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最新發布的《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今年突出重點整治的問題包括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等的注冊管理,繼續加強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嬰幼兒輔助食品、乳制品等重點產品的監管。同時,“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開展全面檢查。” 工信部、發改委等制定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發布已兩年。2014年6月發布的方案指出,到2015年底,我國力爭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企業的集中度達到65%;到2018年底,形成3-5家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企業的集中度超過80%。 食品安全監管逐年趨嚴 部分乳企已運行質量追溯 近日,在工信部牽頭召開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座談會”上,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食品處處長張軍表示,此前工信部制定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截至目前,第二階......閱讀全文
自從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奶粉質量一直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對國產奶粉的不自信催生了海外代購奶粉的興起,各種打著澳洲奶粉、新西蘭奶粉旗號的商品紛紛流入國內市場,近期更是興起羊奶粉等新型配方奶粉。一時間國內奶粉行業魚龍混雜,對消費者來說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如何選購放心奶粉成了一大難事。 為了
奶粉“質量之困”,困擾著消費發育和產業發育 近年來,我國迎來奶業發展最好的歷史時期,奶業形勢好,不單表現在收入增加、效益提高上,重要的是,我國奶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奶業生產現代化的進程正在不斷加快,包括奶粉在內的乳制品質量不斷提高。 目前我國乳品企業共有160
業內稱事件致奶粉行業整體損失百億元 昨日,本報報道了《新西蘭稱最新檢測表明,乳粉污染事件是“虛驚一場”》消息,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已發布聲明稱,8月初恒天然乳清蛋白粉和嬰兒配方奶粉中發現的細菌無“毒”。雖然鬧得沸沸揚揚的新聞事件似已落下“帷幕”,但涉事各方(包括超市、消費者及奶粉廠家)卻未能平靜。
據悉,自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嬰幼兒配方乳粉將不再允許進口。這是繼進口奶粉中文標簽實施“貼改印”之后,“史上最嚴厲”進口奶粉管控舉措的又一步驟。對此,業界普遍認為,隨之而來的將是奶粉業門檻的再次提升及市場環境的凈化。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嬰幼兒奶粉市場,曾經出現過一些奶粉安全事故,這給
貝因美牽手恒天然刺激股價、君樂寶低價牌倒逼同行降價、飛鶴乳業劍走偏鋒涉足羊奶……在國際國內奶源價走低、部分外資品牌奶粉銷售下滑的背景下,本報記者留意到,國產奶粉近期競相出招爭食蛋糕,包括大打低價牌、引進進口品牌、與國際奶源巨頭合作等,其中有的已嘗到營銷、定位調整的甜頭,有的則業績承壓期待下半年突
奶粉行業相關重要政策陸續落地,繼5月1日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后,被稱為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最嚴新規”的換證審核也已經進入了收官階段。多位業內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多項新政作用下,為數不少的國內企業面臨被淘汰出市場的可能,而進口的洋品牌卻有可能增加。
新華網消息:本網記者從央視國際網站“今日看點”欄目獲悉,今晚10時,中央電視臺二套《對話》節目將播出《牛奶的誠信》——奶業三巨頭匯聚《對話》欄目,網站已經發布預告消息。 三鹿奶粉事件使整個奶制品行業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困境
未來,你可能無法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版本的進口奶粉了。 被譽為將給奶粉行業帶來“大洗牌”的奶粉注冊制還沒實施,一直過得滋潤的跨境電商奶粉就已迎來監管“嚴考”。財政部等11部門共同公布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下稱“清單”),就像給一直處于亢奮狀態的進口奶粉潑了一盆冷水。 世
中國乳業圈內的人士正隱約感覺到,繼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行業正在醞釀新一輪的產業重組。 2013年6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9個部委在京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到2015年底,爭取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65%。”這是去年6月工信部牽頭發布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重組方案》)中提出的目標。 工信部這么做的原因是,嬰幼兒配方乳粉是個特殊行業
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國產奶粉和整個乳制品行業”。央視記者在北京調查發現,七成市民不愿選購國產品牌的奶粉,進口嬰幼兒奶粉對國產乳品行業的沖擊非常明顯。對此,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強監管措施和力度,乳制品企業也承諾保障產品的質量,以恢復消費者對國產
“毒奶粉”、“氫化油”、“漂白蘑菇”等事件被曝光之后,相關行業協會總會發出行業自律倡議。但網友仍有擔心:行業的良性發展,光靠自律夠嗎?行業協會到底應該起到什么作用?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中心,對2092人進行的調查顯示,54.3%的人表示“了解”行
衛生部通報了“圣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調查結果,調查結果稱湖北3嬰幼兒乳房早發育與食用圣元乳粉無關。鳳凰網財經連線了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陳渝表示,人們易將兒童性早熟的原因歸罪于奶粉,這折射了人們對于國內奶粉品牌甚至是奶制品行業的不信任。 陳渝表示,在奶牛飼養過程中,激素
嬰兒配方奶粉企業終于松了口氣。 11月16日傍晚,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奶粉新政——《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的配套細則試行稿,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家乳品企業了解到,終稿的出爐也意味著新政終于落地,在焦急的等待了一個半月之后,企業終于可以開始進行嬰幼兒奶粉的配方注冊工作。據預測,月底前后就
