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已經編制了《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將以此為組織實施綠色制造工程的抓手,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力爭率先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綠色發展目標。”工信部辦公廳主任莫瑋近日表示,“十三五”期間,工信部將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加快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 莫瑋說,工信部把實施綠色制造工程作為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的切入點,重點實施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推進資源循環利用綠色發展,推動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構建涵蓋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綠色制造服務平臺,依托“一帶一路”推進綠色制造產業合作,實施節能環保產業“走出去”工程,推動在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綠色制造示范項目,加強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和產業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不久前,圍繞《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工信部印發了《綠色制造2016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今年......閱讀全文
關于印發綠色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2〕2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和《國家“十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科學儀器產品的制造、使用以及報廢處置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有限資源,產生有毒有害廢物,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科學儀器產業也應盡可能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這也是當前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將綠色制造 (Green Manufacturing) 的理念和技術
7月18日,工信部發布《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表示,要以傳統工業綠色化改造為重點,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大力發展綠色制造產業,建立健全工業綠色發展長效機制,走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發展道路。 《規劃》指出,我國工業總體上
在經歷了工業時代“高資源消耗、高環境損耗、高碳排放”帶來的種種環境危機后,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發展理念正發生著根本性變化,綠色發展觀日漸成為主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的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生產
5.材料。 發展思路:材料是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高新技術產業形成的基礎,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十一五”期間,主要發展和突破材料清潔生產技術、高效低耗制備技術、高性能化技術、資源節約型材料和綠色材料制備技術,開發綜合性能高、資源消耗少、環境負荷低的重大材料及工程化技術,突出系統集成創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質檢總局官網8月5日消息,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部署和要求,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信部聯合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提出到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加快接軌,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力爭達到90
近日,工信部正式發布《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其中指出,發展綠色經濟、搶占未來全球競爭的制高點已成為國家重要戰略。綠色制造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我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近極限,加快推進制造業綠色發展刻不容緩。 根據指南,到2020年,我國綠
從工信部官網獲悉,由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財政部4部委聯合編制的《中國制造2025》首批配套文件8月20日正式發布,主要包括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高端裝備創新五大工程實施指南。 2015年5月,《中國制造2025》正式發布。隨后,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啟動了
綠色制造的終端在綠色消費。環境保護部近期發布的《環境保護部推進綠色制造工程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提出,抓緊落實《關于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的實施意見》,倡導消費者選擇綠色產品,實現可持續消費,引領生活方式向綠色化轉變。 作為引領綠色可持續消費的重要抓手之一,環境標志如何在消費端助力環
據工信部網站18日消息,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工業綠色發展,工信部制定了《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 規劃提出了大力推進能效提升、大幅減少污染排放、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11月18日,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中國氣象局等 6個部門聯合在北京召開“綠色發展與科技創新”高層論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發來賀信指出,當今世界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突出,引起廣泛關注,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人類的共同選擇,也是世界
1月29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正大集團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過程工程所將與正大集團重點圍繞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需求,結合雙方產業發展和科技研發優勢,加強重大核心關鍵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搭建三大綠色智能制造科教創新平臺,包括在北京中關村共建“綠色智能制造國際創新中心”,在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近日,工信部發布《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計劃》)提出,我國作為制造大國,機電產品保有量巨大,再制造是機電產品資源化循環利用的最佳途徑之一。下一步要開展以高技術含量、高可靠性要求、高附加值為核心特性的高端智能再制造,提升機電產品再制造技術管理水平和產業發展質量,實
12月1日,由工信部指導、北京生態設計與綠色制造促進會主辦的“2018中國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與綠色制造年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聶祚仁在會議報告中強調,在我國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的大背景下,“生命周期評價”作為一種定量評價產品資源環境影響的國際標準方法,重在
一張白紙,它的主要成分或許不是木漿,而是曾被當作垃圾的粉煤灰;生產水泥的主要原料不再是石灰石,工業廢渣電石渣、大理石粉等都將是其最佳替代品;排放量巨大的鋼渣、鐵尾礦、高爐渣等,也將成為建設高鐵、大壩等所需的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成分。 “物質是不滅的,組成物質的任何分子或礦物都是有用的,都可以被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開發銀行辦公廳近日發布通知,進一步發揮部行合作優勢,充分借助綠色金融措施,大力支持工業節能降耗、降本增效,實現綠色發展。 通知強調以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地區為重點,強化工業節能和綠色發展工作。重點支持以下領域: (一)工業能效提升。支
近年來,綠色供應鏈與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等一起,成為中國制造綠色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那么,我國當前的綠色供應鏈標準、政策、評價體系等相關制度安排是否健全?行業企業如何開展相關工作?記者對此專訪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能源資源環境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專家咨詢委員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分析測試百科網特摘取整理了與分析測試領域相關度較高的內容如下。更多依靠中國裝備 《中國制造
三、發展智能綠色服務制造技術圍繞建設制造強國,大力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發展。發展網絡協同制造技術,重點研究基于“互聯網+”的創新設計、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工廠、制造資源集成管控、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務等關鍵技術;發展綠色制造技術與產品,重點研究再設計、再制造與再資源化等關鍵技術,推動制造業
路甬祥在沈陽分院調研出席東北先進材料與綠色智能制造創新集群建設戰略研討會 10月8日至11日,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中科院沈陽分院就“創新2020”東北先進材料及綠色智能制造創新集群建設進行實地調研,并出席戰略研討會。 路甬祥指出,建設區域創新集群是“創新2020”科技布局調整的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機械基礎件 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該規劃貫徹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精神,在總結分析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十二五”
環保壓力逐步加大 節能仍有潛力可挖 鋼鐵業需加快推進綠色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 雷 近年來,我國鋼鐵工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臨的環保壓力逐步加大。作為資源、能源密集型產業,鋼鐵業發展也伴隨著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業內人士認為,應從鋼鐵制造全流程、鋼鐵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
不用感光沖洗,也不產生廢水,報紙、書籍的版樣就可以打印出來;電腦、手機的線路板,不用刻蝕,同樣可以輕松打印出來…… 這些看似神奇的技術,在中科院化學所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已經變成現實。以宋延林研究員為代表的“納米材料綠色印刷”技術團隊,目前正在“印刷制造”的道路上高歌猛進。日前,《中國
在北京舉辦的2018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環保處調研員慕穎表示,目前工信部已經發布兩批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名單,包括409家綠色工廠、46家綠色工業園區和19家綠色工業管理示范企業,今后將圍繞化工、機械、電子等行業繼續實施好綠色制造專項行動,從五方面重點推進綠色制造工作。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18年第26號公告,于2018年5月15日起施行《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和《國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現就《辦法》和《目錄》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辦法》和《目錄》制定的背景  
《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和《國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解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18年第26號公告,于2018年5月15日起施行《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和《國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現
“創新2020”東北先進材料和綠色智能制造區域創新集群建設研討會召開 10月4至6日,“創新2020”東北先進材料和綠色智能制造區域創新集群建設研討會在大連棒槌島國家海關大連培訓中心召開。中科院沈陽分院院長包信和與長春分院院長王利祥共同主持了會議。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討論、制定“創
為細化落實《中國制造2025》,著力突破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和短板,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啟動了“1+X”規劃體系的編制工作。“1”是指《中國制造2025》,“X”是指11個配套的實施指南、行動指南和發展規劃指南,包括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