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來春光好,萬千植物花競開;一朵玉蘭報春早,花大色艷怡人愛。 三秦大地傳來春天里喜訊,西安植物園王亞玲博士繼往開來,近20年來在前輩工作的基礎上,已建成收集保存木蘭科植物5屬45種和變種包含近300個品種的木蘭科植物專類園,特別是通過長達15年的雜交育種工作,獲得了一批具有花大色艷、芳香、花期長、速生或矮化多花的優良栽培品種,獲國家林業局新品種權證書的有9個。 其中,4個新優品種近日在古城西安怒放,各種形狀表現優良,深受市民喜愛,積極參與到正在進行的品種名征集評選活動。 木蘭科植物不但樹形優美、花大色艷,而且病蟲害少、抗污染能力強,是一類優良的城市景觀樹種。目前全世界木蘭科植物共有16屬300余種,我國產11屬160余種,西南各省及其鄰近地區是木蘭科植物的“現代分布中心”和“多樣性保存中心”。 可以說,中國是木蘭科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是栽培歷史有2500年之久的國家,如對玉蘭、紫玉蘭、白蘭、黃蘭等種類的栽種;......閱讀全文
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科研人員在緬甸北部地區進行科學考察時,發現了木蘭科木蘭屬一新種克欽木蘭。該新種成年個體不超過50株,瀕危等級為極危。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植物分類學》上。 據介紹,木蘭科全球共有大約350種,主要分布于亞洲和南北美洲的熱帶、亞熱帶和溫
云瑞 云馨 云霞 云星 近日,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龔洵研究組培育的“云瑞”、“云霞”、“云馨”和“云星”等4個木蘭科含笑新品種通過國家林業局組織的專家審查 專家組肯定了4個新品種的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認為其具有
項目評審會現場 8月20日,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主持召開了由華南植物園承擔的植物園與生物分類學研究項目(共7項)驗收會。專家組聽取了7個項目的工作總結報告,審閱了相關材料,經質疑與答辯,一致認為,華南植物園承擔的7個項目已完成任務書的研究內容及主要考核指標,同意通過項目驗
與國家風雨同路,與時代命運與共。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以下簡稱華南植物園)迎來90歲華誕。 “90年來,我們歷經戰火紛飛、新中國成立、十年‘文革’、改革開放,華南植物園迎來了科學的春天,進入了新時代。”
木蘭科是被子植物中重要的基部類群之一,該科多數物種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文化和社會經濟價值。由于人類的活動,木蘭科中一些重要物種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保護生物學家致力于木蘭科植物的研究和保護。 單性木蘭(Kmeria septentrionalis Dandy)為第三紀孑遺物
準確地書寫出植物花程式或繪制出花圖式,是學習植物分類學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現分別介紹如下:一、花程式 花程式(flower formula)就是將花的組成、排列、位置、對稱性以及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用簡單的符號及數字寫成的方程式。現將花程式中常用的符號及數字所表示的含義,表述如下:1.符號所表示
落葉木蓮( Manglietia deciduas Q. Y. Zheng ) 是湖南永順縣和江西宜春市特產的木蘭科 (Magnoliaceae) 木蓮屬新種。由于它落葉的固有特性,在研究木蘭科的系統演化乃至探討被子植物的起源中都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實驗材料:玉蘭 &n
實驗材料植物枝條儀器、耗材報紙標本夾采集袋枝剪和高枝剪小鏟子手鋸號牌野外記錄簽和定名簽放大鏡海拔表(或 GPS 定位儀)實驗步驟(1) 根據采集目的和要求,確定采集時間和地點如各種植物的生長發育時期有長有短,因此必須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采集,才能得到各類不同時期的標本。如木蘭科的玉蘭,在早春開花,花
實驗方法原理 實驗材料 植物枝條儀器、耗材 報紙標本夾采集袋枝剪和高枝剪小鏟子手鋸號牌野外記錄簽和定名簽放大鏡海拔表(或 GPS 定位儀)實驗步驟 (1) 根據采集目的和要求,確定采集時間和地點如各種植物的生長發育時期有長有短,因此必須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采集,才能得到各類不同時
摘 要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譜分離制備厚樸的有效成分厚樸酚與和厚樸酚的新方法,溶劑系統為石油醚2乙酸乙酯2甲醇21%醋酸(5∶5∶7∶3, V /V ) ,上相為固定相,下相為流動相。從100 mg厚樸粗提物制得和厚樸酚33. 3 mg,厚樸酚19. 5 mg,經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純度均大于99. 5%
近日,香港理工大學姚鐘平團隊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的一篇文章,報道了其使用MALDI-TOF MS進行五味子鑒定的初步成果。 五味子為常用滋補強壯
院士們共同為認養植物培土 4月24日,由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院士活動中心及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共同舉辦的院士等高端人才認養辰山植物園木蘭園活動舉行,九名兩院院士和三十余名高端人才代表、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領導及辰山植物園相關人員參加了活動。活動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局副局長方巖主持,陳曉亞
7月29日,被譽為植物科學界“奧林匹克”的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在深圳閉幕。百年大會首次來到中國就“花落深圳”,并非偶然。除了看重深圳的城市建設、會展設施、植被資源、物種保護與利用等因素外,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園的發展也功不可沒。從2008年倡議申辦大會到2011年獲得舉辦權,至今,仙湖植物園始
