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根據全國人大立法工作計劃,按照國務院的總體部署,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環境保護部起草了《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為充分了解各有關方面意見,進一步做好修訂工作,環境保護部今日就《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 據了解,現行《水污染防治法》于2008 年2 月28 日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08年6 月1 日起施行。八年來,在標準規劃、監督管理、工業和城鎮水污染防治、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了制度措施,深化了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仍然突出,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較大差距。 為貫徹依法治國,推進新常態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國人大于2015 年將《水污染防治法》修訂列入立法計劃。環境保護部經過長時間的工作,在認真總結經驗......閱讀全文
關于征求《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修改意見建議的公告 為了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保障人民群眾積極有序參與立法活動,現將《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并于2019年1月14日前將修改意見和建議反饋至省人大常
《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自向社會征求意見以來,受到了廣泛關注。這部法有哪些亮點?有哪些不足?下一步在修訂時應該如何把不足之處彌補起來? 日前,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水環境管理司組織召開了《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訂草案”)專家研討會,來自研究機構和高
《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2019年5月14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保護和改善水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6月12日,環保部對《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6年6月30日。 據悉,現行《水污染防治法》于2008年2月28日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三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通知原文如下: 關于公開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的審議意見認為:修正案草案與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相銜接,重點參考了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指出的問題,并吸收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的有關內容,主要修改和增加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地方政府環境保護責
“一些地區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水污染防治舊賬未清完、又欠新賬”……8月26日,國家環保局局長周生賢用這樣極端的詞匯描述了我國水污染的現狀和水環境保護面臨的困局。當天,由國務院起草完成的《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提交正在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8月28日,會議分組審議了這個草
《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日前發布。這一修訂草案跟現行的《水污染防治法》有何區別?這次修訂又有哪些亮點?記者采訪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王燦發。 亮點 1 總體框架有變化 修訂草案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做出相關規定,總的框架就比原來有了很大
環保部今天公開對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稿)征求意見。 現行水污染防治法自2008年6 月1 日起施行,至今已施行八年。“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仍然突出,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較大差距。”環保部說,這是修訂水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原因
在今天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受國務院的委托,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作說明。 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的立法工作安排,環境保護部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于2016年10月報請
近年來,這種由生機勃勃的綠葉植物構成的墻面在上海悄然興起。據介紹,綠植墻能夠隔熱降溫、降噪除塵、調節室內濕度,吸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從而改善居住環境。 記者日前獲悉,《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條例(修訂草案)》)正在緊鑼密鼓地征求意見和討論中,修訂工作進展順利。根據上海市人
近日,環保部就《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征求意見。據了解,這是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頒布以來第三次大修,距上次重修已有8年。《草案》強調“防在前,治在后”,增加了八個方面的預防性規定。草案提出,國務院環保主管部門要根據水污染物對公眾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危害和影響程度,公布有毒有
巢湖流域生態治理又有新進展!記者從安徽省法制辦了解到,《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修訂草案》)正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草案不僅對巢湖流域實行三級保護,還將嘗試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實行流域三級保護 根據《修訂草案》要求,巢湖流域水環境實行三級保護。
關于征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保護環境,防治污染,我部決定制定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該標準草案曾于
11月10日,國家環境保護膜行業工程技術研討會在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及國家環境保護膜分離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環境保護膜生物反應器與污水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環境保護特種膜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環境保護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環境保護電子電鍍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
記者近日從環保部獲悉,目前,繼“大氣十條”、“水十條”相繼發布后,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出臺。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藍圖正在抓緊制定中。 深入落實“大氣十條”,打好治氣攻堅戰 “大氣十條”實施兩年以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初見成效。這背后是治污專項資金的支持,治
根據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國務院政策措施落實中存在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以及國務院督查組的反饋意見,環境保護部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部署督查整改工作。會議要求落實整改責任,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加快推動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落到
根據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國務院政策措施落實中存在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以及國務院督查組的反饋意見,環境保護部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部署督查整改工作。會議要求落實整改責任,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加快推動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落到
根據環保部今天發布的信息,今年的“減排”任務和“十二五”的“減排”總任務有望超額完成。大氣、水以及土壤三大污染治理任務也在同步推進。 但環保部也坦陳,治污形勢依然嚴峻。2015年1月至6月考核PM10的21個省中有1
如今,在大氣、水、土壤三領域中,獨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目前已形成草案征求意見稿,經環資委25次全體會議,現正式對外征求意見。在近日舉辦的第五屆中國環境修復發展戰略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法案室付莎就如何理解立法相關內容做了介紹。 付莎表示,征求意見稿主要就土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通報,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通過制定、修訂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4915-2013)、《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GB 30485-2013)及其配
目前,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問: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中國環境報: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
歲末,編輯部照例要回望盤點這一年。2014年4月24日,《環境保護法》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修訂通過,將于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 “違法成本低”是長期以來的痼疾,新法如何提高企業違法成本的各種解讀幾乎持續了一年。 惟其重要性,企業周刊將其作為2014年度話題,結合今年
●《環境保護法》通過稿確立了一個新的基本原則,即損害者擔責原則。以前強調的僅僅是污染者擔責而忽視了生態破壞者的責任,此次修訂則把環境污染和生態損害的責任加以合并,用損害者擔責原則予以概括,更為準確、到位。 ●在此次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中,設置了專門條款規范流域水污染和區域大氣污染的防治問題
當前,我國農田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都構成了一定威脅。今年1月1日實施的新《環境保護法》,加嚴了對土壤相應的法律規定,特別是第三十二條提出要加強對大氣、水、土壤等的保護,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調查、監測、評估和修復制度。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農田土壤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開展,“
“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順利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令人振奮。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正式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年,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對20個省、
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也將進入新常態。2015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指出要處理好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努力探索環境保護新路,強調進一步強化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認識,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讓廣大民眾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活。 工作會議總結了20
近年環境保護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環保領域迎來投資盛宴,環保行業步入高速發展期。環保將貫穿經濟社會的全過程。 伴隨著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不斷深入推進、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也在抓緊編制,孕育待生。 2
土壤污染防治關乎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相較水污染、空氣污染,防治難度更大。在國務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兩年之后,半月談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基層治理理念落后、法律和標準缺失,是我國土壤環境質量難以改善的重要原因。 受污染的土壤就像生病的人,為其治病,傳統的中醫思維可資借鑒。 “望聞問切”,
空氣、水、土壤遭到破壞,短時間內難以恢復。 蘭州水事件、反對PX項目事件、對PM2.5關注度,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覺醒。與此同時,實施了25年之久的《環境保護法》迎來了首次重大修改,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已經成了舉國上下的共識。 新的《環境保護法》增加了三個亮點,第一,提高了企業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