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稅開征的腳步越來越近,國務院環保稅法調研組日前已經就相關情況在南京展開調研。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環境保護稅法》將在本月進行審議,如果進程順利,環保稅法有望年內出臺,這標志著我國環境保護領域“費改稅”將以立法形式確認固化,稅率有可能根據經濟形勢再適度調高,稅收大頭有望留給地方。 根據《意見稿》,環保稅的重點監控(排污)納稅人,是指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煤炭、冶金、建材、采礦、化工、石化、制藥、輕工(釀造、造紙、發酵、制糖、植物油加工)、紡織、制革等重點污染行業的納稅人及其他排污行業的重點監控企業。這意味著,一旦環保稅征收,上述行業將受到更顯著的影響。 同時,過去由環保部門“自收自管”的排污費征管模式,也將改為“企業申報、稅務征收、環保協同、信息共享”的環境稅征管模式。......閱讀全文
2017年,對于環保行業而言是關鍵性的一年,多項環保工作需要在這一年交上成績單,是環境治理工作推進的節點年,也是各項政策紛涌發布的一年。圖片來源于網絡 環保行業在2017年有許多備受關注的變化: 十九大從黨的初心出發,再次從五位一體的高度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寫進黨
于今年1月1日開征的環保稅將在將在4月1日至15日迎來首個征期。 目前,地方環保、稅務部門完成了33萬戶原排污費繳費單位的檔案資料交接工作,地方稅務部門根據移交的檔案資料,對納稅人信息進行比對、核實,建立稅源基礎數據庫,針對企業的培訓工作也在進行。 環保稅的目的在于“環保”不在“稅” “開
環保稅開征的腳步越來越近。《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國務院環保稅法調研組日前已經就相關情況在南京展開調研。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環境保護稅法》將在本月進行審議,如果進程順利,環保稅法有望年內出臺,這標志著我國環境保護領域“費改稅”將以立法形式確認固化,稅率有可能根據經濟
醞釀近十年,環保稅立法終于漸行漸近。《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有望在8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如果進程順利,環保稅法可望年內出臺。比起此前發布的征求意見稿,草案作了進一步調整,包括稅率增設“上限”即三倍以上須報國務院批準,對地方授權做出進一步縮減,涉及稅務環保兩主體的征管環節也更加明確
目前,我國環境形勢嚴峻,空氣污染和水污染尤為嚴重,隨著國家對環保工作的日益重視,環境監測的應用需求的加速。環境監測儀器市場將迎來機遇。 有專家認為,從《大氣十條》實行以來,我國的城市空氣質量情形得到了改善,但是短期內我國的產業構造和能源節后難以產生根本性轉變,要達到《大氣十條》相應目標就必須提
2017年是環保政策輪番出臺年。在“一帶一路”的政策支持下,我國環保企業海外訂單逾六成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4月1日,雄安新區被提出,大量環保企業涌入白洋淀流域水環境整治、農村污水和垃圾、工業企業污水等領域;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督察終顯成效,各省市環境污染問題被披露,加速環境治理進程
事件: 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點評: 環保稅是現行排污費的“稅負平移”,征稅范圍和標準調整不大: 我國自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確立排污費制度以來一直延續至今。2003年,
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施行。實施好這部稅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對于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圖片來源于網絡 開征環保稅,是不是為了地方籌集財政收入?相關準
環保稅來了,究竟影響幾何?——權威部門詳解我國首個綠色稅種征管新規 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首個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綠色稅種——環境保護稅正式施行,以此取代了施行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環保稅按季申報繳納,2018年4月1日至15日將迎來首個征期。 環保稅如何征收?稅率如何確定?對哪些行業影
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首個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綠色稅種——環境保護稅正式施行,以此取代了施行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環保稅按季申報繳納,2018年4月1日至15日將迎來首個征期。 環保稅如何征收?稅率如何確定?對哪些行業影響較大?針對各界關心的問題,財政部、稅務總局、環保部有關負責人接受了記
相較于水處理和大氣污染防治,我國固廢處理起步較晚。隨著國家在政策上的加碼以及環境治理全面化、精細化發展,固廢處理成為我國環保行業中增速最快的行業之一,2017年備受資本市場的關注與青睞。換句話說,固廢處理也是一塊能掙錢的“肥肉”。2018年,我們預測,固廢處理市場熱度依舊有增無減,“錢景”一片光
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為在中國領域以及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征稅范圍方面,應稅污染物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建筑施工噪聲和工業噪聲以及其他污染物。 “對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環保稅。最高按照當地適用稅額標準的3倍計征。”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將現行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轉移,向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4類污染物排放生產企業征收環保稅。1979年確立的環保排污費制度即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環保稅即將征收,將對企業有何影響?企業如何應對? 利大于弊
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2年我國環保產值預測達到12萬億元。作為政策導向型行業,環保產業在一系列利好形勢下將不斷提速。2月26-28日,十九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3月3-5日,全國兩會開幕。我們認為,“三中全會+兩會”政策共振進一步增強主題投資活躍度,環保產業相關進展值得期待。圖片來源于網絡
《環境保護稅法》已獲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環保稅的開征對加快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約束問題和促進經濟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中央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公開消息稱,《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
