內大型能源企業負責人,圍繞“能源轉型”的新思路、新技術、新制度展開深入交流,為推進能源轉型和能源革命出謀劃策。 當前全球正處于能源秩序的新一輪調整轉型期,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世
到2030年,中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因此盲目“去煤化”并不可取,能夠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潔能源。目前,煤炭領域革命在于整體推進煤炭在全行業、全產業鏈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節能提效可以顯著減少煤炭的消費量,是中國碳減排最現實可行的途徑。 能源面臨嚴峻挑戰 當前,我國能源面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習近平同志指出,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源—網—荷—儲’協調發展、集成互補的能源互聯網”。能
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關乎發展與民生。當前,我國經濟正進行深度調整,經濟增長由高速調整為中高速。這必然會帶來能源需求和消耗方面的重大調整。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開發利用頁巖氣、煤層氣。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工業
6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能源“革命”是本次會議的關鍵詞,其力度超過“改革”、“變革”。 習近平特別強調,推進能源體制改革,抓緊制定電力體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啟動能源領
16日,2018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在山西太原開幕。 9月16日,2018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在山西太原開幕。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國際智庫和協會等專家學者及企業客商齊聚太原,共商國際能源產業發展,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能源革命會展品牌。&nbs
9月16日上午,2018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開幕式暨高峰論壇在太原召開,來自全球能源領域的中外嘉賓齊聚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共襄能源低碳發展之策,展望能源革命廣闊前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吉炳軒致辭并宣布“2018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開幕。省委書記駱惠寧作題為《能源革命、造福人類》的
“在采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緊啟動東部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6月13日,國家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 習近平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5點要求,其中包括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
“覽能源業界風云,為決策提供參考”,這是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能源周刊》自2004年初創刊以來所堅守的辦刊理念。每到年終歲尾,我們總要駐足回望,對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國能源界所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全面梳理,并邀請業界專家評出年度能源十大新聞。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推出2014年中國能源十大新聞,這是
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能源變革史。不管是萬年前人類第一次能源“技術革命”――鉆木取火,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蒸汽機的出現和煤炭的大量使用,都加快了人類提高生產率的步伐,且成了人們不得不銘記的一段歷史。 從生產力的角度看,我們要的不是“銘記”,而是變革,尤其是能源領域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了《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明確了2020年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目標、戰略方針和重點任務。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 《行動計劃》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變化,
第六十期“經濟每月談”日前在京召開,“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成為本期主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牽頭進行“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課題研究,課題負責人吳越濤介紹,中國能源革命包括減量革命、增量革命和效率革命三大路徑,核心是平衡經濟發展、能源消費與生態環境三者的關系。 國經中心課題組指出,在多元重疊
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6月13日),《
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6月13日)
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能源生產體系,成為能源生產第一大國,不過能源生產的總體水平仍相對落后。推動化石能源安全、高效、清潔生產和轉化是我國能源生產革命核心內容,還要加快能源結構從高碳向低碳、無碳轉變 近日召開的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提出,要推進能源節約,大力優化能源結構,增強能源科技創
1月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能源“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繼續推進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將穩步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能源的安全、協調、可持續發展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和戰略利益,關系經濟持續健康發
光伏分布式電站如今幾乎變成了“燙手的山芋”,聞著看著“好吃”,但很少能放心拿到手中并真正嘗到甜頭,這種現象與能源與消費革命很不協調,并引起質疑:光伏分布式電站能否作為我國實現能源和消費革命、振興光伏,拉動內需的突破口? 光伏新政推行以來,曾經預期分布式電站將在拉動內需、振興光伏產業方面發揮破冰
2016年二十國集團能源部長會議29日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張高麗指出,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事關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當前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世界能源未來發展將呈現一些新特征,主要是能源供給消費低碳化,天然氣和
2016年二十國集團能源部長會議29日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張高麗指出,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事關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當前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世界能源未來發展將呈現一些新特征,主要是能源供給消費低碳化,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有可
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這為新時代能源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新一輪能源革命已經開始,能源發展面臨推動經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雙重重要任務,能源“游戲規則”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2017年,能源領域的拐點事件頻發。國際方面,歐洲各國公布禁售燃油
回顧過去百年全球能源近代史,我們可以發現:20世紀的前50年,世界仍處在“煤炭時代”;由于石油的崛起,到20世紀下半葉,西方國家已紛紛過渡到“石油時代”;新世紀之交的前后10年,由于世界能源向多元化發展,這一時期基本處于油、氣、非化石能源齊頭并進的年代。展望未來50年或更遠一段時期,
醞釀已久的能源法正加快落地步伐。4月10日,國家能源局就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再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主要涉及:推動能源清潔低碳發展,提高能源供應能力,健全能源普遍服務機制,全面推進能源市場化等內容。專家表示,能源是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制定《能源法》是我國推進能源安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暴發以來,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投入巨資和熱情推動能源技術革命,積極搶占綠色能源技術的制高點。近年來的實踐日益清晰地表明,以綠色低碳為方向的能源技術革命最有可能引發新工業革命,并漸露端倪。在這一背景下,積極推動能源技術革命,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
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何亞非12月2日在太原參加2017資源型地區能源轉型發展論壇時表示,資源轉型是世界性的難題,山西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的能源革命,不僅對中國,亦對世界有著示范作用。 何亞非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目光在不斷轉向中國,“中國模式”“中國方案”可為世界提供更多參考。 中國工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25日對外發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明確到2030年,我國新增能源需求將主要依靠清潔能源滿足。 作為指導我國未來能源發展的總體藍圖和綱領性文件,該戰略把推進能源革命作為能源發展的國策。“發布統領全局、謀劃長遠的能源發展戰略,將使國家能源規劃
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16]39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有關中央企業: “互聯網+”智慧能源(以下簡稱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
向低碳、綠色、可持續轉型客觀上是一場國際競賽,我們需要以戰略眼光和國際視野,積極面對和參與這場競賽,切實加強基礎性和應用性研究,抓住歷史機遇,爭占能源新科技的戰略制高點。在這場競賽中不落伍,并爭取走在前頭,這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國民族偉大振興的必要條件。 未來中國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都需
1月9日上午,山東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談會在山東大廈金色大廳舉行,標志著山東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省委書記劉家義、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出席座談會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主持。 山東能源研究院致力于開展潔凈能源科技基礎性、前瞻性和重大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究,支撐國家能源創新體系建設,服務山東能源高質量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20日印發《中國制造2025-能源裝備實施方案》。方案提出,進一步培育和提高能源裝備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能源革命和能源裝備制造業優化升級。到2020年前,使能源裝備制造業成為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電力裝備等優勢領域技術水平和競爭力達到國際領先,形成一批具有
北京12月25日訊 記者齊慧從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獲悉:2014年,我國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預計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至11.1%,煤炭比重下降至64.2%。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指出,2014年是我國能源事業發展極為重要的一年。能源工作大事多、亮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