肝靈飲品是以五味子、女貞子、甘草、葛根為主要原料。輔以對羥基苯甲酸乙酯、木糖醇、純凈水經提取、濃縮、精制、配置、滅菌、過濾、灌裝、燈檢、包裝制成具有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的飲品。目前該產品已經過毒理試驗為無毒,并且進行經動物功能試驗證明,具有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
在華南植物園標本館館長張奠湘的力薦下,記者采訪了該館82歲的研究員胡啟明先生。和老先生談話就像翻開一本厚重的書籍…… 從廬山到國外 作為中國近代植物分類學的奠基人之一胡先骕的侄孫,胡啟明是幸運的,也是刻苦的。1950年,年僅15歲的胡啟明剛讀完初中二年級便輟學回家了。在胡先骕的推薦下,胡啟
驗收會現場 8月4日,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對該園園林園藝部承擔的院省合作重大專項“熱帶植物專類園區景觀優化”子課題之一的“植物引種及人才培養”項目進行了驗收,以植物園主任陳進為組長的專家組在聽取匯報,并審閱相關材料后,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該項目自2006年8月啟動,至20
頒獎大會現場 6月29日,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在昆明召開“2009年度云南省科技技術獎頒獎大會”。云南省委和省級國家機關有關部委辦廳局有關領導和在滇的兩院院士及有關人民團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部分大型企事業單位、中央駐滇有關單位、昆明市人民政府相關領導和相關人員參加了頒獎
10月19日下午,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規劃云南調研座談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召開。由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副司長李遠帶隊的國家調研組在云南省環保廳副廳長任治忠等陪同下,與來自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昆明動物所,云南省林科院,云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十多
記者8月24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孫漢董院士課題組近日發現了五味子具有抗艾滋病病毒(HIV)的新功效,目前正進行臨床前的相關研究。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因具有保護肝臟、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增強機體免疫及滋補強壯等藥用功能,臨床應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實驗材料:植物枝條 儀器、耗材:報紙
高位嫁接的紅花玉蘭 北京林大供圖 記者近日從北京林業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馬履一團隊研發的嫁接新技術,大大加快了珍貴新樹種紅花玉蘭的規模化繁育速度。該技術已獲得兩項發明專利。 紅花玉蘭于2004年由馬履一等人在
青藏高原北部地貌(左凌仁攝)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變對東亞的氣候和生物多樣性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東亞新生代氣候和生物演變的研究,就離不開討論青藏高原的生長。前人的研究表明東亞夏季風和印度夏季風、以及亞洲冬季風都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演變密切相關。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差異化的,不同地塊的隆升對氣候
中科院植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召開2009-2010年度學術委員會 會議現場 7月5日,華南植物園召開了中國科學院植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2009-2010年學術委員會會議。出席會議的有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副所長孫航研究員、中山大學施蘇華教授、華南師范大學王小菁教授、華南農業
肝靈飲品是以五味子、女貞子、甘草、葛根為主要原料。輔以對羥基苯甲酸乙酯、木糖醇、純凈水經提取、濃縮、精制、配置、滅菌、過濾、灌裝、燈檢、包裝制成具有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的飲品。目前該產品已經過毒理試驗為無毒,并且進行經動物功能試驗證明,具有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的保健功能。五味子是木蘭
莽草酸((-)-shikimic acid)為我國特色戰略資源八角中的主要水溶性組分,化學名為(3R, 4S, 5R)-三羥基-1-環己烯-1-羧酸,主要存在于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 f.)的干燥成熟果實之中,其含量可高達12-14%。我國是世界八角的主產國
被子植物的花常通過不同的方式形成各種管狀構造以適應傳粉者的形態。生態與進化領域的一些著名案例為人們展示的正是花管的進化與適應現象。比如達爾文首先討論過的具有超長距的彗星蘭與其傳粉者馬島長喙天蛾的關系,北美耬斗菜屬傳粉者轉變介導的距的進化延伸以及長喙蠅類與南非長管鳶尾屬(Lapeirousia)的
實驗材料玉蘭毛茛小毛茛茴茴蒜烏頭芍藥牡丹大瓣鐵線蓮黃花鐵線蓮細葉白頭翁類葉升麻翠雀細唐松草榆胡桃野核桃等新鮮植物或臘葉標本。儀器、耗材實體顯微鏡顯微鏡放大鏡攝子解剖針刀片培養皿載玻片蓋玻片實驗步驟(一)木蘭亞綱 Magnoliidae1 木蘭科本科有 13 屬, 200 余種,分布于北美、亞洲熱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