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暨遷校60周年之際,該校5位院士和6位專家學者聯合發布了21世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24項重大問題。 此次提出的自然科學重大問題,涉及制造、能源、機器人、航天航空等6個領域的12個重大問題,均為當前世界科技工作者亟須解決的難題,也是該校科研團隊長期堅持探索、最具研究優勢,并能夠深度影響未來社會發展的重點科學問題,是該校“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的核心部分。 西安交大副校長王鐵軍表示,此次提出系列重大科學問題,以構建研究平臺,開展科學研究,搶占科學技術制高點,努力踐行“扎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辦學定位。 “把制造搬到太空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提出的構想。他說,太空3D打印是在真空、失重、極端溫差的環境下進行,有望實現一臺小設備打印無限大的東西,且打印件性能優異。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以不久前“智能機器人戰勝人類圍棋冠軍”的熱點事件,引出了未來人工智能的挑戰問題:如何處理非完......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食品安全在我國廣受關注,也是同分析測試技術密切相關的領域。2020年1月10日,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向獲獎代表頒獎。食品安全領域喜獲獎項,其中,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檢科院)副院長張峰研究員作為第一完成人的《
——西安交通大學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紀實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學人居學院程海教授團隊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洋彼岸的求助信。瓦芮來自馬達加斯加,通過不懈努力成為美國佐治亞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她立志重建故鄉馬達加斯加地區的古氣候記錄,并將此作為博士論文選題。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實驗條件,瓦芮的論文陷入了困
2月6日出版的《自然》集中發表了國際癌癥基因組聯盟(ICGC)泛癌全基因組分析協作組(PCAWG)完成的6篇論文,分別聚焦泛癌全基因組數據畫像、腫瘤體細胞突變的路徑圖譜、非編碼區的驅動突變特征、基因組結構突變的特征模式、復現腫瘤的演化歷程和多組學薈萃的RNA變化規律六個方面。同日,PCAWG還在
國家科技獎勵和教育部研究成果獎勵是鼓勵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重要工作,也是衡量高校科研高度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本文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 排名方法 在已發布的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重大成果維度屬于重大項目與成果模塊,包含6項指標。
“前不久,一篇題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文章刷爆朋友圈。目前傳統的流感檢測方法,存在時間長、窗口期等問題,耽誤病情。我們致力多年的快速核酸檢測系統,可以快速檢測出具體的感染病原體,讓治療更精準。”天隆科技副總經理苗保剛說。苗保剛博士是河北人,在西安工作已經十余年。“為何留在西安?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人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北京物質和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劃“納米制造的基礎研究”聯合實驗室共同舉辦的“2011年微納米加工技術講習班”,于7月18日至7月22日在物理所舉行。 本次講習班免費面向國內從事納米科技的研究者,吸引了來自全國60多
在過去一年中,學術圈發生了很多起高學歷人才“輕生”的事件,不僅給家人與朋友帶來了無盡的悲痛,同時也引起了整個社會的震動。在此我們進行簡要梳理,最重要的還是提醒科研工作者們保持樂觀的心態,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與工作節奏,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1. 浙大博士跳江輕生事件 浙江大學博士生侯京京于10月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資金管理辦法》)好不好?有沒有幫助科研人員解決實際問題?對此,來自全國各地的基金依托單位代表、一線科研人員最有發言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資金管理辦法》)好不好?有沒有幫助科研人員解決實際問題?近日,《中國
4月7日,微納制造與測試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在西安交通大學曲江校區揭牌成立。該實驗室依托“微納制造與測試技術”111引智基地、“多功能鐵電材料與器件研究”111引智基地、“材料介觀性能表征及其尺度效應”111引智基地、機械制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電子陶瓷與器件
在2019年,深圳大學獲得34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資助總額度達到1.47億,進入了全國20強。另外,對于全球高校綜合排名,深圳大學首次跨入全球500強(點擊閱讀)。深圳大學正在不斷崛起,在2019年(截至2019年8月23日),深圳大學發表了2篇Science,1篇Nature: 20
連日來,“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正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展開。而激勵青年英才在新時代勇立潮頭、建功立業,無疑是此次活動的重中之重。 日前,95名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英才齊聚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參加中央組織部舉辦的“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專題研修班學習。
推開中國學者進入冷泉港學習的大門 眾所周知,詹姆斯·沃森作為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在生命科學領域享有崇高聲譽。然而,這位杰出科學家在科學管理與傳播方面同樣具有非凡才能,而他是怎樣推進生命科學發展的,又如何盡可能提高中國在該領域的發展,卻鮮有人知。 上世紀60年代,沃森入主冷泉
近日,由西安交大醫學部賀浪沖教授主持、聯合機械學院趙升噸教授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項目“天然藥物中目標物快速‘識別鑒定’二維色譜儀研制”,以及賀浪沖教授主持、聯合清華大學王義明教授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細胞膜色譜技術用于中藥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的基礎研究”完成研究任務
局部血流模式決定了動脈粥樣硬化的不均勻分布,血流切應力(shear stress)異常被認為是這種病變形成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學、西安交大和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對此進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動脈粥樣硬化易發性血流(atheroprone flow)導致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的一個重要機制。 這項研究發表在一月
我平時很少上網,在同事的推薦下,在網上看到北大物理學院雷奕安副教授的一篇太過先進,無法展示?!核能新技術ADS真的靠譜嗎的評述性文章,前幾句話是前不久,網絡和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稱中國在核能應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太過先進,無法展示。這項技術叫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我以前關注
鄭南寧,教授,1952年生于江蘇南京,1975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1981年獲西安交通大學工學碩士學位,1985年獲日本慶應大學博士學位。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起擔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美國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I
2月2日,質檢總局、西安交通大學和陜西省質監局在京簽署協議,三方攜手共建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質量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西部質量院)。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要求以此次協議簽署為新起點,把西部質量院作為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質檢工作的有機組成,努力將其建成質量科學研究的高地。簽約儀
黨委書記、副所長鄧強 從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援建,到獨立運行成為中科院序列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一路走來,始終注重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尤其是醫療科學儀器的成果轉化工作。盡管年頭不長,但它已經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如今,在中科院提出“率先行動”計劃的
▼浙江大學學生研制出可以爬樓梯的四足機器人。 佘穎攝 ▲大學生展示機器人大賽作品。 佘穎攝 機器善于解決問題,但不會提出問題,不擅長創新。因此,在機器學習時代最有價值的社會職業是創業家、創新者、科學家、創作者和其他能夠分析出待解決問題、待發掘機會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工作。高校是我國科技成果的重要來源,如何通過有效的手段和可行的措施,讓這些科技成果快速走向市場,實現產業化生產,并盡可能地減少科研成果在轉化初期“夭折”現象,成功踏過科技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是多年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面臨的難題。 最新調查顯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批準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終止的通知》,依法終止234個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名單已在教育部門戶網站公布。這不僅是近年來完善和創新中外合作辦學監管方式的重要成果,也突顯了在中外合作辦學領域堅決推進淘汰更新,優化升級的政策導向。截至2018年6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
#aabbccdd10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10{border:1px solid #666666}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推薦獎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專家/推薦單位3111719-401地下金屬礦生產安全協同管控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進步獎
8月15日上午,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13年上半年陜西省科技事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陜西省科技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孫科,陜西省科技廳新聞發言人助理、宣傳教育與群團處處長徐叔威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新聞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朱曉悅主持。 上半年,陜西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計算中心官網公布了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在各方擇優推薦基礎上,經專家綜合評議及公示,最終確定845個項目為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 一、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27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