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對抗癌癥的世紀大戰中,最顯著的成就莫過于大幅提高了兒童白血病的存活率。從20世紀60年代到21世紀初,科學家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兒童患者的存活率從10%提升到90%。 不過,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取得這一成就并不完全源于創新藥物或科技發展,更多的是將已有的不同藥物進行排列組合——也就是聯合療法(Combination Therapies)。 “這不是盲目地堆砌藥物,”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的腫瘤科醫生Jedd Wolchok說,“而是在理解藥物機理的同時,找出在什么時候需要什么樣的藥物。” 這一案例對當前的癌癥研究有著特殊的意義。如今,一類創新免疫藥物的推出讓人們對開發新的癌癥聯合療法燃起希望。這類藥物就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它們能夠加強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攻擊,且在單獨使用時就能取得顯著的效果。目前,很多臨床試驗者正試......閱讀全文
根據最近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研究稱,住在高壓電線附近的兒童并沒有患白血病增加的風險。 研究的數據來源為1962年至2008年間,英國16500個患白血病的兒童分析得出。 這篇文章指出,自1980年起,高壓線并沒有顯示出與白血病增加相關,但是在上世紀
年逾古稀的我有一個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建立全國兒童白血病/腫瘤基金會,成立全國的兒童腫瘤中心!我懇請各位領導能審閱并批準我們建立兒童白血病/腫瘤基金會的報告。 胡亞美(1923年3月24日~ ) 1947年7月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1947~1952年,在北京私立兒童醫院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四日)衛生部新聞辦公室 2010年6月24日下午, 衛生部在成都召開提高農村兒童白血病和兒童先天性心臟病醫療服務能力現場工作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神,落實溫家寶總理2010 年《政府工作報告》有關要求和國務院2010年度醫改五項重點工作任務,對農村兒童白
——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陳賽娟 在惡性腫瘤方面,白血病目前的發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別占到第七和第九位,死亡率大約分別位居第六和第八位。年齡方面,白血病是兒童和青少年中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尤其是兒童白血病,即民間常說的“血癌”,并非是某“一種”疾病,而是指“一類”造血干細胞異常的
● 數據 省第一人民醫院每年新增診斷的白血病患兒病例達20~30個。我省白血病患兒每年至少超過150名。我國目前至少有400萬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約4萬名白血病患者,其中50%是兒童。 ● 費用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宣布,該院被批準建設國家衛生部兒童血液腫瘤重點實驗室。同時,總投資 1.5億元,總建筑面積24973平方米,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兒童血液/腫瘤中心大樓也在該院建成啟用。大樓擁有126個標準床位、46個白日醫療床位、 22個移植及移植過渡床位,并配有標準實驗室。 據醫學
CDC公布:兒童死亡誘因排行榜 在過去的數十年里,統計數據顯示:“血癌”——白血病是兒童癌癥的主要類型。然近年來,隨著化療、放療、骨髓移植的進步,多數白血病可以治愈。白血病也不再是兒童癌癥的“江湖霸主”,腦瘤是第一多發兒童實體瘤,現在成為兒童第一殺手。 這一數據由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
導致ALL的兩步關鍵過程圖片來源:Nature Reviews Cancer(doi:10.1038/s41568-018-0015-6) 倫敦癌癥研究所的Mel Greaves教授是這篇題為“A causal mechanism for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與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等國內外科研人員組成的的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1(PRPS1)基因突變,是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耐藥和復發的重要原因之一,該研究結果得到了中國、德國等多國的臨床數據驗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醫學
記者從河南省衛計委獲悉,為提高兒童白血病患者醫療救治及保障水平,降低患兒家庭經濟負擔,河南明確要將兒童白血病患者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河南省范圍內推進形成兒童白血病患者“院前早期識別、院中規范治療、院外健康指導”的局面。 兒童白血病是嚴重威脅兒童健康的重大疾病,患病人數已占到5歲以內兒童癌癥
“為什么新裝修的房子這么毒?”說這話的4歲女童小云(化名)的父母,一個不停地抹淚,一個不停地嘆氣。 原來,家住南京的小云一家在2016年過年期間,曾住在外地親戚家新裝修的房子里,一住就是10天。由于當地天冷,房子開了地暖。當時他們就覺得“新裝修的房子味道挺大”,但也沒有在意。沒想到,返家不久
Burroughs Wellcome 基金獎項設立以來一直堅持其宗旨:促進醫學科學家的學術研究,特別是發展資金不足的領域,給予全球最有前途的研究人員大力支持,以開拓未知領域的創新研究。今年,該組織將醫學獎(BWF CAMS)授予了醫生Charles Gawad博士。以表彰他在斯坦福大學的研究項目
衛農衛發〔2010〕5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民政廳局: 為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號)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國發〔2009〕12號)要求,進一步提
中國兒童癌癥患者數量一直在持續攀升,癌癥已經是1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癌癥,整體來說是一種老年病:隨著年齡的增加,癌癥發病率逐年增高,近90%的癌癥患者在50歲以上。由于人口老齡化,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環境污染等因素,中國近期癌癥發病率呈現指數式增長,如何防癌抗癌成了越來越多人關注的