2018年1月1日起,我國稅收家族新成員——環境保護稅正式開征,而我國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退出歷史舞臺。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 開征環保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幾何?多位權威專家接受記者采訪,詳解我國
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第一部單行稅法,也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曾走過6年立法之路、歷經兩次審議的環保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悉,環保稅法全文共5章、28條,分別為總則、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稅收減免、征收管理、附則的《環保稅法》。 q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正在進行最后完善,最快將于今年年底前由國務院審議通過草案。 接受采訪的專家稱,明年上半年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有望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意味著每年數百億元規模的環境保護稅開征可期。 開征環境稅已研究多年。記者了解到,環
《環境保護稅法》是我國2015年3月確立“稅收法定”原則后制定的第一部單行稅法,顯示了政府希望更多運用對接市場機制的手段解決環境問題的決心。讓高污染、高排放企業“死亡”的同時,讓清潔生產企業得到重生。這就是積極推進環境稅改革的關鍵所在。 醞釀和討論已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
專家認為,環保稅比較適合于結合地方實際來征收,也有利于不斷加強環保執法。 下周一,也就是新年元旦,備受社會關注的環境保護稅(簡稱“環保稅”)將正式開征,其收入歸屬問題也最終塵埃落定。 12月27日,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了《關于環境保護稅收入歸屬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
明年1月1日起,備受關注的綠色稅法《環保稅法》將正式施行,屆時已實行近40年的排污費制度,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總體來說,環保稅的征收符合新時代中國國情,是國家打贏環境保護攻堅戰,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組合拳”中的重要一拳。 環境保護稅落地在即 四類對象成征收重頭戲 距離環保稅開征不足1個月,各地
“對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環保稅。其中,污染物排放濃度值高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同時污染物排放量高于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的,按照當地適用稅額標準的3倍計征。”6月10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由財政部、稅務總局、環保部三部門聯合起草的《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
昨天,記者從揚州市環保局獲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揚州處于“第三檔”,即按稅法規定最低標準的4倍執行。也就是說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4.8元,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5.6元。值得注意的是,市民關心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暫予免征環保稅。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政出臺 明年
產能過剩及環保壓力雙向擠壓原料藥企業的生存環境,多數中小型企業的虧損面變寬,虧損額增多。環保紅線的高壓將使得無力進行環保投入的小型企業被淘汰出局。而隨著執法力度日趨嚴格,不少大型藥企也不幸在環保問題上“栽了跟頭”。 2017年以來,環保部門加大了對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的督查力度,作為原料藥主產地的
在確定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后,環境保護稅將在今年4月迎來第一個征收期。從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到4月第一次申報征管,“費改稅”也為企業留足時間過渡。圖片來源于網絡 由于環境保護稅將全部作為地方收入,由地方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納稅人需要向應稅污染物排放地的主管地稅機關申報繳納。 記者獲悉,
日前,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根據征求意見稿,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應加倍征收環保稅;對依照環境保護稅法規定征收環保稅的,不再征收排污費。 《環境保護稅法》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這是自2011年《車船稅法》開門立法、《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之后,再次堅持開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和大規模投入一般發生在工業化后期。據悉,我國2015年環保行業產值將達到GDP的7%-8%,形成4.5萬億的大蛋糕,將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 目前,我們國家環保產業處于加快發展時期。環境治理市場巨大,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專家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
“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順利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令人振奮。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正式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年,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對20個省、
環境保護稅的立法工作進一步提速。新華社日前報道,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財政部會同環保部、國稅總局積極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已形成環境保護稅法草案稿并報送國務院。這是備受關注的環境保護稅立法的最新動向。 一名參與環保稅法草案討論的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環保稅法的征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