稍早前,日本奶粉企業明治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引發乳業市場對進口奶粉未來在中國市場發展前景的猜想。如今,在國內飲料領域做得風生水起的康師傅決定"試水"中國的嬰幼兒食品領域。 康師傅中國區新聞發言人陳功儒對《證券日報》記者證實,康師傅與日本企業和光堂即將成立合資企業,其目標就是中國的嬰幼兒食品領
全國政協委員崔永元3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對國內食品安全沒有信心。崔永元表示,媒體的注意力不應只局限在香港“奶粉禁令”上,而是應聚焦內地消費者為什么不信任自己的奶粉。 因為香港的奶粉“限帶令”,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全國兩會上的熱詞,食品安全與民生息息相關,卻又問題
記者昨日從首屆中部乳業峰會獲悉,隨著國家對單獨二胎政策的逐步放開,以及奶粉行業門檻進一步提高,嬰幼兒奶粉的安全健康指數將提升,不過價格或將進一步飆升。 國際乳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宋昆岡介紹,2013年我國嬰幼兒奶粉產量70萬噸,同比增長15%,進口嬰幼兒奶粉產量12萬噸,同比增長36
洋奶粉又陷入質量門。一直被國內消費者推崇的新西蘭牛奶及奶制品25日傳出被檢測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質二聚氰胺(英文名DCD,也稱雙氰胺)。國家質檢總局迅速作出反應,緊急與新西蘭相關部門取得聯系。1月26日,記者調查發現島城的新西蘭奶粉銷量沒有受到影響。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二聚氰胺含量缺乏相關標準。
“對于社會關心的臨期奶粉問題,我們會率先在行業更新更高的標準,會像‘香煙盒提醒風險’一樣在罐體圖片上強制以醒目方式添加‘此為臨期奶粉,請謹慎購買’字樣。”7月31日,拼多多就社會關心的電商平臺是否應該售賣“臨期奶”熱點話題進行了回復。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針對拼多多出售假奶粉、過期奶粉
近日,奶粉生產企業合生元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遭反壟斷調查的消息引發了市場的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7月1日)致電國家發改委獲悉,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正在對除合生元以外的幾家奶粉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雅培、美贊臣、雀巢(含惠氏)、多美滋這五大進
隨著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對合生元等多個洋奶粉品牌展開反壟斷調查,控制洋奶粉擴張進度和銷售價格,乳業整頓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近幾年配方奶粉價格漲幅較大且國內外價格的反差引發社會輿論的壓力,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政府對配方奶粉市場整頓的決心和進度。 自2008年三聚氰胺
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國內奶粉行業兼并重組的步伐進一步加快。昨日,在前三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肖春泉透露,工信部已制定了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方案,目前已上報國務院待批。 肖春泉表示,根據經國務院第十次常務會議審核,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
“羊奶粉是最接近母乳的乳制品”“羊奶粉營養價值比牛奶粉更高,更容易被寶寶吸收”……近年來,以往很少受到關注的羊奶粉突然火爆起來,盡管其價格比牛奶粉高出很多,但媽媽們仍是趨之若鶩。 不過,對于市場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羊奶粉,卻有業內人士曝出:目前國內大多數羊奶粉其實是摻入了牛乳清粉,有欺騙消費
洋奶粉新規所展示的41家企業名單倏然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之前沒有一絲預兆。 4月3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首批通過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品境外生產企業名單,共計41家。 5月1日的公告中稱:注冊審核工作還在進展中,符合注冊要求的企業將陸續增補進名單中,并在
米袋子越來越充實,菜籃子越來越豐富,人們早已從“有啥吃啥”變成“吃啥有啥”。然而,接連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人們焦慮,“還能吃啥”成為群眾的普遍困惑。食品行業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機。 民生領域的突出矛盾,始終是改革攻堅的目標。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組建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整合食品生產
我國乳業新一輪大洗牌可能將在下月開始。昨天,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官員向媒體透露,乳業兼并重組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已制定完成,細則包括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建設大型乳企也將是政策重點。據悉,這是繼此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進一步的細化落實的文件。業內人士認為,該細則實施
導語:假冒不偽劣是現在制假販假的新趨勢,目前食品安全監督檢驗部門只對流通領域內的食品是否合格進行嚴格管控,但對這種新型的假冒不偽劣現象,暫時沒有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 “你說的情況絕對沒有。”北京市工商局宣傳中心的工作人員斬釘截鐵的說。這位眼光犀利、喜歡反問的工商人員并不希望大家知道他的姓名
工信部指出,面對質量安全保障新要求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情況,必須大力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國內品牌,增加有效供給。 2014年,將是中國乳業變局的一年。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曾改寫了中國乳業的歷史,而2013年“乳業新政”的不斷出臺,也注定了2014年是乳業風云際會的一年
近日在業內傳得沸沸揚揚的日本明治奶粉將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成真。昨天下午,明治奶粉中國總部明治乳業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停售明治珍愛系列的聲明”,這也是多年來首個知名奶粉企業公開宣布放棄中國這個巨大市場。 □聲明 暫時退出中國奶粉市場 “著眼于未來
正值“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之際,中國乳制品行業再掀波瀾。近日,兩批自美國進口、合計300公斤的美贊臣嬰幼兒配方奶粉,因“蛋白質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而被國家質檢總局退貨。這一事件終于動搖了進口奶粉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新出現的蛋白質問題,到底會成為國產奶粉吹響反攻號角的絕佳契機,