1月4日,衛生部發布通知稱將在全國開展試點工作病例信息登記工作,以進一步掌握診療信息并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需要登記的病例主要是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先天性房間隔缺損等患兒病例。 衛生部介紹,此次需要進行登記工作的醫療機構為按照有關要求、由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指
打破砂鍋 最近,網上有傳言說,小孩兒只喝飲料容易得白血病。一時人心惶惶,事實真的如此嗎?請關注—— 近期,網絡上一篇“為什么得白血病的都是孩子”的文章在微信等傳播平臺大量傳播。文章指出,如果只喝飲料不喝水,飲料中的甜味素進入骨髓,大量的甜味素很難降解,容易堵塞骨髓網,進而影響骨髓的造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和柏林大學夏麗特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在復發性的兒童ALL中發現了一些負反饋-缺陷性PRPS1突變,證實它們可以驅動對6-巰基嘌呤(6MP)耐藥。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5月11日的《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上。 上海交通大學醫
近日,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和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獲知,在血液病“抗癌陣營”出現新嘗試以及新的治療技術,其中,免疫療法作為癌癥治療領域中的熱門趨勢,利用CAR-T治療成為淋巴瘤晚期治療的新型武器。另外,“兒童白血病之王”JMML也有了新治療方法,對腫瘤細胞展開有效“獵殺”。 “免疫治療”成
英國年僅4歲的雙胞胎姐妹奧利維婭和伊莎貝拉現在還無法真正理解她們的境況,除了知道其中一個生病了,而另一個沒有。但終有一天,她們會明白自己對癌癥研究作出的特殊貢獻。 英國科研人員借助這對同卵雙胞胎,在白血病研究領域獲得突破性進展,有望革新這種疾病的治療措施。 姊妹之一患病 
“癌癥疾病關系千千萬萬人群,是重大民生痛點。我這次來就是想實地了解,現在有哪些‘卡脖子’因素?攻克癌癥需要政府給予什么政策支持?” 12月12日,李克強總理在武漢協和醫院與20多位腫瘤專家“站談”。 兩個月前的一次國務院常務會上,總理明確提出要求,要集中優勢科研力量開展疑難高發癌癥治療專項重
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的診療流程和費用,今后將得到合理控制,并納入“一小”和新農合報銷,以確保更多患兒得到及時救治,減輕患兒家庭負擔。 日前,北京市衛生局下發通知,將兒童白血病兩個病種和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四個病種納入“臨床路徑”管理。 臨床路徑是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治療
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兒童癌癥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改進型的方法來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一種最常見的兒童癌癥)不同的是,急性髓性白血病非
由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等機構的國內外科研人員組成的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1(PRPS1)基因突變是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出現耐藥和復發的重要原因之一。5月11日,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醫學》雜志。 兒童白血病治療出現耐藥和復發是導致患者死亡的
019年2月11日,歐盟委員會(EC)批準brentuximab vedotin(Adcetris)聯合AVD(阿霉素、長春堿和達卡巴嗪)用于既往未經治療的CD30+ Ⅳ期霍奇金淋巴瘤(HL)成人患者的治療。同日,歐盟委員會也批準dasatrinib (Spycel)聯合化療用于新診斷的費城染色
盡管近幾年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存活率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其中90%的患者有望被治療,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患者必須要接受煎熬的化療過程。而且這帶給孩子們的將是伴隨終生的副作用,不育甚至是繼發性癌癥,而且有些白血病患者對化療藥物表現為耐受。這也是當今ALL治療一直難以克服的一個障礙。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的Danilo Perrotti和同事證實一種叫做FTY720的藥物能夠抑制由癌癥蛋白BCR-ABL導致的白血病小鼠模型的病情。 由于這種藥物還能夠誘導從白血病患者獲得的細胞系的死亡,因此研究人員推測FTY720有可能成為治療CML-BC(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
Taspase1是一種特殊的肽鏈內切酶【1】, 在哺乳動物中已知的底物僅包括MLL,MLL2,TFIIA, 并且具有自身內切酶的活性。其中MLL組蛋白甲基轉移酶在人類白血病中研究最為廣泛,因為MLL的斷裂融合會引發混合譜系白血病,包括急性髓性和淋巴性白血病。已有的報道顯示,80%的兒童白血病為這
曾經,患上白血病就好像患了絕癥一樣。然而隨著科學和醫療器械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白血病已經不是什么不治之癥。但在白血病的診斷和治療當中,利用血細胞分析儀對微小殘留白血病(MRD)就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白血病初診時,患者體內的白血病數量為1012~1013。誘導治療
曾經,患上白血病就好像患了絕癥一樣。然而隨著科學和醫療器械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白血病已經不是什么不治之癥。但在白血病的診斷和治療當中,利用血細胞分析儀對微小殘留白血病(MRD)就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白血病初診時,患者體內的白血病數量為1012~1013。誘導治療
繼今年將對1500例先心病患兒實施免費救治后,湖南省又計劃將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列為新農合大病醫療救治病種。 目前,全省每年新增小兒白血病患兒約300名,其中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占70%,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占15%~20%。 目前我省對小兒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